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

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6-10 05:51:02

①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的辦學成果

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學有3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352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科研經費實現了穩定和持續的增長,2011年科技經費總量15.05億元。2011年,簽訂千萬元以上大項目達到25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77項,總資助額度達到13267萬元,授權專利482項(其中發明420項)。2011年公布的2010年度科技論文統計中,天津大學被SCIE、EI、ISTP收錄論文數分別為1027篇、1571篇、814篇,235篇SCI論文被評選為表現不俗的論文,1篇論文被評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天津大學科技園是中國首批15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試點之一,通過了教育部、科技部的驗收並正式授牌。
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1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13項;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個;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項;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137種;並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3個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
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學有各類留學生1801人,來自89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上31個國家和地區的139所高校、研究院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2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
2010年6月23日,中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在天津大學啟動。包括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在內的61所高校,成為首批實施「卓越計劃」的高校。截至2011年8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20個本科專業及茅以升班入選「卓越計劃」。

② 國家研究生獎學金算國家級獎勵嗎

算。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是由國家教育部、財政部設立,中央財政出資,用於獎勵版普通高等學校(以權下簡稱高等學校)中表現優異的全日制研究生。

為發展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2012年9月1日起,中國研究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4.5萬名在讀研究生。

(2)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擴展閱讀:

2012年10月22日,中國政府網發布《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為發展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2012年9月1日起,實施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制度。

該獎學金不僅有利於激勵研究生「學習成績優異,科研能力顯著,發展潛力突出」,而且有利於國家為各行各業培養大量高素質的研究生人才,從而為「科教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撐。

③ 2012在職教育碩士成績出來了

一、根據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建議錄取分數線(聯考總分不低於140分),結合我校各學院的實際情況,經研究,現定出我校教育碩士擬錄取分數線為:
三門聯考科目考試總成績不低於145分,聯考外語單科不低於40分,其他科目單科(含專業課)不低於30分。其中:1、學科教學(英語)專業要求英語二和專業英語均不得低於40分;2、學科教學(語文)專業要求專業課不得低於60分。
二、我校教育碩士不接收外校調入,不接受校內專業領域間調劑。
三、所有已達到我校擬錄取分數線者,均須進行政治考核和資格審查,我辦將把此通知及政治考核內容寄發給上線考生

④ 教育部怎麼規定研究生的國家獎學金

財政部與教育部2012年10月聯合發布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評審一次,所有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資格申請。有意願申請國家獎學金的研究生,本人應如實填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申請審批表》,向所在基層單位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按照目前全國各高校與科研機構通用做法,只有研二研三與博士二三年級才能參評,入學當年不能參評。目前目前部分中央部屬高校(重慶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等)已經開始2013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工作,省屬要到10月以後。

⑤ 2013年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結果在哪兒看,不要百度文庫的,找起來不方便

