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學術成果評閱

學術成果評閱

發布時間:2021-06-12 07:30:24

❶ 論文在職稱評審,科研成果評價中有何利弊

淺談論文在職稱評復審、科研成果評價制中利弊
論文在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硬體要求中的弊端,已是人人詬病的問題。個人覺得任何評價機制都有其兩面性,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即需順應形勢,改革是必需要進行的。以下內容從自身的經歷,談論文用於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的利弊,同時提出了對應策略。

鑒於我所在行業為檢測行業,對於整個制度的評述,肯定比較片面,歡迎拍磚、討論。

在此簡單界定,學術型的科研機構主要指高校、非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學術研究是員工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論文作為研究成果之一,是工作績效考核最重要指標之一。

而非學術研究機構,包括基層檢測集體、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這些機構對員工發表論文無明確要求,員工發表論文普遍是為了自己的職稱評審,而非日常工作業績要求。

❷ 檔案科研成果評審專家意見怎麼寫

或許可以把評審意見分開來考慮。 顧名思義,評-審-意見。 也就是首先要指出對方的優點與不足,然後根據優點與不足來給出最後結果或者評分,最後作為專家給對方一些指導意見和建議。

❸ 科研成果單位初評意見如何寫

如何管理研發部門

一、調查研究與分析決策

新產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產品開發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須在進行充分的技術和市場調查後,對產品的社會需要、市場佔有率、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資源效益五個方面進行科學預測及技術經濟的分析論證.

(一)調查研究:

1.調查國內市場和重要用戶以及國際重點市場同類產品的技術現狀和改進要求;

2.以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國際名牌產品為對象,調查同類產品的質量、價格、市場及使用情況;

3.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情報和專刊,然後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論證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

2.論證市場動態及發展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

3.論證發展該產品的資源條件的可行性.(含物資、設備、能源及外購外協件配套等).

4.初步論證技術經濟效益.

5.寫出該產品批量投產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三)決策:

1.制定產品發展規劃:

(1.)企業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從企業產品發展方向,發展規模,發展水平和技術改造方向,趕超目標以及企業現有條件進行綜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業產品發展規劃.

(2.)由研究所提出草擬規劃廠總師辦初步審查,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後,報廠長批准,由計劃科下達執行.

2.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和趕超目標,為提高產品質量進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方面的應用研究:

(1)開展產品壽命周期的研究,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預測企業的盈虧和生存,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展的科學依據;

(2)開展哪些對產品升級換代有決定意義的科學研究,基礎件攻關,重大工藝改革,重大專用設備和測試儀器的研究;

(3)開展哪些對提高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新材料研究;

(4)科研規劃由研究所提出草擬規劃交總師辦組織有關部門會審,經總工程師簽字報廠長批准後由計劃科綜合下達.

二、產品設計管理

產品設計是指從確定產品設計任務書起到確定產品結構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的准備和管理,是產品開發的重要環節,是產品生產過程的開始,必須嚴格遵循 「三段設計」程序.

(一)技術任務書:

技術任務書是產品在初步設計階段內,由設計部門向上級對計劃任務書提出體現產品合理設計方案改進性和推薦性意見的文件.經上級批准後,作為產品技術設計的依據.其目的在於正確地確定產品最佳總體設計方案,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工作原理、系統和主體結構,並由設計員負責編寫(其中標准化綜合要求會同標准化人員共同擬定),其編號內容和程序作如下規定:

1.設計依據(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包括一個或數個內容):

(1)部、省安排的重點任務:說明安排的內容及文件號;

(2)國內外技術情報:在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或產品品種方面填補國內 「空白」

(3)市場經濟情報:在產品的形狀、型式(新穎性)等方面滿足用戶要求,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競爭能;

(4)企業產品開發長遠規劃和的度技術組織措施計劃,詳述規劃有關內容,並說明現在進行設計時機上的必要必性.

2.產品用途及使用范圍.

3.對計劃任務書提出有關修改和改進意見.

