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環境保護的成果

環境保護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2 17:27:54

『壹』 我們目前在環境保護上有哪些進步

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開始注意保護環境可以說是人類的重大進步. 在古代,人類和自然是不平等的關系,人類是弱者,處處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卻無力改變自然.於是人類把大自然視為敵人,戰天斗地成為一項難得的品質,愚公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不斷頌揚.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逆轉,人成了強者,而「溫和的自然」卻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對自然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構成,進而改變了地球氣候;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大量破壞了地球的森林和濕地資源.於是,「溫和的自然」變為「凶惡的自然」,人類施加給它的,它最終都要歸還人類.被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區,畸形兒和絕症的出現比率大大高於正常;石油資源一旦枯竭,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正常運轉必定遇到問題;氣候異常必定帶來水災或乾旱,飢荒也將伴隨著種種天災降臨人間.「凶惡的自然」將再一次讓人類成為弱者,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又將回到起點.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人類就必須保護「溫和的自然」,不讓它繼續惡化,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這是人類經歷工業化,在自信心極端膨脹之後的可貴共識. 世界各國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10年前,178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聚集,共同商討保護環境的問題.與會領導人計劃保護地球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人類的福利和發展.1997年,160個國家在日本京都簽訂了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但由於減少排放阻礙經濟發展,美國這個二氧化碳頭號排放國卻拒絕執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地球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和科學家繼續商討改善環境的計劃. 10年過去了,人類在保護環境問題上雖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分歧仍然嚴重.地球現在到底處在怎樣的狀態呢?我們又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迎接未來呢? 7個可喜進步 環保意識在增強 經過長期的宣傳,環保意識已經為很多人和政府所接受,人們開始關心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並希望這種影響不會惡化自然環境.政府間開始通過合作來處理環境問題,1992年裡約熱內盧峰會、1997年京都氣候會議和去年的約翰內斯堡峰會都體現出了世界環保意識的加強.雖然,美國因為自身利益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對未來跨國環境合作造成重大損害,但國際環保努力的進程卻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清潔汽車問世 汽油電動混合型汽車已經問世,並且已經在日本、西歐和美國的道路上行駛,這種汽車可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美國克羅拉多州的「超級汽車」公司的發明家們正在研製零排放的汽車.其中一種汽車設計是以氫氣作為燃料,發明者聲稱,開這種汽車外出度假可以不帶飲用水,因為這種汽車排出的就是100%的純凈水.而電動汽車的前景也十分看好,它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代個人代步工具.
封殺12個「環境殺手」 2001年在瑞典城市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上決定在全球范圍內限制使用12種碳、氯制劑的化學葯品.此舉是為了保護空氣、水和土壤資源不受污染.會議呼籲限制或完全消除頑固的有機污染物如氯氣、DDT農葯和PCB農葯等等.1987年通過的禁止使用氟里昂(CFC)的協議已經發揮作用,地球臭氧層的破壞速度變緩. 生態旅遊的發展 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生態旅遊社會」把生態旅遊描述為「保護環境和支持當地人民福利的負責任的旅遊」.生態旅遊和它所產生的利潤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支持發展中國家政府財政收入來源的重要渠道,它以每年30%的速度在急速增長.
自然環境同文化傳統一樣成為吸引旅遊者的重要動力.但環境主義者仍然擔憂,生態旅遊市場經濟的作用遠遠大於保護環境的意義. 企業的環保運動 大公司日益意識到,環境保護能夠幫助它們吸引更多的客戶.施樂公司的「無廢物計劃」回收了該公司工廠2002年產生的80%的無危害固體廢料.它還把6萬多噸的已填埋電子廢料取出,重新回收利用.施樂公司的這個舉動一年可節約數百萬美元.施樂公司的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受到環保團體的歡迎.很多大公司也都意識到環保回收的巨大作用,殼牌、IBM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都紛紛推出自己的「清潔計劃」. 更環保的建築 環保建築物最重要的標准就是減少能量消耗.歐洲一些民宅的屋頂開始安裝吸收太陽光能量的瓷片,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壕溝」公司也開始在辦公室的屋頂安裝高性能的隔熱玻璃.