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訓結束後怎樣進行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方式,是針對授課狀況的評估,被評估對象是講師及授課的反饋。採取的方式多為問卷。事實上,這是遠不夠的。如果考慮到「教」與「學」的關系中,「學」是主要的矛盾,評估應該還要針對學員來做。簡單的方式是進行隨堂的測試,以驗證學習效果。如果還認為不足,可以拓展為,培訓前的測試+訓後的測試,這樣就對效果有所比較。此外,還可以針對受訓部門負責人進行調查,以便了解,從他們的角度,培訓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但這種調查很難採用量化的形式,以定性調查方式為宜。對於培訓管理者,如何進行培訓的效果評估,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設計上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如果企業內部的環境對於培訓的支持尚不足,採取較為復雜的評估方式很可能無法執行下去。
2. 如何將培訓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獲
教師要教好學生,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一種可以不出家門、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好途徑。這次培訓給我們組織了這么好的一個平台,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遠程教育只是一種學習形式,唯有主動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發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鑽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閉門造車,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手段之一,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三、遠程研修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維方式
新課改的春風已經吹遍中國大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遠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持懷疑態度: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能行嗎?尤其是浦江模式,學生如果能探究出結論,要我們教師何用?通過這次研修,消除了我的顧慮,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樣的知識,不同的老師教,學生樂學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學效果自然就大相徑庭了。所以從這一點看來,數學的教學要「為學生服務」,同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的考慮不同學生的求知要求,時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四、遠程研修引領我前進,給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
遠程研修改變了我的生活,給了我前行的動力。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我們的班級,在新的作業、日誌、話題中汲取我需要的營養。從網上的專家學者那裡學到了很多,也從身邊的優秀教師那裡學到了很多。學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
3. 如何促進培訓成果轉化
一、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隨著員工培訓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訓工作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未徹底摒棄長期以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消極態度。企業領導及負責部門對員工培訓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態度是公司能否順利開展各項培訓的關鍵。 二、做好培訓需求分析。有效的企業培訓目標應是企業戰略目標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良好融合,『只有當企業培訓目標同時滿足企業和員工個人的發展,才能發揮其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最大效用。因此,首先要讓員工了解企業發展目標,並指導員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將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融合,以努力實現「雙贏」目標為原則,提高員工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應根據每類員工的特點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培訓對策。對於老黃牛型的踏實肯干員工,可通過崗位競爭和定期的技術能力考核適當予以壓力和危機感,激發此類人員的求學意識,鼓勵並引導他們改善目前績效;對於進取型員工,應及時關注他們的個人發展需求,主動引導他們將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結合,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學習知識、開發潛能、積累經驗,為他們提供廣闊的舞台施展才華,同時通過制定相應的措施增加此類人員對公司的歸屬感,為公司做好人才儲備;對於庸碌型員工,培訓應集中在糾正行為問題、改善工作態度方面,避免此類員工影響公司形象和經營發展。 三、完善成果轉化機制,及時掌握新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運用,關注員工在工作領域上取得的成果,加大新技術、新成果在企業內部推廣學習的力度,鼓勵職工自覺學習並運用新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職工相應崗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課程和研討會,鼓勵職工不斷更新和豐富原有的知識架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完善培訓評估機制。要提高培訓效益,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是不可忽略的一項工作。要制定相應的評估方法和標准,明確責任落實工作。培訓效果評估的手段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問卷調查、面談調查,也可以是對受訓者進行知識和實操考核、培訓前後相關數據對比等。培訓組織部門在安排培訓內容的同時應根據實際確定評估方法,做好監督指導工作,以確保培訓質量。同時根據培訓後的效果調查分析和信息反饋,改進相應的項目設置,並指導今後培訓工作的開展。 五、完善培訓結構,實現職業培訓和發展培訓並行。由於崗位種類和工作層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隨之不同,因而必須有側重地進行培訓。職業培訓主要針對操作人員,而發展培訓則主要針對管理人員。近年來,隨著管理人員年齡結構日趨年輕化,發展培訓課程的設置對發揮員工潛能、實現員工價值、加強員工企業歸屬感、避免人才流失等方面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4. 如何將培訓成果轉化為企業效益
准確識別問題;
切實切入答案。
完整完全培訓;
實踐完滿實現。
5. 如何讓培訓立即出效果,體現出價值
