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衡山路-東平路-新天地
上海小資的十大浪漫約會線路,估計有點老上海的感覺。
漫步線路1: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至1.5小時
線人推薦:愚園路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漫步線路2: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衡山路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
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小紅樓餐廳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地址:衡山路811號
漫步線路3: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
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是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地址:新華路231號
漫步線路4: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田林路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建國西路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
太原別墅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地址:太原路160號
漢源書店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地址:紹興路27號
漫步線路6: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南京西路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張愛玲故居
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地址:常德路195號
漫步線路7: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
線人推薦: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地址:汾陽路150號
愛廬
愛廬是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地址:東平路9號
漫步線路9: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
線人推薦: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夏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地址:武康路107弄2號
HANDS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地址:天平路31號
趙丹故居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地址:湖南路8號
漫步線路10: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多倫路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
地址:多倫路123號
老電影咖啡吧是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
孔公館是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地址:多倫路250號
『貳』 上海可以騎車逛逛的地方
漫步線路1
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地址:東平路9號 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這些漫步路線可以借鑒作為騎車路線用,務必說一句:上海的延安路和淮海路是禁止騎車的,其他的,隨意!望採納~
『叄』 高分求青島旅遊行程。。。
第一天: 鄭州—— 青島 住:青島(中:√ 晚:√)
乘火車前往「東方夏威夷」之稱的青島,午餐後游覽市內景點,青島城市徵標,有「飛閣回瀾」之稱的——棧橋,(游覽時間30分鍾),它是國家級海濱風景重要景點。遠眺與棧橋相隔不遠的海中小島——小青島(15元門票 又名琴島),島上建有島上建起導航的白色燈塔,每到夜晚,燈光閃爍,「琴嶼飄燈」為青島使景之一,青島市的地名最初就得自這座小島。乘座豪華遊艇暢游大海(30 元,游覽時間約25分鍾),遠觀國家AAAA級青島海濱旅遊區:棧橋、小青島、天主教堂、天後宮、小魚山、海濱浴場等;贈游青島中山路附近百年老字型大小—劈柴院民俗風情街:在劈柴院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遊客不但可以品嘗青島傳統美食,可以欣賞相聲、京劇、呂劇等傳統曲藝節目,還可以拉拉黃包車,感受百年前的歷史氣息;【晚餐可在劈柴院品嘗各類小吃】入住酒店。
第二天:青島 住:青島(早:√ 中:√ 晚:√)
早餐後前往游覽「海上第一名山」—北九水風景區【50】:游覽五水飛鳳崖、六水觀景台、九水十八潭、世外桃源的美景;(游覽時間約2小時);8月瓜果採摘的季節,時令水果掛滿枝頭,親自到果園採摘,體驗豐收的樂趣【30元/人自理】!(溫馨提示:進果園采可邊摘邊吃,如摘下來帶走就要稱重按時價付給果農費用)下午游覽青島極地海洋世界【150元,含2個館演出】(游覽時間約1.5小時):暢游神秘極地、感受歡樂海洋,觀各種珍奇海洋生物、北極熊、南極企鵝、白鯨表演、海豚表演、偽虎鯨表演、歡樂海洋劇場。參觀青島啤酒博物館(50元):了解青島啤酒發展的歷史、品嘗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新鮮的青島啤酒(游覽時間約1小時),游山東省省唯一集旅遊、餐飲、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室內步行商業街—天幕城-城中有街、街中有城,城街一體的獨特景象,使遊客們在品嘗天下美食的同時還能感受到青島獨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內涵。【午餐可安排在啤酒街,品嘗正宗新鮮的青島啤酒原漿,美食青島海鮮。】【晚餐建議在雲霄路美食街,品嘗各類青島時令海鮮】
第三天:青島-返程 (早:√中:√ )
早餐後游覽五四廣場,奧林匹克主題公園*(游覽時間約20分鍾)(若臨時修整不能參觀請各位朋友理解)——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近距離接觸奧帆賽、體驗奧運激情、參與奧林匹克主題活動的休閑娛樂場所和奧運贊助商進行品牌宣傳、文化展示和VIP接待的熱點地帶。西側與音樂廣場、五四廣場、奧運景觀橋相通,東端與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相連,佔地面積1萬余平方米。同時也是參觀奧帆比賽最佳場地;參觀青島銀海國際遊艇俱樂部【30】,它是中國第一個以遊艇俱樂部為主題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2008年奧運帆船賽訓練基地,在這里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景點,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零點,是經過國家測繪局批准,經過無數次精準測量而確定的;後乘火車返回,結束愉快旅行。
住宿不知道你要幾星的?反正青島星級酒店7、8兩月房價都瘋了。准三以上酒店基本都訂不到房。
現在快捷酒店都按准三的價格走了。
內蒙古路現在建成青島世界旅社,有很多快捷酒店。比如莫泰168等,前幾天去看了一家新開的,就在公交車站旁,門市價200多還不含早餐。不過線路很方便,在市北區,離開各個景點的公交車很方便。
『肆』 中秋節小三天假想利用兩天時間去上海玩,請幫忙提供一個最佳的遊玩路線謝謝了!最好兩天內就能完成的。
上海的十條漫步線路(轉自豆瓣)
漫步線路1
