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楊凌第二十二屆農高會調查報告論文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題目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署名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
(三)論文——引言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材料方法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實驗結果
(五)論文——實驗結果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㈡ 2020年楊凌農高會時間
2020年楊凌農高會時間:10月22日-26日。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於2020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楊凌示範區成功舉辦。
此屆農高會共徵集、發布全國11家涉農高校、2家科研院所、7家涉農企業最新農業科技成果819項、涉農專利616項,組織開展7個植物品種權交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主選育的「瑞香紅」蘋果新品種苗木經營權以1100萬元轉讓、創全國新高。
(2)22屆農高會的成果擴展閱讀
2020年楊凌農高會共設6個展館(展區),2000個標准展位,舉辦了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國際種業展、智慧農業技術集成展、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展、創意農業展、品牌農業展、農業機械展等41個專題展。
國家5個部委、31個省市區以及國外企業駐華機構共2000多家單位參展,集中展示了9000多項國內外最新農業科技成果及先進適用技術。
阿里巴巴、華為、廣州極飛、以色列巴卡拉、瑞典富世華等高新技術企業,全面展示了「三農」雲平台、物聯網、雲計算、衛星遙感、人工智慧等「高精尖」技術在農業發展上的應用,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農業盛宴,展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
㈢ 楊凌農高會是什麼啊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CAF),是由農業部等17個部委專主辦,聯合國教科屬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協辦,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最高級別的國際級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會展每年11 月5 日至9 日召開一次,2015年是第22屆。
㈣ 農高會是干什麼的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商務部、農業部等17個部委與陝西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每年11月5日至9日在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定期舉行。它是我國農業高新科技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大型綜合展會之一,被譽為「中國農業奧林匹克盛會」,已成為我國四大科技展會之一。 從1994年開始至今,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農高會的規模、效果、水平和影響逐年提高。特別是近五屆,每屆參會人數都超過130萬,為我國的農業高新技術與產品的交流交易,搭建起了穩固的國際化交流平台。 從2001年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六年組織全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涉農技術和信息參加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博覽會。據統計,六年來,楊凌農高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團共獲大會頒發的後稷特別獎3項,後稷獎15項,累計簽訂各類合同及協議總額達17.34億元,同時連續六年被大會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成交獎」。 本屆農高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團共有全國22個省市70多家科研生產單位的150餘項優秀涉農專利項目參展,參展省市是國知局展團歷年最多的一屆。參展項目涵蓋種植業、設施農業、畜牧業、農業生物技術、綠色食品、中葯材、果業及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專利技術和產品。
㈤ 楊凌農高會時間
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時間為2020年10月22日—26日(星期四至星期一)。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楊凌農高會)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國家5A級農業綜合展會和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
楊凌農高會自1994年創辦以來,始終堅守「服務三農」的初心,依託和發揮楊凌示範區的農業科技優勢,展會規模不斷擴大,展覽內容日益豐富,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26年來,楊凌農高會累計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及我國30多個省市區的上萬家涉農單位、3160多萬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參展項目及產品超過17萬項,連續六屆項目簽約投資和交易額均超過了1000億元,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促進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帶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加強中外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5)22屆農高會的成果擴展閱讀:
楊凌農高會舉辦地點: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展覽展示:
1、脫貧攻堅成就展(D館):展覽面積2.3萬平方米,標准展位500個。
舉辦全國脫貧攻堅成果展、陝西省脫貧攻堅成就展、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陝西3+X特色現代農業展、十三五陝西農業科技創新暨科技扶貧成果展、鄉村旅遊展、供銷系統扶貧產品展、婦女手工藝特色產業暨巾幗現代農業脫貧攻堅展、楊凌科技扶貧展等專題展。
2、農業高科技展、國際農業合作展(C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標准展位450個。
舉辦農業高科技展和國際農業合作展。
農業高科技展:舉辦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科院等部委專題展;主賓省展、外省市農業高新技術展、水利新技術展、林業發展成就展、創意農業展、西農大科技成果展、楊凌農科成果展、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展、數字農業展、智慧農業展、人工智慧展等專題展。
國際農業合作展: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國際種業展、自貿區展、跨境電商、外國企業高新科技和農業合作交流展等專題展。
3、現代農業產業展(B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標准展位600個。
主要舉辦現代種業(農作物種子、蔬菜種子)、設施農業(溫室大棚、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循環農業(農葯、化肥、畜牧、苗木、花卉)、智慧農業、休閑農業、農業物聯網等專題展。
4、品牌農業貿易館(A館):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標准展位250個。舉辦各省、市、縣品牌農業展、企業產品展、國內外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活動。