無可厚非,有效是培訓的最終目標,是任何培訓的檢測標准。許多成功的企業大學秉承有效培訓的宗旨。讓培訓立刻出效果,且能很好地落地,亦是企業大學創建初期展示自身價值的關鍵。 【現身說法】 孫平(天拓培訓學院執行院長) 培訓後我們建議學員自覺在課程結束後寫培訓總結和心得體會,通過交流會、組織學習小組與其他同事分享培訓收獲。這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系統的跟蹤手段。故而具體執行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各級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 因此,在訓後跟進總結反饋和分享匯報環節,我們根據受訓人提交總結的時間跟進檢查。同時,通過回訪,發現是什麼原因導致不能繼續進行訓後學習,再次發現工作中的真實問題,為下一次培訓做准備。訓後培訓不是一次就結束了。田俊國:首先,企業要確定年度戰略目標,之後細分到各個組織序列,由各業務部門制定出本部門的年度關鍵任務。之後,企業大學會同業務部門一起,根據關鍵任務所需的關鍵能力、能力短板,確定各序列組織的年度培養項目,然後構建完成培養項目的知識庫和教學單元。 培訓效果的落地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要轉變業務部門觀念,將業務部門轉為主導部門;第二,培養內容真正來自於實際需求;第三,要有培訓成果推行委員會與考核工具;第四,線上線下學習模式要搭配使用;第五,進行成果跟蹤。許芳:以終為始,在培訓前就做好培訓評估的准備,並不斷的收集證據,證明培訓的有效性。人才培養是個長期的工程,並非所有培訓都能夠立即出效果,所以在設計培訓的同時必須考慮對培訓效果的監控和推進。 而且,在引入培訓之前就必須考慮清楚培訓的成果是什麼,能否落地?如果落地,表現在什麼地方?如何衡量?這些問題搞清後,培訓結束之後只需對設定的計劃貫徹執行即可。王順捷:問題導向以終為始開始培訓項目。要解決什麼問題,就開設什麼培訓,不僅要制定解決方案,更要推進落地實施。因此,要通過跟蹤反饋,階段性匯報,結果公示等方式,讓培訓形成的結果落地實施,並能真正看到效果。
6. 如何加強員工培訓吸收
轉換培訓效果後續的環境和機制至關重要,因為培訓它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之一,它和公司的整個管理和運營體系緊密相連,如果公司缺乏相關環境和機制,即使在培訓的過程很順暢,但培訓也難以達到相應的效果!
7. 在高技能人才培訓學習中,有哪些心得體會如何將培訓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來生產、自運輸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並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的操作性難題的人員。在大力倡導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訓高技能人才,被視為中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8. 如何把我們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今後的工作中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和人生價值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你寫自我評價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員工培訓自我評價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新員工培訓自我評價1
培訓班的課程緊張而有序,培訓班的氛圍嚴肅而又活潑。回首難忘的日日夜夜,收獲良多,感慨萬千,現向領導匯報如下:
一、態度決定一切,理念產生力量。
第4期組訓班有兩條醒目的精神標語:一條是——壽險是人才的事業,人才是教育的事業,教育是培訓的事業;另一條是——我為壽險而來,我為成功而來,我為夢想而來。從培訓班一開始我就把它們當作我的座右銘,時刻牢記在心,把首先端正態度作為成功與收獲的起步。米盧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1僅有從心裡認同了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行動變自發為自覺,才能產生良好和進取的效果。培訓班為期三周的課程也有效地證明了這一點。第一節課班主任就要求我們認真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培訓班過程中如何學習,想學到什麼,學習後對自我有哪些期望我覺得,首先要明確目標,樹立信心,理論聯系實際,嚴格遵守紀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踏踏實實朝大目標走去。不僅僅要以飽滿的熱情,專注的精神來聽好每一堂課,同時也要學習講師的授課技巧,互動的豐采,也要與各個地區的夥伴多溝通,多交流,從他們身上吸取更多的營養和靈感,每位夥伴都是教師,每位夥伴身上都有閃光的亮點,有著十分優秀的品格值得我去欣賞和學習。這樣的機會,人生能有幾回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和努力呢進取向上的態度是提高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心態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總比別人多付出一點,總比別人多努力一些,總比別人多學習一分,離成功總會近些再近些。這是培訓班給我的感受之一。
二、養成良好習慣,體現組訓風范。
有意練功,無意成功。所謂成功,就是功到自然成。成功就是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過程。所以,良好習慣的養成對成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的輝煌,決不是偶然,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經過歲月的千錘百煉和人生的坎坎坷坷。專家統計,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至少要經過37次的反復練習才能構成,而即構成的好習慣,能夠陪伴其一生,一流組訓的風范,要從培養良好習慣開始。在培訓班裡有許多細節上的規定,比如椅子及時歸位,上課手機不能攜帶,就餐不得喧嘩,堅持四周整潔衛生,著裝整齊講究,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嚴格履行請假手續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教師們的良苦用心。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部隊必然是一支習慣良好,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部隊。培訓班全封閉的學習和訓練是緊張而又愉快的,大家都以追求競爭、追求卓越、追求挑戰的全新精神來投入,整合舊知識,學習新技能是目標,同時,我認為,良好習慣的培養也是不可缺少的資料之一。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培訓班是個很好的提升機會和修正的基地,因為在那裡有來自八閩大地的夥伴們的友情提示和無私幫忙,也有各位講師的嚴格監督和熱忱關心。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無疑會使學習提高得快些再快些。在長達三周的課程里,我的紀律是滿分,這與我努力培養良好習慣是分不開的。組訓作為職場的一名管理者與輔導者,自身必須具備光輝與正面的形象,以身作則,用實際的行動來感召和影響夥伴,做語言和行動的雙巨人,這樣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流組訓的風范的養成,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大目標的設定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這是奮斗的方向和期待達成的境界,但日常生活中細節小事就能夠體現組訓的修練功底,正所謂:細微之處見風范,毫釐之優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