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凝煉

成果凝煉

發布時間:2021-06-11 09:58:06

⑴ 如何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⑵ 精神凝練方法

1、要有自信!
2、要有目標
3、根據目標制定計劃
4、根據短期計劃的成果鼓勵自己!
5、看清自己優點、缺點、讓自己更完美!
6、找尋適合自己的、努力學習!

⑶ 第八次北極考察取得了哪些有亮點的成果

據報道,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96名隊員完成了83天的首次北極業務化回調查,10月10日乘「答雪龍」號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據悉此次科考考察緊緊圍繞建立長期觀/監測的北極業務化調查要求,開展了多學科海洋斷面立體協同觀測。

此外考察隊還首次將海洋塑料垃圾和人工核素監測拓展到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合計採集了74個走航和39個定點海洋調查站位的樣品,與此同時加強了成果的凝練與總結,完成6份專報和2份專報素材,編制了北極冰區和無冰區2份調查技術規程。

希望所有的科考隊員都可以健康平安的歸來!

⑷ 學期思想道德修養成果匯報800字

一、課程建設的目的與意義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主渠道和中心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得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為此,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不久中宣部、教育部重新規劃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體系。認真總結經驗,切實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已經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各課程組共同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按照新的課程體系設置並開設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認識和熟悉大學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發揮著基礎性的導向作用。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可以重點加強教學研究、師資培訓等環節,使教師在熟悉教材、全面掌握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凝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習特點出發,提高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把本課程真正建設成一門學生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同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學新生入學後接觸到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可以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和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徑,比如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突出和強調實踐環節、改進和完善考試辦法等,使學生徹底改變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中形成的有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慣性思維,切實感受到「課堂不只是說教,學習不只為考試」,從而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本課程的學習中,並為以後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建設,可以繼承和發揚我校深厚的歷史積淀。我校歷來重視大學生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建設。早在1984年教育部印發《關於高等學校開設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的若干規定》和1986年國家教委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的通知》之際,學校便成立了「德育教研室」,採用專兼結合的方式,組建師資隊伍,開設《大學生思想修養》、《人生哲理》、《法律基礎》等課程,朱新均(後任國家教委黨組成員、思政司司長等)、楊靜雲(後任北京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功毅(現任《中國教育報》副社長)、王民忠(現任北京市教育工委副書記)等都曾登台講課。1994年,德育教研室整體並入新組建的文法學院,包括《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在內的思想品德課一並納入北京市高教工委和高教局確定的「兩課」教學改革試點建設項目。從此,這兩門課的建設便同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點、博士點的建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2005年5月,《思想道德修養》校級優秀課程立項建設,總計投入6萬元,一年後獲得稱號。2006年9月,在重新規劃課程體系、組建師資隊伍的基礎上,全面開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良好效果被2006年10月17日的《中國教育報》報道。

二、課程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以《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程20多年的建設為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正式開設一年多來,經過課程組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在課程建設中積累了一定經驗,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完善教學大綱,規劃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於其他課程,教學大綱和基本教材都由中宣部、教育部集中各方面的專家精心編寫而成,學校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這樣編寫的大綱、教材較高水平地體現了學科發展動態和教學基本要求,但未必能全面照顧到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特殊性。於是,在新課開設之前,課程組通過認真研究新大綱、新教材,根據社會發展現實和大學生思想特點,具體規劃了教學內容,既嚴格遵循了教學大綱,又生動創設了自己特色,使規范動作和彈性空間相結合。具體說來,在涵蓋大綱、教材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根據現實需要,設置10%-15%的彈性教學內容。比如,配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迎奧運,樹新風」活動,增設了誠信教育、禮儀教育等內容,使課程更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

(二) 夯實課程基礎,充實教學資料

建立教學資料資料庫,實現資源共享,是切實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課程建設中,我們把教學資料資料庫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大量購置圖書和音像資料,並親自動手收集、編輯,我們已初步建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文件庫、案例庫、視頻資料庫、試題庫。特別是在案例庫的建設中,我們已經編輯、整理出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建設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近200個、視頻資料50多種。通過這一建設,極大地豐富了我們課堂教學的內容,使課程建設的基礎更加牢靠,為提高教學吸引力、增強教學效果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前提。

(三) 改進電子教案,豐富教學手段

廣泛運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感染力的有效舉措。自開展課程建設以來,課程組成員認真學習並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根據教學內容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研究開發了電子教案1套,全部課堂均已採用多媒體教學。此外,任課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學術旨趣,挖掘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形成多樣化的教學風格。比如,彭慶紅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注意師生互動,設計了「實話實說」專題,鼓勵學生通過戲劇演出的方式來闡釋愛國、誠信等內容。左鵬老師非常注重收集思想理論界的最新動態,把存在分歧的觀點介紹給學生,讓其自由選擇並展開辯論。