4.基本參數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5.總體布局及主要部件結構敘述: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基本外形,輪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並敘述主要部件的結構.

6.產品工作原理及系統: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的原理圖、系統圖,並加以說明.

7.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分析比較;列出國內外同類型產品主要技術性能規格、結構、特徵一覽表,並作詳細的比較說明;

8.標准化綜合要求:

(1)應符合產品系統標准化和其它現行技術標准情況,列出應貫徹標準的目標與范圍,提出貫徹標準的技術組織措施;

(2)新產品預期達到的標准化系數:列出推薦採用的標准件,通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標准件,通用件系數指標;

(3)對材料和元器件的標准化要求:列出推薦選用標准材料及外購元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材料標准化系數和外購件系數指標;

(4)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標准化水平對比,提出新產品標准化要求;

(5)預測標准化經濟效果:分析採用標准件、通用件、外購件及貫徹材料標准和選用標准材料後預測的經濟效果.

9.技術技術解決辦法及關鍵元器件,特殊材料資源分析;

10.對新產品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運用價值工,著重研究確定產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餘功能)及通過不同結構原理和系統的比較分析,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11.組織有關方面對新產品設計的方案進行(A評價),共同商定設計或改進的方案是否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2.敘述產品既滿足用戶需要,又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的情況.

13.新產品設計試驗、試制周期和經費估算.

(二)技術設計:

技術設計的目的,是在已批準的技術任務書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主要計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1.完成設計過程中必須的試驗研究(新原理結構、材料元件工藝的功能或模具試驗),並寫出試驗研究大綱和研究試驗報告.

2.作出產品設計計算書(如對運動、剛度、強度、振動、熱變形、電路、液氣路、能量轉換、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計算、核算);

3.畫出產品總體尺寸圖、產品主要零部件圖,並校準;

4.運用價值工程,對產品中造價高的、結構復雜的、體積笨重的、數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材質精度等選擇方案進行成本與功能關系的分析,,並編制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5.繪出各種系統原理圖(如傳動、電氣、液氣路、聯鎖保護等系統;

6.提出特殊元件、外購件、材料清單;

7.對技術任務書提出某些容進行審查和修正;

8.對產品進行可靠性、可維修性分析.

(三)工作圖設計:

工作圖設計的目的,是在技術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供試制(生產)及隨機出廠的全部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設計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標准規程和指導性文件的規定,設計繪制各項產品工作圖.

1.繪制產品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

(1)零件圖:圖樣格式、視圖、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熱處理要求及技術條件等應符合標准;

(2)部件裝配圖:除保證圖樣規格外,包括裝配、焊接、加工、檢驗的必要數據和技術要求;

(3)總裝配圖:給出反映產品結構概況,組成部分的總圖,總裝加工和檢驗的技術要求,給出總體尺寸;

2.產品零件、標准件明細表、外購件、外協件目錄.

3.產品技術條件包括:

(1)技術要求

(2)試驗方法

(3)檢驗規則

(4)包裝標志與儲運.

4.編制試制鑒定大綱(參照ZH0001-83):

試制鑒定大綱是樣品及小批試帛用必備技術文件.要求大綱具備:

(1)能考核和考驗樣品(或小批產品)技術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規定各種測試性能的標准方法及產品試驗的要求和方法.

(2)能考核樣品在規定的極限情況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能提供分析產品核心功能指標的基本數據.

(4)批試鑒定大綱還必須提出工藝、工裝、設備、檢測手段等與生產要求、質量保證、成本、安全環保等相適應的要求.

5.編寫文件目錄和圖樣目錄.

(1)文件目錄包括:圖樣目錄;明細表;通(借)用件;外購件;標准件匯總表;技術條件;使用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其它.

