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有什麼出國留學項目
出國留學項目:國際本科預科項目。國際本科預科項目是中傳南廣的本科留學直通車項目,是高中畢業生在國內高考之外的另一種升學途徑。
項目旨在為有意出國直接就讀本科的應、往屆畢業生,搭建直升全球傳媒、藝術類名校本科的橋梁,與合作院校聯合培養國際化傳媒與藝術人才。
該項目由南廣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負責招生和教學培養。所對接海外院校均為經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備案、與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在傳媒與藝術專業領域位居本國排名前列的一流大學。
學業成果
1.完成南廣學院一年制預科課程後,可獲我校預科課程結業證書。
2.完成海外合作院校本科課程後,可獲授海外合作校學士學位。文憑可至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進行學歷認證。
3.學生取得學士學位後,可選擇繼續申請海外院校碩士學位。
課程體系
採用海外合作院校預科教學體系,由中外大學、學界業界專家授課,分階段進行小班制雙語教學。除常規課程外,另開設國外知名學者講座沙龍、大師講壇、藝術作品集申請輔導、專業實踐創作交流等課程。
面向全國應、往屆高中生招生,招收計劃:50人。
聯合學制南廣學院1年制預科課程+海外合作院校3/4年本科
入學方式招生對象報名學生通過我校與合作校聯合組織的入學測試即可參加項目。本項目不受藝考及高考文化成績的限制,藝考成績及高考文化成績的限制僅作參考。
『貳』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在什麼地方好不好
南廣在南京,順表說一句二樓的 童話VS神話 你才是垃圾呢。
南廣是三本院校,但是這幾年發展趨勢滿好的,錄取分數也都挺高的,我覺得最起碼我從來沒後悔考過來!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為拓展學校品牌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國家對高等信息傳播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四年制、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學院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成立於2004年6月,2004年9月16日舉行揭牌儀式暨首屆新生開學典禮。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劉繼南教授任南廣學院院長,南京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江浩先生任南廣學院董事長。
學校位於景色秀麗的方山風景區腳下,校內碧草如茵,環境幽雅,建築錯落有致,與方山風景區渾然一體,是修身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規劃用地1660畝,一期校園規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截至到2008年4月,已建設用地810畝,完成校園建築約33萬平方米;二期規劃建設實訓大樓6.7萬平米、影視基地2.5萬平米、傳媒文化與教育國際交流中心2.2萬平米,二期工程已於2008年8月28日開工。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依託中國傳媒大學獨具特色的教育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利用新模式、新機制,致力於為全國廣播電視等信息傳播領域培養急需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從現在起到202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把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教學型、國際化的高等院校,成為中國傳媒界重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媒體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學院派影視節目創研製作基地。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依據學院發展的總體規劃,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以加強學科建設、全面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為中心,採取各種激勵措施,致力於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學院現在不僅有一大批在教育界、傳媒界享有盛名、卓有成果的老教授,還有許多富於創新精神、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已逐步建立了一支創新能力強、教學水平高、師德品質好的師資隊伍,為進一步實現學院成為一流大學的戰略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至2008年10月,我院共有教職工702人,其中專任教師483人。另從國內外業界、學界聘請了120多位教授、專家任兼職教師,大大充實了我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共設有語言傳播系、新聞傳播系、藝術傳播系、廣播電視系、動畫系、媒介管理系、國際傳播系、信息技術系、藝術設計系、攝影系和語言文學系(基礎部)11個系。開設32個本科專業(約60多個專業方向),共有在校生10600餘人。
學院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類和藝術類學生,學生畢業後頒發國家承認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畢業證書,2007級(含2007級)以前畢業生經中國傳媒大學學位委員會審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中國傳媒大學學士學位證書;自2008級學生開始,經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位委員會審定,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叄』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3本
學院成立於2004年6月,位於古都南京,坐落於南京江寧區景色秀麗的方山之麓,與方山風景區渾然一體,環境幽雅,是青年學子求藝、治學、修身的理想園地。校園佔地1600餘畝,已完成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教學樓、圖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實驗中心等硬體條件先進,融教學、科研與傳媒內容創意製作於一體。包括實訓大樓、影視基地及傳媒文化與教育國際交流中心等11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破土動工。
學院目前設有語言傳播系、新聞傳播系、藝術傳播系、廣播電視系、動畫系、媒介管理系、國際傳播系、信息技術系、藝術設計系、攝影系、語言文學系等11個系。開設32個本科專業,60多個專業方向,其中藝術類本科專業(方向)佔60%。在校生規模近11000人。
自建校以來,堅持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的培養目標,積極探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在教學中出作品,在實踐中育人才,取得了豐碩的教學實踐成果,有一大批學生在國內外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首屆800多名畢業生已在全國各傳媒機構和文化產業部門工作,表現良好。該院校分數線會較高,填報需慎重啊!
