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霍金科研成果

霍金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09 10:47:46

『壹』 霍金的主要成就

1、發現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洞散發出來的熱輻射。此理論在1974年由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有了霍金輻射的理論就能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的現象。

而因為霍金輻射能夠讓黑洞失去質量,當黑洞損失的質量比增加的質量多的時候就會造成縮小,最終消失。而比較小的微黑洞的發散量通常會比正常的黑洞大,所以前者會比後者縮小與消失的速度還要快。

霍金的分析迅速成為第一個令人信服的量子引力理論,盡管目前尚未實際觀察到霍金輻射的存在。在2008年6月NASA發射了GLAST衛星,它可以尋找蒸發的黑洞中γ射線的閃光。而在額外維度理論,高能粒子對撞也有可能創造出會自我消失的微黑洞。

2010年9月,一項模擬重力研究的結果被部分科學家認為是首次展示出霍金輻射的可能存在與可能性質。然而,霍金輻射仍未被實際觀測到。

2、提出無邊界條件

這個理論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基礎之上,涉及到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和量子引力論等多種高深知識。

其中給出了著名的無邊界猜想或條件:宇宙的邊界條件就是它沒有邊界。無邊界條件如果成立,則宇宙自給自足,這意味著宇宙不需要創世上帝或者不存在第一推動。

從霍金提出這個理論之後,幾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學研究都是圍繞著這個模型展開。這是因為它的理論框架只對閉合宇宙空間有效。

3、獲得科普利獎

(2006年) ,霍金獲得科普利獎,科普利獎是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科學獎項。1731年以皇家學會的高級會員戈弗里·科普利爵士的遺贈設立。

每年頒發一次,為一枚鍍金銀質獎章和100英鎊獎金(這在當時是相當大數額的一筆獎金), 授予專為申請此獎而進行的自然哲學研究成果

獲獎成果都需發表過,或向皇家學會通報過。獲獎項目需經皇家學會理事會評定,所以現職理事會成員不得獲獎,以防止不公正。

4、創作《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是霍金創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於1988年。

全書共十二章,講述了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在該書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沖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該書的定位是讓那些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他的理論和其中的數學原理。

該書自1988年首版以來,已被翻譯成40種文字,累計銷售量突破2500萬冊,成為一本暢銷全世界的科學著作。

5、證明了相對論的奇性定理

奇性定理指在現在的宇宙膨脹相的開端,時空被高度地畸變,並且具有很小的曲率半徑。宇宙大爆炸有一個初始奇點,那是時間開始的地方。黑洞內部有一個奇點,那是時間終結的地方。

霍金70年代研究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他發現在很一般的條件下,空間和時間一定存在奇點,時空似乎被無限彎曲。不過當時還不清楚奇點是否真實存在。

倫敦伯克貝克學院的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證實,奇點確實會在黑洞中形成。後來,彭羅斯和霍金將同樣的想法應用到整個宇宙中,並表明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我們在遙遠過去的奇點,這就是宇宙大爆炸。

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斯蒂芬·威廉·霍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普利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奇性定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邊界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洞輻射

『貳』 霍金有哪些科學成就

霍金第一個成就是黑洞理論,黑洞是宇宙中最奇特和神秘的天體,是超強引力源,時空的扭曲者,其超強引力使得連宇宙中跑的最快的光都會被它拉住,而逃不出它的「魔掌」。
它是在時間和空間中形成的「洞」,在不斷地吸積著周圍的物質,質量增加,還是空中的「強盜」,光子的「牢籠」。它貪得無厭,永不停息地吞噬著周圍的一切,這就是黑洞的經典圖像。

1974年,史蒂芬.霍金發現了黑洞的蒸發現象,從而改變了黑洞的經典圖像:黑洞已不是完全「黑」的,也不單純是個「洞」,它既可以通過吸積物質使質量增加,也可以向外發射物質,而使質量減小。
霍金第二個成就是量子宇宙論,在他的理論中,宇宙的誕生是從一個歐氏空間向洛氏時空的量子轉變,這就實現了宇宙的無中生有的思想。
這個歐氏空間是一個四維球。在四維球轉變成洛氏時空的最初階段,時空是可由德西特度規來近似描述的暴漲階段。然後膨脹減緩,再接著由大爆炸模型來描寫。這個宇宙模型中空間是有限的,但沒有邊界,被稱作封閉的宇宙模型。
霍金第三個理論是奇性定理。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

『叄』 霍金的一生的科學成就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劍橋大學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榮獲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席,這是自然科學史上繼牛頓和狄拉克之後榮譽最高的教席。

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憑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

黑洞理論使量子論和熱力學在「霍金輻射」中得到完美統一,而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

拓展資料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1979年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後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牛頓曾任此職,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授職位)。

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2015年7月20日,史蒂芬•霍金啟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動。2016年1月,史蒂芬·威廉·霍金獲得盧德獎。