(四) 開展教學研究,編寫輔導材料

加強教學研究是開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要求。本課程的新教材頒布不久,課程組就明確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決定有針對性地研究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體系,研究本課程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中學相關課程之間關系。目前,課程組教師承擔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項、北京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項目2項。此外,還承擔有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社科重大攻關項目1項、重點基地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3項。課程組在2004年自編《思想道德修養》教材的基礎上,2007年又正式出版《大學生權益維護與犯罪預防案例精選》,參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參考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教程》,完成了本課程的教學輔導書《成功大學----大學生活難點、疑點問題解析》(待出版)。近三年來,課程組成員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餘篇,思想政治教育類專業論文10餘篇。

三、課程建設內容

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總體教學質量,創造出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有利於培植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我們在課程體系整合、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考試方式完善等方面有力推動了本課程的建設。

(一) 整合課程體系,推行專題式教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為了增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我們重新整合了教學大綱和基本教材,盡量把最必要的東西提煉出來,盡量避免內容的重復和各章的互相裹挾,盡量做到符合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思想實際和成長需求。為此,我們把總計45學時的課堂教學劃分為10個單元,推行專題式教學。每一專題所涉及的大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中必須了解和掌握、必不可少的內容。單獨設立專題,有利於集中講授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制基礎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也有利於理論聯系實際。

(二) 加強師資隊伍培養,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質量,關鍵在於教師。近年來,通過高水平引進和在職攻讀學位、研修培訓,本課程已經形成了一支年齡適中、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8位專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具有高級職稱者5人,具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具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2人。正是有了這樣一支理論素養高、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我校同類課程中一直居於領先地位,近三年來共有6人次被畢業生評為「我愛我師??我心目中最優秀的教師」,3個課堂獲得教務處認定的「免檢課堂」

(三) 注重教學方式改革,推進課程網站建設

針對本課程政治性、思想性、現實性、針對性都很強的特點,我們特別強調在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力提倡啟發式、參與式和研究式教學,認真探討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之努力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以最終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考,增強教學效果。此外,我們還積極推進課程網站建設,將教案、課件、案例、相關音像資料等一並上網,並把「職業生涯工作坊」、「成長論壇」的資料在網上即時公布,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成長成才中遇到各種難題。

(四) 完善考試考核方法,把握學生思想實際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最後一環,既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針對本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們在最近幾輪的考試中,放棄了時下流行的閉卷考試、標准化考試,推行開卷考試、在論文或小報告的非標准化考試。同時,為改變「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我們加大了平時考核的力度。在每一專題講授之前或講授之後,都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寫一篇感想性的東西,不求觀點正確,但求思想真實,這成了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開展針對性教學的有效環節。

四、課程特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全國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課。我們在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中,秉承學校「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第一, 把本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總體要求相銜接,構建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平台。

根據中央及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要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教學,把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鞏固理論教學成果的重要環節。在本課程教學要求的54學時中,我們留出9學時的實踐環節,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環節一起,分別安排在一年級、二年級的暑期集中進行。實踐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參觀訪問、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專業課實習、勤工助學,也可以是專題性的社會調查。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由學校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並結合學生實際,提出原則性的意見和要求。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由共青團幹部、學生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同實施,最後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踐報告,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出評定,給出成績,並單獨計入學生成績單。

第二, 注重案例教學。

一方面,我們把收集、整理案例作為教學改革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目前已正式出版《大學生權益維護與犯罪預防案例精選》一書,並整理思想道德修養類案例100多個,基本上形成了案例庫。另一方面,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發揮案例的作用,大部分專題是從案例導入,重要的觀點也通過分析案例來引證或說明。學生也反映,案例教學使得課程教學更接近生活、更貼近學生、更通俗易懂。

第三, 教輔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配合學校的總體安排,課程組努力將本課程的第一課堂與和日常思想教育的第二課堂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教輔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006年4月,課程組與學生處、文法學院聯合在畢業生中進行「感悟大學」徵文活動,收到各類文稿100多篇,訪談典型人物30餘人,編輯了18萬字的《感悟大學》書稿。此外,課程組成員還積極支持並指導文法學院學生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坊」、「成長論壇」等活動,利用學生自身資源,發揮朋輩輔導潛力,引導學生積極成才。這些活動都已成為本課程建設的亮點,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特色。

⑸ 天凈沙.秋思賞析成果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煉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
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像,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里,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這首小令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贊譽,一方面是由於它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但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比較明顯的特點是:
1.簡約與深細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來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處。《天凈沙秋思》文字之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不能再增、減一字的程度。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既無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至於遊子為什麼飄泊到這里?他究竟要到哪裡去?這些言外之意,盡可聽憑讀者自己去想像。這首小令,確實不愧為言簡意豐、以少勝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乾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作者沒有寫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寫這些事物與遊子活動的關系,但讀者又可以想像得到,並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靜景與動景相映
《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又得力於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颯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塗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3.景色與情思相融
詩言志。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正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與「水」本無聯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處,用江水東流之景,表達無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之中,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了。「小橋流水人家」,不過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色,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中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所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就是這個道理。《天凈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