(2)圖樣目錄:總裝配圖;原理圖和系統圖;部件裝配圖;零件圖;包裝物圖及包裝圖;安裝圖(只用於成套設備);

6.包裝設計圖樣及文件(含內、外包裝及美術裝璜和貼布紙等);

7.隨機出廠圖樣及文件;

8.產品主廣告宣傳備樣及文件;

9.標准化審查報告:指產品工作圖設計全部完成,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經標准化審查後,由標准化部門編寫的文件,以便對新設計的產品在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總的評價,是產品鑒定的重要文件,標准化審查報告分樣品試制標准化審查報告和小批試制標准化審查報告.

三、新產品試制與鑒定管理

(一)試制工作分兩個階段:

新產品試制是在產品按科學程序完成「三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的前期工作,試制一般分為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兩個階段.

樣品試制是指根據設計圖紙、工藝文件和少數必要的工裝,由試制車間試制出一件(非標設備)或數十件(火花塞、電熱塞、管殼等類產品)樣品,然後按要求進行試驗,藉以考驗產品結構、性能和設計圖的工藝性、考核圖樣和設計文件的質量.此階段完全在研究所內進行.

小批試制是在樣品試制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產品工藝性,驗證全部工藝文件和工藝裝備,並進一步校正和審驗設計圖紙.此階段研究所為主,由工藝科負責工藝文件和工裝設計,試制工作,部分擴散到生產車間進行.

1.試制總結;

2.型式試驗報告;

3.試用(運行)報告;

(二)試制工作程序:

1.進行新產品概略工藝設計:根據新產品任務書,安排利用廠房、面積、設備、測試條件等設想和簡略工藝路線;

2.進行藝分析:根據產品方案設計和技術設計,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裝,選配復雜自製件加工等項工藝分析;

3.產品工作圖的工藝性審查;

4.編制試制用工藝卡片:

(1)工藝過程卡片(路線卡);

(2)關鍵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裝配工藝過程卡(裝配卡);

(4)特殊工藝、專業工藝守則.

5.根據產品試驗的需要,設計必不可工裝,參照樣品試制工裝系數為0.1~0.2,小批試制工裝系數為0.3~0.4的要求.本著經濟可靠,保證產品質量要求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的工裝,通用工裝、組合工裝、簡易工裝、過渡工裝(如低熔點合金模具)等.

6.制定試制用材料消耗工藝定額和加工工時定額.

7.零部件製造、總裝配中應按質量保證計劃,加強質量管理和信息反饋並作好試制記錄,編制新產品質量保證要求和文件.此項工作在批試階段由全質辦牽頭組織工藝料、檢驗科進行.

8.編寫試制總結:著重總結圖樣和設計文件驗證情況,以及在裝配和調試中所反映出的有關產品結構、工藝及產品性能方面的問題及其解決過程,並附上各種反映技術內容的原始記錄.該文件的內容及要求按ZH0001-83試制總結,進行編寫,樣品試制總結由設計部門負責編制,供樣品鑒定用,小批試制總結由工藝部門編寫,供批試鑒定用.

9.編寫型式試驗報告:是產品經全面性能試驗後所編的文件,型式試驗所進行的試驗項目和方法按產品技術條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參照ZH0001-83試制鑒定大綱規定,並由檢驗科負責按ZH0001-83編制型式試驗報告;

10.編寫試用(運行)報告:是產品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進行試用試驗後所編制的文件,試用(運行)試驗項目和方法由技術條件規定,試驗通常委託用戶進行,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按ZH0001-83試制鑒定大綱規定,由研究所設計室負責編制.

11.編制特種材料及外購、外協件定點定型報告,由研究所負責.

(三)新產品鑒定原則與要求

鑒定是對新產品從技術上,經濟上作全面的評價,以確定是否可進入下階段試制或正式投產,它是對社會、對用戶和對國家負責,要求嚴肅認真和公正地進行.

在完成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的全部工作後,按項目管理級別申請鑒定.

鑒定分為樣品試制後的樣品鑒定和小批試制後的小批試制鑒定,不準超越階段進行.屬於已入正式生產的產品的系列,規格、開發產品,經過批准,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鑒定可以合並進行,但必須具備兩種鑒定所應有的技術文件,資料和條件不得草率馬虎.

