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和建議1000字。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強勢發展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加強,「技能」已經成為就業市場上的一朵「金花」,光芒四射,而具有職業技能資格的人員則成為各行業用人單位的搶手人才。但由於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相當滯後,每年培養的技術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許多企業不惜高價誠聘合格技工,然而技工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瓶頸,為改善目前熟練技工供不應求的嚴峻形勢,促進經濟的平穩、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將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來抓。
二、職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幾年來,職教院校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現狀仍不樂觀,職業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一)生源短缺、生源基礎較差
職業技術學校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年代曾經是許多初高中學生的首選學校,既可學到專業生產技能,又可被國家包分配獲得就業保障。但隨著國家政策導向的改變,高等院校普遍擴招,上大學已不是學生的一種奢望,再加上目前社會不能正確認識職業教育地位,把職業教育當作「二等教育」等因素,導致了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萎縮。生源越來越少,勢必導致職業學校降低升學門檻,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從而給學校的畢業生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給用人單位造成對職教生的不信任。這種惡性循環使得職業技術學校的社會美譽度越來越低。
(二)基礎教育設施陳舊,師資力量薄弱
職業技術學校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的薄弱。一方面,目前職教學校教師待遇低、教書無成就感的窘境除了無法吸引外來優秀教師外,還造成了部分有能力教師的跳槽外流。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必要的教師知識更新進修,也是造成師資力量薄弱的一個環節。
(三)職業教育受傳統和現代教育思想的擠壓,保守與創新的沖擊成為教育思想論爭的主調
傳統普通教育,以課堂講授學科知識為主,以應試作為教學動力的驅動和最終評價途徑,造成許多職教管理人員和師資在實踐中感到彷徨、無所適從。一部分平時注重實踐環節的,通過學習、實踐,很快就適應了職教環境;另一部分平時注重學術理論探討的人,或習慣於普通教育教學的人,教學現還未改變。在我國經濟處於計劃經濟時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業、產業專門人才為中心;而在走向市場經濟階段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思想應以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新型人才為中心。
總之,職業學校與就業市場聯系不夠緊密;學校專業設置和布局不合理,辦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課程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和生產技術更新;專業課教師數量不足,很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不強;在校生素質不高,職業教育質量不高,缺少特色,缺少吸引力等都成為。
三、發展職業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許多家長及學生對職業學校的認識不夠,求學觀念傳統落後,致使學校招生困難。長期以來,考大學成為眾多學子的唯一追求,而職業學校因被視為「低等教育」而很少有人問津,結果造成生源的逐漸減少和職業教育的迅速滑坡。僅2002年中國就有600多所技校停止招生。除了影響職教發展以外,傳統的求學就業觀念還將導致高校生的過度膨脹和大學畢業生失業的增多。因此,轉變社會求學就業觀念成為我國教育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二是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不能以市場為導向。就業率是是衡量一所職業學校的好壞標准,也是確保其生源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一些職也學校並沒有與市場充分對接,專業設置不盡合理,傳授的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培養出的技術工人不符合市場需求,進而造成一些畢業生就業困難。三是職業學校發展緩慢,教學設施相對落後。據調查,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學校至少還要放大7倍才能滿足市場需要,可見目前職也院校的數量還是很不夠的,而學校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規模小、效益低,技術設備和教學手段相對落後,辦學機制較為封閉,發展資金嚴重不足,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B. 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和建議1000字
http://wenku..com/link?url=vIN 看一看
自2002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加強了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和支持,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與發展職業教育,逐步成為社會共識,職業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明顯增強。但從總體上看,職業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薄弱環節,發展不平衡,投入不足,辦學條件比較差,辦學機制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模、結構、質量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想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它需要一個宏觀的把握,其次它還需要一個長期的計劃,那麼當前到底什麼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救命草」?可謂眾說風雲、沸沸揚揚。本文就此對職業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的措施建議探討了自己的想法。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強勢發展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加強,「技能」已經成為就業市場上的一朵「金花」,光芒四射,而具有職業技能資格的人員則成為各行業用人單位的搶手人才。但由於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相當滯後,每年培養的技術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許多企業不惜高價誠聘合格技工,然而技工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瓶頸,為改善目前熟練技工供不應求的嚴峻形勢,促進經濟的平穩、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將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來抓。