⑹ 哪個正確,是「凝練」還是「凝煉」

現代漢字為凝練。如果在紙上寫,你一定要寫凝「練」。不過古漢語里寫到:(文字)緊湊簡練:文筆凝練,也作凝煉。所以考試不會考你這樣的選擇題。望採納,謝謝。

⑺ 凝練和凝煉的區別

凝練和凝煉沒有區別,倆個詞一個意思。

「凝練」「凝煉」同義,為了與「老練、干練、簡練、洗練、練達」等取得一致,宜以「凝練」為規范詞形。

凝練[ níng liàn ]

(文字)緊湊簡練:文筆~。

拼音【拼音】:níng liàn釋義緊湊簡練。言簡意賅。「凝練」「凝煉」同義,為了與「老練、干練、簡練、洗練、練達」等取得一致,宜以「凝練」為規范詞形。

(7)成果凝煉擴展閱讀

凝練與凝煉

《現漢》:「〔凝練〕(文字)緊湊簡練:文筆~。也作凝煉。」詞頻統計:凝練63,凝煉54。

《新華》只收「凝練」。

《大詞典》以「凝煉」為主條。

「煉」,本義是冶煉。《說文》:「煉,鑠冶金也;」泛指一般的磨煉,鍛煉。

故「凝練」「凝煉」均合理據。為了與「老練、干練、簡練、洗練、練達」等取得一致,宜以「凝練」為規范詞形。

⑻ 如何將科研數據凝練成可發表的論文

1.結論:只允許呈現數據

結論章節是科研人員在實驗期間收集的數據呈現,從而推測研究的最終成果。

在過去的50年間,幾乎所有的頂尖生物醫學雜志都專門應用稱為IMRAD的原稿模式。IMRAD結構是最常用的一種科研原稿寫作模式,它包括:前言、方法、結論和討論。結論中,科研文章需要呈現重要且顯示研究成效的數據才會被期刊雜志所接受。在呈現數據時,要按順序有邏輯的歸類數據,根據實驗方法的順序或者按推展假設結論的順序。數據都要使用圖表來顯示。

2. 組織和撰寫結論

利用文本、圖表的結合來總結數據,並得到一個清晰、簡潔、精確的結論是好文章的必要組成之一。首先以解決假設的方法結合數據,由於每個假設都是通過不同的實驗開展得到,而每個實驗的數據不會以同樣的順序來呈現,所以作者首先需要按順序表示出最重要的數據點。如果圖表中已經列出數據,在描述過程中不必再重復陳述數據。

3. 預測VS報告

作者通常在科研寫作的結論撰寫中合並數據報告與數據解釋,而評閱者認為在結論章節中包含注釋是不規范的做法。事實上,結論部分只能概括實驗中獲得的數據,相反地,在討論章節,可以允許作者對數據結論進行評論和解釋。並且需要額外注意的是,有時數據統計出的重要性不一定意味著是與實驗相關的重要性。

4.數據點表達的科研成效

結論章節讓作者對一列實驗得出的數據進行報告,結論通常表達重要的或可能有重大意義的發現,從而可以提高評閱者和科學家對自己研究成果的看法,並且作者一定要避免在結論部分推測數據顯示的涵義。重視展現數據對作者在該研究領域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⑼ 實習成果包括哪些方面

如下

  1. 實習單位的狀況

2.你實習的主要內容

3.你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

4.你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及建議

實習報告基本要求

1.總結可以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麼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於今後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後的打算。根據今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拓展資料

對實習過程、結果以及體會用書面文字寫出來的材料就是實習報告。

一、實習報告的資料收集

從開始實習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廣泛收集資料,並以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如寫工作日記等)。豐富的資料是寫好實習報告的基礎。主要收集這樣一些資料:

1.在社會實踐工作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貫徹執行的。比如單位組織學習,內容是什麼、什麼學習方式、學習後的效果如何,對自己和同志們的思想有否提高。

2.專業知識在工作中如何靈活運用。比如法律專業,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執法過程中是如何靈活運用法律條款,深入了解優秀法官,如何運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決民事糾紛,提高結案率的;秘書專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將秘書實務、應用寫作等科目中的問題帶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尋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等等。

3.觀察周圍同事如何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實習是觀察體驗社會生活,將學習到的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的過程,所以既要體驗還要觀察。從同事、前輩的言行中去學習,觀察別人的成績和缺點,以此作為自己行為的參照。觀察別人來啟發自己也是實習的一種收獲。

4.實習單位的工作作風如何。單位的工作作風對你將來開展工作、發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麼啟發;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風、辦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學習、哪些要引以為戒,對工作對事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5.實習單位的部門職能發揮如何。對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作風、履行職能的情況有什麼看法和認識。

閱讀全文

與成果凝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