1.按ZH0001-83鑒定大綱完成樣品或小批試制產品的各項測試;

2.按ZH0001-83鑒定大綱備齊完整成套的圖樣及設計文件要求:

(1)鑒定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供鑒定委員會用成套資料;

(2)正常生產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供產品定型後,正常投產時,製造、驗收和管理用成套資料(產品備應曬四十套,發設計、工藝、全質辦、檢驗科、生產科、工具、裝配、零件加工車間、總師辦、存檔).

(3)隨產品廠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隨產品提交給用戶的必備文件.

3.組織技術鑒定,履行技術鑒定書簽字手續(鑒定結論表見附表一),其技術鑒定的結論內容是:

(1)樣品鑒定結論內容:

a.審查樣品試制結果,設計結構和圖樣的合理性、工藝性,以及特種材料解決的可能性等,確定能否投入小批試制;

b.明確樣品應改進的事項,搞好試制評價(B評價).

(2)小批試制鑒定結論內容:

a.審查產品的可靠性,審查生產工藝、工裝與產品測試設備,各種技術資料的完備與可靠程度,以及資源供應外購外協件定點定型情況等,確定產品能否投入批量生產;

b.明確產品製造應改進的事項,搞好產品生產工程評價(C評價).

各階段慶具備的技術文件及審批程序按(產品圖樣、設計文件、工藝文件的完整性及審批程序)辦理.

四 新產品試制經費:

1.屬於國家下達的新產品(科研)項目,由上級機關按照有關規定撥給經費;

2.屬於工廠的新產品(科研)計劃項目,由工廠自籌資金中按規定撥給經費;

3.工廠對外的技術轉讓費用可作為開發新產品(科研)費用.

4.新產品試制經費按單項預算撥給,單列帳戶,實行專款專用.費用經總工程師審查,廠長批准後,由研究所掌握,財務科監督,不準挪作他用.

(五)新產品證書辦理:

1.新產品證書歸口由總師辦負責辦理.

2.研究所負責提供辦理證書的有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3.在新產品鑒定後一個月內,總師辦負責辦理完新產品證書的投批手續.

四、新產品開發周期

(一)對於簡單產品,工廠已具有成熟製造和應用技術的產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來的變型產品,允許直接從技術設計或工作圖設計開始,開發周期定為1~3個月.

(二)從大專院校或有關科研設計機構移植過來的經過試驗考驗的產品,必須索取全部論證、設計和工藝(含工裝)的技術資料,並應重新調查分析論證,對於這類產品,開發周期定為2~5個月.

(三)屬於老產品在性能和結構原理上有大的改變的研究以及新的類別產品的開發,開發周期一般規定為6~7個月最長為一年(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一年半時間),具體程序周期規定為:

調研論證和決策周期:一般產品1個月;復雜產品1.5個月.

產品設計周期(含技術任務書、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1~2個月

工藝(含工裝)設計周期:1~2個月

產品試制(含工裝製造)周期:

樣試1~2個月(含樣品鑒定)

批試2~3.5個月

產品鑒定和移交生產周期:1個月

五、新產品成果評審與報批

(一)新產品(科研)成果根據鑒定級別,按照國務院、國家科委有關科技成果與技術進步有關獎勵條例和我廠 「關於技術改進與合理化建議管理議」辦理報審手續.

(二)為節省開支,新產品(科研)成果評審會應盡量與新產品鑒定會合並進行.

(三)成果報審手續必須在評審鑒定後一個月內辦理完畢.

(四)成果獎勵分配方案由總師辦研究所共同商定後報總工程師批准執行.

六、新產品移交投產的管理

(一)總則

1.新產品的開發都必須具有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建議書),由設計部門進行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經批准,審核、會審、會簽後進行樣試,樣試圖標記為 「S」,批試圖標記為 「A」,批生產圖標記為 「B」.A和B的標記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召開會議確定.

2.每一項新產品要力求結構可靠,技術先進,具有良好的工藝性.