『肆』 霍金在科學上的成果有多大

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講一些科學術語了。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里提到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的讀者。不過,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你耐心地看下面的解釋,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從中了解一個基本的圖景。
霍金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宇宙學,這是一門科學,而不是哲學。是的,研究宇宙現在不是哲學家的事,而是科學家的事。人們不再是通過像「兩小兒辯日」這樣的哲學辯論去思考「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這種問題了,而是通過觀測和理論,去實證地、定量地研究宇宙。
宇宙學里用到的理論,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霍金應用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許多貢獻。後來人們發現,跟廣義相對論並列的另外一個基礎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也需要用到,在這方面霍金也有很多貢獻,而且更加重要。
霍金的科學成果很多,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挑一個最突出的,那應該就是「霍金輻射」了。霍金輻射說的是個什麼事呢?
我們知道,廣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天體,叫做「黑洞」。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在它周圍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連光都跑不出去,其他比光慢的物質自然就更跑不出去了。黑洞外部的物質,倒是有可能被黑洞吸進去。由此可見,黑洞就像傳說中的貔貅一樣只進不出,可以說是「絕對的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用生態黑洞、財務黑洞這樣的說法,可見黑洞這個概念是多麼深入人心了。作為一個現代科學術語,黑洞真是創造了一個傳播學上的奇跡。
但是,霍金卻提出: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黑洞不是絕對的黑!
他的道理是這樣的:傳統上對黑洞的研究,都只考慮了廣義相對論。但當你加上量子力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許多的粒子和反粒子的對在瞬間產生,又瞬間湮滅。看似真空的東西,其實是暗流洶涌,無數粒子反粒子方生方滅,流動不息。在黑洞的邊界上,也是如此。
好,也許現在黑洞把邊界上一個瞬間產生的粒子吸進去了。與此同時,原本應該跟那個粒子湮滅的反粒子現在就不會湮滅了,它作為一個持續存在的真實的粒子出現在了世界上。從外界觀察者的視角看來,就相當於黑洞發射出了一個反粒子!
按照這個理論,黑洞確實會發出物質。這種效應,就叫做霍金輻射。黑洞並不是必然會長大的,也可能越變越小,最後消失。這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確實是個很大的震撼!

『伍』 霍金的成就

霍金的成就可以概括為:

1、奇性定理。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

2、黑洞理論。

3、無邊界宇宙理論。霍金在80年代初,創立了量子宇宙學的無邊界學說。他認為,時空是有限而無界的,宇宙不但是自洽的,而且是自足的,它不需要上帝在宇宙初始時的第一推動。

對於奇性定理、黑洞面積定理、黑洞霍金輻射和無邊界宇宙理論,一個人生前擁有其中的任何一項成就,就足以名垂不朽。而霍金卻擁有了這些理論的全部。

拓展資料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

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陸』 霍金一生的成就

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個:奇點定律(1970)與霍金輻射(1974)。

1.奇點定理:RogerPenrose(彭羅斯,似乎更牛)一起開創性地運用拓撲學的方法,證明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間接地證明了大爆炸奇點的存在。

2.霍金輻射:受Bekenstein熵的啟發下,運用彎曲時空背景下的量子場論方法,證明黑洞像熱力學黑體一樣對外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結合的第一個典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3.霍金的主要工作都作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研究大發展時期,他的早期工作對引力與黑洞領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4.其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公眾對霍金的印象是一個宇宙科學家,他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其實他對觀測天文並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他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過猜想和理論相結合做出預言性結論。

代表作《時間簡史》(1988),探索著宇宙的起源,憑借豐富的想像,精妙的構思,字字珠璣,闡釋宇宙未來之變,神奇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40種語言。

《果殼中的宇宙》是霍金繼《時間簡史》後最重要的著作。霍金在書中,再次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用通俗的語言向我們解釋宇宙的原理。

(6)霍金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

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勛章。

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勛章。

霍普金斯獎。

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

麥克斯韋獎。

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勛章。

1978年獲世界物理學界最高獎—愛因斯坦獎章。

1988年與羅傑·彭羅斯共同獲得了的沃爾夫物理獎。

1988年,史蒂芬·威廉·霍金的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獲沃爾夫基金獎。

2009年8月12日,獲得自由勛章——由奧巴馬親自頒獎。

2017年4月27日,獲得2017GMIC X組委會致敬榮譽。

『柒』 霍金究竟作出了什麼貢獻

一,科學方面。

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主要有兩個貢獻:奇點定理(1970)與霍金輻射(1972)。

  1. 奇點定理:在廣義相對論中, 對奇點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它既是能量條件最早的應用之一, 也是全局方法在廣義相對論中初試鋒芒的範例。

  2. 霍金輻射: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是解釋有關黑洞熱力學性能的理論預測,要旨在於黑洞會放出黑體輻射,由斯蒂芬·威廉·霍金在1972年建立數學模型。

二,科普方面。

霍金作為當代理論物理的代言人,對於在公眾面前宣傳理論物理作用是極大的。這一點應該無人能出其左右。霍金在科學界的名氣一部分也來自於科普到科學的「出口轉內銷」。霍金在公眾眼裡的巨大名氣當然算是他對物理學(甚至科學)的貢獻,至少一些少年因為受到霍金感召而報考了物理系。