二、職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幾年來,職教院校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現狀仍不樂觀,職業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一)生源短缺、生源基礎較差
職業技術學校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年代曾經是許多初高中學生的首選學校,既可學到專業生產技能,又可被國家包分配獲得就業保障。但隨著國家政策導向的改變,高等院校普遍擴招,上大學已不是學生的一種奢望,再加上目前社會不能正確認識職業教育地位,把職業教育當作「二等教育」等因素,導致了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萎縮。生源越來越少,勢必導致職業學校降低升學門檻,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從而給學校的畢業生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給用人單位造成對職教生的不信任。這種惡性循環使得職業技術學校的社會美譽度越來越低。
(二)基礎教育設施陳舊,師資力量薄弱
職業技術學校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的薄弱。一方面,目前職教學校教師待遇低、教書無成就感的窘境除了無法吸引外來優秀教師外,還造成了部分有能力教師的跳槽外流。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必要的教師知識更新進修,也是造成師資力量薄弱的一個環節。
(三)職業教育受傳統和現代教育思想的擠壓,保守與創新的沖擊成為教育思想論爭的主調
傳統普通教育,以課堂講授學科知識為主,以應試作為教學動力的驅動和最終評價途徑,造成許多職教管理人員和師資在實踐中感到彷徨、無所適從。一部分平時注重實踐環節的,通過學習、實踐,很快就適應了職教環境;另一部分平時注重學術理論探討的人,或習慣於普通教育教學的人,教學現還未改變。在我國經濟處於計劃經濟時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業、產業專門人才為中心;而在走向市場經濟階段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思想應以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新型人才為中心。
總之,職業學校與就業市場聯系不夠緊密;學校專業設置和布局不合理,辦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課程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和生產技術更新;專業課教師數量不足,很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不強;在校生素質不高,職業教育質量不高,缺少特色,缺少吸引力等都成為。
三、發展職業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許多家長及學生對職業學校的認識不夠,求學觀念傳統落後,致使學校招生困難。長期以來,考大學成為眾多學子的唯一追求,而職業學校因被視為「低等教育」而很少有人問津,結果造成生源的逐漸減少和職業教育的迅速滑坡。僅2002年中國就有600多所技校停止招生。除了影響職教發展以外,傳統的求學就業觀念還將導致高校生的過度膨脹和大學畢業生失業的增多。因此,轉變社會求學就業觀念成為我國教育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二是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不能以市場為導向。就業率是是衡量一所職業學校的好壞標准,也是確保其生源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一些職也學校並沒有與市場充分對接,專業設置不盡合理,傳授的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培養出的技術工人不符合市場需求,進而造成一些畢業生就業困難。三是職業學校發展緩慢,教學設施相對落後。據調查,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學校至少還要放大7倍才能滿足市場需要,可見目前職也院校的數量還是很不夠的,而學校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規模小、效益低,技術設備和教學手段相對落後,辦學機制較為封閉,發展資金嚴重不足,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些建議和措施。
發展職業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因此要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眼下必須要採取一系列果斷、有力的措施。對此,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的:
一、職業教育應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突出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確定一批職業教育道德工作基地,選聘一些技術能手作為德育輔導員,加強職業院校黨團組織建設,積極發展學生黨團員,要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作用,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的社會環境.。
二、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職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年必須到企業實習或生產一線實踐,職業院校應多聘請工程技術人員,搞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
三、社會各界尤其用人單位全力配合,在招錄職工時應該嚴格執行」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的規定,有助於學校推進雙證制的實施。在師資隊伍建設,招生和學生待遇方面社會對待民辦職業院校和公辦院校應該一視同仁。職業院校辦學過程中應加大對外開放,多借鑒國外有益的經驗,這樣才能辦好職業教育。
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職業教育,促進民辦職業學校的發展。發展職業教育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而僅靠國家的教育經費,就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大批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培養出眾多與市場對接的專業技術人才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還必須激活民間資本,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促進教育發展。
五、推行工學結合,促進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培養模式」,學校要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專業,改革課程,培養與現代化產業結構相適應的新型產業工人。
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設立職業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一批實力強、影響力大的龍頭職業學校。
