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綠化有那些成果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扎實推進。 通過在 全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執法檢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義務植樹運動向縱深發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內容、形式不斷創新。北京、重慶等地開展城鄉手拉手,一對一幫扶工程,通過義務植樹幫助農村群眾脫貧致富、改善生活環境。福建省結合義務植樹開展種植名貴樹木,建富裕新村活動,有效地激發了農村群眾育林、護林的積極性。河南鄭州、河北張家口、四川成都、黑龍江哈爾濱等城市,通過義務植樹基地建設,不僅使城市周邊貧瘠的荒山和廢棄的荒地披上了綠裝,徹底改變了面貌,而且建成了多處城郊森林公園和生態休閑基地,給城市居民創造了森林遊憩、生態旅遊、回歸大自然的便利場所。一些省(區、市)為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捐植苗木、樹木,以實際行動參與北京綠色奧運建設。 據統計, 2007 年全國有 5.0 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 22.7 億株。 截至 2007 年底,有 109.8 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 515.4 億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加速了城鄉綠化和人居環境質量的改善。
國土生態體系建設與保護繼續加強 。集體林權制度 改革增強了林業發展的活力。 全國承包到戶的林地達到 6.6 億畝,占集體林業用地的 27.5% 。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平原綠化等重點工程深入實施,成效明顯。 2007 年全國完成造林 7800 萬畝。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林已佔到世界人工林面積的近 1/3 ,年均增量佔世界的 53.2% ,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天然林保護、古樹名木保護、森林資源監管力度加大。濕地保護進一步推進,又新增國際濕地 6 處、國家濕地公園 9 處,濕地保護面積不斷擴大,約有 47% 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質量效益明顯提高,重點沙區綠洲面積進一步擴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新進展。新建自然保護區 26 處,新增面積 2707 萬畝,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 18.45 億畝,占國土面積的 12.8% 。草原生態建設與保護有了新的進展。全國人工種草累計保留面積達到 4.23 億畝,新增草原圍欄面積超過 1.0 億畝,禁牧休牧輪牧草原面積累計達到 13.48 億畝,草原植被得到了較好恢復。
部門綠化加 速發展。 各部門 ( 系統 ) 按照部門綠化分工負責制的要求,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從各自的行業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造林綠化工作,有力推動了國土綠化事業快速發展。鐵路、交通、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協調解決綠色通道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扎實推進綠色通道建設。鐵路系統投入資金 10.6 億元,完成綠化里程 1.29 萬公里;交通系統投入資金 31 億元,完成公路綠化里程 9.45 萬公里;水利系統投入資金 6000 萬元,完成江河沿岸綠化 3.51 萬平方公里。全國綠色通道建設里程累計達到 140 萬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搞好營區和軍事區綠化的同時,積極支援地方造林,在綠色通道、防沙治沙、流域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中,投入兵力 256 萬人次,綠化造林 265 萬畝。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與國家林業局簽署了建設生物質柴油原料示範基地 600 萬畝的合作協議, 2007 年已在雲南、四川等 7 省區建立基地 102 萬畝。共青團中央廣泛動員青少年,通過「 5 元錢捐植一棵樹、 200 元錢捐植一畝林」等方式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累計完成營造林 330 多萬畝,並使 3.5 億(人次)青少年接受了生態文明教育。全國婦聯動員廣大婦女參加義務植樹、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和小流域治理,新建「三八」綠色示範基地 28 個。中直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在北京昌平、海淀、平谷、懷柔、密雲等地的 200 個義務植樹基地進行補植補造和林木管護,基地綠化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基地綠化覆蓋率已達到 90% 以上。
城市綠化步伐加快。 各地圍繞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目標,按照「城區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庭院花園化」的總體要求,普遍開展城市公園、街頭游園等方便市民休閑的公共綠地建設。廣泛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城市森林不斷增加,已有貴陽、沈陽、長沙、成都、包頭、許昌、臨安等 7 個城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同時,深入開展了「綠化美化小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新社區」的社區綠化活動,開展了全國綠化模範單位、花園式單位的建設和評比活動。許多城市還通過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開展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城市綠化建設和城市環境的不斷改善。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城市綠地不斷擴大,綠化景觀不斷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顯著提高。一些城市達到了居民出門 500 米以內就能見到公園、綠地廣場或綠化小游園。據統計,全國 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 35.11% ,較上一年增長了 2.57 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 8.30 平方米,較上一年增加了 0.41 平方米。又有北京順義、 河北秦皇島、山西晉城、吉林長春、上海閔行、江蘇南京、浙江嘉興、安徽馬鞍山、福建廈門、江西景德鎮、山東日照、河南鄭州、廣西桂林、陝西寶雞等 14 個城市受到全國綠化委員會的表彰,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行列。
