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轉讓氮化爐

轉讓氮化爐

發布時間:2021-06-11 17:00:53

❶ 品牌保護的經營策略

所謂品牌的經營保護,是指企業經營者在具體的營銷活動中所採取的一系列維護品牌形象、保持品牌市場地位的活動。不同的品牌,其所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差異,自然經營者所採取的保護活動也各不相同,但是不論採取何種經營活動對品牌進行保護,都必須以下列幾點為基礎:
一、以市場為中心,全面滿足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是企業品牌經營者的上帝,以市場為中心,也就是以組合消費者需求為中心。要知道品牌的經營保護是與消費者的興趣、偏好密切相關的,消費者的「口味」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品牌內容也要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品牌就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
幾乎每一個知名品牌都在不斷地變化著以滿足消費者的口味與偏好。可口可樂的口味、柯達的新專型號、海爾的空調品種、李維牛仔褲的式樣都在隨著市場趨勢而變化。就連曾說「福特汽車只有一種顏色,那就是黑色」的福特汽車也推出了不同顏色的汽車來,以適應市場趨勢的變化。以寶潔公司的「碧浪」洗衣粉為例,該品牌在過去的三四年時間里,就已換過好多次「改變新產品」標志,從「碧浪」到「碧浪漂漬」再到「碧浪第二代」,可謂是花樣不斷翻新,以至於的「碧浪」早已與原來推出的「碧浪」大相徑庭了。
那些抱著知名品牌吃一輩子,不肯防微杜漸,對市場變化莫衷一是的思想,其實質是扼殺了品牌,最終必將被市場所淘汰。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品牌大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的緣故,君不見「大前門」、「恆大」、「鳳凰」香煙已被人們遺忘;君不見曾經紅極一時的「巴斯」石英鍾慘遭淘汰,君不見「蜂花」洗發水也已是度日如年了。
市場是無情的,它不管你是中國品牌還是世界品牌,只要你違反了市場變化的規律,就必會導致企業經營的失敗。李維斯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牛仔服裝品牌,在80年代中時期,隨著美國摒棄正裝,崇尚休閑流行,以及美國西部影片的全球熱映,李維斯公司創下了在一年內的時間內股票狂升100多倍,市值由每股2.53美元上漲到每股262元,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李維斯神話」。然而,市場上沒有永遠英雄的品牌,由於李維斯品牌沒有抓住其主要消費者即14-19歲年青人的心理,依然固步自封、我行我素,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導致它的風光不再。90年代開始走向沒落,到1997年李維斯公司被迫關閉了設在歐美地區的29家工廠,裁員1.6萬人,1998年李維斯公司的銷售額又下降了13%。李維斯品牌的沒落多半是因為它是忽視了年輕顧客的心理變化,忽視了流行時尚,忽視了消費者偏好的變化而導致的。
以市場為中心,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就是要求品牌經營者們建立完善的市場監察系統,隨時了解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狀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品牌,以便使品牌在市場競爭當中獲勝,順利完成品牌保護的工作。
二、苦練內功,維持高質量的品牌形象 質量是品牌的靈魂,高質量的品牌往往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反之,一個品牌的知名度很高,但它的產品質量出了問題,他會大大降低品牌形象,使品牌受損。比如:向北青的豪門啤酒在90年初曾經風靡一時,然而,由於其與河北、山東等省份某些酒廠合作生產後,沒能控制好質量管理,嚴重影響了其高檔啤酒的形象,充斥市場的大量劣質豪門僅僅數日就令豪門啤酒風光不再。北京的「麗都」啤酒與「豪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品牌經營者而言,維持高質量的品牌形象,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評估產品的質量
生產的品牌產品中,是否嚴格按照本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與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是否還有差距?在品牌組合中,被消費者認為低的是哪些品牌?是整個品牌還是某個方面?企業的銷售人員是否完全具備與產品品牌有關的業務知識?品牌經營者應該從內部挖潛,即全力貫徹實施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從根本上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意見和建議。
產品設計要考慮顧客的實際需要
海爾集團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推出了小小神童洗衣機和在部分地區才用得著的可以洗紅薯的洗衣機,正是由於海爾人從顧客的實際需求出發,才使它每推出一種新產品都頗受消費者的歡迎。無獨有偶,東京麥肯錫顧問公司決定改進電動咖啡壺,以適應人性化需要。在設計時,負責設計的技術人員問了一大堆問題,以為諸如壺應該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後來,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咖啡愛好者普遍對味道香醇的咖啡感興趣,該公司負責人大先研一先生問設計人員,哪些因素影響咖啡的味道?設計小組研究的結果表明,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咖啡的味道:咖啡豆的品質和新鮮度,研磨方式,加水方式和水質等。其中水質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該品牌產品設計了一個去除水中氮化物的裝置,另外新產品還附有一個研磨裝置,消費者要做的,只是加水和放咖啡豆。實踐證明,改進後的電動咖啡壺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建立獨特的高質量形象
知名品牌主要由「品位高雅」、「質量可靠」、「設計入時」等內在因素起主要作用,但品牌也要善於包裝自己,也就是通過各種有效地手段把自己宣傳出去。國美電器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它所經營產品的價格並非最低,質量也並非最好,但它通過媒介向消費者宣傳自己,進行自我炒作,用彩電等幾個家電品牌價格的低廉換取了消費者認為「國美的東西都便宜」的印象,從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使國美成為銷售終端大戶的傑出代表。
掌握消費者對質量要求的變化趨勢
。進入90年代,在西歐,裝有吊車設備的小型轎車比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1994年上半年德國新批准使用的轎車中,每三輛就有一輛是汽缸排氣低於1.4升的小型車。越來越多的汽車出廠時都裝上了豪華設備。標致汽車的一位經理說:「空盪盪的汽車今天沒有任何人想要」。
進口商和德國生產廠家還合力向注一趨勢靠攏。紅色安全帶、光線柔和的剎車燈、電子控制升降窗、昂貴的立體聲音響設備、車內電話和空調以及上等製作的方向盤、換檔桿、儀表盤、高級真皮包裹的座椅等充分體現了西歐消費者講求舒適、豪華的趨勢。在標致汽車公司所售出的106系列車中,64%的名字叫「棕櫚海灘」(配有玻璃箱蓋)或「男孩」(用牛仔布做軟墊)。一位標致公司的經理說,這種海灘與青春的組合,「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促銷手段」。
讓產品便於使用
如今人們似乎變得越來越懶了,什麼都追求個方便輕松。方便食品大興其道,技術產品一律「傻瓜」,日用產品一次性類的滿天飛舞,商務通電腦是恆基偉業公司推出的新型全能手寫掌上電腦,自上市以來就頗受白領階層歡迎,其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商務通電腦輕便靈活,便於顧客隨時使用,難怪該公司會打出「商務通,科技讓你更輕松」的廣告語來招攬顧客。
三、嚴格管理,鍛造強勢品牌 企業品牌的經營保護最強勢要素就是企業對企業品牌進行全方位的嚴格管理,以便保持和提升品牌競爭力,使品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鍛造出市場上的強勢品牌。