而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市的Chesapeake Bay基金會總部的辦公樓的環保設計更是超出一籌,利用特殊貯水裝置,辦公樓的抽水馬桶採用收集的雨水沖洗;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來向辦公室提供電力供應.相對普通的同樣面積的建築,這棟辦公樓只消耗了三分之一的電力和十分之一的純凈水. 酸雨危害的減少 美國和歐洲已經證明了減少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對地球表面環境有相當大的改善.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開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來減少酸雨對環境的巨大危害.它們開始禁止在工廠中使用炭作為燃料,轉而使用更加清潔的能源例如天然氣和凈化炭來發電.汽車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標號更高,燃燒後二氧化氮的排量大為減少.酸雨在美國和西歐的危害已經大為減輕,以英國為例,酸雨危害在過去15年裡減輕了一半. 7個值得憂慮的跡象 地球變暖 科學家已經發出警告,日益增加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會使氣候急劇變化,海平面上升.據美國全國氣象局的統計報告,美國2001年11月到2002年1月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是自1895年以來最高的.同樣,全球范圍內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也是自1895年以來最高的.氣溫上升的直接威脅是海平面上升,同時會引發其他的極端氣候現象,造成自然災害.
對石油無節制的需求 地球上有很多河流,但還有一條河流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那就是石油形成的河流.每天石油形成的河流都圍繞在我們身邊,而這條河流的流量是每秒鍾1100立方米.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的消耗量增加了14%,而且還在不停地增加.在每年向大氣排出的240億噸二氧化碳中,有40%來自石油的燃燒.在人類歷史上,目前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是42萬年來最高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儲備聚集在中東地區,這也成為該地區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的最重要因素.有的時候,人們會認為上天太厚愛中東地區,給它如此集中和富裕的液體黃金,但是石油雖好,卻也給該地區帶來永不結束的沖突和紛爭,在這些石油耗盡之前,這種沖突和紛爭似乎沒有結束的時候. 逐步消失的濕地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濕地的重要性.濕地為魚類,許多鳥類和兩棲類動物提供了棲息場所,成為生態系統里重要的環節.另外,濕地有很強的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是在世界范圍內,濕地的面積正在高速縮減.從美國的亞馬遜盆地到伊拉克,濕地都逃不過悲劇命運.濕地消失的根源是人類的農業活動、水利活動和其他發展活動.開墾更多的耕地,修建更多的大壩使濕地逐漸消失.科學家們估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濕地面積已經縮減了50%.31年前,132個國家曾在伊朗簽定了《保護濕地條約》.但是實際上條約的約束力和作用是相當有限的. 超級大壩不斷增加 人們以為修建超級大壩顯示了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確,大壩改造了自然,提供了電力,但也給環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大壩改變了河流的自然流向,改變了洪水自然瀉洪的方向.大壩在地面上形成非天然的蓄水庫,這樣影響了魚類的自然分布.
在1950年,世界范圍內的大型大壩大約有5000個,但到了2000年,超級大壩的數量激增到45000個,而且規模不斷加大,對自然的改造作用也越來越大.平均來說,每天都有2個高度超過15米的大壩建成,新建大壩基本上都位於發展中國家.有些巨型大壩高度超過180米,寬度超過1500米.修建這樣的大壩的代價是驚人的,要淹沒大面積的土地,無數物種要另擇棲息地. 越來越少的珊瑚礁 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有四分之一的棲息地是珊瑚礁.但是在過去的50年內,珊瑚礁的數量已經減少了27%.光是在1998年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中,世界珊瑚礁的數量就一下子減少了16%.造成珊瑚礁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海水變暖.當然,海洋中來自太陽的輻射增加和漁民野蠻的捕魚方式也是珊瑚礁消失的重要原因. 過度捕魚 人類科學技術使捕魚速度和數量都超過了海洋的天然補給能力,這樣的結果是很多魚類的數量正在銳減,甚至到了滅絕的邊緣.現在每年海洋中魚類的總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減少.科學家們提出把特定的海洋區域劃為保護區,停止捕魚,讓大自然有時間和機會重新積蓄.但人類似乎不願意給自然這樣的機會.限制捕魚會直接影響漁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而魚類市場只講究價格和利潤卻從不考慮物種保護.
核廢料的處理 2003年全球超過440個商用核反應堆會產生超過11000噸的核廢料.如何處置這些核廢料給人類提出了難題.首先這些核廢料很可能會有泄漏的危險,其次這些核廢料很可能被恐怖分子獲得,從而用於可怕的目的.美國有超過100個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佔世界總量的25%左右,而處理核廢料的核垃圾場就更多了,共有131個.共有超過一億人生活在核垃圾堆附近100公里以內的范圍內.無論將核廢料運到哪裡,都不可避免地給當地造成污染.利用核能越多,類似的污揪突嵩蕉唷T諳硎芎四艿某 抖 κ保 死嗲?蠆灰 嗆朔狹系囊 恰? 7個震驚的聲音 「目前人類對保護地球資源的意識空前地提高,但大規模、大范圍破壞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的行為並沒有減緩.我對人類在科技上的成績感到鼓舞,但是,這些科技成果對物種多樣性的破壞又使我絕望

