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葯申請專利和中葯品種保護的區別
一、兩種保護的關系和區別
中葯專利保護與中葯品種保護的目的都是對中葯技術成果給予合法性的保護,以促進中葯事業的發展,在這一點上二者是統一的,現就二者的區別介紹如下:
1.兩者保護的法律效力不同:專利保護的法律依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的國家法律,其保護方式是由專利局授予專利保護范圍,通過訴訟程序由法院判定是否侵權,並由法院執行對侵權者的制裁;中葯品種保護的依據是國務院制定的《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屬於國家法規,其保護方式是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現已改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以下同—編者注),採取行政保護措施。在法律效力上前者大於後者。也就是說,根據法律與法規矛盾時,法規服從於法律的原則,對同一種中葯品種,如果兩者保護的權益人出現不同時,在法律效力上後者服從於前者。鑒於此原因,《中葯品種保護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申請專利的中葯品種,依照專利法的規定辦理,不適用本條例」。
2.被保護者的權利性質不同:專利權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所謂知識產權是國際上廣泛承認的一種特殊的、無形的財產所有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工業產權又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所有權。知識產權在法律概念上具有專有權和財產權的特徵。專利保護就是通過對專利申請人授予專利權的形式給予保護,專利權人享有該專利技術的獨占權,即專利權人有獨占使用其專利權的權利,並有限制或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權的權利。也說是說,決定是自己獨家生產其專利葯品,還是許可其他廠家生產以及許可其他幾家生產的權利人是專利權人自身,如果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使用其專利技術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有權制止侵權行為,並有權要求侵權者賠償其經濟損失;而中葯品種保護屬於對特定生產企業所生產中葯品種的一種行政保護措施,不具有法律上的專有權和財產權特徵,即對於中葯品種保護來說,同一保護品種受益人不只是一家,它可以同時是兩家以上的生產企業,決定保護幾家生產企業同時生產同一產品的權利人不是《中葯保護品種證書》的持有者,也就是說,《中葯保護品種證書》持有者的權利是非獨占性的,並且,對擅自仿製中葯保護品種的處罰權歸衛生行政部門所有,《中葯保護品種證書》持有者不具有要求賠償其經濟損失的權利。專利權由於具有財產權的特性,與普通財產所有權人一樣,專利權人有權決定他所擁有的專利權的命運,諸如轉讓、贈與、放棄等,這就是財產所有權人在法律概念上的處分權。因此專利權可以進入商品流通領域進行自由買賣,專利權人有權決定是否通過部分或全部轉讓,獲得經濟利益;而《中葯保護品種證書》持有者的權利是不能自由進入商品流通領域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只有對臨床用葯緊缺的中葯保護品種,根據國家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門提出的仿製建議,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中葯保護品種證書》持有者才可以收取合理的使用費,並且其使用費數額雙方協商不能達成協議時,由衛生行政部門裁決。也就是說,《中葯保護品種證書》持有者對這種使用費的收取是有條件的、非自主性的。
3.兩者保護的客體范圍不同:專利保護的客體包括了中葯復方、單方制劑,中葯提取物及其制劑,中葯的制備方法或加工工藝,中葯的新用途,而且,專利保護的葯物產品可以是正式批準的葯物品種,也可以是正在研製中的未上市的葯物;中葯品種保護的客體只是列入國家葯品標准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列入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準的葯物產品(《中葯品種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適用於中國境內生產製造的中葯品種,包括中成葯、天然葯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劑和中葯人工製成品。」—編者注)
4.兩者保護的期限不同:葯品專利保護的期限統一為二十年;中葯品保護的期限不是統一的,中葯一級保護品種分別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中葯二級保護品種為七年。
B. 坐等回答:請問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在級別上是否等同於專利給20分,謝謝。
首先,不知道你是要申報科技計劃還是做其他文件不能對級別這種東西做出認定。
其次,專利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其重要程度有很大不同。
C. 為什麼要對轉基因農作物品種實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和現代任何一個工業技術一樣,轉基因技術也具有兩面性。由這種技術創造出回來的新型遺傳基答因和生物可能對人類有益,也可能有害於人類。因此,對他們的各種可能性必須進行鑒別,防止它們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謂的遺傳基因污染。這種新的遺傳基因污染源一旦產生,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而言,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來消除,只能採取被動的防護辦法來進行保護。這也就是我們實施農作物品種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目的所在。還有,轉基因農作物和以此為原料製造的轉基因食品對人的影響也尚未有定論,故需要對轉基因農作物品種實施生物安全認證,發放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D. 如何界定中葯保護品種幾級
第二章 中葯保護品種等級的劃分和審批
第五條 依照本條例受保護的中葯品種,必須是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品種。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認定,列為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準的品種,也可以申請保護。受保護的中葯品種分
為一、二級。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中葯品種,可以申請一級保護:
(一)對特定疾病有特殊療效的;
(二)相當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葯材物種的人工製成品;
(三)用於預防和治療特殊疾病的。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中葯品種,可以申請二級保護:
(一)符合本條例條六條規定的品種或者已經解除一級保護的品種;
(二)對特定疾病有顯著療效的;
(三)從天然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質及特殊制劑。
第八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新葯,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保護期給予保護;其中,
符合本條例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
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保護期限屆滿前6個月,
可以重新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保護。