第一,堅持全面質量管理和全員質量管理。「以質取勝,價格公道」是巧手產品品牌的廣告語,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為什麼呢?因為「以質取勝」是永不過時的真理,要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觀念,並把它貫徹到企業的一切活動和全部過程之中。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發展目標,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形成一批高質量、高檔次的名優產品,提高產品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要深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質量改進或降廢減損活動,認真貫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國家標准,積極推進質量認證工作,並借鑒國外企業科學的質量管理新法,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縱觀國內外成功企業,無一例外地把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體現一質要作為戰略問題放在企業生存發展大計。榮事達公司自90年代初就引入了ISO9000質量體系和推行「零缺陷」管理,榮事達公司將「用戶是上帝」、「下一道工序是用戶」、「換位思考」、「100%合格」等質量意識轉變為員工的自覺行動,創建了屬於榮事達自己的「零缺陷生產」模式。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有關的制度紛紛出台,從而實現為分散與集中、全員自控與專門控制、內在質量控制與系統信息反饋相組合的「零缺陷生產」質量管理體系。
零缺陷供應是零缺陷生產的前伸和保證,零缺陷服務則是零缺陷生產的後延。其中榮事達的售後服務「紅地毯」於1997年推出,迅速在語言和服務技術,按照零缺陷目標嚴格執行服務承諾,「視顧客為上帝,尊重用戶為貴賓」,使用戶毫無後顧之憂,充分體驗到「上帝」的感受。
零缺陷員工則是根本保證,是企業貫徹全員管理的主體。榮事達以員工群體化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注重員工主體意識的培育,從而保證了整個企業推行「零缺陷」的良性循環。
反之,忽視質量控制,降低品牌產品質量,對於企業品牌來講就是一種自殺行為。有的企業一看到市場緊俏,產品供不應求,就降低質量管理,結果很快就被拋棄,被淘汰出局。
第二,堅持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最低成本優勢是企業品牌保護的一大法寶。優勢品牌必須實施成本最低領先戰略,採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我國的格蘭仕企業品牌就是推行成本控制的最好例子,格蘭仕通過規模擴張和成本控制使其成為微波爐行業一老大,在我國佔有6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也在60%左右。在堅持成本控制的基礎上,要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費用管理、財務管理、勞動管理、設備管理、原材料管理和其它管理,把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四、實施「差異化」策略,進行品牌再定位 一種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不論其最初是如何適宜,但到後來往往由於消費趨勢的變化、消費者的興趣變化、偏好轉移以及市場佔有率的變化不得不對它進行重新定位或者實行差異化策略。
國內飲料市場被「國際兩東」佔領了大半市場空間,達能在國內連續收購更驚心動魄,眾多民族品牌遭受毀滅性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椰樹集團統借其獨一無二的椰子汁在國內飲料市場發展起來的,在其進入市場之前該類產品在市場上是一塊空白,這使之具備完全差異化優勢,終於躋身全國十大飲料企業之列。如果說椰樹是依靠產品本身差異化取得成功的,那到農夫山泉即是在產品本身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利用概念差異化取勝的案例。起先農夫山泉在瓶裝水市場上毫無競爭優勢,上有娃哈哈和樂百氏兩大品牌的壓制,下有各地區域品牌的蠶食,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農夫山泉利用人們一直以來對純凈水是否有益於身體健康的擔心,提出了「天然健康」的概念,通過一系列外在表現手段,鍛造出「天然水」概念,大肆宣傳「千島湖水下80米的天然水」,正是由於實施了差異化策略,進行了品牌再定位,使得農夫山泉在短時間內就崛起成為國內瓶裝水市場的三強之一。
五、不斷創新,鍛造企業活力 創新是企業品牌的靈魂,是企業活力之源,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企業品牌具有無窮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內在動力,發展和壯大企業品牌,它是企業經營保護當中最為有效的策略。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觀念創新、技術創新、質量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等。
大家知道,長虹已發展成為國內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世界排名第三的彩電製造商,形成了年生產1200萬台彩電、300萬台激光視盤機、100萬台空調器、800萬件電器整件、2200萬平方米印刷電路板、1200萬支輸出變壓器、800萬支電子調諧器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近500億元。
長虹成功的秘訣在哪裡呢?就在於長虹不斷地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是長虹發展之魂。長虹人緊緊抓住「科技興企業」這條命脈,不斷向高科技領域進軍。僅「七五」期間就投入技改資金2億多元,「八五」投入已超過5億,10年間進行過三次重大的技術改造。眼下的長虹,三天產生一個專利,五天開發一個新品。,長虹決定,按照年銷售收入的3%-6%加大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投入。長虹在公司本部,已與東芝、三洋、菲利浦等國外著名企業建立了多家聯合實驗室。長虹在技術開發和新產品開發上實施「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儲備一代」的方針,正是有了如此強大的科技實力,該公司才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為消費者奉獻精品產品,才擁有了今日的成就。
六、保持品牌的獨立性 所謂品牌的獨立性是指品牌佔有權的排他性、使用權的自主性以及轉讓權的合理性等方面內容。
保持品牌獨立性原因是由於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只有保持品牌獨立性,才能保持品牌形象,使品牌不斷地得以發展壯大。
總部設在新不列顛的斯坦利公司於1843年初建立時,還僅僅是一家專門生產門栓的企業。如今它已發展成為分公司遍及歐亞、拉美和大洋洲的國際性五金工具行業大公司。它的銷售額早在1992年就達到了22.2億美元,問及原因,該公司的經理認為,之所以生意能夠興隆這么多年,靠的就是它們走品牌獨立的路子,僅在1991-1992年間就花費1000多萬美元,從而挫敗了日克爾公司對它的兼並企圖。
與此相反,我國一些品牌的形勢卻不容樂觀。中國品牌頻頻告急,一些由中國企業培育多年,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從市場上消失,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在引進外資過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保持品牌獨立性,市場經濟觀念淡薄和市場經驗的缺乏,導致經營保護的失敗。例如:「孔雀」是蘇州電視機廠用於生產電視機的商標。80年代末,「孔雀」牌電視機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蘇州電視機廠也是一個經濟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企業形象的企業。自從蘇州電視機廠與菲利浦公司合資以後,「孔雀」商標以315萬美元的無形資產投入合資企業。由於外商僅僅把合資企業當作生產零部件的組裝廠,他們生產的產品只使用自己的商標,不使用「孔雀」商標甚至連蘇州電視機廠廠名也不能使用。菲利浦公司在蘇州合資後年產「菲利浦」彩色電視機近百萬台,「孔雀」這一中國好端端的牌子卻因此而遭冷遇,此時的「孔雀」已不再開屏了。
我們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能夠吸引外資和技術是好事,但我們應提高警惕,切不可盲目引資,把自己的品牌資產輕易葬送。分析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戰略,可以發現它採用輸出產品、輸出資本、輸出品牌三種手段,而它們認為最有利的公式就是輸出品牌了。對於此,我們要有清晰的認識和慎重的態度。
企業要保持品牌的獨立性,實施有效的品牌保護策略,其根本的辦法和出路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是「強身壯骨」,二是「聯合抗衡」。所謂「強身壯骨」就是千方百計發展自己,強壯自己。首先要擴大規模,走規模經濟之路。其次要從產品質量、規模品種、生產成本、價格和銷售渠道上下功夫,開拓市場、佔領市場,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所謂「聯合抗衡」就是國內企業聯合起來,以知名企業為中心,以名牌產品為依託。攜手組織跨地區、跨行業的大企業集團,共同捍衛國家民族品牌的最後一塊陣地。
七、運用品牌延伸策略,主動進攻,捍衛品牌陣地 21世紀是品牌縱橫的世紀,品牌業已成為企業最有力的競爭武器。品牌不僅涵蓋了產品概念,它更是一種人格化的東西,是消費者心中認可的一種印象,品牌要尋求更大發展,往往是通過品牌延伸和品牌擴張來進行的。這是因為實施品牌延伸和開發展多元化經營有很多優點,如能夠節省宣傳推廣費用,吸引原有品牌忠誠者,使新產品迅速進入市場以及可以較大范圍內調動企業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大規模建設等等。