『貳』 我國在環境保護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叄』 環境保護成果總結

二00五年XX市環境監測站在市環保局的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保證完成常規監測任務的前提下,緊緊圍繞我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以污染源總量監測為重點,以地表水和飲用水常規監測為基礎,緊密配合建設項目環評與環保設施竣工驗收工作, 積極做好環境污染應急監測,不斷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在提供技術支持、技術服務與技術監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職工素質大有提高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站黨支部在市委統一部署下和我局黨組精心組織下,掀起了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教育的學習高潮。站支部全體黨員同志,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到這次教育活動中,我支部共有黨員9名,活動參與率達到100%。一是黨員思想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通過學習培訓和開展黨性分析、民主評議及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全體黨員進一步明確了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代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歷史地位的認識和理解,黨員的宗旨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大家進一步統一思想,端正態度,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黨員的理論修養和綜合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二是明確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標准和具體要求。支部通過組織全體黨員認真學習和討論《環保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准》使全體黨員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標准,認為新時期黨員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必須具備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必須具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必須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有愛崗敬業、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要有腳踏實地、真抓實乾的工作作風;要有嚴於律己、廉潔清正的道德品質等幾個方面。要求黨員要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准落實在行動上,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當好勤奮學習、努力工作、開拓創新、廉潔自律的表率。三是我站XX同志在2005年4月30日參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爭做XX新青年」演講比賽中,獲個人優勝獎。
二、以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為目標,監測計劃全面完成
(一)繼續做好城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和市域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城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2個點位、3個主要項目,我站共向全市發布城區空氣環境周報52期,獲得成果數據1144個,市域地表水為省控監測網,城區集中飲用水源XX水庫每逢單月進行常規監測,共獲得成果數據1728個。整個常規監測工作做到了定點准確、操作規范、數據可靠、上報及時。
(二)有條不紊的進行污染源總量監測工作。全年完成污染源總量監測任務160家(次),其中24小時連續監測企業14家(次)。
(三)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基礎監測21家(次),完成近三十家水庫「環評」監測,完成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7家,同時與XX市監測站合作啟動礦山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已完成兩家煤礦的驗收工作,多家礦山驗收監測即將啟動。
(四)加強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全年對27起污染事故進行了應急監測,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及時到位,為消除污染隱患、確定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提供准確有效的監測數據。
(五)完成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等委託性監測6家。
(六)在我市「兩考」期間,組織雜訊監測專班參加雜訊巡查工作。
(七)完成小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影響評價41家。
(八)積極協助配合我局「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為高質量完成規劃作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三、以加強管理為重點,全面提升工作合力
今年以來,我站在多方位考核先進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結合我站實際,歷時五個多月,修編《XX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冊》,共有21類程序文件,使環境監測工作更具制度性、科學性,全站所有工作程序都受控於《管理手冊》,監測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二是根據聘用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為深化「多勞多酬,少勞少酬,不勞不酬」的分配原則,提高本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站務會研究,制定監測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實現工作量與工作難易度和考核量化掛鉤,全站職工工作積極性、責任感都顯著增強。三是建立了站班子每周輪值考核制,重點考核、考評部門職責和崗位責任、監測工作質量保證措施、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以及上、下班考勤及工作紀律情況。通過以上長效工作機制的管理,我站工作作風、工作合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四是積極爭取應急監測儀器資金。二00五年以來,為提升應急監測能力水平,積極謀求資金、儀器支持,已經從省環保局爭取到價值20萬元的儀器設備,填補我站在重要監測項目、儀器上的空白,強化了環境監測范圍和應急監測能力。
四、以監測質量為核心,強化質量控制與保證
一是強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能力與水平。我站特別重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在做好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的基礎上,著重加強環境質量變化規律分析、環境質量變化原因分析和總量分析,不斷提高為環境管理和領導決策的服務水平。二是強化環境監測站三級審核制度。我站根據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高標准開展工作,在分析過程中加強了密碼平行樣的控制。三是強化采樣分析人員責任意識。進一步修定完善監測考核制度,加強技術資料、檔案、儀器設備和試劑管理,保證了監測報告的准確性、公正性,並在工資考核中予以兌現。四是以計量認證監督檢查為契,機,全面檢查整改。通過現場監督檢查,檢查組認為:實驗室管理規范,滿足計量認證要求,個別項目需要改進。根據計量認證現場檢查組的要求,我站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計劃,並上報到XX市技術監督局。四是全面加強標准化實驗室建設。根據《環境監測站建設標准(試行)》以及《環境監測站標准化建設達標驗收辦法》的要求,制定出了科學的建設方案,通過自查、驗收整合、整改了不標准和需要加強的的問題,從而使本站標准化建設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五、以綜合服務為基礎,完成服務收費任務
二00五年在全站人員齊心協力,努力搞好綜合服務,加大監測收費創收力度,共完成監測收費XXX萬元。
二00五年我站各項工作基本完成,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儀器設備缺乏、老化、落後,經常因為儀器設備等硬體的原因而影響正常的監測服務工作,特別是應對突發性污染事故的反應能力,目前常規監測儀器已不能滿足對突發事故快捷、准確和有針對性;監測站個別同志責任意識較差,出現幾起責任事故;監測分析水平整體不高,部分同志業務水平有待提高;監測站在冊人員冗多,本年度深化改革力度不夠,存在等待、觀望、依靠的思想。
二00六年,我們要繼續發揚好的工作作風,切實行使政府職能,積極應對事業單位改革,充分發揮技術支持和技術監督作用,完善制度、嚴格規范,把握好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與手段,是環保部門最基礎的工作。以建設高標准優質實驗室為目標,團結一心、勤奮工作,力爭二00六年監測工作出現新面貌、再上新台階。其工作要點如下:
1、深入學習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全力服務經濟建設;
2、做好XX河四個斷面,XX水庫水質常規以及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定期發布水質公報;
3、加強地表水與功能區空氣質量監測分析與評價工作,定期完成環境質量報告書;
4、繼續做好工業污染源監測工作,由濃度監測向濃度與總量監測轉變,逐步實現污染源動態管理,全面完成監測計劃;
5、做好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提高為建設項目環境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的水平與質量,特別是協助好與XX市環保站對我市礦山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工作;
6、組織監測專班,做好農村飲用水源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性監測工作;
7、根據《環境監測站建設標准(試行)》以及《環境監測站標准化建設達標驗收辦法》的要求,全面加強標准化實驗室建設;
8、加強對污染事故和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切實保證監測、應急處置、信息發布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9、繼續加強環境監測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的學習研究,提高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水平;
10、繼續加強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控管理,並嚴格按照《質量管理手冊》考核管理;
11、強化對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全面摸清各污染事故隱患,有針對性的做好環境監測預案;
12、積極做好事業單位改革的各項准備工作,在思想上、組織上打下基礎。