第九條 申請辦理中葯品種保護的程序:
(一)中葯生產企業對其生產的符合本條例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中葯品種,可
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門
簽署意見後轉送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初審簽署意見後,
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特殊情況下,中葯生產企業也可以直接向國家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
門提出申請,由國家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轉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直接
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委託國家中葯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負責對申請保護的中葯品種進行審評。
國家中葯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應當自接到申請報告書之日起6個月內做出審評結論。
(三)根據國家中葯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的審評結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徵求國家中葯生產經
營主管部門的意見後決定是否給予保護。批準保護的中葯品種,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給
《中葯保護品種證書》。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國家中葯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
會成員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與國家中葯生產經營主管部門協商後,聘請中醫葯方面的醫療、
科研、檢驗及經營、管理專家擔任。
第十條 申請中葯品種保護的企業,應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向國家中葯品種保護審評
委員會提交完整的資料。
第十一條 對批準保護的中葯品種以及保護期滿的中葯品種,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在指定的專業
報刊上予以公告。
第三章 中葯保護品種的保護
第十二條 中葯保護品種的保護期限:
中葯一級保護品種分別為30年、20年、10年。
中葯二級保護品種為7年。
E. 如何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一、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屬於國家植物品種保護名錄中列舉的植物的屬內或者種容。二、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具有新穎性。三、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一致性,即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經過繁殖,除可以預見的變異外,其相關的特徵或特性一致。四、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穩定性,即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經過反復繁殖後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結束以後,其相關的特徵或者特性保持不變。五、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適當的名稱,並與相同或者相近的植物屬或者種中已經知道的品種名稱進行相區別。
F. 請高人指點國家中保葯品是什麼意思期限如何入選後有什麼好處
國家中葯保護品種是指:國家為提高中葯品種質量,保護中葯生產企業合法利益,對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中葯品種實行的分級保護。獲得國家中葯保護品種的條件可以簡述為對特定疾病有顯著療效並且是從天然葯物中提取有效物質及特殊制劑。
目前國家中葯保護品種一共有兩千多種。現在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認定,分一級和二級兩個等級。各等級品種保護期滿前六個月,可以申請延續保護期。
中葯保護品種的保護期限:中葯一級保護品種分別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 中葯二級保護品種為七年。
好處是:被批準保護的中葯品種,在保護期內限於由獲得《中葯保護品種證書》的企業生產;但是,本條例第十九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保護期內限於由獲得《中葯保護品種證書》的企業生產」就是獨家生產,銷售價格高 利潤就大。
詳細內容請搜索:中葯品種保護條例
G. 什麼叫中葯保護品種
中葯品種保護是指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特定中葯品種在一定期限只允許獲得《中葯保護品種證書》的企業生產的一種保護制度。
中葯是我國傳統醫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醫葯文化的寶貴遺產。我國有關部門對中葯的研究、利用和發展一直十分重視。1985年《葯品管理法》和《新葯審批辦法》實施以前,經我國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的中成葯品種共約8800多個,31種劑型。針對其中普遍存在同名異方、同方異名、葯證不符、處方不合理等問題,1986年開始,經衛生部組織專家進行審評、篩選、整頓,確定了4000多種組方合理、質量穩定、臨床療效確切的中葯品種,中葯新品種的研究開發也逐年遞增。
中葯品種保護的優點
首先,中葯品種保護的要求較低。不要求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只對葯品療效提出特定要求;其次,保護期限較長。雖然中葯二級品種的保護期沒有專利保護長,但某些中葯一級保護品種保護期限最長可達3O年,實際從根本上說是沒有限制的;再次,促進了名牌戰略的實施。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實施後,全國涌現了一批馳名的民族醫葯品牌,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也給中葯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葯品種保護的缺點
首先,中葯品種保護不具有排他性,調查顯示,在獲得國家中葯品種保護的品種中,獨家生產品種和新葯品種佔60%,有40%的保護品種是多家生產。其次,僅僅在國內適用,無法與國際上的通用做法接軌。加入WTO以後,隨著中醫葯開發研究的快速發展,《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已很難適應時代要求了,它僅是一種行政保護,當發生侵權時,只能尋求行政救濟。
H. 究竟什麼是「中葯同品種保護」「同品種保護」保護什麼
據〈中葯品種保護條例>答復如下:
1.對列入國家葯品標准但非獲專利的中葯品種,生產企業經申請由衛生部批准後,獲得品種保護,即其他原生產同品種的企業未經批准不得再生產。〈條例>17條規定:被批準保護的中葯品種,在保護期內限於獲得〈中葯保護品種證書>的企業生產。
2.所保護的是獲批准企業對該品種葯品的專有生產權。生產權數量不限,即多家獲批均可,只要生產條件達標。
3.中葯產品除獲專利外,不存在排他的"首家保護",故首獲品種保護者與後獲品種保護者在權利上無區別。
4.由此,首獲品種保護者無權主張撤銷後獲品種保護權企業的同品種葯品生產權。
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全國此類案例不多,各地法院判法不—。
估計問者遇到同品種葯品生產、銷售上的矛盾,筆者曾代理此類案件的訴訟,如問者需要,可發電郵消息來,再予進一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