3.產品的主要參數、尺寸、基本結構應採用國家標准或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標准,在充分滿足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做到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項新產品都必須經過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後方可成批生產,樣試和小批試制的產品必須經過來嚴格的檢測,具有完整的試制和檢測報告.部分新產品還必須具有運行報告.樣試、批試均由總工程師主持如集有關單位進行鑒定並確定投產後與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個別工藝上變化很小的新品,經工藝部門同意,可以不進行批試,在樣品試制後,直接辦理成批投產的手續.

5.新產品移交生產線由總師辦組織,總工程師主持如開有設計、試制、計劃、生產、技術、工藝、全質辦、檢查、標准化、技術檔案、生產車間等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鑒定會,多方面聽取意見,對新產品從技術、經濟上作出評價,確認設計合理、工藝規程、工藝裝備沒有問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產線及移交時間的意見.

6.批准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有產品技術標准、工藝規程、產品裝配圖、零件圖、工裝圖以及其他有關的技術資料.

7.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填寫 「新產品移交生產線鑒定驗收表」(附表二),經備方簽字.

(二)技術資料驗收:

1.圖紙幅面和制圖要符合有關國家標准和企業標准要求.

2.成套圖冊編號有序,藍圖與實物相符,工裝圖、產品圖等編號應與已有的編號有連貫性.

3.產品圖應按會簽審批程序簽字.總裝圖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查批准.工藝工裝圖紙資料由工藝科編制和設計,全部底圖應移交技術檔案室簽收歸檔.

4.驗收前一個月應將圖紙、資料送驗收部門審閱.

5.技術資料的驗收匯總歸口管理由研究所負責.
參考資料:

❹ 碩士學位論文評閱意見模板

評閱時,請參照以下幾方面提出意見:
1) 研究問題:明確性、科學性和前沿性;

2) 研究成果: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明確的學術思想,創新性;
3) 研究方法: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是否恰當和具有針對性;
4) 基本能力:基礎理論、專門知識、文獻綜合分析能力;論證是否充分、嚴密、正確,計算和實驗是否可靠無誤,成果是否科學、合理、完整,寫作是否規范;
5) 論文的主要缺點和問題;
6)是否同意答辯。

❺ 學位論文的評審意見怎麼寫

我以前的博士論文,評閱人就是根據我論文里的摘要寫的,精煉一下就OK了.評閱書裡面應該有自己寫的創新點,你可以參照寫一下.leonshane(站內聯系TA)首先對這篇論文進行簡單概括,指出其主要線索:研究目標、方法、意義、創新等,然後指出一兩個最大的問題,如果其問題的確是致命的話,那麼久建議修改.\x0d你寫完你導師會幫你把關的,如果他不看,建議你申請換導師.shuoyeb(站內聯系TA)一、概況評價項目:論文的創新性成果\x0d論文的學術價值及應用價值\x0d論文反映出作者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水平論文寫作論文總體評價\x0d二、綜合所有評閱人對論文的學術評語\x0d(選題的意義,論文的創新性成果,學術價值及應用價值,實驗結果和計算數據的合理性及可靠性等)……三、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及意見或建議\x0d1.評議人認為第*章第*節****中有****的問題*****.\x0d2.……lbh535(站內聯系TA)評審意見應點面結合.面就是總體概況,而點則至少體現評閱人有沒有仔細看內容.現在好多論文評審一審就是一大批,特別是社會科學方面的,評閱意見都寫些泛泛而談的東西,感覺評閱人就沒太仔細看.