❷ 北京盛凡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公司還可以,去年申請的兩個外觀專利,都順利下證。

❸ 現在是否已經找到把氫轉化成氨的最佳催化劑

合成氨催化劑近年的開發歷程
全球大約10%的能源用於合成氨生產,合成氨工藝和催化劑的改進將對礦物燃料的消費量產生重大影響。自從Haber和Mittasch的研究之後,幾乎沒有更高活性的催化劑被發現,因此,熔鐵催化劑仍是合成氨工業中廣泛應用的催化劑。它具有高內在活性,即每個活性點位上的高活性,長使用壽命和高密度特點,並且價格便宜。
盡管熔鐵催化劑有很多優點,但人們一直在努力開發新型的催化劑,並對無鐵類催化劑產生了濃厚興趣。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就在積極地尋求開發釕基催化劑。繼ICI AMV和LCA工藝中推出鐵一鈷系催化劑後,KAAP工藝中採用的以炭為載體的釕催化劑推動了氨合成催化劑的發展。完全不含鐵、不含釕的催化劑,如Cs/Co3Mo3N催化劑,其活性介於熔鐵類和釘系催化劑之間,活性低於釕系催化劑。Cs/Co3Mo3N催化劑、KMlR催化劑(托普索的熔鐵催化劑)和以炭為載體的含鋇6%、含釕6.7%的催化劑在氫/氮各為3:1和1:1的工藝條件下作出的對比可以看出,Cs/Co3Mo3N催化劑的動力學特徵介於熔鐵和釘基催化劑之間,但它在600℃空氣中焚燒時可再生成氧化性的粒子。
在Mittasch早期發現釕催化劑之後,釘系催化劑的開發一直沒有進展,直到1970年,以硅藻土為載體的釕系催化劑在氨合成反應上的動力學研究引進了日本,日本的研究者繼續研究了大量的以鉀促進的金屬(Co、Ni、Re、Mo、Fe、Ru、Os)在炭載體上的活性,發現釕比傳統的雙金屬鐵催化劑活性更高。1972年,日本報導了以石墨為載體的釘系氨合成催化劑的第一次應用,而真正將其推向生產的是BP公司在1979年以後。此後,凱洛格公司接受BP公司的催化劑技術轉讓,共同開發並將這種催化劑應用在KAAP工藝中。1992年,加拿大的Ocelot氨生產公司在其工業化裝置上第一個裝填了釘系催化劑,此後其他兩個工廠改造也裝填了這種催化劑。1998年,首次採用KAAP工藝的兩個工廠在Point Lisas和Trinidad地區建成投產,生產能力為1850t/d。
對無促進劑和有促進劑的釘系催化劑有了較為詳細的認識後,出現了幾種改進型釕系催化劑,如Ruhler等人開發的具有較高活性和穩定性的Ba—Ru/MgO催化劑,丹麥托普索(Topsφe)公司也開發了含釕的氨合成催化劑。在這些研究中,鎂鋁尖晶石和高表面積石墨為載體的釘系催化劑顯示出較好的活性。然而,在工業條件下,它的穩定性還存在一定問題。
最近,以Ba促進BN(氮化硼——以白石墨著稱)為載體的釘催化劑開發成功,它具有前所未有的活性和穩定性。BN對於釘系氨合成催化劑是很有潛力的載體材料,它與石墨幾乎有相似的結構(除了在單層上面疊層稍有不同之外),不同之處是它在所有的加氫反應下都很穩定。同時,它以高溫電阻而聞名,與石墨相反,它是一種絕緣材料。開發的Ba—Ru/BN催化劑在81m2/g的載體上含有5.6%的Ba和6.7%的Ru。業已證明,在5000/h、10MPa、550℃以及氫/氮在3;1的平衡條件下,其穩定性很好。
在特定的反應條件下(溫度、壓力、氫氮比、氨濃度等)可選擇適當的BN表面積、釕濃度、助劑及濃度、顆粒大小及密度,以獲得最佳的Ru/BN催化劑的催化活性。而且,可採用類似於處理Ba—Ru/MgO催化劑的方法來回收Ba—Ru/BN催化劑中有用的Ba、Ru、BN混合物。
2 新開發的合成氨催化劑
丹麥哈爾多托普索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成功可替代傳統鐵催化劑的系列產品。研究人員發現,在工業裝置操作條件下,三元氮化物,如Fe3Mo3N、Co3Mo3N和Ni2Mo3N,用作合成氨催化劑時活性高、穩定性好。另外,如果在Co3Mo3N催化劑中加入銫,則活性將高於目前使用的鐵催化劑。據報道,在相同操作條件(溫度400℃、壓力20MPa、氫/氮為3:1)下,以銫為助催化劑的Co3Mo3N的活性為傳統鐵催化劑活性的兩倍。
德國魯爾(Ruhr)大學開發了一種由金屬鋇、金屬釕和氧化鎂組成的氨催化劑。據稱,它比現有的合成氨催化劑產氨更多,壽命更長。據報導,這種鋇一釕催化劑活性比傳統的鐵基催化劑或者其他類型的釕基催化劑活性高2—4倍,研發的這種鋇一釘催化劑與鈰釕催化劑相比,可以使氨產量增加一倍。如果對鋇與釕比率進行優化,還能進一步增加氨產量。
3 我國研發和生產合成氨催化劑近況
中國是世界最大產氨國,年需各類制氫催化劑約20kt,預計2010年需要量為27kt,現有裝置能力已能滿足。規模及原料的多樣性使我國萬噸氨的催化劑單耗高於國外平均值,但大型氨廠催化劑的使用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大型化肥企業使用催化劑總體水平較高,催化劑的使用呈現出國產化率逐年提高,消耗量逐步降低,種類和總量進一步減少,以及新型催化劑的應用不斷增多等特點。近年國內各類制氨催化劑需求量見表1。
表1 近年各類制氨催化劑需求量 t/a
催化劑 2000年 200年
加氫轉化 130 170
凈化劑① 4500 1800
蒸汽轉化② 800 1040
鐵系高變 11200 11400
鐵鉬寬變 2300 2500
銅系低變 1200 1400
甲烷化 450 500
氨合成 5160 5360
合計 25740 24170
註:①包括氧化鋅脫硫劑、氧化鐵脫硫劑、脫氯劑、脫砷劑等
②包括一段轉化、輕油轉化、二段轉化。
3.1 有機硫加氫轉化催化劑
有機硫加氫轉化催化劑主要有鈷鉬催化劑和鐵鉬催化劑2種。該類催化劑在大型合成氨裝置平均使用壽命已超過10年,使用的技術已達國外先進水平。降低床層阻力、堆密度及使用溫度,提高活性,實現器外預硫化是今後的發展趨勢。
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催化劑廠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化工市場競爭,加速推出新產品。該廠與安慶石化、金陵石化合作開發的NC9802型煉廠氣加氫催化劑,使煉廠氣代替石腦油作為大化肥制氫原料變為現實,大幅度地降低了制氫成本。鑒定認為,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NC9802型加氫催化劑具有空速高、耐低硫、自然硫化等特點,用於大化肥原料路線改變,以焦化干氣代替石腦油生產合成氨,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金陵石化在年處理60kt煉廠氣裝置上使用,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穩定性良好。
3.2 脫硫劑及其他凈化劑
脫硫劑主要有氧化鋅脫硫劑、鐵錳脫硫劑和氧化鐵脫硫劑,高溫復合氧化物脫硫劑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其他凈化劑主要有脫氯劑、脫砷劑等。
氧化鋅脫硫劑是以ZnO為主要組分,添加CuO、MnO、A1203等為促進劑的精細脫硫劑,因其脫硫精度高、使用簡便、性能穩定可靠、硫容高而占據著重要地位,廣泛應用於合成氨、制氫、合成甲醇、煤化工、石油煉制、飲料生產等行業,以脫除天然氣、石油餾分、油田氣、煉廠氣、合成氣(H2+CO)、二氧化碳等原料中的硫化氫及某些有機硫。由於氧化鋅脫硫劑可將原料氣(油)中的硫脫除到0.5~0.1μg/g以下,從而保證了下游工序的蒸汽轉化、低變、甲烷化、甲醇、低壓聯醇、羰基合成等含鎳、銅、鐵及貴金屬催化劑免於硫中毒。
目前我國氧化鋅脫硫劑的型號主要有T303、T304、T302Q、T305、T306、T307、KT310等10餘種,但在大、中型氨廠,制氫、甲醇合成及食品級C02凈化及其他有機原料脫硫中,常用的僅有5~6種。其中T305型脫硫劑採用了特殊復合制備工藝,在保證足夠ZnO含量的情況下,引入添加劑、助劑,使產品具有良好的孔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ZnO和H2S反應的內表面利用率,主要性能指標均高於國外產品,在國內工業應用業績佳。
我國從1956年起陸續研製開發出3703型和0902型氧化鋅脫硫劑,當時僅用於煉油以及煤制氣小型合成氨廠三觸媒流程脫硫中,保護低變催化劑免受硫中毒,脫硫精度只能達到lμg/g以下。20世紀70年代起,由於大化肥的引進,我國氧化鋅脫硫劑的研究進入到一個新階段,脫硫劑各項性能不斷改進,溫度范圍不斷拓寬,使用范圍逐年擴大,已由合成氨、制氫、合成甲醇系統擴大到TDI工程、食品級CO2凈化工程、聚丙烯等凈化工程中。
目前,我國已經投產的大型氨廠共裝填氧化鋅脫硫劑1105.4m3,計1335.8t,實際裝填密度1.20kg/L,比國外產品高出8%,平均壽命3.5年,大型氨廠年需求量約400t。新建一套Braun或ICI—AMV裝置分別裝填脫硫劑79t和103t,至2005年大約需求800t。21家三觸媒流程中型廠年需脫硫劑160t,加上中小型甲醇廠、石油、石油化工以及食品工業的需求,則年需求量約1500 t。
截止2001年底,我國制氫裝置共有40餘套,總制氫能力為8.2×10的5次方m3/h左右。主要原料採用輕油,少量用天然氣,其中還有2×10的5次方m3/h是以焦化干氣和催化干氣為原料,氧化鋅總裝填量約為960t。脫硫劑平均壽命按1.2年計,目前每年需氧化鋅脫硫劑640t。2005年以前若再增加以焦化干氣、催化干氣為原料4×10的5次方m3/h制氫能力,氧化鋅脫硫劑裝填量約增加800t。再加上近年來不少制氫裝置原料由天然氣、輕油改為焦化干氣、催化干氣,使氧化鋅裝填量進一步增加。若一半裝置改造成功,氧化鋅每年需要量將增加約340t。即僅制氫裝置,2005年前氧化鋅脫硫劑的需要量就將達到約2000t。
