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一名會計每個月應該做的事情有哪些,說具體點
每個新入行財務人員都應該了解此流程,更應該了解相關的財務軟體,目前稍有規模或管理水平高一點的企業均采ERP軟體,不求知道如何設置,但是你要知道來龍去脈,不然你就是辦公室中的"高級操作工"只有掌握理念才能夠有所提高:憑證-匯總-明細賬-總賬-各種報表等。首先來了解財務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致環節: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或入系統。
2、根據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現在大部分都是系統代做)。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系統自動做)。
4、根據記賬憑證匯總、編制科目匯總表(系統自動做)
5、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系統自動做)
6. 在系統中總帳和各個子模塊對平,不平調節
7、期末,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如果是外資企業還需要調整內外帳,因為准則的不同也決定帳的做法不同,可以在月底一次調整.
下面就看下手工帳的流程吧!
如果企業的規模小,業務量不多,可以不設置明細分類賬,直接將逐筆業務登記總賬。實際會計實務要求會計人員每發生一筆業務就要登記入明細分類賬中。而總賬中的數額是直接將科目匯總表的數額抄過去。企業可以根據業務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個月編制一次科目匯總表。如果業務相當大。也可以一天一編的。
1、每個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做記賬憑證時一定要有財務(經理)有簽字權的人簽字後你在做),然後月末或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之所以月末登記就是因為要通過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保證記錄記算不出錯),每發生一筆業務就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2、月末還要注意提取折舊,待攤費用的攤銷等,若是新的企業開辦費在第一個月全部轉入費用。計提折舊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或是製造費用貸累計折舊,這個折舊額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凈值和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月末還要提取稅金及附加,實際是地稅這一塊。就是提取稅金及附加,有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有稅務決定 。
3、月末編制完科目匯總表之後,編制兩個分錄。第一個分錄:將損益類科目的總發生額轉入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貸本年利潤。第二個分錄: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等)。轉入後如果差額在借方則為虧損不需要交所得稅,如果在貸方則說明盈利需交所得稅,計算方法,所得稅=貸方差額*所得稅稅率,然後做記賬憑證,借所得稅貸應交稅金- -應交所得稅,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所得稅雖然和利潤有關,但並不是虧損一定不交納所得稅,主要是看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否是正數,如果是正數就要計算所得稅,同時還要注意所得稅核算方法,採用應付稅款法時,所得稅科目和應交稅金科目金額是相等的,採用納稅影響法時,存在時間性差異時所得稅科目和應交稅金科目金額是不相等的)。
4、最後根據總賬的資產(貨幣資金,固定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短期投資等)負債(應付票據,應附賬款等)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料,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科目的余額(是指總賬科目上的最後一天上面所登記的數額)編制資產負債表,根據總賬或科目匯總表的損益類科目(如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投資收益,主營業務附加等)的發生額(發生額是指本月的發生額)編制利潤表。
(關於主營業務收入及應交稅金,應該根據每一個月在國稅所抄稅的數額來確定.因為稅控機會列印一份表格上面會有具體的數字)
5、其餘的就是裝訂憑證,寫報表附註,分析情況表之類
6、注意問題:
a、以上除編制記賬憑證和登記明細賬之外,均在月末進行。
b、月末結現金,銀行賬,一定要賬證相符,賬實相符。每月月初根據銀行對賬單調銀行賬余額調節表,注意分析未達款項。月初報稅時注意時間,不要逾期報稅。另外,當月開出的發票當月入賬。每月分析往來的賬齡和金額,包括:應收,應付,其他應收。
三、報表問題:
企業會計報表包括四個報表,除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外還利潤分配表和現金流量表。而利潤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編制,因為只有在年末企業才會對所盈利的利潤進行分配。而現金流量表只是根據稅務部門的要求而進行編制,不同地區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檢時稅務部門會要求對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財務,營業,製造等費用月末沒有餘額,結帳方法採用表結法下,損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額;製造費用如果有餘額,是屬於在產品的待分配費用,在負債表上視同存貨。鍾書補充)你要看你在利潤表有的東西,只要你的賬上有你就結轉利潤,這樣不容易錯 ,利潤表的本年利潤要和資產表的相吻合。
細節補充:
1、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在國稅報(2002年1月1日以後注冊的企業才在國稅辦理;個人所得稅和其他稅在地稅報)
2、月末認證(進項稅);月初抄稅(銷項稅)
3、以工資為基數100%,福利費為14%,工會經費2%,職工教育費2.5%,(稅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繳撥的經費,憑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在稅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的,其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4、三險一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
5、流通企業運輸費,裝卸費,合理損耗,檢驗費均計入營業費用,工業企業計入成本
6、單位無工會組織的,不能計提工會經費,更不必計提後再調整。所得稅只須每季提一次就可,不需每月計提.
