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案例分析裡面,怎麼計算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產生收益,交稅所以貸記應交增值稅。
補繳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如下:來源於聯營企業的應納版稅權所得額=投資方分回的利潤額÷(1-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
應納所得稅額=來源於聯營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適用稅率。
稅收扣除額=來源於聯營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
(1)轉讓金融商品擴展閱讀:
投資所分的利潤、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投資收益在稅收上是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稅項目,應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
投資方企業從被投資的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於聯營企業,則不退還已繳納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的適用稅率高於聯營企業的稅率,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應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㈡ 金融業的征稅范圍有金融商品轉讓,但是不包括購入金融商品行為是什麼意思
這樣想,有收入才要交稅,轉讓金融商品時取得了收入,所以要交稅,而購入金融商品的環節是發生支出,是不交稅的。
㈢ 金融商品轉讓如何開具發票
一、金融商品持有及轉讓增值稅涉稅問題
(一)取得金融商品保本收益
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應當按照規定徵收增值稅。
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
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㈣ 基礎資產轉讓屬於金融商品轉讓嗎
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權的業務活動。其他金融商品轉讓包括基金、信託、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和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轉讓。
納稅人從事金融商品轉讓的,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的當天。
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
轉讓金融商品出現的正負差,按盈虧相抵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若相抵後出現負差,可結轉下一納稅期與下期轉讓金融商品銷售額相抵,但年末時仍出現負差的,不得轉入下一個會計年度。金融商品的買入價,可以選擇按照加權平均法或者移動加權平均法進行核算,選擇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
金融商品轉讓,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 票。
㈤ 金融商品轉讓如何繳納增值稅
轉讓金融商品增值稅計算:
金融商品轉讓,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為3%。
轉讓應交增值稅=(3000-2500)/(1+6%)×6%
用售出得到的價款減去成本。
金融商品轉讓按規定以盈虧相抵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的賬務處理。金融商品實際轉讓月末,如產生轉讓收益,則按應納稅額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
如產生轉讓損失,則按可結轉下月抵扣稅額,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等科目。交納增值稅時,應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額,則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
金融商品轉讓賬務處理規定:
財會【2016】22號文件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按規定以盈虧相抵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來賬務處理。
金融商品實際轉讓月末,如產生轉讓收益,則按應納稅額:
借:投資收益等科目
貸: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如產生轉讓損失,則按可結轉下月抵扣稅額:
借: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貸:投資收益等科目
交納增值稅時:
借: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額,則:
借:投資收益等科目
貸: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㈥ 金融商品轉讓為什麼不能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我國和大多數營改增國家一樣,存在著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金融企業如何計算抵扣其增值稅進項稅額。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金融服務企業通常有應稅服務、免稅服務以及零稅率服務,而且很難劃分各項服務所發生的成本費用。
另外,金融商品轉讓如果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那麼發票的去處也是個問題,比如說,在基金公司產品代銷模式下,因為代銷渠道會對手續費分成,基金管理公司和代銷渠道機構到底如何給投資人開具增值稅發票呢?所以這些細節問題讓金融商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有了很大困難。
更有專家指出:「金融業企業都非常依賴他們的經營系統,怎麼在短時間內把他們的系統調整好,會有一定的挑戰性。另外,對金融機構來說,難度還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因為這些行業長期以來都沒有開增值稅發票的需求,但是現在他們要和稅務局的『金稅三期系統』對接好,還需要收集和提供更加規范和完整的票面信息、客戶交易信息、銀行賬號、地址以及納稅識別號等,這必然還有很多准備工作要完成。」
所以,我國營改增金融轉讓產品不用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㈦ 金融商品轉讓都包括哪些業務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2〕9號)第七條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或非貨物期貨的所有權的行為。包括:股票轉讓、債券轉讓、外匯轉讓、其他金融商品轉讓
㈧ 金融商品轉讓的銷售額是什麼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轉讓金融商品出現的正負差,按盈虧相抵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若相抵後出現負差,可結轉下一納稅期與下期轉讓金融商品銷售額相抵,但年末時仍出現負差的,不得轉入下一個會計年度。金融商品的買入價,可以選擇按照加權平均法或者移動加權平均法進行核算,選擇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
㈨ 金融商品轉讓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嗎
稅率及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金融商品轉讓的增值稅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徵收率為3%。
金融商品轉讓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的當天。金融商品轉讓,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普通發票。
銷售額的確認
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轉讓金融商品出現的正負差,按盈虧相抵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若相抵後出現負差,可結轉下一納稅期與下期轉讓金融商品銷售額相抵,但年末時仍出現負差的,不得轉入下一個會計年度。
由此可見,金融商品轉讓以盈虧相抵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企業應設置「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核算其增值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