另外,由北京大學開發成功的DDS脫硫技術及DDS催化劑系列產品工業化應用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迄今已有70多家企業應用此技術對合成氨工藝的半水煤氣和變換氣進行脫硫,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DDS脫硫技術是在「鐵一鹼溶液」脫硫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後所獲得的一種濕法生化脫硫技術,其所對應的脫硫液由含DDS催化劑、酚類物質和鹼性物質的水溶液組成。DDS催化劑是含鐵的絡合物或螯合物,為了保證它在鹼性溶液中的穩定性和活性,還需在脫硫液中增加一些菌類物質,保證DDS催化劑及其相應的菌類處於最佳的活性是該技術的核心。吸收了硫的脫硫液在DDS催化劑和酚類物質的共同催化下,用空氣氧化再生,副產硫磺,溶液循環使用。
一種新型高效復合ISS脫硫劑也由寧波遠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大學聯合研製開發成功並投入工業生產應用,顯示出良好的推廣前景。與傳統的脫硫劑相比,該新型脫硫劑具有脫硫效率高、再生速度快、操作費用低和無毒無污染等特點,可在不影響生產的同時,對原有脫硫液進行逐步置換。適用於各類濕式氧化法脫硫裝置,是目前較理想的濕法脫硫劑之一。據測定,變脫裝置由栲膠脫硫改為ISS脫硫以後,脫硫效率可提高2.5%。
3.3 烴類蒸汽轉化催化劑
烴類蒸汽轉化催化劑主要用於以天然氣或焦爐氣為原料的合成氨裝置。
由川化催化劑廠與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開發成功的Z112Y型低溫低水碳比一段轉化催化劑,解決了低溫低水碳條件下,催化劑由於燒結粉化造成阻力上升,以及低溫還原性能差等問題。該催化劑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水平。
該催化劑呈大孔結構,孔容大於或等於0.2m1/g、孔徑大於或等於300nm的孔占催化劑總孔容的60%以上。具有轉化活性高、低溫還原性能好、抗結炭能力強、耐沖刷、阻力小等特點,特別適用於低水炭碳低溫節能工藝一段轉化爐。用於傳統合成氨廠一段爐,使用效果更佳。
該催化劑易於裝填,低溫活性好,操作溫度可降低20~30℃;抗結炭能力強,使用初期到末期,爐管阻力基本保持不變。現已用於四川天華公司、建峰化工總廠兩家布朗工藝裝置以及川化、美豐等大中小型合成氨廠。
3.4 高(中)溫變換催化劑
高變換催化劑在大型合成氨裝置平均使用壽命達5.67年,已進入國際先進水平。低鉻及無鉻中溫變換催化劑居國際領先水平。
3.5 寬溫耐硫變換催化劑
國內針對以煤焦或重油為原料的中、小型合成氨裝置開發的20多種型號Co—Mo—K催化劑,現已部分取代Fe—Cr催化劑。
從大化肥裝置使用催化劑種類和總量方面看,以輕油和天然氣、油田氣為原料的大化肥使用的催化劑有7種,而以渣油、瀝青為原料的大化肥使用的催化劑有兩三種。由於原料價格因素的影響,我國以輕油為原料的部分大化肥在未來的幾年中將對原料結構進行調整,主要方向是油改煤;同時部分廠家全部或部分將制氫裝置改為供氫裝置。因此,所用催化劑的品種和數量將大為減少,而耐硫寬溫變換催化劑的使用量將上升。鑒於此,如何提高耐硫寬溫變換催化劑的質量和使用技術是催化劑研究、生產單位的當務之急。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相繼引進的十餘套大型合成氨裝置上所用的耐硫變換催化劑均使用進口催化劑,為使耐硫變換催化劑國產化,中石化齊魯分公司研究院承擔了中石化重點攻關項目「寬溫耐硫變換催化劑」的研製任務。該院首先開發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QCS一01耐硫變換催化劑,攻克了國內外尚未解決的、在低硫原料氣中無合適耐硫變換催化劑的難題,填補了國際空白,並替代國際名牌產品,分別在新疆、寧夏和大連等300kt/a大化肥裝置上應用。接著,又針對魯奇煤氣化裝置耐硫變換工藝流程的特點,開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QCS一04催化劑,替代國外名牌產品,在全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山西化肥廠和亞洲最大的煤氣廠—哈爾濱氣化廠應用。同期,研製和開發出獨具特色的QCS一02催化劑也在國內200餘家小化肥廠應用。迄今,該院開發的耐硫變換催化劑已全部取代進口產品,在國內大化肥耐硫變換裝置上的佔有率達100%。僅1997年到1999年,就取得直接經濟效益3.4億元。
隨著「十五」期間國家「煤代油」工程的啟動,針對我國「煤代油」化肥新工藝流程的特點,該院開發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抗水合型耐硫變換催化劑QCS一06,並於2001年12月通過了中石化的中試鑒定。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齊魯研究院又研製出成本更低、強度更高的新產品QCS一03,於2001年在陝西渭河化肥廠工業應用,顯示出比QCS一01更優越的催化性能;同年,適應於中、小化肥廠的高強度、低成本的QCS一10催化劑也在山東魯南化肥廠工業應用成功。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齊魯研究院相續開發出耐硫變換催化劑QCS一01、QCS一02、QCS一03、QCS一04、QCS一06、QCS—10等近十個系列產品,催化劑技術已分別達到國際領先、先進和國內領先、先進的水平;先後申請中國專利16項,授權7項;並在美國、德國、日本,南非、捷克和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獲專利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國家重點新產品獎4次,中石化和山東省科技發明及進步獎6次,並被中石化列入26項專有技術。
2002年,中石化齊魯分公司研究院新開發的性能優異的CO耐硫變換催化劑在國際名牌催化劑兩次參與競標的情況下,再次中標,並在中石油吉林分公司300kt/a大化肥裝置上應用,這標志著該院研製開發的QCS系列CO耐硫變換催化劑性能更加完善和成熟,其綜合性能始終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3.6 低溫變換催化劑
國內近年來只推出了幾種型號低汽氣比催化劑。
3.7 甲烷化催化劑
目前大型合成氨裝置甲烷化催化劑平均使用壽命為11.7年,中型合成氨裝置甲烷化催化劑平均使用壽命為2.5年。國內已開發出球形或條形產品。
3.8 氨合成催化劑
我國已建立亞鐵基熔鐵催化劑體系。國內含鉻催化劑多達7種型號,但並非用於低壓合成,而是為了降低操作溫度。熔鐵催化劑已在一些中、小型合成氨裝置應用。
中石化集團南化催化劑廠生產的All0—1、AllO一1一H型氨合成催化劑,1998年在瀘天化大化肥裝置投用後,至今運行良好,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國內使用時間最長的化肥催化劑產品。據全國大中化肥催化劑使用技術聯絡站的資料表明:在全國29套大化肥裝置中,有26套使用了該廠的氨合成催化劑,其中多套裝置催化劑的使用壽命均超過了10年。卡薩利(Casale)、托普索公司對該廠的催化劑產品檢測後作出結論:「是國際上最好的催化劑之一」。
4 對我國化肥催化劑的評價
國內一些大型化肥廠正在對原裝置進行部分改造,以達到提高產量、降低消耗的目的,與之相適應的新型催化劑的使用也在不斷增多。如Fe—Cr—Cu系適用於低汽氣比的節能型高變催化劑的市場佔有率逐年增多;QCS一01、QCS一04型寬溫耐硫變換催化劑正逐步或完全取代巴斯夫公司的K8—11型產品;B204—1、CB一5、B205—1型低溫變換催化劑在物理水含量上與以前的產品相比有了進一步降低,使生產廠節省了開車費用;B206—1、NB207型低溫變換催化劑在節能流程中也有較好的應用。同時,部分高低變催化劑在外觀尺寸上進行了改進,由大顆粒改為小顆粒,以適應反應器由軸向改為軸徑向的需要。
目前,全國正在運行的引進大型制,氨裝置(年產合成氨300kt、尿素520kt)共29套,調查顯示,2001年我國大化肥催化劑國產化率已達到93.97%,國產催化劑無論是在品種上還是在質量上均能滿足不同流程制氨裝置的要求。
我國化肥催化劑品種齊全,可以適用於不同工藝條件的各類大型制氨裝置。相當部分產品經國外著名的工程公司評價,比如瑞士卡薩利公司委託德國巴斯夫公司、丹麥托普索公司,義大利特克尼蒙特(TECNIMONT)公司委託佛朗尼卡公司等,對A110—1、A110—1一H氨合成催化劑、B206型低溫變換催化劑、J105型甲烷化催化劑、Z111、Z204、Z205型氣態烴轉化催化劑、T201型有機硫轉化催化劑、T305型氧化鋅脫硫劑等進行評價,均認為可與國外目前同類產品質量相媲美,特別是對氨合成催化劑和甲烷化催化劑的評價很高,認為分別是「目前世界同類產品中最優良品種之一」和「在質量和使用壽命上是完全可以信賴的產品」。最近,卡薩利公司受雲天化改造項目的委託,對南化公司催化劑廠的B206一1型低溫變換催化劑進行評價,認為其主要質量水平可與目前世界上優秀的同類產品相媲美。由此可見,我國相當部分主要的化肥催化劑已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
我國化肥催化劑尚存在以下四方面問題:①生產規模小而分散,平均規模1200t/a,而規模達10000t/a的大廠僅3家;②生產廠家缺乏技術開發能力;③一些催化劑產品堆密度偏高,加氫轉化、甲烷化、高溫變換及低溫變換四種催化劑均比進口催化劑堆密度高18%~34%,造成生產催化劑時的資源與能源浪費以及制氨時催化劑單耗偏高;④由於制氨原料構成及工藝與國外不同,亦導致制氨時催化劑單耗偏高。
步入21世紀後我國制氨催化劑工業的努力方向是:①生產能力重組與兼並;②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增強檢測手段,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③廠校聯合以加速新產品開發與工業化進程;④由仿製步入創新;⑤產品開發與反應工程緊密結合;⑥借鑒煉油、石化行業催化劑經驗,加快產品開發速度,為合成氨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