http://www.cdgdc.e.cn/xwyyjsjyxx/xxsbdxz/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學科劃分,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
第一輪評估於2002-2004年,第二輪評估於2006-2008年。此次學科評估歷時一年,按照自願申請參評的原則,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所需數據由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公布的公共數據和參評單位報送的材料構成。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公示、核查,同時還邀請了學科專家、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進行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最終評價結果。因此,這次「學科評估」與社會上種種大學排名有所不同。首先是以學科為對象,比起以大學為對象,更具可比性,此外,數據的採集更為鄭重和可靠,依靠全國的專家進行評估也令人更加信服。
公布評估結果旨在為參評單位了解學科現狀、促進學科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提供客觀信息;為學生選報學科、專業提供參考;同時,也便於社會各界了解有關學校和科研機構學科建設狀況。
學科評估結果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如果總量指標和規模指標比重較大,容易引導學校注重數量和規模,並容易使高校辦學產生同質化的問題。本輪評估採用多項代表性指標代替總量指標,並對規模指標設置數量上限,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改革,有利於抑制高校單純追求規模擴張,使學校更好地將工作重心放在充實學科內涵、提高學科水平上,同時也更有利於高校學科突出特色,形成多元化學科形態共同發展的局面。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質量是衡量高校學科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本輪評估首次運用了在學培養質量與畢業後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引入「學生畢業後質量跟蹤評價」,改變了以往的評估中人才培養指標相對單薄的情況,一方面充實和完善了學科評估的內涵,使學科評估結果更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將有利於高校更加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入,為學生業務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更好的條件。
社會服務是學科的主要功能之一,學科社會服務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培養創新人才的能力、轉移通過學術研究創造出來的知識和技術的能力、以其先進的理念和文化引領社會發展的能力。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是學科聲譽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淡化科研經費,強調專利成果轉化,並邀請大量行業和企業人士及本學科專家對包括社會服務和學術道德在內的學科聲譽進行全面評價,這對促進全面理解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加強學科內涵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本次學科評估的四個一級指標之一,在評價視角和評價模式上有較大創新,常規的教學成果獎和教材建設指標繼續存在,而最令人欣慰的是這個一級指標的重心放到學生身上了,設置了在校生參與國際交流指標,引入了優秀在校生和近十年優秀畢業生指標(要求給出姓名和個人發展介紹),還首次使用了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查結果,這對鼓勵學校加大對學生培養的投入和全面促進博士學位論文質量提高,有積極的引導作用。這次評估的另一個新變化是增設了用人單位對學生畢業後質量的跟蹤評價,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邀請30多個部委和近500家企業界人士參與。
此次評估在科研成果評估模式上有了重要的改革和創新,核心就是注重質量和內涵、注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例如,參評學科的專利成果不直接採用專利數量,而是考察轉讓和應用的專利情況;同時主觀評價中,不僅有學科同行,還有大量行業和企業人士對參評學科科研成果對社會的推動作用和意義進行綜合評價。在評估中,特別強調將三者有機結合與呼應,全面、准確和客觀地反映出參評學科研究成果的真實內涵和價值。
針對目前高校科研中存在的浮躁風氣,這種將成果形式(專利)、質量與內涵(轉化和應用)、影響力和意義(社會綜合評價)有效結合的評估模式創新,不僅有效提升了評估的准確性、客觀性,同時也將發揮極大的導向作用,對未來各學科科研中注重內涵、注重社會貢獻、遏制學術浮躁風氣、嚴肅學術道德等等都將產生持續和深遠的影響。

2013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的四大工科強校:第三次學科評估,哈工大 >上交大、浙大:

清華 第一位
哈工大 (同有的12科總分1015) 第二位
浙大(同有的12科總分981) 第三位
上交大(同有的12科總分968) 第四位
上交大勉強和上次評估持平,浙大退步較多。

2013年教育部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發布,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參評28個學科,其中16個學科排名全國前五位,25個學科排名全國前十位,力學與清華、北大並列第一。

2013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其他理工類高校位於前10位的學科個數:
華中科技大學 共參評37個學科,其中有16個學科位於前10位.
中南大學 共參評28個學科,其中有15個學科位於前10位.
中國科技大學(理類) 共有20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4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天津大學 共參評23個學科,其中有14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共有18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3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同濟大學 共有2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3個學科位於前10位.
東南大學 共有22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2個學科位於前10位.
西安交通大學 共有20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1個學科位於前10位.
重慶大學 共有3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0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大連理工大學 共有23個學科參評,其中有9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北京理工大學 共有2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8個學科位於前10位.
華南理工大學 共有1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6個學科位於前10位.
西北工業大學 共有29個學科參評,其中有5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北京交通大學(211高校)共有1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5個學科位於前10位.
湖南大學 共有27個學科參評,其中有4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211高校)共有23個學科參與評估,其中有4個學科位於前10位.
西南交通大學(211高校)共有20個學科參評,其中有4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11高校)共有11個學科參評,其中有3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南京理工大學(211高校)共有1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3個學科位於前10位.
北京郵電大學(211高校)共有5個學科參評,其中有2個學科位於前10位.