新農村綠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省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目標,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於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的通知》和「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電視電話啟動會議精神,大力組織開展農村造林綠化,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的改善,涌現出一批規劃設計科學、樹種配置合理、綠化檔次較高、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示範效果較好的「綠化示範村」,基本實現了「村外有林環繞、村內綠地成景、庭院花果飄香」的農村新氣象。北京、山西、廣東等省市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啟動實施了一批地方林業重點工程,加快了農村生態建設步伐。有 100 個縣、 990 個村和 9162 戶農戶被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聯合授予「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綠色小康戶」的榮譽稱號。
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生態文化基礎建設進一步推進。新建國家級森林公園 26 處,首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 — 湄州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正式建立。北京、福建、重慶、河南等省市也相繼建立多處生態文化教育基地。大型系列自然專題片《森林之歌》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百名文藝家采風活動」啟動,生態文化產品不斷豐富,生態文化傳播力度明顯加大。在開展植樹節、濕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愛鳥周等紀念活動的同時,各地還舉辦了有關林業、花卉博覽會等活動,傳播生態文明。
林產品供給能力日益增強。 全年林業總產值預計達到 1.17 萬億元,同比增長 9.85% 。全國生產木材 6974 萬立方米、人造板 7365 萬立方米,各類經濟林產品產量突破 1 億噸,林產品國際貿易總額達到 570 億美元。以林木種植、經濟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運、木竹加工、人造板製造、林產化工、林機製造、木漿造紙、森林旅遊等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各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涌現出一批林業經濟強縣,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就業。
我國的國土綠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於全球森林植被總量逐年減少和溫室氣體過量排放,全球生態環境惡化仍在繼續,對我國生態也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007 年表現十分突出。 2007 年我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局部地區雨情、汛情、旱情、災情超歷史紀錄,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 2300 億元。
2008 年是北京奧運會舉辦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一五」計劃的關鍵一年。今年的國土綠化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到 2010 年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的目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方針,以低溫雨雪冰凍災區的植被恢復為重點,全面實施《特大雨雪冰凍災害後林業生產重建規劃方案》等各項措施,以推進部門綠化和單位綠化為重點,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要認真落實義務植樹屬地管理制度,積極引導城鄉群眾通過綠地、林地養護形式履行法定植樹義務。要大力統籌城鄉、區域生態建設,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區域綠化一體化,促進全國造林綠化事業協調、快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提高,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做出新貢獻。
備註: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Ⅱ 荒山造林怎麼賺錢
百年樹木,十年樹人。你先要考慮把荒山包下來幾年,因為樹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長大的。而且還要考慮種什麼樹,能不能實現價值。 看你項目怎麼做了. 你可以寫個可行性報告,給相關人士看看,不過保護好自己的機密. 微觀來說,本地關系,產業前景,等等,現在房地產不好做了,很多人那麼搞,也就是立體的農林魚牧業項目,應該有一定道理.
Ⅲ 2020年有大面積的解決荒山荒地植樹造林問題
植樹造林已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防風固沙要造林,水土保持要造林,改善環境要造林。國家為了鼓勵全民植樹造林,還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這些都說明了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提高了。然而,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規律,植樹造林也不例外。 關於植樹造林對環境作用的認識,目前還存在許多誤區。人們普遍認為,植樹造林有利於改善環境,有利於增加降水、改變氣候。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盡科學的。一個地區的降水量是由大氣環流決定的,與森林覆蓋率並無太大關系。我認為,森林覆蓋率高是降水量多的結果,而不是降水量多的原因。 有專家用「一棵樹就是一台小抽水機」來形容這種作用;二是降低雨水對地表的沖擊,減少土壤的流失,並通過樹冠對陽光的遮擋和轉化,降低地表溫度,養護地面的草,從而降低雨水的流速,增加雨水的下滲量,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三是通過樹冠的阻擋作用降低地表風速,減少土壤的風蝕,減少沙塵暴;四是植物的根系和葉片對地下水和空氣有凈化作用。
Ⅳ 社會上有很多默默奉獻的荒山造林人,他們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如:邱厚福,________.