❹ 智能機器人龍頭股有哪些

1、泰禾光電:

中國·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底,2012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機器視覺分選設備及其控制系統等嵌入式軟體的研發、製造、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

公司業務經營范圍:光電、軟體、人工智慧視覺、控制技術、機器人及系統、自動化倉儲物流設備的研發與轉讓;分選設備及配件、機器人及配件、自動化倉儲物流設備及配件的製造、銷售(含農業機械、工業機械)等。

2、泰爾股份:

泰爾重工主要從事動力傳動機械產品的開發和製造,專注於工業萬向軸、齒輪聯軸器和剪刃等三類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形成了以數控立式車床、數控鏜銑床、專用端面齒銑床、專用十字軸磨床、微機控制滲碳爐、自動焊接中心為核心設備的萬向軸產品生產線。

以數控滾齒機、大型數控插齒機、數控成型磨齒機、離子氮化爐為核心設備的齒輪聯軸器產品生產線;以數控龍門銑床、強力成型數控磨床、高溫井式爐為核心設備的剪刃產品生產線。

3、埃斯頓:

埃斯頓作為中國運動控制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自動化核心部件產品線已完成從交流伺服系統到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的戰略轉型,業務模式正在實現從單軸—單機—單元的全面升華。

工業機器人產品線在公司自主核心部件的支撐下得到超高速發展,奠定公司作為國產機器人行業的龍頭地位,通過推進機器人產品線「ALL Made By ESTUN」的戰略,形成核心部件—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智能系統工程的全產業鏈競爭力,構建了從技術、成本到服務的全方位競爭優勢。

4、華中數控:

數控技術是關繫到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戰略性高新技術。從手機、家電、汽車的製造,到飛機、導彈、潛艇的製造,都離不開數控技術,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核心技術,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我國機械產品從「製造」到「創造」升級換代的關鍵技術之一。

5、賽象科技:

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注冊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是以研發生產子午線輪胎成套裝備為主的專業化公司。公司始創於1989年,2000年改制為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二十多年不斷創新和持續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在國內外橡機行業名列前茅。

參考資料來源: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華中數控-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埃斯頓自動化-關於我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❺ 蜂窩煤生產技術

M01-高效易燃蜂窩煤生產技術:上火快2分鍾火苗達一尺 火力猛12分鍾燒開一壺水 該煤球易燃燒,起火快,用一根火柴從爐口處即點燃,2分鍾火苗達一尺,爐火溫度能達680攝氏度,並能調節火苗大小,使用方便,和液化氣一樣,隨用隨點,不用封爐,無煙、無毒、無味,一次放二塊煤球能燃燒120-150分鍾。投資少見效快,用普通散煤加幾種遍地都是而不值錢的原料和兩種添加劑混合而成,手工操作,用普通煤球機每人日加工1200塊左右,成本每塊7分,市場售價0.18元以上,如建一個三人小廠,利用機器生產,年利潤達50萬元,添加劑各地化工商店均有銷售。一噸煤能生產6000塊易燃蜂窩煤。資料費680元(含VCD光碟)。面授3800元。

M02-環保高效倍化節煤蜂窩煤:該蜂窩煤的優點是即經濟又好用,比傳統蜂窩煤具有上火快,燃燒效果好,火力猛,燃燒時間長,旺火時間比傳統蜂窩煤長20-30分鍾,每塊節能蜂窩煤比傳統蜂窩煤可多燒開水6-8公斤,藍火,能與液化氣比美,蜂窩煤中產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得到有效控制和轉化,使排出的氣體不造成空氣污染,不易破損,便於運輸和存放,不掉黑渣,不易沾黑皮膚和衣服,而且成型煤重量輕,產量高,一噸煤可製成3000-4000塊節能蜂窩煤,是生產傳統蜂窩煤的3倍左右,利潤是傳統蜂窩煤的2.5-3倍。函授技術資料費680元,面授3800元。

M03-強力速燃蜂窩煤:目前各地的煤球廠煤和土的比列多數為1000:300,能生產10厘米高的煤球900個,成本極高,我公司研製的快速燃燒煤技術,煤和土比列為1000:1000+6元助燃劑,能產10厘米高的煤球1500個,燃燒效果和時間均超過未加添加劑的煤球,且上火快,持續時間長,封爐後18小時不滅,無毒,無煙,無味,燒後的廢煤球渣也能整塊夾出,助燃劑原料各地都可購到。函授680元,面授3800元。含VCD光碟及詳細的資料。

M04-高能活性節煤增效劑:該技術與其他單位提供的類似技術截然不同,絕不是一根火柴點燃蜂窩煤技術。每噸煤加入8元錢左右的活性節煤增效劑後,可使每噸煤的摻土量在原來200公斤的基礎上再增加300-500公斤(不同產地的煤質摻土量不同),熱效率提高15%以上。添加該活性增效劑的煤上火快、火力旺,火苗高10-20厘米,旺火時間2-2.5小時,燃燒充分,燃燒後整塊取出不散渣。劣質煤加入後和優質煤一樣好燒。如專門生產該活性節煤增效劑,幾百元流動資金即可,手工操作,每噸煤添加的活性節煤增效劑成本8元左右,售價18元左右。即使僅供一個縣市1/10的蜂窩煤廠,年利潤也有幾萬元。原有的蜂窩煤機和爐具不變。學員前來培訓請自帶幾公斤煤、土,親手試做,現場試燒,滿意後再學。為保證學員利益,每縣市限2家(獨家面議)。技術培訓面授費3800元,函授680元。

M05-秸稈生產蜂窩煤技術:本品是以秸稈粉和劣質煤相配合為基本原料,再添加脫硫劑消石灰,成形後再經以石蠟和重油配製成的表面處理劑進行表面處理而製得,是可使作物秸稈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成形煤。特點:(1)以作物秸稈和劣質煤為基本原料,基本上都是廢料利用,價廉易得,變廢為寶。(2)燃燒性好,發煙少,放出的二氧化硫少,堪與一般燃料媲美。(3)成形時不加熱、不用粘結劑,既節能,又有利於降低成本。(4)製得的成形煤具有耐水性,貯運方便。(5)點燃性好,使用方便。用途和普通煤球、蜂窩煤一樣,用作家庭燃料。技術資料費680元,面授費3800元。

M06-煤用減塵除臭節煤增燃劑:該劑能使排放的黑煙塵變為淡黃或無色煙塵,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和氮化物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能有效減輕煤的臭味及硫磺刺激味,能明顯延長煤的燃燒時間,使之燃燒更完全,減少爐渣含炭量及爐渣量,節煤量為35-47%,生產該劑原料易購,成本低,加工簡單,技術配方資料780元。面授費3800元。 煤矸石變高效燃燒煤(蜂窩煤)技術, 資料費680元。

M07-無電式超能燃氣爐:無需電源和鼓風機,不需任何添加劑,各種秸稈、麥稈、豆稈、玉米芯、谷糠、稻殼、蜂窩煤、面煤、塊煤、鋸末、樹枝及樹葉等等直接產生燃氣使用,集做飯,取暖,洗浴,烤箱為一體,用一張紙條即可點燃,一次投料可作用數小時,能連續加料連續用氣,並且燃燒時無煙無味,無焦油,火力超過液化氣,比普通燃燒方式節能5倍以上。生產成本幾十元到幾百元,售價數百元,函授全套技術圖紙及資料共收費880元,來人面授3800元。

M08-神奇氣化節能爐 該爐在燃燒前只須將0.6公斤柴放入水中浸濕點燃封閉氣化,不用任何助燃劑即可充分燃燒,其間可做1.5公斤米飯,燒2壺開水炒8個菜,其爐口溫度可達1100攝氏度,並可在300攝氏度到1100攝氏度之間任意調節,其最大火力強過液化氣的一倍該爐的主要特點是:(1)燒發奇特,普通木材浸水後,放入爐內,從上點燃(反燒 法),火苗竄起一尺多高,中途不用人看管或捅火,可連續煮數小時,所添木柴為新鮮,半新鮮(干木柴應浸水5分鍾後放入爐灶)有助於木柴氣化,傳統爐具一天所燒的柴,本爐可燒四天以上。一般節柴80%以上(使用期內 所節約能源相當於十個爐具的造價)。(2)不用電和鼓風機,不加任何添加劑,主要通過巧妙的,多層次進風,使空氣在木柴頂部高速加旋式流通,供氧大幅度增加,火焰溫度急劇上升,促使木柴中的水份分解成氫氣(燃燒)和氧氣(助燒),從而達到木柴從上往下迅猛燃燒的神奇效果。(3)燃料即為普通木柴、雜草、棉桿、稻草、木炭、煤均可。(4)燃燒時無污染,無煙、無塵。(5)配有多個活動鋼圈,適用於普通鍋、高壓鍋和鐵鍋。(6)製造材料為普通鐵皮、適合普通家庭燒飯、炒菜,燒水和加溫取暖。該爐接產條件簡單,若建年產3萬台的爐具廠,廠房50-200平方米,工人10-20人,流動資金3萬元,每台成本60元,出廠價180元年利潤達100萬元,來人免費參觀樣爐燃燒效果,滿意後再交錢學習。函授費480元,收到你的匯款後,我們就給你寄去圖紙和VCD光碟,保證學會。如果你不願製作,我單位可寄去樣爐每套580元,包括資料,圖紙及VCD光碟。和面授一樣。如果願來我處面授參觀學習,可現場觀看燃燒效果,提供全套技術資料,圖紙及樣爐一台,共收費1800元。

