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權轉讓時轉讓價能否為0或者幾百塊
可以的,就算是贈予也無所謂。
Ⅱ 零對價轉讓股權要交稅嗎
目前我們國家稅收政策是依法收稅,法無規定的一律不征稅。
根據稅收規定:
1、有價證券轉讓,應繳納稅種主要有:契稅、營業稅、所得稅。
2、股權收益根據稅法規定,按照收益額的20%收稅,股權轉讓中沒有收益的轉讓,不收稅。
3、零對價轉讓股權,屬於沒有收益的管權轉讓,法定不收所得稅。
4、根據稅法規定,凡是轉讓都應繳納契稅和營業稅,這是必須。
Ⅲ 股權是平價轉讓 還是 零元轉賬
A 「零元」股權轉讓:
未分配利潤補稅沒商量
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規定,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的,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凈資產核定法、類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以現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B 「平價轉讓」有疑點:被轉讓企業藏所得稅貓膩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2年第40號)的規定,企業應按本辦法的要求,就政策性搬遷過程中涉及的搬遷收入、搬遷支出、搬遷資產稅務處理、搬遷所得等所得稅徵收管理事項,單獨進行稅務管理和核算。不能單獨進行稅務管理和核算的,應視為企業自行搬遷或商業性搬遷等非政策性搬遷進行所得稅處理,不得執行本辦法規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於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後,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Ⅳ 公司股東可否將股權零對價對外轉讓
完全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專相互轉屬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如果是有限公司,那麼轉讓合同無效。
Ⅳ 以0元價格成交的股權轉讓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從兩個方面考慮:
(1)不屬於交易,而是內部資產、負債的重新組合,從最回終實施控制方的角答度來看,其所能夠實施控制的凈資產,沒有發生變化。
(2)由於該類合並發生於關聯方之間,交易作價往往不公允,很難以雙方議定的價格作為核算基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權益結合法進行處理。
(3)權益結合法認為:企業合並是一種企業股權結合,而不是購買行為。既然不是購買行為,就不存在購買價格,沒有新的計價基礎。因此,參與合並各方的凈資產就只能按照其賬面價值計量,合並後,各合並主體的權益既不因合並而增加,也不因合並而減少。
拓展資料
1、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2、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發的糾紛在公司訴訟中最為常見,其中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該類案件審理的難點所在。
Ⅵ 公司股權16.5萬元,以零元轉讓給別人,要交什麼稅
零元轉讓不用交稅,
零元轉讓價格稅務部門認可的話。
Ⅶ 股權轉讓價格可以是零元嗎
不可以的。
價格低是可以的。
Ⅷ 股權轉讓可以以0元轉讓嗎 新三板
任何股權均可以0元轉讓,無論新三板還是主板股票。
但是0元轉讓並不多見,經常見到版1元或者低權價位轉讓的案例,前者是無償贈與,後者是有償買賣。一塊錢事實差別雖不大,法律性質則不同:
0價格轉讓股權,很可能會構成無償贈予股權;
為了逃避債務而0價格轉讓股權,轉股行為可能會被撤銷;
0對價轉讓股權,稅務局可能不會認可。
因此股東在進行股權轉讓過程中,經常會以形式上的1元轉讓方式,而不是0元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