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地址:東平路9號 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怎麼樣啊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屬重點大學,是一所環境優美,學術氛圍濃厚的知名院校。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前身之一是成立於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學院。1963年,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湖南林學院遷往廣州與華南農學院林學系合並成立中南林學院,直屬國家林業部管理。2000年,學校轉為省部共建。2005年,學校更名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與原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並。
(5)小紅樓轉讓擴展閱讀:
截止2019年1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有研究生院和24個教學單位。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餘人,其中:本、專科學生2.6萬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人。校園佔地面積1388畝,擁有一個佔地面積達7萬余畝的教學科研實驗實習基地(湖南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
校舍建築總面積70.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8.57億余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4.24億余元,圖書館現有文獻總量1419萬冊(件),其中印刷型文獻232.60萬冊;電子圖書201.09萬冊;博碩士論文916.69萬篇;電子期刊81.77萬冊。擁有各類文獻資源資料庫60個(子庫134個)。
『陸』 描寫大自然的詩〔要有山有水有橋〕
1、《桃花溪》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釋義:
山谷雲煙繚繞,溪上飛架的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漁人。這里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2、《行香子·樹繞村莊》宋代: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釋義: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遠遠一帶圍牆,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3、《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釋義:
峰巒疊嶂,環抱著小橋流水;河水青碧,縈繞著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幾間茅舍靜立其中。和煦的春風時時吹拂,使得房屋清潔,纖塵皆無。
午睡醒來,滿耳都是婉轉的鳥鳴。斜倚枕頭,想起當年做官時,聽早朝的雞鳴,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貪戀閑適,已忘卻了從政建功的美夢。
4、《清平樂·題上盧橋》宋代:辛棄疾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釋義:
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與溪流的環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經發生過多少次滄桑陵谷的變遷,許多昔日繁華興旺的都市,後來卻變成種植莊稼的田野。這個地方的山川形勢不比尋常,莫非也曾經歷過某種小小的盛衰興廢么!
5、《洛橋晚望》唐代: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釋義:
天津橋下的冰剛剛凍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幾乎已經沒了行人。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台亭閣,皎潔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
『柒』 上海上海~推薦下。我16歲啦
【上海十條經典漫步路線】約上三五知己,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親近自己的雙腿。
漫步線路1
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 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 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 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 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 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 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 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 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 地址:東平路9號 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 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 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 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 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為了你的電腦安全,請只打開來源可靠的網址。打開網址 取消 此鏈接轉自手機瀏覽器,可能無法打開。打開網址 取消
『捌』 青島機場到海雅閣精品酒店的路線,打車要多少錢有公交車嗎
一,公交線路:223路,約13.1公里整個
1,從青島站,步行約330米到達火車站
2,乘坐223路,經過18站,到達天山區站
3,步行約220米到達米蘭風尚酒店
2,(還有一個傳統的小吃街附近青島碼頭,叫劈柴院)青島小吃
1,烤魷魚 - 魷魚-Roast
2,醬豬蹄--Braised豬腳
3,三鮮餃子--Three,美味的鍋貼
4,白菜包子--Pork和中國cabbage包子
5,辣炒蛤蜊拉--Sauteed蛤辣椒
6,海鮮鹵面--seafood面條<br飯或豬排飯
7,排骨米飯--Spare排骨/> 8。鯖魚餃 - 國產mackerd餃子
9,海藻果凍--Agar果凍
10,雞肉混沌--Wonton在/> 3雞湯
<br,青島特產
十商品特點:
青島啤酒(中國馳名商品)
嶗山牌礦泉水(真正的和QUOT;神水&QUOT)
即墨老酒(全國輕工系統酒類質量大賽金獎)
田園牌草編工藝品二進制女鞋品牌(中國馳名商品)
紅超牌真空包裝文蛤
天鵝牌刺綉花邊產品
大成許可轉讓畫絲綢產品嶗池
茶葉品牌嶗山雲峰梅鶴牌海鮮
著名的有:
海爾家電(中國馳名商品)
海信電視(中國良好知名商品)
澳柯瑪冰櫃(中國馳名商品)
東意斯林干白葡萄酒
伯恩哈德琅琊台酒牌香煙數量
嶗山石(極具收藏價值和欣賞寶石的價值)
Scrimshaw(青島誕生的獨特工藝品)
青島大包(青島市著名小吃)
小紅樓牛肉湯餃(山東小吃)周傑倫鯖魚小吃(青島飯店傳統小吃)
周蛤蜊套餐(青島海鮮餐飲品牌)
清蒸紅島海蠣子(青島小紅樓特色品牌)
谷香村大蝦面(顧祥村面獨家品牌)
美國達爾烤魷魚(美達爾燒烤加盟店)
鮑島海鮮翡翠面(鮑島餐廳的獨特的品牌)
沉陽市仙桃(青島市優質水果)
露農業名優產品Mitao(部)
&QUOT;西施舌:QUOT;海貝(青島特產)
膠州灣蛤蜊(青島市著名)
嶗山仙胎拳魚菜
松茸北宅櫻桃
大澤山葡萄(其種植被命名為家族企業部門和QUOT;中國農村和QUOT的葡萄)
4,推薦幾個地方賣衣服青島:中山路,即墨小商品批發城,台東步行街,其實,學會了討價還價,在哪裡買都便宜,這些地方一定要狠狠砍價。網路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