M09-微型一體化無風機秸稈氣化燃氣爐: 本爐設計巧妙,採用內置循環風道,多次配風,二次燃燒的物化原理,無需電源和鼓風機,不需任何添加劑。利用爐體自身風力循環系統、轉換系統的助動力進行物化燃燒。本爐全部組件均成為一個整體,拆裝組合方便,不用任何外載能源,具有體輕(總重8公斤),佔地面積小,故稱一體化微型秸稈氣化燃氣爐。本爐操作安全,老少皆可使用。一次填料4公斤左右,可連續燃燒3個小時,即點即燃,火力猛如液化氣,用後可自行封火,無煙無味無毒,環保節能。一切含有纖維的可燃物均可使用,如:秸稈、麥稈、豆稈、玉米芯、花生殼、谷糠、稻殼、泡花、鋸末、碎木塊、樹枝及樹葉等等。本爐即可作為南方及北方地區均適合使用,可作為野外施工、地質勘探、野營訓練、野炊及室外擺攤設點的理想熱源。本爐乃新型產品,市場前景十分誘人,需求量大。該產品生產工藝簡單,單爐成本:簡易型每台60-80元,出廠價每台260-280元,市場零售價380元;豪華型每台100-140元,出廠價每台300-340元,市場零售價450元。生產該產品投資少,有千元工具費及部分流動資金即可上馬,利潤大,批量生產,人均日產兩台。全套技術資料,加工圖紙函授共收費680元。面授3800元。單購樣爐1000元/台。 TOP

M10-環保型節能秸稈氣化爐: 本產品使柴禾轉化為氣體非常清潔、無毒無味,不排放煙霧和粉塵,不用任何化學添加劑即可實現千家萬戶自產自用優惠燃氣。該產品可採用電子打火、產氣速度快,一次投料可連續使用數天。產品功能與特點:燒水、做飯、取暖、烘乾,水可洗臉、洗澡.特點:利用附帶的熱水層,備用熱環保、無污染,改善了家庭主婦的生活工作條件,可以減少95%的煙塵排放量,凈化空氣質量。經濟適用:一次性投資,長年受益.產氣速度快:只需3—5分鍾即可產氣,供飲食用,封火時間可以達24小時。耗能少:只需3-5公斤柴禾即可滿足日常需要,比普通燒柴灶節省柴禾70%以上。燃燒原料廣泛:通常的柴禾、稻草、稻殼、秸桿,谷殼、鋸末、刨花、莖桿等農家可燒物均可作為燃料。爐、灶合為一體,無需另購灶具。原材料與投資廠地50-100平方米,人員3-5人,設備投資:1000-3000元;流動資金2000-5000元;主要設備:自製卷板機,電焊機;原材料費用:366元/套;效益產出以年產1200套,(月產100台)為例:純利潤/台:780元(售)價—498元(綜合成本)=282元,純利潤(年):1200台/年X 282元=33.84萬元,如月產500台,利潤更豐厚。市場分析做地方性廣告,如電視、報紙、雜志等,並且送貨上門。聯系各地爐具銷售點,定點銷售,同時做街頭橫條廣告。舉辦展銷會,現場試燃、擴大知名度。印刷正規的宣傳圖片(標好規格、應用范圍),請人員到各大農戶、餐廳、集市發放,並招聘直銷員、銷售推廣,按銷售額提成。轉讓方式面授3800元,函授680元,並帶VCD光碟一套、資料一套,圖紙及詳細說明和檢測報告等,單購樣爐1000元/台。

M11-燃煤氣化爐(煤炭煤氣化): 一、項目前景:該產品技術先進、結構科學、造型新穎、堅固耐用、方便安全、無煙塵污染,是家庭、飯店、機關食堂、賓館、學校理想的新型燃煤氣化爐具。二、產品功能、特點四大功能:1、燒:代替了傳統管道煤氣、液化氣灶具的全部功能,集烹飪、燒、煮、煎、炸於一體。2、蒸:設冰箱、蒸箱(鍋)一體,既可同時蒸米飯、饅頭、又可對餐飲用品消毒、殺菌;使用快潔、衛生。3、洗:具有自動上水、沐浴、24小時供應熱水功能。4、暖:冬季,具備為家庭提供安全超強供熱、全自動助力循環的暖氣的功能(可接通暖氣片,取暖效率提高3倍)。煎炒、蒸煮、熱浴、供暖四大功能即可同步使用,又可單獨使用,全天侯四季運行。八大特點:1、將各類煤炭(型煤、蜂窩煤、散煤、劣質煤都可)一起燃燒。2、爐灶、氣化於一體,無需單獨購置貯氣罐和灶具。3、火力猛,火焰可高達600mm,溫度1200度以上火焰大小可調。4、燒開2kg水只需8分鍾(液化氣8分鍾,煤爐20分鍾);5、無煙排放,炊具底牆無黑垢,林格曼濃度0—1級;6、無需任何電源鼓風機、化學添加劑。7、耗能低,日只需耗煤1-2.5kg。8、燃燒啟動速度快,0-3秒完成,無煤氣泄漏。三、項目投資:以年產1000台(月產100台)家用型小廠為例:總投資5-8千元(其中設備投資2000元,流動資金3000—4000元)。廠房50—80平方米(普通廠房),生產及管理人員3—5人即可。四、效益產出:月產100台,綜合成本80-500元/台(含工人工資、廠房、設備折舊、原材料成本等):銷售價:180-1000元/台,年利潤40萬元以上。五,轉讓方式:每地區僅轉讓一家,面授3800元(提供技術圖紙,VCD光碟,專利證書及詳細的加工操作使用說明等)。函授提供全套技術教材、VCD光碟、生產圖紙,專利證書及技術資料,總計僅980元。單購樣爐1000元/台。

M12-高效燃煤制氣爐(又稱超級熱能轉化器) :一、技術原理:本技術是將各類煤炭及植物秸桿等在密閉缺氧的條件下,運用快速熱解技術及清潔能源轉化技術,在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條件下進行復雜的物化反應,實現能源轉化的過程,我公司能源專家經多次技術攻關,在突破穩壓過濾、除焦凈化、提高熱值等技術難關之後,成功的研製出超級熱能轉化器,現已達到設計要求,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標准,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它適合中小飯店及廣大城鎮居民、農民朋友的使用。其燃燒值比一般秸桿氣化爐提高效率5倍以上,比同類產品提高熱效率50%以上。每6公斤煤可連續供氣10小時以上,還不包括封火時間。根據用戶需要現已正式推出(中小飯店及不同家庭)A、B、C三種型號的定型產品。二、功能特性:l、新一代燃煤制氣爐(超級熱能轉化器)能將各類煤炭及農作物秸桿等直接轉化為潔凈的燃氣通過管道連接,連通灶具燃燒,不用任何添加劑及配料,完全可混燒各種可燃物質,完全能夠替代液化氣(比液化氣熱值高50%)。2、超強凈化系統,使燃氣潔凈燃燒,氣源穩定,藍色火焰明亮透澈。3、科學的氧、氣合理配比,制氣過程及氣流大小均可以控制。4、最新的電子脈沖點火燃燒啟動速度快0—3秒完成,比普通燃煤氣化爐提高熱效率300%以上。5、能耗小、成本低,日用原料僅需0.5—2公斤,一次投料可滿足5—7天的用氣需要,能夠替代液化氣。6、超強穩壓燃燒,無回火,燃燒更穩定。該設備設計獨特,技術先進,結構科學合理、體積小、操作方便;取暖、洗浴、做飯可同步進行,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達15年以上。
三、用戶使用新一代燃煤制氣爐(超級熱能轉化器)、液化氣、普通燃具成本比較:
普通燃具用煤包括冬季取暖 液化氣不包括取暖 燃煤制氣爐 包括取暖洗浴做飯
0.8噸 l瓶(15kg) 60kg
240元 40-60元 18元
以上可看出,不但能給生產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而且大大降低了耗能及成本,功能多且無污染。四、投資條件與經濟效益分析:(一)投資條件:1、生產場地:廠房50-100平方米左右;2、設備:小型電焊機,鈑金工具等,設備投資約1000-5000元左右;3、流動資金:5000-10000元;4、人員配置:工人2-5,管理人員1-2名;5、原材料:普通鋼板,普通水暖件。
(二)經濟效益分析(以北京市場為例):
型 號 綜合成本單價(元) 批發單價(元) 零售單價(元)
A型 380-580 680-850 900-1600
B型 180-380 480-560 700-1400
C型 80-180 180-380 300-850
五、加盟轉讓方式:面授轉讓費:3800元,函授轉讓費1280元。函面授均包括詳細的技術圖紙,加工工藝,專利證書,詳細安裝使用說明,有關部門技術檢測報告,每地區只轉讓一家;簽訂合同,法律公正。六、本公司向全國接產單位、個人和合作者鄭重承諾:1、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培訓,直至學會為止。2、本公司長年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技術難題解答。3、接產者可優先獲得該項目的升級技術。單購樣爐1000元/台。

