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已一周年,對此你有何感觸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一周年!實力屬於我們!
武漢“封城”,改變的不只是武漢。全國抗疫,很快由此形成一盤棋:全國各省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舉國上下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涓滴力量匯聚成大江大河,為戰勝疫情構築了堅實基礎。
繼續秉持抗疫精神,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方能不負武漢、湖北甚至整個中國此前為“戰疫”做出的犧牲。
1月16日,記錄武漢抗疫感人細節的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1月22日,武漢“封城”一周年前夕在全國上映。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向我們證明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場疫情阻擊戰已經讓抗疫精神深深烙刻進這座城市的記憶深處。2021年1月23日的武漢,大街小巷仍然熱鬧非常,大街上霓虹招牌閃爍,店坊里顧客絡繹不絕。此前的跨年夜那天,許多武漢市民仍然像以往過年時一樣,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來到江漢關大樓前,等待這座武漢的標志性建築敲響2021年的鍾聲。一切似乎都沒有變,一切都在好起來。
“封城”一周年,武漢沒有倒下。相反,這場考驗讓武漢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堅強。我相信,全中國人民也一樣。
Ⅱ 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經驗和啟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要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統一在一起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是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重視整體利益。強調責任奉獻是中華傳統美德。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Ⅲ 談談中國抗疫壯舉背後的原因
中國人有非典的心理陰影,外加各類媒體、微博、小道消息對疫情中心場景的渲染,極大的刺激了每一個中國人。外國人當小感冒,可是我們看著那些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照片第一感覺是生化危機,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自願的進行自我行為約束。中央大部分決策下的都非常的果斷,如封城、隔離,放假的政策雖然糾結了幾天,但是也及時下達,非常有效的隔絕了人口流動。
超強的資源調配能力與建設能力,全國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各種防疫設備器材的生產,這裡面體現出來的國力全世界都看到了。從小的教育和歷史的傳承,都讓中國人更容易服從指揮。而且越來越多的高素質的人不僅從自身考慮,也會更多的考慮他人因素和社會因素,這與西方人完全以個體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是本質不同的。
(3)今日中國抗疫成果來之不易擴展閱讀:
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作為最早報告新冠疫情的國家,中國從一開始就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態度,同國際社會分享信息,積極開展抗疫合作,為防止疫情在世界范圍擴散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抗疫成功再次證明,中國是一個文明綿延數千年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偉大民族。中方抗疫成功還為各國樹立了標桿,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希望。如果沒有中國的努力與貢獻,病毒在世界擴散的狀況將會更糟。
Ⅳ 回望歷史我們新中國在防疫抗議進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又存在哪些不足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
Ⅳ 中國為什麼能贏的抗疫決定性成果
政府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群眾大團結的結果。
Ⅵ 你認為中國2020抗疫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1、果斷。中央大部分決策下的都非常的果斷,如封城、隔離,放假的政策雖然糾結了幾天,但是也及時下達,非常有效的隔絕了人口流動。
2、保位。地方政府害怕此時出錯,所以做出了很多過激和過度執行的政策,雖然有不少負效果,但是正面來說就是更加強力的阻斷了病毒的傳播。
3、恐懼。中國人有非典的心理陰影,外加各類媒體、微博、小道消息對疫情中心場景的渲染,極大的刺激了每一個中國人。外國人當小感冒,可是我們看著那些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照片第一感覺是生化危機,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自願的進行自我行為約束。
4、國力。超強的資源調配能力與建設能力,這個不需多說,全國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各種防疫設備器材的生產,這裡面體現出來的國力全世界都看到了。
5、春節假期。爆發最嚴重的時候恰逢春節假期,不能不說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也為接下來的延長假期做了一個順理成章的鋪墊。要是像平時正在滿負荷運轉的工業社會,戛然而止的一腳剎車恐怕是更難踩下去。
6、國民性。從小的教育和歷史的傳承,都讓中國人更容易服從指揮。而且越來越多的高素質的人不僅從自身考慮,也會更多的考慮他人因素和社會因素,這與西方人完全以個體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是本質不同的。
(6)今日中國抗疫成果來之不易擴展閱讀:
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還需要付出持續努力。
要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要構築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提升應急物資儲備和保障能力,夯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基層基礎。
Ⅶ 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如何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價值
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歷史激盪著興旺與苦難,多難興邦讓這個國家和民族日益堅強。疫情肆虐,頑強抗擊,採取果斷措施,方法科學嚴謹,有條不紊的應對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打響了全民戰役。
公開透明高度負責讓這場新冠疫情得到快速的控制。每一天新增確診病例,每一位疑似病例隨時隨刻向社會公開,在網路公布,讓人民知曉。每一天的實時動態就是抗擊疫情的無聲宣言,時時刻刻警醒著社會上的每一人,本著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手段。我國將疫苗研製、診療方案的科研動態及時公布,是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是穩定社會心態的重要舉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天下一家。當武漢封城消息震驚世界,我國各省卻在積極籌備醫療物資等用品全力支援武漢。各省的「英雄兒女」、「白衣天使」紛紛奔赴前線,救死扶傷。他們建築起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他們救助了一個又一個被病毒侵襲的患者,他們一直守護著路口、大門和各個通道,他們用自己的血肉築起了堅固的城牆。他們從一開始,就已經和這場病毒開始了生死較量。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抵抗新冠病毒,沒有人會是旁觀者。組織動員群眾,竭盡全力降低疫情傳播的人群數量,全力以赴對生活的居住地消毒殺菌,充分發揮網路宣傳自我保護的高效作用,認真落實全民動員、聯防聯控的重要要求。全民都是護衛者,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每一個人都要為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
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同舟共濟,才能贏得明天,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頑強的民族,我們要努力克服當前困難,才能共創美好的明天
Ⅷ 中國抗疫成就是什麼
在政府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群眾大團結之下成功控制住了疫情。
美國「工人」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如何贏得抗疫勝利,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的文章稱,中國如何在很短時間內成功遏制住疫情,關鍵因素是效率、科學、協調、承諾、人民戰爭、合作以及有效的領導。文章認為,中國民眾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國民眾信任政府,不屈不撓,堅信「團結就是力量」。
(8)今日中國抗疫成果來之不易擴展閱讀
日本《讀賣新聞》刊登日本經濟財政咨詢會議民間議員、慶應大學教授竹森俊平的文章。文章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政府果斷決策,民眾嚴格執行防控舉措,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早恢復生產生活的國家。在這場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危機之下,世界各國都面臨著艱難選擇。
中國經驗表明,只要控制好疫情,就能夠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日本經濟新聞》刊發題為《中國「疫情防控不漏一個人」》的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國疫情防控中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