5、農業機械展區(E區):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
主要舉辦國內外農業機械、設施農業小型農機具、無人植保機等農業裝備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二手農機具展示、交易。
6、現代農業示範園展區(F區):面積8.5萬平方米。
以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培訓示範中心、智慧農業示範園、高科農業體驗園、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等園區為重點,展示體驗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新成果。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楊凌農高會官網——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
㈥ 今年楊凌農高會成果咋樣
11月9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二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落下帷幕。大會共接待國內外各界代表和群眾165萬人次,其中知名專家和高端客商1300多人,專業觀眾1.06萬人。大會項目簽約投資及交易總額達1105.9億元,較上屆增長9.7%。
集中舉辦了現代農業理論研討、特色農業展覽展示、農業科技成果信息發布等8大板塊、69項重大活動。共舉辦了29個專題展,首次舉辦了馬鈴薯主糧化、金融服務現代農業、全國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建設20周年成果、全國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協同創新戰略聯盟、食用菌等專題展覽活動,國家10個部委、19個外省市、國外等1900多家企業和單位組展參會,集中展示了85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及先進適用技術。
本屆農高會國際合作交流活動更加活躍,以「一帶一路:合作·發展·共贏」為主題,以哈薩克為主賓國,共舉辦了楊凌現代農業高端論壇、國際農業科技論壇、中外農民創業論壇、中哈現代農業推介洽談會、中荷馬鈴薯及園藝企業對接洽談會等15項國際交流活動;國家科技部與荷蘭、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的15位部級官員出席相關活動;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政府官員、農業專家和知名企業家齊聚楊凌,共同探討農業發展重大問題,開展了3場「一帶一路」國家農業項目洽談活動。「一帶一路」成為本屆農高會最鮮明的特色。
本屆農高會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 」戰略,以打造「網上永不閉館的農高會」為目標,首次開通運行網上農高會,搭建了在線交易和展示平台,網上農高會點擊量達17萬人次;與阿里巴巴聯手舉辦了60小時的「聚變農高會」活動,銷售額突破2100萬元;與神州數碼聯合投資成立了楊凌農業雲服務公司,將打造中國楊凌農業大數據中心和農業示範推廣平台等「一中心四平台」;同時還與台灣有關方面簽訂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合作框架協議》。
本屆農高會紮根田地,致力於服務農業發展、農村進步、農民增收和農技推廣,各項活動更加貼近「三農」實際,特別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和歡迎。會期共組織舉辦了19場、25個專題的農業實用技術講座,聽眾達3300人次;先後舉辦了為期4天的專家咨詢服務活動,接待咨詢2.28萬人次。同時還舉辦了「鑒寶農高會」、婦女手工藝品展覽等活動,受到參會者的一致好評。
㈦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的時間地點
農高會是與北京國際周、上海工業博覽會、深圳高交會具有同等影響的版中國四大科技權展會之一,每年11月5日至9日在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舉行,至今已舉辦了22屆。隨著楊凌示範區的發展,農高會的品牌已逐漸形成,已成為楊凌的名片。
農高會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農業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環保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監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國專家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18個部委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加拿大農業與農業食品部等13個國內外機構共同協辦。
㈧ 有誰知道第一屆農高會,的有關情況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創辦於1994年,是由國家科學技術部、商務部等19個部委與陝西省政府聯合主辦。
農高會每年11月5日至9日,在陝西省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舉行,以現代農業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主要內容包括國際合作交流、展覽展示、科技成果及植物新品種信息發布、項目及技術洽談與交易、農業技術咨詢培訓、評獎評優等六大板塊。
首屆中國楊陵農科城技術成果博覽會 1994年10月18日至23日,由國家科委和省政府聯合舉辦,省內各地市、各廳局及省直屬單位37個代表團和來自北京、山東等18個兄弟省市的展團參加了農博會,參會群眾和客商21萬人(次),參展項目1600餘項,簽訂成果交易合同1175項,金額7.3億元。
㈨ 農高會是什麼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商務部、農業部等17個部|委與陝西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每年11月1日至5日在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定期舉行。它是我|國農業高新科技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大型綜合展會之一,被譽為「中|國農業奧林匹克盛會」,已成為我|國四大科技展會之一。從1994年開始至今,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農高會的規模、效果、水平和影響逐年提高。特別是近五屆,每屆參會人數都超過130萬,為我|國的農業高新技術與產品的交流交易,搭建起了穩固的國|際|化交流平台。
從2001年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六年組織全|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涉農技術和信息參加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博覽會。據|統|計,近年來,楊凌農高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團共獲大會頒發的後稷特別獎3項,後稷獎15項,累計簽訂各類合同及協議總額達17.34億元,同時連續六年被大會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成交獎」。
本屆農高會還特別開展了「農高會在線」項目,「農高會在線」所包含的項目涵蓋種植業、設施農業、畜牧業、農業生物技術、綠色食品、中葯材、果業及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專利技術和產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商品供過於求的今天,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已日益凸顯。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今商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網上農高會使得楊凌農高會不光停留在會展一周時間里而是開展常年的農高會業務,產生常年的經濟效益,有了「網上農高會」還使得一些沒有機會參加農高會的廠家能夠進來,從而展示他們的產品和技術,並獲取其他廠商的新技術新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