『肆』 成果是靠文化課考入了南廣學院嗎
成果應該是靠文化課考入了南廣學院的
學業有成
步步高升
『伍』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211嗎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不是211院校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為拓展品牌優勢,充分利用其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國家對應用型傳媒與藝術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與南京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經教育部批准於2004年在江蘇南京創辦的一所非營利性獨立學院。
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蒲樹林先生為學校創始人並擔任南廣學院董事長。中國傳媒大學原副校長高福安教授任南廣學院校長兼黨委書記。
學校位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南京江寧大學城內,倚卧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南麓,臨近上秦淮濕地生態公園。校園規劃用地1660畝,一期建設用地810畝、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建築風格西式現代,四季蔥翠繁花,擁有兩萬多平米的觀光草坪、四萬余平米的連體圖書館、氣勢宏大的教學樓群、露天劇場與學生活動中心,是集求學研習、藝術展演、傳媒實踐為一體的園林式校園。學校基本設施和教學實驗設備等固定資產總值累計達10億,建設了全媒體演播館、江蘇高校首家三網融合實驗室等一批專業級實驗室,實現了所有多媒體教室網路化覆蓋。
學校堅持「依託母體、植根傳媒、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現設有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攝影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傳媒技術學院10個二級學院和1個思政與基礎教學部。
依託和傳承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在「文、藝、工、管、經」等相關學科格局中突出「面向需求、交叉復合、應用導向、差異發展」的特色,開設了與文化傳媒業態緊密對接的47個本科專業。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專業。截至2016年4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超1.2萬人,其中藝術類生源約佔70%。
辦學十二年來,在國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動文化傳媒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南廣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行業及社會培養輸送了三萬多名畢業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果和良好的辦學聲譽。
面向未來,學校正朝著建設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傳媒類應用型大學不斷邁進,努力打造在國內傳媒與文化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產學研項目合作基地、行業培訓與社會服務基地。
『陸』 大學南廣學院有哪些專業
1、文學類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2、藝術學類專業:戲劇影視導演。
3、經濟學類專業:經濟學、貿易經濟。
4、文學類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新聞傳播學類。
5、工學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廣播電視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6、管理學類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7、藝術學類專業:音樂學、表演、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影視攝影與製作、美術學、攝影、設計學類、數字媒體藝術。
師資力量:
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9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750餘人。中國傳媒大學抽調91位教師在南廣學院任課,其中擁有副高以上職稱者佔50%以上,其他均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另從國內外業界、學界聘請了400多位知名教授、專家任兼職教師,充實了學校師資力量。
教學建設:
學校堅持「依託母體、植根傳媒、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依託中國傳媒大學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優勢,更加註重與信息傳播領域的高度對接和契合,准確把握信息傳媒領域的發展方向。
學院鼓勵倡導師生實踐,創新創意氣氛活躍,成果豐碩。建校以來,師生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上屢創佳績,摘獲各類獎項達600多項,其中國際范圍獲獎80多項、國家范圍200多項、省市范圍300多項,包括Telly國際廣告節、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等重要國內外專業賽事。
『柒』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學校說是公辦民助,官方信息為三級,但是據說也有地方說是二級。
頒發的學位證從來都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位,從來沒有頒發過校本部的「中國傳媒大學」學位(嚴格的說那個學位外殼是中國傳媒大學,證書的內容依舊是南廣學院)!
