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工程項目創新成果

工程項目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2 19:58:32

Ⅰ 張天宇的創新成果

一、 主持參加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3項,國家規范標准編制工作1項
⑴、主持完成省科技重點項目《建築物遠距離多向整體移位技術》獲99年度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已編入國家相關規范,施工技術被選入大專院校相關專業教材。應用於實際工程創造了建築物移位多個之最:一地多幢、多向共軌、遠距離的平移紀錄,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成果已在省內外幾十項工程中成功應用與推廣,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⑵、主持完成省科技重點項目《建築結構修復加固成套技術》(2001H030),該項目於2005年2月通過省科技廳鑒定,獲省政府2005年度科學技術三等獎,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關技術已在幾百項工程中得到應用,每年完成產值近千萬元。
⑶、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排名第三),完成省科技重點項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玻璃鋼表麵包裹加固法》(98-Z-35),該項目於2005年4月通過省科技廳鑒定,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已在多項工程中推廣應用,正申報省政府科學技術獎。
⑷、參加國家規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評定標准》編制工作,承擔沿海地區氯離子腐蝕資料收集整理與評定,已完成送審稿。
二、主持編制國家級工法一部
主持編制的《建築物整體移位施工工法》(YJGF42-98)被國家建設部批准為國家級工法(批准文號建建[2000]45號)。
三、從事新技術開發與服務,主持完成的代表性工程
1、作為項目負責人、技術審定人,研究開發了厚鋼板,扶壁柱、裂縫無損修復等加固新技術,主持主要完成的建築物結構加固改造工程:福州東百大樓、福州大戲院、福州大飯店、福州中亭街、福州大利嘉城沃爾瑪、泉州群眾戲院、興行銀行馬江大廈、馬尾國際海員俱樂部、福建教育學院男生宿舍樓、泉州金帝花園19、20號樓、泉州房管所危舊直管公房、泉州東湖皇都大廈、漳州大酒店、南安石井鎮企管樓、福州建榮花園C座等。
2、作為項目負責人、技術審定人,主持研究開發了建築物整體移位技術,主要工程:廣西北海英國領事館(國家文物)、泉州食品大樓、泉州新星有限公司、南安華興加油站、南安東田衛生院、霞浦中行宿舍樓、南平鋁廠辦公樓、華興加油站高位水塔、莆田自來水廠高位水池、省援藏項目「福建公園」等。
3、作為項目負責人、技術審定人,加固技術應用市政與橋梁,主持主要完成工程:廈漳高速西溪大橋、福寧高速寧德橋路基、京福高速南平收費站綜合樓、福寧高速太姥山綜合樓、福清古屯橋等。
4、作為項目負責人、技術審定人,研究開發了CFRP加固古木結構等新技術,應用於古建築物、現代文物建築修復與保護,主要工程:觀巷基督教堂、天主教福州泛船浦教堂神父樓保護、泉州鍾樓、閩海關大樓拆移保護、泉州鯉城區老年大學、漳州農展館等。
四、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承擔設計項目工程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建築結構專業審核人,完成設計工程近百項,工程均已竣工。
五、社會學術團體擔任的職務
全國建築物鑒定與加固技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分委員會副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受聘擔任省第五屆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工程技術專家、福建省建設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科技咨詢專家。
獲國家省六種獎勵情況:
1、《建築物(群)遠距離多向整體移位技術》,國家建設部99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編號99-3-2501) 項目主持人 排名第一
2、《建築結構修復加固成套技術》,省政府2005年度科學技術三等獎 閩建科[2005]55號 閩政文[2005]580 項目主持人 排名第一
3、《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玻璃鋼表麵包裹加固法》(98-Z-35), 省政府2006年度科學技術二等獎
撰寫的論文、著作、總結、報告:
代 表 作:《CFRP布包裹加固舊木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獨立撰寫人,《福建建築》2005年第2期CN35-1120/(ISSN1004-6135)
1、《混凝土結構裂縫現狀調查與統計分析》獨立撰寫人,《福建建設科技》2005年/No.3 CN35-1165/TU
2、《常用裂縫修復技術對比試驗》獨立撰寫人,《福建建設科技》2006年/No.1 CN35-1165/TU
3、《已有建築物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獨立撰寫人,汕頭大學出版社2000.10 ISBN7-81036-436-7
4、《建築物整體移位施工工法》執筆人,國家級工法 建[2000]45號,《施工技術》2000年第11期 CN11-2831/TU ISSN1002-8498
5、《關於碳纖維加固福州烏塔的建議》第一作者,省建築物鑒定與加固第三屆學術會議論文集2001.10
6、《某過火結構構件檢測鑒定與加固處理方案》獨立撰寫人,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3.12 ISBN-7-112-04861 TU4338
7、《福州烏塔塔身變形分析與評估》第二作者,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3.12 ISBN-7-112-04861 TU4338
8、《既有建築地基基礎加固工程實例應用》第8章既有建築移位 合著第二人,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1 ISBN-7-112-04861 TU4338
9、《地基處理技術發展與展望》第37章建築物糾傾技術,第38章建築物移位技術 合著第二人,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4.10 ISBN7-5084-2417-4
10、《建(構)築物地基基礎特殊技術》,泉州某八層辦公樓整體平移工程實例分析,合著第二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ISBN7-114-05361-4
11、《建築結構修復加固成套技術》主要執筆人,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技術報告 2004.12
1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玻璃表麵包裹加固法》部分執筆人,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技術報告 2004.12