拓展資料: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捌』 霍金的成就究竟有多大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當代科學界的傳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在這里不打算重復那些經常被傳來傳去的老生常談或者以訛傳訛,而是希望向公眾盡量清楚准確地介紹一下霍金的實際成就。

在身體如此極端的禁錮之下,霍金的心靈卻是如此的自由,一直關心著整個宇宙的基本問題,這是多麼感人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台詞:「即使把我關在一個果殼里,我也會把自己當作一個擁有著無限空間的君王。」這種精神,在霍金身上正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事實上,霍金在《時間簡史》之後,還寫了一部科普著作,就叫做《果殼中的宇宙》。

第三個因素最有意思,是霍金的科普工作。如果說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只是卓越,還有許多人在他之上的話,那麼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就屬於神級了。《時間簡史》在全世界的銷量以千萬計,創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話。這對全世界的科普作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由此引出第六個問題:

《時間簡史》這本書,究竟怎麼樣?

回答是:我非常欣賞這部著作,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實際上,雖然霍金已經盡力把這么多深奧的話題寫得通俗易懂,但這些東西本身的難度在那裡放著。大多數讀者看這書,恐怕都無法通順地從頭看到尾。我有一個笑談: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最值得問的問題大概就是:「你是從哪一章開始看不懂的?」

雖然如此,但最奇妙的就是,即使看不懂,大多數人也還是硬著頭皮看下去了,即使不看,也還是買了一本放在書架上。即使是裝點門面,但用科學來裝點門面,說明讀者是知道科學的偉大的。能達到這個效果,科普的作用就已經實現一大半了。正如一句格言所說:偽善,是惡對善最高的致敬!

從寫作的角度來分析,霍金的寫法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達到了准確性和通俗性之間一種難得的平衡,竟然把這樣一本非常硬的科普著作寫得很有魅力。我國文學家有許多煉字煉句的故事,例如「推敲」,霍金想必也做了很多這樣的推敲。這是值得全世界的科普作者細心體會,認真學習的。

《時間簡史》當中有一個要點,大概是非專業的讀者難以察覺的。最後幾章介紹宇宙學的最新進展和霍金自己的工作時,我可以看出,驅動霍金的一個基礎性的理念就是他對有神論的極度厭惡。對於有神還是無神這個問題,霍金不像許多科學家那樣,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或者只是泛泛而言自己支持無神論者或者支持不可知論,而是非常明確地支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明確到什麼程度呢?他的許多研究,就是以把上帝的觀念更加徹底地驅逐出去作為動機的。在這個意義上,霍金不僅是一個無神論者,而且是一個戰斗的無神論者,就像歷史上的范縝、狄德羅、現在的理查德·道金斯等人一樣。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晚年的一個重要工作,「無邊界的邊界條件」,即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就是「沒有邊界」。由此就可以自然地解答「大爆炸之前有什麼」的問題,因為時空是一個四維的球面,就好比地球的表面,其中沒有任何一個點是邊界,沒有任何一個點是特殊的。大爆炸就好比地球的南極,你覺得它特殊,只不過因為你用的坐標系把它作為最南端而已,其實這完全是人為的。如果你換一套坐標系,你就會發現這個點跟其他點的地位都一樣。所以大爆炸之前沒有東西,因為大爆炸沒有「之前」,就像從南極出發不能再向南走一樣。很抱歉,由於篇幅所限,在這里不能對這個問題做更詳細的說明,例如「時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的相關文章,例如《聽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講引力波》。

第七個問題是:

霍金近年來經常發表一些離奇的或者不靠譜的說法,是不是他已經變成神棍了?或者被背後的某個集團控制了,成了這些人的傀儡?

回答是:沒有。

那些所謂霍金的不靠譜言論,一大半是媒體胡編亂造的,霍金從來沒有說過。這些造謠媒體實在是太卑劣了,這種愚蠢的炒作只能反映這些人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還有一些確實是霍金說的,即使不見得完全正確,至少也是嚴肅的發言。有些人不贊同這些發言,這很正常,但認為跟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就是神棍或者傀儡,這也腦補得太厲害。

對於霍金或者對於任何的著名科學家,都應該既不要神化,也不要醜化,客觀冷靜地看待就是了。他說的觀點,如果你覺得有道理,就參考一下。如果你覺得沒道理,不聽就是了,何必要腦補一通陰謀論呢?畢竟,一個偉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偉大人物,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做對了什麼。

毫無疑問,霍金已經成為了當代的一位偉大人物。

『玖』 霍金有什麼研究成果

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還被稱為「宇宙之王」。《時空的大尺度結構》《時間簡史》《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中的宇宙》《在巨人的肩膀上》

『拾』 霍金科學重大研究成果是什麼

研究黑洞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
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
《時間簡史續編》
《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時空本性》
《未來的魅力》

閱讀全文

與霍金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