⑥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是什麼級別的獎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是中央政府設立的級別最高的獎學金。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是由國家教育部、財政部設立,中央財政出資,用於獎勵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等學校)中表現優異的全日制研究生,為發展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2012年9月1日起,中國研究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

該獎學金不僅有利於激勵研究生「學習成績優異,科研能力顯著,發展潛力突出」,而且有利於國家為各行各業培養大量高素質的研究生人才,從而為「科教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撐。

(6)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擴展閱讀

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准為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准為每生每年2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制度的建立,特別需要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保證每一個獲獎者都名符其實。毋庸諱言,在巨額獎學金的利益面前,弄虛作假和故意打壓等卑劣做法一定會有。

比如,如果優秀的研究生因為沒有給導師完成好任務,而埋首於自己的學習與研究,那麼就會有導師故意不讓申請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而推薦那些不是最優秀的研究生獲得獎學金。類似的問題,尤其需要規章制度有進一步明確的規定。

⑦ 研究生教育

一、招生工作

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規模穩中有升,達2680名,其中:招收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2117名(碩士生1740名、博士生377名);在職專業學位碩士生563名(工程碩士496名、MPA55名、MBA12名)。

二、培養工作

2012年度進一步加大對優秀研究生的科技創新扶持獎勵力度,本年度先後獎勵和資助286人次,包括:創新性科學研究資助55人,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資助35人,優秀科研成果獎勵70人,優秀學位論文獎勵126人次(校級123人、北京市優博2人、全國優博1人)。無論是資助額度還是廣度,均達歷年新高。

進一步探索本-碩-博貫通式培養模式,完善碩-博貫通式培養的選拔機制;分別進行了本-碩-博和碩-博貫通式培養的研究生選拔工作,2012年度共選拔產生本-碩-博和碩-博貫通式培養的研究生88名。在校博士生的生源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

創建地學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為高層次地學人才培養提供重要的科研與工程實踐平台。為進一步加強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拓展地大研究生培養的空間資源、延伸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途徑、探索應用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2012年度繼續實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新建「地學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4個(沈陽地質調查中心、雲南省有色地質局、雲南省地質礦產局、雲南省地質調查局);為創新性地學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科研與工程實踐的重要平台。

三、課程建設

進一步加強研究生的課程建設與教學研究,促進研究生教學內容更新與教學改革。為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形勢,滿足社會高層次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進一步貫徹學校「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推進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加強研究生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2012年度組織實施研究生教材建設與教改立項工作,共立項資助21項,其中:教改項目11項、教材建設10項;並對各類項目進行了定期檢查驗收。

四、交流合作

加強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氛圍、拓展國際視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國際交流水平。分別採取「練內功、請進來、走出去」的系列措施,加強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氛圍、拓寬學術視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國際交流水平。練內功:組織實施全校性的「研究生學術文化節」和「研究生學術報告會」,2012年度的研究生學術報告會共有1848名研究生進行了學術報告(博士生362人、碩士生1486人)。請進來:開設「研究生名師講堂」,聘請國內外專家來校講學,2012年度舉辦研究生名師講堂113場次(專題學術報告96場、專家授課17門)。走出去:開設「國際學術交流」專項,資助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35人次;聯合創辦的「中-日研究生論壇」,2012年發展為「中-日-韓研究生論壇」,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2012年分別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合作關系。大力實施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研究生公派留學項目,成功選拔公派留學研究生規模創歷史新高。為提高學校研究生外語水平,2012年組織選拔了100餘名研究生參加英語托福班強化培訓,促進選拔高質量的研究生公派留學。2012年地大共有48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批准,其中:其中攻讀博士學位21名,聯合培養博士生27名;研究生公派留學規模創歷史新高。

五、質量管理

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完善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各個環節的質量監控與管理,確保培養質量。從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強質量監控與管理,分別推進實施:研究生招生環節的巡視檢查工作,研究生教學與培養環節的督導工作,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行為規范監測工作,以及博士學位論文的匿名評審工作。切實加強研究生的學風建設,重視過程管理,嚴把學位出口,建立健全淘汰制度。2012年檢測博士、碩士學位論文2000餘人次,對其中300餘份論文提出整改建議,對18位研究生做出延期整改和推遲畢業的處理決定。2012年度全校共授予研究生學位總人數1739名(博士學位282人、碩士學位1457人),創歷史新高。