Ⅱ 中建八局的創新成果

「垂直管理、區域協調的組織架構」、「項目全員風險抵押管理模式」、「ERP管理信息系統」、「機場、污水處理、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系列高端工程的成套施工技術」、「綠色施工綜合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Ⅲ 項目成果報告

完成了所有一級項目來及自子項目的成果報告編寫,編制4 579幅圖件和8 171份表格。其中,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完成3 11 1 幅圖件和3 187份表格,編寫了10個二級項目成果報告,編寫了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煤層氣資源評價編制各種圖件450幅、表格2 666份,編寫了4個二級項目報告,編寫了煤層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油砂資源評價編制各種圖件530 幅、表格548份,編寫了5個二級項目報告,編寫了油砂資源評價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油頁岩資源評價編制各種成果圖件91張、成果表格1 044張,編寫了油頁岩資源評價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編制各種圖件38張、表格147張,編寫成果報告15餘萬字;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編制各種圖件55幅、表格200份,編寫了5個二級項目成果報告,編寫了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共編制各種成果圖件38張、成果表格37 張,編寫報告43萬余字。在一級項目成果的基礎上,編寫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及數據表、圖冊。

Ⅳ 我國近來的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具體如下:
1、航天上的太行發動機,我國起步晚,經驗少,歷史積淀少,取得航天發動機技術的進步,證明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
2、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天空一號,北斗系列。
3、高鐵技術,雖然不久前出現事故,但是技術還是領先的。
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如果人們自覺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環境,就能激發科技創新的社會潛能,就能縮減從科技創新到產業運用的時間進程。學習各國在科技創新上的經驗,無疑是提高上述自覺性的很好方式。

從各國的經驗看,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有賴於如下因素:

一種良好的文化環境。例如,有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有熱愛科學的社會風氣,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術教養和規范,等等。沒有一個良好的軟環境,就很難形成科技創新能力生長的土壤。當前,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一些科技詐騙、學術腐敗的案例,盡管這類事在急功近利的風氣下難以避免,但必須加以有效地扼制。

一個較強的基礎條件。在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體系。中國的傳統教育體系偏重於知識傳授,厚重有餘,活力不足,在某種意義上不利於創造能力的形成。中國的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授方式、考評方式等方面均有諸多待興待革之處。

一種有效的制度支持。國家對自主科技創新的制度支持應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項目評估和資金支持體系,有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制度,有明智的產業政策,有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有有利於科技創業的社會融資系統,等等。

在人類社會中,做成一件事的條件無非是人、財、物。在三個條件中,人是主體、是最活躍的因素。在科技創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體現得更為突出。當然,人的因素並不僅僅指個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會組織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無財、物,便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謂科技創新的環境創造,就是讓人、財、物能自然地結合、有效地結合,實現一種「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和諧狀態。

Ⅳ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請你介紹我國的一項科技創新成果說明其創新點在哪裡

看每年科技獎發布就可以知道我國科技創新的長足進步了。
第一次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兩只獼猴,填補克隆靈長類動物長達20年的空白;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意味著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多項科技新政頒布實施,為科研人員松綁,激發創新活力……2018年,中國科技干勁足,活力強,目標更明確,步伐更穩健,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聚光燈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孕育未來發展新動能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一年裡,從基礎科研到工程應用,我國科技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和突破。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攻克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同時,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製作腦疾病模型猴,將為人類面臨的重大腦疾病機理研究、干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葯與健康研究院賴學良研究組等科研團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能精準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為治療亨廷頓舞蹈病、阿爾茲海默病等疾病提供穩定、可靠的動物模型,推動葯物篩選和治療方案制定。
北京大學江穎團隊實現了氫原子的空間成像和精確定位,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水的核量子效應。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凌宏清團隊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的測序和染色體精細圖譜的繪制,全面揭示了小麥A基因組的結構和表達特徵,對深入和系統研究麥類植物的結構與功能基因組學以及進一步推動栽培小麥的遺傳改良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覃重軍團隊用基因編輯方法,將釀酒酵母中16條天然染色體合成為1條,創建出國際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實現「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突破。
中國科學家主導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零能模,即為馬約拉納任意子。該馬約拉納零能模純凈度高,能在相對更高的溫度下得以實現,且材料體系簡單,對構建穩定的、高容錯、可拓展的未來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2月,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望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啟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後續,它將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在這一年裡,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正式交付並投入使用;北斗系統進入了全球組網密集發射期,截至11月19日,我國已成功發射第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我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被公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行;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完成了首次海上試驗任務;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了首次水上高速滑行試驗……
這些重大科技成果中,孕育著未來經濟發展可能所必需的新知識、新要素和新動能,將有助於我們國家加快向創新型國家邁進。

閱讀全文

與工程項目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