七、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台、網路等媒體,加強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轉變社會求學觀念和就業觀念。
當前,我國的高級技工仍存在很大缺口,並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由於我國正處於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許多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因此,發展職業教育,對於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競爭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它也是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加強職業教育發展是大勢所趨、
C. 如何做職業教育研究讀後感
一,關於指導優先的原則
這一教育哲學思想的基礎是「指導優先原則」,它具有三個典型的特徵:基於指導 、描述和解釋意義的「教」,教師主動存在;基於復制、再現和接受意義的「學」,學生被動存在;基於系統、目標和知識意義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指導教學原則忽略了學習環境創設這一問題。實際情況表明,當所傳授的知識內容越是抽象、越是脫離背景之時,思維策略與學習策略的應用就會越少,所「學會」的知識實質上知識一種書本的知識,一種「形而上」的知識,一種解決是實際問題無關而重在儲備記憶的知識。按照建構主義教學論的觀點,這種知識基礎的建構首要是關於知識價值取向的建構、關於知識排序構架的建構和關於問題解決方案的建構。最重要的是,建構的目的是在於應用,在於知識的遷移。正像一位德國著名的職業教育專家杜布斯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如果職業能力只是與情境無關地被表述為一個能力「目錄」的話,那麼知識的遷移也就不存在了。
二 關於建構優先的原則
這種教育哲學思想的基礎是「建構優先原則」,它也具有三個典型的特徵:基於行動、生成和建構意義的「學」,學生主動存在;基於支持、鼓勵和咨詢意義的「教」,教授反應存在;基於整體、過程和實踐意義的「境」,情境真實存在。
顯然,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有利於行動導向的教學,有利於行動能力的培養。這是因為,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實現了四個方面的創新。
(1)教學觀念的創新。
(2)教學文化的創新。
(3)教學機構的創新。
(4)教學角色的創新。
三 關於指導與建構融合的原則
內容中心的學習環境與情境中心的學習環境應該一體化,指導優先的教學原則與建構優先的教學原則應該一體化。
這里需要強調,這里所謂情境的「建構存在」,指的是學習情境是柔性的、集成的存在,是對實際職業情境、生活情境經過加工而建構的更具普遍意義的學習情境,是「真實的虛擬」。融合性教學原則常用於工程型、開發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它同樣適用於技能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有多種基於建構模式出現,其目標在於強調學習的情境性以及學習與應用的聯系,以期實現建構與指導的融合。最具代表性的三種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是:認知學徒理論,認知靈活理論,拋錨教學理論。這三種理論都考慮到了知識建構對學習環境的嚴格要求。
四 關於基於教學原則的學習情境建設
要遵循建構優先與指導優先融合的教學原則,要實施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要通過「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的方式,就必然要求職業院校的硬體建設也要凸顯職業教育的特點。
中國職業教育正處於從「學校模式」走向「校企合作模式」的過程之中。德國「雙元制」模式,作為一種「教育調節的企業中心模式」,是一種可以借鑒的模式。
D. 加強職業教育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觀後感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裡已經習從為常大國工匠觀後感精選8篇大國工匠觀後感精選8篇。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E. 共助職教夢 1000字作文 高中
2017年河南省暨鄭州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如意湖文化廣場舉行。今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主題是:共築職教夢、喜迎十九大。
自2015年起,國務院批准設立每年5月份的第二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旨在加強和引導職業教育。
本次活動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工信委、團省委、中華職教社和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共同承辦。
現場,近80所職業(技工)學校的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色,通過展板、現場體驗、技能展演等形式,展示了230餘項各自學校的品牌特色項目。
30餘所職業學校為市民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匯報表演,如模特走秀、反恐戰術、軍樂表演等技能展示,還有科技含量高的VR技術、3D列印、機器人等體驗項目,充分展現了職業學校的教學成果。
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認真貫徹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
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尹洪斌表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培養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戰略舉措,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需要。
「各地各學校要通過開放校園、開放企業、開放院所,開展為民服務等形式,利用網路、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通過舉辦論壇、講座、展覽、宣傳海報等系列活動,展示職教成果,宣傳職教典型,讓更多的人認識職教、投身職教、發展職教、共享職教成果,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本身的發展。」尹洪斌說
F. 淺談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職教工作者
第一,職教老師要愛學生
做一名好老師,特別是一名好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滅一個學生。大多職教的學生早已習慣:笨、蠢才、爛泥扶不上牆、朽木不可雕也等責罵之語,他們早在這些否定性語言中逐漸喪失信心,迷失了自我,淪為了「個性生」。其實這些學生有時你給他們一點陽光,他們也可以燦爛的,時常對他們報以:你是可以的、你一定能做到、你有很創意、你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思維能力、你很有想法等暗示,這猶如涓涓細流,流淌在學生的心靈之間,讓他們得到老師的肯定、表揚,從中感受到教育的溫暖,激發起求起的慾望,教師的愛不能單單表現在語言上,高唱「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口號!」卻不去實施,愛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有的學生生病了,輕輕地關心幾句,幫忙買盒葯,送杯熱水,住宿生冷的時候,拿一條暖暖的棉被,與學生交流時,用手輕輕拍下他的肩膀,摸摸他的頭等等,這一切學生永遠都不會忘記,師生間有了真情、有了愛,就具有了凝聚力。