基本上是一貴族學校,05屆幾乎想進就能進,06屆即使分數不夠只要交錢就能進,07、08我不知道,據說門檻又被抬高了。
不知你准備進什麼專業,專業方面差距很大的。廣電應該是最好的,動畫不推薦,其他我不好做評價。
這個學校老師學生分不清,因為老師都太年輕。至於說什麼都是從中傳拉來的老師,有,但是少。
最後,不要聽什麼就業率有多高。畢業不交三方協議或用工證明學校不給辦戶口,要辦自己辦。所以很多都是家長或親戚給開的空頭證明。當然,這個學校有錢有勢的多,開這個很容易。
以上僅僅是個人意見,建議你可以去核桃林的南廣專區打聽一下,問問06、07、08的。我本人南廣05屆。
PS:
05年從火車站到南廣黑車最低60元都可以,到了06年最低80,07年100以下都不肯開。黑車拉客吆喝不是「到仙林大學城、到江寧大學城」,而是「到仙林、到南廣」。在江寧的黑車司機也都是喊「到南廣」。江寧的其他學校幾乎都無視了,由此可見南廣的名氣以及學生消費水平。
『捌』 成果哪年進入娛樂圈
應該算是大學畢業後吧。成果(1995年5月23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2018年加入上海恩喬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並主演了大銀幕處女作《塞罕壩上》,後因電視劇《愛情公寓5》中飾演的諸葛大力一角引起廣泛關注。1995年,成果生於江蘇無錫,並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時期。高中畢業後,成果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期間,她還以犬來八荒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平面模特,並拍攝了眾多風格各異的寫真作品。其日系中性小清新美少女的風格,以及某些角度酷似長澤2018年7月,成果與上海恩喬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隨後,她便主演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塞罕壩上》,並在片中飾演了女主角秋蘭。
2019年3月13日,成果領銜主演的都市青春愛情劇《嘀!男友卡》播出,她在劇中飾演的女程序員劉芊芊,是位游戲設計天賦過人,爽朗率真的硬核少女;12月31日,其參加的啟航2020——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跨年盛典播出,而她在盛典上則與《愛情公寓5》的眾主演共同演唱了劇集同名主題曲。
2020年,成果與李佳航、婁藝瀟、孫藝洲、李金銘等人共同主演的都市愛情喜劇《愛情公寓5》開播,其在劇中的角色是高顏值、高智商、高學歷,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天才少女諸葛大力。
『玖』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具體地址在哪裡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弘景大道3666號。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著名文化企業家、國內影視業領軍人物、民辦教育家蒲樹林先生和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榮譽校長劉繼南帶領的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創辦,於2004年在江蘇省南京市設立的一所非營利獨立學院。
2018年中國藝術獨立學院排行榜: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位列中國第一,專業排行榜中,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專業排名全國第一;表演、廣播電視編導、錄音藝術、戲劇學專業排名全國第二;其餘藝術類專業均名列榜上。
(9)南廣學院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教學建設:
學校堅持「依託母體、植根傳媒、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依託中國傳媒大學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優勢,更加註重與信息傳播領域的高度對接和契合,准確把握信息傳媒領域的發展方向,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基本覆蓋了文化傳媒各個領域。
學院鼓勵倡導師生實踐,創新創意氣氛活躍,成果豐碩。建校以來,師生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上屢創佳績,摘獲各類獎項達600多項,其中國際范圍獲獎80多項、國家范圍200多項、省市范圍300多項,包括Telly國際廣告節、法國飛帕電視節、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中國國際動漫節、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等重要國內外專業賽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拾』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的關系!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榮譽版校長劉繼南帶領的中權國傳媒大學和著名文化企業家、國內影視業領軍人物、民辦教育家蒲樹林先生聯合創辦,於2004年在江蘇省南京市設立的一所非營利獨立學院。
華夏視聽傳媒集團、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蒲樹林先生為學校創始人兼董事長。董事會堅持「不取回報、公益辦學」,期冀將南廣學院辦成中國一流的民辦傳媒大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百年名校。
(10)南廣學院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教學建設:
學校堅持「依託母體、植根傳媒、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
依託中國傳媒大學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優勢,更加註重與信息傳播領域的高度對接和契合,准確把握信息傳媒領域的發展方向,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基本覆蓋了文化傳媒各個領域。
學院鼓勵倡導師生實踐,創新創意氣氛活躍,成果豐碩。建校以來,師生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上屢創佳績,摘獲各類獎項達600多項,其中國際范圍獲獎80多項、國家范圍200多項、省市范圍30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