❻ 學位論文的評審意見怎麼寫

我以前的博士論文,評閱人就是根據我論文里的摘要寫的,精煉一下就OK了。評閱書裡面應該有自己寫的創新點,你可以參照寫一下。leonshane(站內聯系TA)首先對這篇論文進行簡單概括,指出其主要線索:研究目標、方法、意義、創新等,然後指出一兩個最大的問題,如果其問題的確是致命的話,那麼久建議修改。 你寫完你導師會幫你把關的,如果他不看,建議你申請換導師。。。shuoyeb(站內聯系TA)一、概況評價項目:論文的創新性成果 論文的學術價值及應用價值 論文反映出作者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水平論文寫作論文總體評價 二、綜合所有評閱人對論文的學術評語 (選題的意義,論文的創新性成果,學術價值及應用價值,實驗結果和計算數據的合理性及可靠性等)……三、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及意見或建議 1. 評議人認為第*章第*節****中有****的問題*****。 2. ……lbh535(站內聯系TA)評審意見應點面結合。面就是總體概況,而點則至少體現評閱人有沒有仔細看內容。現在好多論文評審一審就是一大批,特別是社會科學方面的,評閱意見都寫些泛泛而談的東西,感覺評閱人就沒太仔細看。qiuqu_200212(站內聯系TA)建議答辯,然後簡單寫些評語即可。k10001(站內聯系TA)還有一段八股:論文表明,***在所研究領域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了(很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論文(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博士論文學術水平。建議組織博士學位論文答辯。nono2009(站內聯系TA)評閱表中有提示的,按提示要求的幾項內容寫評閱意見即可。songjm12(站內聯系TA)好好閱讀評審書前兩頁要求部分 寫好評語就行了yuffey(站內聯系TA)研究問題清晰不,研究目標明確不,方法得當不,結果明顯不? 工作量飽滿不,內容充實不?等等 最好的方法是,找個以前的博士論文,抄寫抄寫。八股文~~