M13-儲熱傳導式太陽能多用爐:利用太陽無窮的光熱原理,通過科學的雙級二次收集轉化,由超導體系,導入儲備系統。無論是在有陽光的晴朗天氣,還是無陽光的雨天黑夜,都可隨時供人們燒水做飯、炒菜、取暖、溫度可達千度以上。此技術於2000年10月14日被國家專利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號碼為0113869.1,2001年5月25日被國家專利局評選為中國優秀實用專利並刊載於中國優秀實用專利大全一書。該產品特點是造型美、升溫快、無明火、無污染,使用方便衛生,四季高效,是世界各國政府倡導開發的綠色環保能源項目。成本380元/台。該技術轉讓費3800元;函授全套資料費680元,全套資料含技術圖紙、資料。

M14-燃水噴火煤爐 :燃燒的原理,使氫氣燃燒,氧氣助燃,即以煤為熱源,使水進入爐內釋放能量燃燒,從達到象煤氣一樣的效果功能與效果.1,火力猛,溫度高,節能省時,爐口可噴射出20—30厘米高的橙白色火焰,燃燒時帶有呼呼響聲,爐內溫度高達1300℃,煮飯速度比液化汽還快。以燒開水為例;同樣一壺4公斤水,液化氣需18分鍾,普通煤爐需29分種,而燃煤氣化爐只需9—12分鍾。2,使用特點干凈衛生,通過開關可調節煤火溫度,使用後炊具底部不結碳黑。3,成本低,在同等火力下比普通煤爐節煤30%,其燃燒成本僅為液化氣的四分之一,每台成本比普通煤爐的造價僅高10%,普通煤爐也可改裝。生產該爐具是個人和鄉鎮企業投產的好項目。函授技術資料包括圖紙每套580元。面授費:2800元

❻ 承德錦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為承德金科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17日。2015年11月24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為承德錦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克忠
成立時間:2004-05-17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824000000718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灤平縣張百灣鎮河北村

❼ 環境污染

一、大氣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城市空氣質量仍處在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見圖3-1)。二氧化硫年均值濃度在3~248微克/米3范圍之間,全國年均值為66微克/米3。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強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准(60微克/米3)。北方城市年均值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為60微克/米3。以宜賓、貴陽、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區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及河南、陝西部分地區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較為嚴重。

2.污染來源
能源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斷上升。自1980年以來,中國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兩倍以上。1997年原煤消費已達13.9億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14.5億噸。以煤炭、生物能、石油產品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氣中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大氣中細顆粒物(直徑小於10微米)和超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對人體健康最為有害,它們主要來自工業鍋爐和家庭煤爐所排放的煙塵。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多來自這些排放源。工業鍋爐燃煤占我國煤炭消耗量的33%,由於其燃燒效率低,加之低煙囪排放,它們在近地面大氣污染中所佔份額超過其在燃煤使用量中所佔份額。雖然居民家庭燃煤使用量僅占消耗總量的15%左右,然而其佔大氣污染的份額常常是30%。
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劇增長之勢。90年代初,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00多萬噸,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萬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28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的頭號大國。研究表明,我國大氣中87%的二氧化硫來自燒煤。我國煤炭中含硫量較高,西南地區尤甚,一般都在1%-2%,有的高達6%。這是導致西南地區酸雨污染歷時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
機動車尾氣。近幾年來,我國主要大城市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度增長,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特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嚴重超標,北京和廣州氮氧化物空氣污染指數已達四級,已成為大氣環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這與機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密切相關。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已佔大氣污染負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氮氧化物達到40%,這表明我國特大城市的大氣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煙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車型污染轉變。198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僅有300萬輛,1990年為500萬輛,1997年增至1300萬輛,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4500-5000萬輛。而目前我國機動車污染控制水平低,相當於國外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單車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國的1-8倍。如北京市機動車數量僅為洛杉礬或東京的1/10,但這三個城市的汽車污染排放卻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汽車排放的鉛也是城市大氣中重要的污染物。自80年代以來,汽油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加入汽油的四乙基鉛量年均2900噸。含鉛汽油經燃燒後85%左右的鉛排放到大氣中造成鉛污染。汽車排放的鉛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90%。從1986-1995年10年間,我國累計約1500噸鉛排入到大氣、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並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對居住城市的兒童、交警和清潔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污染危害
由於我國嚴重的大氣污染,致使我國的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氣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負擔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疾病調查已發現暴露於一定濃度污染物(如空氣中所含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所導致的健康後果,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醫院門診率和收診率的增加等。1989年,研究人員對北京的兩個居民區作了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在這兩個區域都監測到了極高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濃度。估算結果顯示,若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11%;若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4%。對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表明,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增加1倍,則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1992年,研究人員對沈陽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關系作了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0微克/米3,總死亡率分別增加2.4%和1.7%。
城市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其它人體健康損失也很大。分析顯示,由於空氣污染而導致醫院呼吸道疾病門診率升高34600例;嚴重的空氣污染還導致每年680萬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於空氣污染超標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損失達450萬人次。
室內空氣質量有時比室外更糟。對我國一些地區室內污染的研究顯示,室內的顆粒物(來自生物質能和煤的燃燒)水平通常高於室外(超過500微克/米3,廚房內顆粒物濃度最高(超過1000微克/米3。
據保守的假設估計,每年由於室內空氣污染而引起的早亡達11萬人。由於在封團很嚴的室內用煤爐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在中國北方年年發生。在我國由室內燃煤燒柴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與由吸煙而產生的問題幾乎相當。受室內空氣污染損害最大的是婦女和兒童。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發的酸雨,是我國大氣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氣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與空氣中水和氧之間化學反應的產物。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排人大氣層,與其他化學物質形成硫酸和硝酸物質。這些排放物可在空中滯留數天,井遷移數百或數千公里,然後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目前我國酸雨正呈急劇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100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水pH值低於4.0,酸雨頻率高於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酸雨在我國幾呈燎原之勢,危害面積已佔全國面積的29%左右,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並繼續呈逐年加重的趨勢。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PH值為3.5的酸雨影響下,可減產13.7%;PH值為3.0時減產21.6%,PH值為2.5時減產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樹葉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據對南方八省份研究表明,酸雨每年造成農作物受害面積1.93億畝,經濟損失42.6億元,造成的木材經濟損失18億元。從全國來看,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40億元。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於機動車尾氣低空排放,恰好處於人的呼吸帶范圍,對人體健康影響十分明顯。如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能大大阻礙人體的輸氧功能,鉛能抑制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肝功能障礙,顆粒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尾氣排放對交通警有嚴重的危害作用,有資料表明,交通警的壽命大大低於城市人的平均壽命。此外,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的照射下會在大氣中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其污染范圍更廣,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危害更大。

二、水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水利部門報告顯示, 1997年,我國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與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長增加了6.3個百分點,豐水期增加了5.5個百分點,在所評價的5萬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佔42%,其中污染極為嚴重的河道佔12%。
全國七大水系的水質繼續惡化。長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7.7%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無超Ⅴ 類水質的河段。但長江江面垃圾污染較重,這是沿岸城鎮和江上客船亂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嚴重妨礙了葛洲壩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影響了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
黃河面臨污染和斷流的雙重壓力。監測的66.7%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70年代黃河斷流的年份最長歷時21天,1996年為133天,1997年長達226天。
珠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2.5%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29.2%的河段為Ⅳ類水質,其餘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汞。
淮河於流水質有所好轉,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狀況改善明顯。幹流水質以Ⅲ、Ⅳ類為主,支流污染仍然嚴重,一級支流有52%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二、三級支流有71%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非離於氨和高猛酸鹽指數。
海灤河水系污染嚴重,總體水質較差。監測的50%的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污染嚴重。監測的50%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汞、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松花江水質與往年相比有所改善。監測的70.6%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為中度污染,水庫污染相對較輕。與1996年相比,1997年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減輕。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為:滇他最重,其次是巢湖(西半湖)、南四湖、洪澤湖、太湖、洞庭湖、鏡泊湖、博斯騰湖、興凱湖和洱海。湖泊水庫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富營養化和耗氧有機物增加。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總磷、高猛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大型水庫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和揮發酚。部分湖庫存在汞污染。個別水庫出現砷污染。
2.污染來源
1997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約416億噸,其中45%來源於城市生活污水,55%為工業廢水(圖3-3)。在淮河流域約有75%的化學需氧量來自工業廢水,其餘來自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製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
城市生活污水。盡管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在過去的十年期間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總量卻在增加。1997年與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達到189億噸,而我國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率僅為13.6%。全國各地生活污水對當地水體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響不盡相同。例如,山東省生活污水占廢水總量的40%,而重慶市生活污水則產生了當地水體中68%的化學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農業廢水。除了農產品加工這一間接水污染行業外,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等農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氮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盡管我國的化肥使用量與國際標准相比並不特別高,但由於大量使用低質化肥以及氮肥與磷肥、鉀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價低質的氨肥的使用。這種地方生產的氨肥極易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近年來,殺蟲劑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導致物種的損失(鳥類),並造成一些受保護水體的污染。牲畜飼養場排出的廢物也是水體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腸桿菌污染的主要來源。肉類製品(包括雞、豬、牛、羊等)在過去的15年中產量急劇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動物糞便直接排入飼養場附近水體。在杭州灣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其水體中化學耗氧量的88%來自農業,化肥和糞便中所含的大量營養物是對該水域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內陸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的最大威脅。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漁業和農業生產(通過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潔水供應的支出。水污染還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水體富營氧化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損失。
一些疾病與人體接觸水污染有關,包括腹水、腹瀉、鉤蟲病、血吸蟲、沙眼及線蟲病等。改善供水衛生條件可以極大地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時也可減少幼兒因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總體而言,我國此類疾病發病率較其他發展中國家低。與其他收人水平相當的亞洲國家相比,我國水供應與衛生條件是好的,盡管在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一些差異。1990年,我國只有1.5%的總死亡率和3%的總疾病負擔源於與供水及衛生條件有關的普通疾病(如腹瀉、肝炎、沙眼、線蟲病等)。與之相比,在我國,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占總死亡率的16%和總疾病負擔的8.5%