『肆』 我國環保成就有哪些

我國環保事業正式開始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指示下,我國組團40多人出席了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緊接著1973年中國召開了第一次環保會議(北京:8月5日~20日),這次會議使得中國江河、海灣污染、工業污染、農葯污染、城市污染、生態資源破壞等大量嚴峻事實得以披露。隨後幾年國家治理了不少典型污染點、源。十年動亂結束後,"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寫進1978年國憲。1979年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公諸於世。1983年國務院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正式把環境保護列為中國基本國策之一。中國環保事業起點是從法制著手的,30多年來取得了明顯成就,制訂了多部法規,解決了許多問題。1992年裡約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後,可持續發展成為國際發展觀的主流。我國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1]這個戰略的成功取決於全社會的參與,因此需要啟動全體公民的環境意識,可是這方面有很多工作沒有做。不僅如此,公民還應有相當於發達國家公民的高度的環境意識,因為經濟全球化必將要求我國應對更多配套的世界性環境公約。

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歷史學家從兩個方面進行嚴肅的歷史思考。一方面深入開展我國歷史上自然環境變遷和災害問題的研究,像北京地區森林變遷和生態災害、西北地區生態發展變化、歷史上沙漠化現象以及地區經濟文化與自然變遷等課題,由歷史學家與農學家、林學家、氣象學家、環境倫理學家、歷史地理學家等進行交叉學科的研究。毫無疑問,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將推動歷史學和其他學科的結合、滲透,更好地發揮歷史學的社會功能。人們期望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早日問世,從而推動我國生態環境建設。

另一方面的歷史思考,就是從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紀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在環境問題上的人文成果(不是技術成果),加深對環境倫理和自然哲學的認識。目前我國迫切需要加強環境倫理學的研究和教育,確定人人遵守的環境行為規范,這樣才能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自覺活動。