張洪河:
綠化荒山 不死就干
20年來,他默默奉獻在長清造林綠化崗位上。
20年來,病痛壓彎了他的腰,但他讓長清更綠了。
20年來,他和同事們牢記使命,心繫群眾,兢兢業業。
……
他就是張洪河——— 長清區林業局林業站站長、林業站黨支部書記、林業高級工程師。
責任心比工作經驗更重要
張洪河出身農村,對農村和農民懷有濃厚的感情。為了幫助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在指導科學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同時,他千方百計引進適合全區栽植的豐產林新品種,並大力推廣。
王友德:
「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
」和全國「實踐『三個代表』的模範」、全國十大
管理獎獲得者。1985年他擔任寧夏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副場長,從此開始了他的治沙生涯。20年來,他想的、做的只有一件事——治沙。在浩瀚的
腹地,他用火熱的情懷,帶領全體幹部職工完成治沙造林25.9萬畝,控制流沙面積30萬畝,在毛烏素沙地腹地織出一條綠龍,將沙漠緊緊鎖住。除了治沙,他還治窮。王有德不想讓工人住在破舊的房子里「數星星」,積極開拓增收渠道,建立綠化工程公司,承攬綠化工程80多處,累計創產值3000多萬元,全場
總值由過去的40萬元增加到2002年的1677萬元。職工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居,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在他的帶領下,全場職工一心一意發展林業奔小康。
Ⅳ 植樹造林後荒山變成什麼樣作文300字
快樂體驗——植樹說明文 四年級 700字快樂體驗——植樹湖南嶽陽站前小學四年級 李欣怡從星期四盼到星期五,讓我覺得生命過得真慢呀!時間過得真慢呀!你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如果想知道你就聽我講講我的快樂體驗吧!三月是植樹的季節。學校組織少先隊員去鐵山水庫植樹。聽到這個消息,我是有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這難得的機會給了我,擔憂的是要耽誤半天的課。真讓我左右為難,但對於從未體驗過植樹樂趣的我,還是選擇了快快樂樂去植樹。下了二十多天的雨,在這天也放晴了。一早看見東方升起的太陽,讓我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看來老天爺也支持我們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八點我們准時出發了,大概坐了二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目的地。下車了,到處鳥語花香,花兒含苞欲放,樹木鬱郁蔥蔥,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鄉間的空氣好清新呀!我們來到植樹的地方。我和幾個小夥伴分成一組。我們先去領來小樹苗,然後照著朱爺爺說的那樣,把一棵小樹苗放進剛挖好的土坑裡,再把周圍的土填在小樹苗三分之一的位置上,最後用腳把土踩緊。這樣一棵小樹苗就種好了。當我看到別的組比我們種得快,我們也不甘示弱。不到幾分鍾的時間,就種下了十二顆小樹苗,心裡美滋滋的。看著看著自己種下的小樹苗,彷彿覺得那是十二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在春風的吹拂下,正高興地唱著、跳著……我真期盼自己種的小樹苗快快茁壯成長,和我們一同長高、長大!植完樹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和同學們沿著田間阡陌縱橫的小路向上頂進發。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沒過多久登上了山頂。哇,美麗的田園風光出現在我們眼前。往下看那裡依山傍水、溫馨寧靜,沿著水庫散立著幾間青磚灰瓦的農舍,它們倒映在水中更顯得清幽安謐。我的眼前好象展開了一幅綠色的畫卷:綠色的山,綠色的水,綠色的希望!指導老師:李更梅
Ⅵ 承包荒山荒地用於造林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農業生產。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造林。個人或者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農業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除農業承包合同另有約定外,承包方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產品處分權和收益權,同時必須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承包方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按照《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在承包期內,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轉包所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也可將農業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者。承包期滿,承包人對原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享有優先承包權。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的,該承包人的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承包人只享有按原確定用途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土地所有權。不得在承包地上毀田打坯、建房、葬墳和開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