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小學教師獎項成果簡介

小學教師獎項成果簡介

發布時間:2021-06-09 15:24:23

A. 石景山六一小學老師簡介

石景山六一小學擁有北京市骨幹教師:寧佩榮、劉暢、隋學琴;石景山區骨幹教師:楊維琦、穆建蘋、歷娟、焦倩、蔡雲、李永恩、何傑、劉小嫻、張鳳;六一校級骨幹教師:張敬 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六一老師簡介:

寧佩榮:1991年參加工作,多次在市、區教學研討活動中進行觀摩課、研討課。曾在石景山區首屆骨幹教師創新杯大賽中獲一等獎。多篇論文獲國家級、市區一、二等獎。在教學中,她努力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研,努力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努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在語文課堂上努力創設輕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能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人人都有所收獲,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劉暢: 01、0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北京市中青年語文學科骨幹教師,07年在申報過程中也通過了區里的初評。
先後完成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課程、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課程、北師大科研課程班學業,多次參與市級教改培訓。
曾獲得「區級十佳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論文在國家、北京市、石景山區評選中幾十篇被評為一、二等獎;評優課多次獲市、區級一、二等獎;指導的青年教師在市、區級比賽中獲一、二等獎,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作文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
參與了《誦讀》、《小學生節日紀念日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等書籍的編寫工作,本人及指導的學生多篇文章在《作文導報發表》。

隋學琴:女,1962年出生,1981年畢業於北京第三師范學校,2003年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部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2006年北京市委黨校石景山分校「社會工作與管理」本科畢業,北京市石景山區六一小學勞技專職教師。曾被評為局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石景山區優秀教育工作者。自1996年任勞動技術專業教師以來,不斷鑽研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教育教學理論,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積極探討小學素質教育實施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努力在教學方法研究、課程教材建設中探索創新,做出新貢獻,並認真總結教育教學新經驗,積極主動提出教改建議。課堂上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用激勵、贊美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在課堂實踐操作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1998年,首次被評為石景山區勞動學科中青年骨幹教師,後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市中青年骨幹教師,全國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並多次承擔市、區級觀摩課,真正做到引領本區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作用。

楊維琦 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自2006年初,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區六一小學擔任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連續三年在區基教課改教育教學設計與實踐大賽中均榮獲二等獎,論文和個人作品、網站製作也獲得了突出的成績,輔導學生多次榮獲全國、市、區各級獎項。
穆建蘋 畢業工作後就參與了北師大「基於網路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的全國重點課題研究工作,成為北京市第一批實驗教師。在區課堂教學大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市級研究課《乞巧》、《感悟國防綠 暢談武器槍》獲得好評。她的教學論文、案例和網路資源在「跨越式」全國年會及北京市各項評比中多次獲獎。她還曾獲得區優秀共青團員、師德好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教育教學成績顯著。2010年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
歷娟老師,1998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小學高級教師,在教學一線從教十幾年,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她撰寫的二十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市區級一、二等獎,其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隱性」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品悟教材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淺談「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等多篇文章在市級刊物發表。近幾年她曾先後承擔過兩次市級研究課,多次區級研究課,均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2009年獲北京市和石景山區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市、區一等獎,2010年《平均數——親近數據凸顯概念的本質》獲全國中小學教師「精彩一課」徵文評選「教研成果獎」一等獎,2011年獲石景山區第九屆中小學教育教學說課展示一等獎、教學設計一等獎,並且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連續四年被評為小學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