第二,職教老師要包容學生
對於職教的孩子,應該多給他們一些等待,允許他們某些行為反復。反復性是青少年的特點之一,其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反映,青春期的他們對新事物好奇
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定生不好,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很多時候會在無意識中犯錯,因此,所謂的寬容不是一次性的行為,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犯了錯就不再寬容了,「那使河卵石趨於完美的,並不是錘子的敲打,而是水的輕歌曼舞,讓水中之石日趨完美,相信我們自己的學生,給予等待。」我在工作中常對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使你一樣的錯誤犯了十次,我也會提醒、教育你十次,因為我決不會放棄你。
第三、職教老師要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簡單的說就是人的內在品質。具體的說就是關心學生生存,促進學生發展。長期以為,我們的職業教育中一直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造成許多學生的素質缺陷,當然有好多孩子來到職業教育學校之前就已經是素質缺陷了,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這些有素質缺陷的學生完善自己呢?在校期間提高他們的社會知識,提高他們人際交往能力。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職教人共同的努力,更需要我們不停的給自己充電,教師首先要去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知識,教師的視野寬了,學生才會隨之增長視野,如果我們還在用十年前或更早的思想、要求去教育他們,我想那註定不會成功的。
G. 職業教育觀後感怎麼寫
通過對姜教授《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及其理性思考》講座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型專門技術人才的根本途徑,是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雖然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我國職業教育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撐。姜大源教授認為,現在職業教育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這是與普通教育的明顯不同之處,但是在強調就業導向的時候,要關注兩個問題,一個是社會需求,一個是個性需求。職業教育既然是一種教育,它就要為人的一生發展打基礎,所以更要注重個性需求,即注重人本性的目標。因此職業教育不能被動地適應工作崗位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應該是通過職業教育,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設計自己的職業發展。
雖同屬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定位方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是以「精英型」的教育模式為主,以培養高水平學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針對某一社會職業或技術崗位群的需求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是培養能直接成為生產第一線從事專門技術工作的高技能型或管理應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培養目標上最根本的區別:一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職業發展能力較強,具有在某一個或幾個職業崗位從事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的能力;二是學生對職業崗位需求的前沿性技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較高;三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一定職業崗位較高的專業理論和技能復合性特徵,需要更多的職業專項技術的學習、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根據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科學的定位,在社會經濟對高等專門人才需求類型和層次上找准位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系統中構建一個有別於普通高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
職業教育的專業要以職業為導向。職業是職業教育的根本原則。嚴格地講,職業教育的專業不應該叫做「專業」,它來自於對社會職業群、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或者態度的共同點,是一種用於教育的職業,並非完全照搬社會職業,因此應該是「教育職業」。由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職業經常發生變動,所以職業教育的專業也是在經常發生變動。「專業」的概念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教育職業」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這就要求我們應針對不同層次知識基礎和不同能力結構的人,因材施教,培
H. 魅力職教,精彩人生演講稿
生們,女士們:
本人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卧薪嘗膽、破釜沉舟、殫精竭慮,吸取五千年傳統文化之精華,融合當代與未來最新科技之成果,從而創立了空前絕後、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一句頂一萬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笑容,法則若能融合貫通則必保不犯錯誤不碰釘子,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左右逢源、萬事亨通、游刃有餘、一本萬利、鵬程萬里。
生活是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繁華似錦異彩紛呈,令人目眩神迷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人生於世難免磕磕碰碰煩煩惱惱傷心勞神孤單寂寞困頓憂傷。但是只要你能與笑為友,以笑為容為武器,便能挽征瀾於即倒扶於大廈於將傾,化干戈為玉帛,變腐朽為神奇,從而盡享美好生活、瀟灑人生!
不管一個容貌是何等的平凡,但他臉上的微笑,卻能給人留下最美的印象,它賽過最好的化妝,能夠給人以無法代替滿足和享受。
常把自己真正心裡隱藏起來,而留給人的是一種模糊的,琢磨不透的虛假的印象。它像一堵無形的牆,擋住了別人與接觸的一切機會。因此,我們要一定程度地開放自己。
在這個世界生活,之所以我們感到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苛求的太多或太高。
生活的路太漫長,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們不能在一起過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麼都把握在手裡,放在心裡。我們必須放棄一些無用的、煩惱的東西,給一些有價值的,美好的東西騰出足夠的空間,然後輕裝前進,去追求一種充實豐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