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認為與水污染有關——如皮膚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殘疾、自然流產等。研究人員曾經對水污染與這些疾病的關系作過一些研究。但如果沒有進行多年的大規模病疫學調查,是很難找到這些疾病的准確病因的。與腸道疾病(如腹瀉)不同,與水污染有關的癌症和先天殘疾是由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造成。
目前,我國的城市衛生系統正處於過渡時期——由於化肥的廣泛使用以及農村收入的提高,用於農業的糞便收集系統已基本消失了,城市污水總量隨城市人口的增長而上升,但現代化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尚未形成。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全國范圍,尤其是北方地區的腸道疾病發病率的增加。
4.污染危害的經濟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價值,如果按支付意願價值估計,約為540億美元/年。約佔1995年GDP的8%。而用人力資本價值估計,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則為240億美元,佔GDP的3.5%

三、回體廢棄物污染
1.污染現狀
1997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為10.6億噸,其中鄉鎮企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4.O億噸,占總產生量的37.7%,危險廢物產生量1077萬噸,約佔1.0%。1996年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1690萬噸,其中危險廢物排放量佔1.3%。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累計堆存量已達65億噸,佔地51680公頃,其中危險廢物約佔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4億噸,全國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近年來,塑料包裝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問題突出。
2.污染來源
工業固體廢棄物。1996年,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企業)6.6億噸,其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993萬噸。佔1.5%;冶金廢渣7369萬噸,佔11.2%;粉煤灰12668萬噸,佔19.2%;爐渣7759萬噸,佔11.8%;煤矸石11425萬噸,佔17.3%:尾礦18857萬噸,佔28.6%;放射性廢渣227萬噸,佔0.3%;其它廢棄物6599萬噸,佔10%。在產生固體廢棄物的工業行業中,礦業、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飲料及煙草製造業、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物製造業、機械電氣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的產生量最大,占總量的95%左右,其中尤其以礦業和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主,占總量的60%。
廢舊物資。我國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率只相當於世界先進水平的1/4-1/3,大量可再生資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嚴重,造成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有數百萬噸廢鋼鐵、600多萬噸廢紙、200萬噸玻璃未予回收利用,每年扔掉的60多億廢干電池中就含有8萬噸鋅、10萬噸二氧化猛、1200多噸銅等。每年因再生資源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50-300億元。
城市生活垃圾。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快,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1997年達1.4億噸,城市人均年產生活垃圾440公斤。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低,僅力55.4%,近一半的垃圾未經處理隨意堆置,致使三分之二的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現象。
3.污染危害
我國傳統的垃圾消納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方式。而現有的垃圾處理場的數量和規模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增長的要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狀態,對環境的即時和潛在危害很大,污染事故頻出,問題日趨嚴重。
侵佔大量土地,對農田破壞嚴重。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於農田,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後果嚴重。由於這種垃圾肥顆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屬、碎磚瓦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據初步統計,累計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0.06公頃達10噸以上的土地,保水和保肥能力都下降了10%以上。重慶市因長期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垃圾肥,土壤的汞濃度己超過本底3倍。
嚴重污染空氣。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沖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
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是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簡易填埋的垃圾,其內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產生的滲濾液流入周圍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致使污染環境的事件屢有發生。例如:貴陽中1983年夏季哈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場所在地區同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場滲濾液污染,大腸桿菌值超過飲用水標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標2600倍。
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斷,造成重大損失。例如,北京市昌平縣一垃圾堆放場在1995年連續發生了三次垃圾爆炸事故。如不採取措施,因垃圾簡單覆蓋堆放產生的爆炸事故將會有較大的上升趨勢。

四、雜訊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多數城市雜訊處於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雜訊影響范圍大並呈擴大趨勢。交通雜訊對環境沖擊最強。
全國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67.3~77.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71分貝(長度加權)。在監測的49個城市道路中,聲級超過70分貝的占監測總長度的54.9%。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53.5~65.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56.5分貝(面積加權)。在統計的43個城市中,聲級超過55分貝的有33個,其中,大同、開封、蘭州三市的等效聲級超過60分貝,污染較重。
各類功能區雜訊普遍超標。超標城市的百分率分別為:特殊住宅區57.1%;居民、文教區71.7%;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80.4%;工業集中區21.7%;交通干線道路兩側50.0%。
2.污染來源
在影響城市環境雜訊的主要來源中,工業雜訊影響范圍為8.3%;施工雜訊影響范圍在5%左右,因施工機械運行雜訊較高,近年來擾民現象嚴重;交通雜訊影響范圍大約占城市的1/3,因其聲級較高,影響范圍較大,對聲環境干擾最大;社會生活雜訊影響范圍逐年增加,是影響城市聲環境最廣泛的雜訊來源,其影響范圍已達城市范圍的47%左右。據環境監測表明,全國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雜訊超標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據全國統計,在反映環境污染的投訴中,關於雜訊污染的人民來信和來訪的件數逐年增加,已從1991年的2.78萬件增加至1995年的3.90萬件,增加了40%以上;而反映雜訊污染問題的投訴占環境污染投訴的信訪比例則從1991年25%增加到1995年的35.6%,五年中增加10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高居各類污染投訴的首位。由於環境雜訊污染影響范圍較大,近年來因雜訊擾民引起的糾紛不斷出現,其中以反映商業、飲食服務業和建築施工場所雜訊擾民居多。
3.污染危害
雜訊使人煩惱、精神不易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妨礙休息和睡眠等。雜訊影響睡眠的程度大致與聲級成正比,在40分貝時大約10%的人受到影響,在70分貝時受影響的人就有50%。突然一聲響把人驚醒的情況也基本與聲級成正比,4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10%的睡眠者,6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70%的睡眠者。在強雜訊下,還容易掩蓋交談和危險警報信號,分散人們注意力,發生工傷事故。
雜訊引起耳聾。在強雜訊下暴露一段時間後,會引起一定的聽覺疲勞,聽力變遲鈍,經休息後可以恢復。但是如果長期在強雜訊下工作,聽覺疲勞就不能復原,內耳聽覺器官發生病變,導致雜訊性耳聾,也叫職業性聽力損失。如果人們突然暴露在高強度雜訊(140-160分貝)下就會使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引起鼓膜破裂流血,雙耳完全失聽。在戰場的爆炸聲浪中就會遇到這種爆震性耳聾。
雜訊引起疾病。在強雜訊的影響下可能誘發一些疾病。已經發現,長期強雜訊下工作的工人,除了耳聾外,還有頭暈、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更強的雜訊刺激內耳腔前庭,使人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還引起眼球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搏、血壓等發生波動。
在街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為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佔40%。回答不會的有3人、佔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佔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是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佔10%。回答老師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佔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的有13人,佔65%。大家都是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太關心。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佔55%。回答會的只有1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佔40%。
點評:看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人染是無動於衷,不太回去關心。

地球上共同的環境問題是: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為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築廢料,塑料袋,動物的死屍,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死屍會影響環境的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對水有污染,並且還影響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積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話,那水就會越積越多,甚至會水浸.
上面介紹的污染物對動物,植物也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臭氣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氣變得臭氣熏天,而且使排洪水進一步的污染.
遠期的危害:使人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人肺部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死亡.

結論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中國環境污染數據

今年2月美國專家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可危害孕婦子宮中的胎兒,吸入污染程度較重的空氣的孕婦,其新生兒發生的持久性基因變異比正常水平增加了大約50%。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空氣污染能造成胎兒染色體發生變化的證據。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宋廣生主任發布室內環境警示:警惕室內環境污染對兒童健康的傷害。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轉讓氮化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