焦倩 區級語文骨幹教師

蔡雲 區級數學骨幹教師 六一小學副校長

李永恩 體育教師

何傑,畢業於北師大藝術傳媒學院;從事音樂教學15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教學風格清新、自然、幽默;獲區青年教師評優課一等獎,一級教師評優課二等獎,區首屆創新杯教學比賽一等獎;多次承擔市、區研究課、觀摩課任務,並受好評;多次在市、區教學論文評比、課件比賽中獲獎;被授予「美育先進工作者」、「石景山教育先進工作者」、石景山區「校外教育標兵」 、石景山區「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劉小嫻,女,德育主任,小教高級,在六一小學的教育崗位上已經奮鬥了16年。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績:
1.北京市少先隊銀質獎章
2.石景山區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
3.石景山區教育先進工作者
4.石景山區奧林匹克教育先進個人
5.論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形成校園文明時尚》在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 果展評活動(第五屆「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6.德育調研報告》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第四屆優秀的與研究成果》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7.《給孩子進步的機會,他會越做越好-----行為塑造個案報告》在「首屆全國新課程下德育創新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8.《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研究》榮獲國家級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鳳 小學高級英語教師 英語本科。1991年參加工作。曾在在北京市校本研討會上作<Welcome to Beijing >英語研討課,受到好評。撰寫論文多次在全國及市區比賽中獲獎。2004年,參加北師大的全國課題「網路環境下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探索」試驗,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網路課件資源不斷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為一名創新型、科研型教師。
張敬 在班級中進行 「綠色班級管理」訓練,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高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自主管理自己。在管理中,也在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與時俱進,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班級管理實踐綠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e時代下,做遨遊於網路的班主任。利用希望谷網路平台進行班主任工作地嘗試。讓學生也參與管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我常常更新「班級園地」 ,師生之間少了上下級關系,營建了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B. 小學老師素質教育業績成果有哪些

目前,中小學來教師的職稱源有未定、二、一、高級職稱;
在大學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稱;
中學里有:正教授級高級教師、高級教師(相當於副教授)、中學一級、中學二級;
小學里有:小中高(相當於中學高級)、小學高級(相當於中學一級)、小學一級(相當於中學二級)
小學:小教二級 小教一級 小教高級 小教超高。

C. 小學數學優秀教師先進事跡

劉燕,女,中山市石岐楊仙逸小學副校長,廣東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劉老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一位模範履行教師職責,既有高尚師德又具備精良業務素質的教師。
她具有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精通業務,嚴謹治學,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著,課堂教學體現了個人獨有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參加全國、省、市教學評優課多次獲獎,曾獲全國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獲全省一等獎7次。她不斷加強理論修養,在被選派參加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期間,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學員。所撰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並有多篇獲得省、市的一、二等獎。
劉燕老師具有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她主持的科研課題——「構建和諧教學環境中的小學教學質量發展性評價研究」榮獲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三等獎。該課題探索出了一套合理的、發展性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該體系的實施,學校營造出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了每個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了教師團隊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團隊合力,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提高。
她還主持了中山市規劃課題,「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創造個性關系研究」, 通過對學生家庭教育狀況和創造個性的調查,探討家庭教育狀況與小學生創造個性之間的關系,發現有利於小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家庭教育方法,對指導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建議。該課題獲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優秀論文獎。
目前,劉燕老師正在主持開展「小學數學前置性探究學習研究」。該課題初步探索出了有利於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該方法受到數學老師的好評。課題還沒有結題,老師們已經開始採用該方法實施和組織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學生歡迎。
劉燕老師在培養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文化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做出顯著的貢獻,她指導的青年老師在全國、省、市各項數學教學評優活動中多次獲獎,她本人也被評為省的優秀指導老師。她帶領的數學科組教學成績優異,被評為市的先進數學科組,他們多次接待香港和外省市的教育考察團,獲得極高評價。2008年五月份,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十九所香港小學的校長、數學課程領導到楊仙逸小學進行數學教學交流。之前,他們在多個場合直率的表示:香港的數學教學比內地的強。可是當他們聽了仙小數學科組劉燕老師指導的兩節數學課後,連連贊嘆:「太精彩了!」。他們坦誠地說道:「這兩節課改變了長久以來對內地數學教學的偏見」。香港及外地市學校的數學教師紛紛慕名前來聽課和學習。
從教21年來,劉燕老師始終走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前列,承擔實驗探索、示範指導等工作,成為了教師隊伍中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在省、市小學數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她被中山市教師進修學院聘請為客座講師,每學期均為中山市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和課堂教學觀摩示範,她的講座及課堂教學受到了教師進修學院老師和進修教師的高度評價。做為中山市小學數學中心教研組成員,她積極承擔教學研討、送課下鄉、試卷編寫、課外習題集編寫等工作,工作質量高,效果好。擔任石岐區小學數學中心教研組組長,劉燕老師積極組織和開展有實效的教研活動,促進區內各學校小學數學教學均衡發展。她還親自到其它學校進行教學指導,為老師上示範課。劉燕老師以精湛的教學藝術、高尚的師德獲得了同事、家長的好評和學生的歡迎。她倡導的「和諧教學,快樂課堂」活動,引導老師以快樂、健康的心培養快樂、健康的人,引導教師、學生共享情感和智力發展的雙重喜悅。
由於教學業績顯著,劉燕老師先後被評為中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崗位能手」,市「先進工作者」,市「教育名師」,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區「名教師」,獲「吳桂顯教育基金優秀教師」