『伍』 要一篇環保成果的作文300字左右

環保很重要
都說要低碳生活,小細節很重要。
比如說工廠里冒出的濃煙,一片版片被砍伐的樹木,權汽車排出的尾氣,還有冰箱里的二氧化碳等等,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首先,多騎自行車,少開車。第二多植樹。第三,少開空調。另外,利用廢舊用品比如,罐頭瓶,酸奶瓶製做成一盞漂亮的台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改善睡眠。還有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隨手拔下電器插頭等等。這些看似不輕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很多人說當你自己能起到多大作用啊,我卻不以為然。勿以善小而不為嘛,雖然我的這一舉動不會影響到森林減少的面積,但是我自己在這一點上可以問心無愧了,如果能感染更多的人豈不更好。但如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做得太微小而不去做那森林面積會不會加速縮小呢。我為我這一小小的善舉而驕傲。

『陸』 環境保護的成果。

具體要解決什麼問題呀?大里說,山清水秀,風和日麗等等都是環境保護的成果,但是能達到的不多。小里說,新的節能科技產品,也是環保成果,不知道能否問的具體一些嗎

『柒』 人類對環境保護做出了什麼貢獻求解

人類是環境的保護者,理由如下:
其一:環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人類為了發展改造社會環境同時會影響到自然環境,但是總體是旨在適當改造和保護環境.
其二;人類是自然界的精靈, 是生態系統中最高級的動物, 他們有思維有能力保護環境.
其三;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壤, 為了自身的存在與發展,人類必須保護環境.
其四:列舉出當今社會有很多保護環境的社會團體,並修訂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法案,以及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成果,這些都體現著人類是環境的保護.
其五:人類在為自身存在與發展時,對環境的改造是必然的,其旨不在破壞.
其六: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戰場, 優勝劣汰,天災不斷,人類為自身的存在發展改造環境屬於物競天澤, 無可厚非.其七: 觀人類歷史的文明進步, 無一不體現著人類對環境的改造與保護.並為其列舉許多實例.

『捌』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舉一些典型的示例

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二氧化硫和酸
雨控制區等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是我國歷史上規模
空前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經過國家和流域四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實現國務院要求1997年全流域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目標,幹流水質趨於好轉。
國家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正在積極推進。截至98
年年底,已開工項目700
多個,占項目總數的一半,累計落實資金868.9
億元,已竣
工項目180個,完成投資106.6億元。如此規模的污染和環境治理工程,在中國歷史
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
城市環保工作和工業污染防治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工作呈現新的局面。上海、
南京、北京等28個城市通過新聞媒體定期發布本城市的空氣質量周報。作為世界上生物多
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中國已建立了900多個自然保護區和200多個動植物引種繁育中
心。國家環保局首次評出6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結合產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各地克服重重困難,共取締、關閉污染嚴重、浪
費資源的小造紙、小印染、小製革、小土焦等「十五小」企業65244
個,有20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完成了關停任務,共削減工業廢水20億噸,工業廢氣423億立方米,
工業廢棄物8124
萬噸。下決心關閉這么多企業,引起世界關注,在國際環保會議上外國
人連連稱贊。
在50
個國家生態農業試點縣的帶動下,全國又建立了100個省級試點縣。
造林綠化和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一些風沙危害嚴重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
改善。國家環保局還批准建立100多個全國生態示範區。
全國人大環資委和國務院環委會,自1993
年開始,連續5
年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重點檢查。國務院環委會四下淮河,進行現場辦公。修改後的《刑法》增加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實現了國家立法中的一項重大突破。「中華環保世紀行」等新聞宣傳活動,連續5年在神州大地上展開。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的要求,我國正在認真執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全面實施「三河」(淮河、海河、遼河)、
「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兩區」(二氧化碳、酸雨污染控制區)、「一市」(北京)的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力爭在2000年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

『玖』 人類對環境保護做出了什麼貢獻

人類是環境的保護抄者,理由如下:

其一:環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人類為了發展改造社會環境同時會影響到自然環境,但是總體是旨在適當改造和保護環境.
其二;人類是自然界的精靈, 是生態系統中最高級的動物, 他們有思維有能力保護環境.
其三;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壤, 為了自身的存在與發展,人類必須保護環境.
其四:列舉出當今社會有很多保護環境的社會團體,並修訂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法案,以及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成果,這些都體現著人類是環境的保護.
其五:人類在為自身存在與發展時,對環境的改造是必然的,其旨不在破壞.
其六: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戰場, 優勝劣汰,天災不斷,人類為自身的存在發展改造環境屬於物競天澤, 無可厚非.
其七: 觀人類歷史的文明進步, 無一不體現著人類對環境的改造與保護.並為其列舉許多實例.

『拾』 中國政府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國政府為了保護地球,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是減少礦產資源的使用,其次是保護水資

閱讀全文

與環境保護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