❼ 為何國內專家的審稿意見大都如此簡單近乎敷衍

王應寬Wang Yingkuan2011-07-23Beijing, China因為同時在運作3本國際英文刊(IJABE, IAEJ, CIGR Journal),論文同行評審的專家來自世界各地。每次收到的評審意見千差萬別,而且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專家的評審意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隨即不由得做些比較。比較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歐美國家專家的評審意見詳盡具有更大參考價值,台灣地區的同行評審專家次之,大陸專家的評審意見最為簡省。文後附上幾篇評審意見(所列大陸專家評審意見還是相對較好的),看看便知,一目瞭然。我曾與編輯同行討論關於國內專家審稿的問題。共同的見解是,一線一流的專家基本不審稿。若應邀審稿,要麼直接拒審,要麼敷衍幾句了事;比較認真的專家大都讓其所指導的研究生代為評審論文。不論讓誰審,最後的評審意見與國外專家的評審相比總不令人滿意,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外專家評審論文大都是義務勞動,沒有任何報酬。但專家們認為自己作為科研人員是科學共同體中的一分子,有義務擔任同行專家為他人研究成果的學術質量把關。自己為別人的論文評審把關付出了智慧和勞動,別人也會為自己的研究和論文評審把關,也會付出相應的勞動。專家之間相互協作,相互幫助,雖然沒有評審報酬,但大家都覺得平等。而且,國外的專家大都言行一致,故能認真地做好每一篇文章的評審工作。有的評審意見詳盡的令人贊嘆、欽佩和感動。因此,大家看到他們的評審意見都非常詳盡而具有參考價值。而國內的專家評審論文為何大都倉促應付,三言兩語,或言之無物,或毫無參考價值?主要原因是一線一流的專家都太「忙」,以至忙得都沒時間做學術了。據我從事學術期刊工作十多年的經歷,不論評審中文文章還是英文文章,國內專家評審意見普遍簡單,評審的質量不高,不但看不出有改觀的跡象,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文章中存在的很多的問題,專家審後沒有看出來或沒有指出來。如果直接發表,錯誤或疏漏太多影響論文的質量和期刊的聲譽。在外審專家靠不住時,就要依靠內審做些完善和提高。如果外審專家把不好關,編輯部又無能力通過內審把關,發表出來的論文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是否國內專家不擅長評審論文呢?非也。據了解,許多國內專家被國外知名期刊邀請審稿時,他們非常積極認真地評審論文,並在規定時間返回頗有水準的評審意見。據說他們也能做得與歐美國際同行專家一樣好。可見,國內專家評不好國內期刊論文不是水平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時間」問題,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同行評審是學術期刊論文質量把關的重要途徑。如果大家都不在乎,把嚴肅認真的「盲審」變成「瞎審」,學術危矣!國內期刊請國內專家評審論文大都支付審稿費的。當然,限於各期刊的經濟困難,審稿費報酬普遍都不高。因此,同行專家大都不很在乎那點可憐的審稿費。如果評審不好文章會影響專家的聲譽和公信度。國內特別是大陸的專家既不在乎錢,也不在乎自己的聲譽,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乎啥?中國是雷鋒誕生的國度,按理說,當志願者做公益應該很有基礎。但在學術圈,就拿國內外同行專家無私奉獻評審論文作比較,中國的同行專家做的還很不夠,需要好好向國際同行學習。附:CIGR Journal欄目主編加拿大專家對一篇退稿文章的評審意見June 27, 2011Dear Prof. H L L:Re: CIGR Manuscript 1911 EFFECTS OF TRACTOR INFLATION PRESSURE AND TRAFFIC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As CIGR section editor, I have concted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the above manuscript.The manuscript addresses a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problem in agricultural crop proction, and as such, the subject matter is of interest to CIGR.However, the manuscript is deficient in several scientific areas.The decision is to decline the manuscript without peer review.My preliminary review is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is email.Please note that the preliminary review is by no means a comprehensive review.The manuscript is released, and you are free to submit it for publication in another journal.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CIGR for publication of your work and I wish you success in getting your work published.SincerelyP.Eng., Ph.D.,CIGR Section III editor,Research Scientist,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Section Editor ReviewTitle: EFFECTS OF TRACTOR INFLATION PRESSURE AND TRAFFIC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CIGR # 1911Authors:H L L et al.June 27, 2011General:The manuscript addresses soil compaction by multiple passes with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hich is a timely topic and of importance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ction.There are numerous grammatical errors although the meaning is generally clear.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the authors seek the assistance of someone well versed in English to help with the grammar.The manuscript is not acceptable in its present form.It needs a lot of work.The biggest problem with the manuscript is that key pieces of information are not given, and that the data analysis is not complete.Some of the major deficiencies are listed below although this is by no means an exhaustive list.Soil characteristics.It is well known that soil characteristics have a huge influence on soil compaction.The only description given is that the soil was a sandy loam.Things like soil series, percent sand, silt and clay, soil organic matter all influence compaction and need to be provided.Tractor specifications: Total tractor weight, tractor axle (or wheel) weights, are critic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compaction studies, but they are not given.Tire pressure was given, but no information was given on whether these pressures were the same for front and rear tires.Often, tractor manufacturers recommend different pressures for front and rear tires, particularly on tractors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front and rear tires.Slip was measured, but there was no mention made of whether the tractor was free wheeling (no implement draft) or whether it was pulling a load.The drawbar load on a tractor has a huge effect on wheel slip, and must be specified.It was mentioned that a 4WD tractor was used, and different tire sizes were given for front and rear tires which implies that it was a front wheel assist.It needs to be specified whether or not the front wheel drive was engaged.Results: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statistical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es was specified.However, the results are given in a series of tables with simple means with n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need to be subjected to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i.e. ANOVA o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ppropriate post hoc tests applied to determine which means a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experimental design employed lends itself to standar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Graphs should be used when appropriate to help illustrate the data and the trends.Table 3.1, 3.2 and 3.3 and elsewhere. Cone index has wrong units.Cone index is normally given in MPa or kPa.Also, the values for cone index are much lower than normally expected.Section 2.3It is not necessary to list all of the equipment used such as oven, air compressor, etc.All you need to say is that samples were oven dried at 105

❽ 請教:有關科研項目結題報告的專家評審意見如何寫

科研項目結題報告的專家評審意見一般包括以下幾各重點內容:1、科內研的創新程度,突出容特色和主要成果。2、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3、科研是否達到預定的研究目標。4、研究成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5、提出評審等級。

閱讀全文

與學術成果評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