D. 教師五大獎指的是哪五獎

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班主任津貼標准按人均的40%;45%;50%計算,結合考核結果按等次發放。津貼標准:副校長為人均的50%。中層幹部每人為人均的45%。超課時津貼約占總額的15%,教育教學成果獎占總額的45%。

(4)小學教師獎項成果簡介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獎勵要求規定:

1、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具體項目和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按月發放。

2、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教育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

3、在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確定,績效工資不作為計發離退休費的基數。

E. 中國有哪些教育方面獎項,關於教師個人的獎項,或者教育機構獎項。獲獎資格等等。

教育基金會有:優秀鄉村教師獎、優秀中小學校長獎。優秀「雙師型」教師獎、優秀職業院校校長獎、普通高校優秀教學獎。『教育功臣』獎、「徐特立」獎。

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教育基金會,就連學校有的也有自己的教育基金會。是有獎項區別的。

F. 教師評職稱的教學成果獎指哪些

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版比中獲獎,發給教權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獎也是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6)小學教師獎項成果簡介擴展閱讀

正高級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

3、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廣泛運用於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4、在指導、培養一級、二級、三級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G.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H. 教師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科研意識
科研意識是指人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的心向,潛心捕捉和發現科研課題的求知慾。它是科研活動的內在動力,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識、問題意識、信息意識、合作意識。
所謂自身角色意識,即教師對教師職業應進行科研的認識狀態,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以及對自己科研能力、科研優勢的認識狀態等。意識越清醒,則行動越堅定。在這里我認為其中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是最為重要的。
所謂問題意識,即教師對教育現象的認識狀態,對教育成績與事物的准確判定水平,具體又體現在教師對科研課題的選定上。對教育現象越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選題的准確度就越高,對新情況、新問題就越敏感。
所謂信息意識,即捕捉科研問題與解決問題資料的能力,思路清晰、准備充分,則能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證據與鑰匙。
所謂合作意識,即教師藉助他人能力或協助他人共同攻關的心理狀態。合作意識越強的人,越能集思廣益,豐富提高自己。
第二、科研意識
即進行教育科研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由於教育科研對象的特殊性,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入。據介紹,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理論的創立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學習,涉及教育學、中小學教育史、心理學、大腦科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文藝作品、少年讀物、時事新聞科技信息等,其中屬於方法論的書就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系統科學》、《最優化原理》等。
一般教師進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備必要的學科知識外,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不可缺少。1、教育科研的基礎理論
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文化學等。他對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導價值。2、教育科研的專門理論
教育科研作為一項具體的科學實踐,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規范和要求,形成為一門較為獨立的學科,包括教育科研原理與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保證教育科研規范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前提和基礎。
第三、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知識運用於教育科研情境解決相應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發現問題能力、預測設計能力、信息篩選能力、實施操作能力與書面表述能力能。1、發現問題的能力
科學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把它設計為研究課題,這是整個研究過程開始的關鍵一步。2、預測設計能力
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預測未來變化,設計整個課題的工作思路與目標。3、信息篩選能力
即對相關信息的獲取、識別、分類、編碼、評估、使用等。現代社會信息來源多,信息量大,此種能力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4、實施操作能力
即落實、調整課題各工作環節的能力。5、文字表述能力
即把經過潛心研究得出的結論訴諸於文字,通過科研報告、科研論文、著作等表述出來的能力。這是科研工作的最後一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說過,「一個只會創造不會表述的人,不算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第四、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講求堅持真理,用於探索、事實求是,發揚民主,全力合作,用於創新。

I. 教師評職稱的教學成果獎指哪些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專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屬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獎項成果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