7、現金一般從「基本存款戶」中提取,一般規定結算帳戶不能提取現金。`
8、差旅費的開支范圍: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郵電費,行李運費,雜費
9、出納日記賬保存5年
http://..com/link?url=gmopq_Hry3_Wp4Ua
❷ 你好,我們是做借貸寶推廣的,只要有客戶提供身份證實名認證並成功注冊我們就送禮品,大多的客戶也不問那
你好我是在派出所上班的,你給他的解釋不對借貸寶室合法的而且聯合公安部的戶籍網搞的
❸ 最初的筆是什麼樣的,它又是怎樣一步步演變的
最初的筆是毛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
一、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秦統一全國後,「筆」成了定名。
相傳毛筆是秦朝名將蒙恬發明的,根據《辭源》記載:「恬始作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毛筆發明之前,中國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
「毛筆創始於秦朝,蒙恬是毛筆祖師」的說法,在我國各地極為普遍。而從現有的考古發掘資料來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筆。考古發現,毛筆創始於新石器時代,那時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筆描繪的痕跡。
到了商代,毛筆製作技術較之前有了提高,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的還保留著漏刻的字的筆道,從這些筆道上可以明顯看出毛筆書寫留下的痕跡。
戰國時期,毛筆已經有了文字記載,那時筆的名稱繁多,燕國叫「弗」、楚國叫「幸」、秦國叫「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實行「書同文」,規定篆書為統一字體,「筆」也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漢代至魏晉時期:制筆的重大改革——披柱法的創始。
從製造工藝上看,漢代毛筆的筆頭除了用兔毛、羊毛外,還出現了將狼毛、鹿毛、狸毛混合製成的「兼毫筆」。「兼毫筆」的筆頭多以兔毫為筆柱,羊毛裹在兔毫的外面,使毛筆的特性因混合比例不同而形成差異,滿足了不同書寫者的需要。
東漢、魏晉時期,毛筆的製作技術逐漸趨於成熟,創造了披柱法,誕生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毛筆製作工藝的文獻:王羲之的《筆經》和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三、唐宋時期:無心散卓筆推進書畫風格的改變。
到了唐代,毛筆以筆鋒粗短而硬勁為主要形制特點,其中較著名的有「雞距筆」。「雞距筆」因其筆頭的形狀像雞爪後面突出的距而得名。
至宋代,制筆名家輩出。其中,諸葛高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為適應書畫家對長鋒毛筆的需求,大膽探索創新,製作出了無心散卓筆,促進了書畫藝術風格的變化。
四、元明清時期:書風、碑學的興起影響了毛筆的形制。
湖州制筆以善璉鎮為最,歷代精通筆藝的文人如顏真卿、杜牧、蘇軾等先後客居湖州,對湖州的制筆業產生過影響。被記載下來的著名筆工也以湖州最多,聲名最著的筆工馮應科在當時與趙孟頫、錢舜舉齊名。
在元代,湖筆延續了宣州紫毫筆的傳統,主要生產紫毫筆及兼毫筆。孔齊《筆品》詳細地記述了元代湖州及錢塘一帶主要盛行的以兔毫為心的三副筆、純兔毫的棗心筆、純兔毫的散卓筆以及小部分的羊毫蘭蕊。
清代,由於碑學的興起和生宣紙的應用,需要毛筆的筆毛長、蓄墨量大,進而出現了大量純羊毫毛筆,清代許多書家包括碑派書家尤喜用羊毫,羊毫長度適合製作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