六、獲獎成果

大力實施研究生科技創新扶持獎勵計劃,2012年度(12月31日統計)在校研究生發表SCI檢索論文175篇(全校348篇),其中:學術榜刊論文44篇、國際SCI論文70篇、國內SCI論文61篇;研究生發表SCI論文總數和在外刊發表SCI論文數快速提升,並有2名博士生(張凡、孟俊)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發2篇學術論文,取得歷史最佳成績。

2012年度學校又有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蔣小偉、李淼),另有1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第二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彭國華)。

同時,加強研究生教學成果與教育管理經驗總結,推廣宣傳與交流,慶祝中國地質大學建校60周年,組織編著出版了98萬字的「中國地質大學60年研究生培養文集」—《根深葉茂》。

針對地大近些年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績,組織開展學校「地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機制創新探索與實踐」研究成果總結與教學成果獎的申報工作,獲得2012年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並被推薦申報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七、附錄

表1 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一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⑧ 獲得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有什麼好處

自2009年全面開展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來,已涌現出一批在實習實踐中表現優秀、成果突出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為進一步提高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增強該類研究生在工程實踐中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便於各培養單位和企業之間及時總結和交流經驗。經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研究,決定於2013年起,在全國各培養單位中開展「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評選活動。評選工作每年開展一次,每次評選「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不超過100名。

現將我校「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評選活動通知如下:

一、獎項名稱

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

二、評選范圍

上一年度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2013年首次評選范圍為2011至2012年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

三、評選條件

1.完成實習實踐任務,解決實際問題,成果突出。

2.實習實踐任務需以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本人為主完成。

3.參評者在實習實踐中表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

四、組織與實施

1.
各院系負責組織推薦參評人選,並與實習實踐的單位共同推薦,於2013年5月31日前將材料匯總後,統一向研究生院培養辦報送紙板推薦材料和有關書面材料(推薦材料見附件一、二)。推薦表和有關材料的電子版請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2.研究生院培養辦對各院繫上報材料進行審核及篩選,並將篩選結果報送至教指委秘書處。

3. 領域專家對推薦材料進行初審,並給予初審意見。

4. 評審專家委員會對推薦材料及領域專家初審意見進行評審,並向教指委提出提名名單。

5. 教指委對提名名單進行審定,設立為期14天的公示期,通過後,發布表彰名單。

五、表彰與宣傳

給予「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榮譽稱號。獲獎者申報的成果匯編出版,公開發行。

六、其他

⑨ 考上了研究生當地有獎勵嗎

沒有,個別鄉鎮(街道辦)是否有自設的獎補政策,請咨詢戶籍所在鄉鎮(街道辦)。若因家庭經濟貧困導致上學困難,岳池籍研究生可到岳池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申請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

為發展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2012年9月1日起,中國研究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4.5萬名在讀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萬名,碩士研究生3.5萬名。

(9)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擴展閱讀

2012年10月,財政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關於印發<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中央財政出資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等學校)中表現優異的全日制研究生。

通知稱,每年評審一次,所有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資格申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評審工作,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教育法規,杜絕弄虛作假。

⑩ 詹成的主要科研立項/教學成果

1)數字化口譯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007年9月立項 參加
2)國家級精品課程「英語口譯(課程系列)」 教育部2007年11月 主講教師
3)口譯研究方法論 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08年1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4)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8年6月 參加(排名第三)
5)立體化英語教學平台(Computerized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tform)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與廣州藍鴿科技公司橫向科研項目 2009年3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6)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年2月 參加(排名第三)
7)國家級教學團隊「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7月 核心成員
8)口譯規范描寫及其在口譯教學與評估中的應用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10年12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二)
9)翻譯專業雙學位/雙專業培養模式改革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級教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 2011年3月立項 主持
10)高層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年度國家人文社科項目 2011年6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11)政治會談口譯中的譯員角色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基地招標項目 2012年12月立項 主持
12)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3年1月 參加(排名第二)
13)翻譯專業碩士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2013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 2013年12月立項 主持
14)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2月 參加(排名第二)

閱讀全文

與2012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