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冥想是什麼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來源於MEDICINE(葯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脫離身體的,知覺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觀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會看到,特別是在大城市,你觀察他們,每個人走路的時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時候眼睛、動作各方面都被帶到他腦子里想像的另外一個目的地方的,很難有一個很輕松走路的時候,這種走路的狀態就是把意念拔離了身體。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觀察在公園鍛煉的老人,你會發現這時他們走路的狀態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走而走,動作肢體有和諧在裡面。當一個人過度的思慮,使心靈離開了身體,身體和心靈的分裂,這種分裂產生各種疾病。
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習,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習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現代醫學證實:
1、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證實,進行利導思維的人,大腦能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稱為「內啡呔」。它不僅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而且能使人產生心情愉快的感覺,使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
2、從腦電波觀察,我們的身體緊張或感到煩悶時,β波就出現不止,這是產生生活環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經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東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渡邊泱博士、河內明宏和鴨井和實醫生等,合作進行了瑜伽冥想時腦電波的情況的實驗,他們發現冥想後大量出現β波這是別的健康法風不到的獨特功效。波大量出現時,腦中樞會感到爽快、調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會從腦中解除。
3、冥想進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內含一種能抑制癌的過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當冥想達到一種禪定的狀態時全身放鬆,心跳明顯減慢,呼吸呈一種龜息狀態,機體代謝隨之降低,大腦及組織器官處於休息中,耗氧量減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種儲蓄生命、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經測定肌肉及腦神經放鬆,全身血液流動量提高15-16倍,穩中有各組織器官得到滋養,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分充足、營養增加,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靜坐冥想美容熱。
6、基因學說:人類基因工程學確認基因是人體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復的有力武器。做為第四次醫學革命的基因療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於治療心臟病。在治療基因性疾病、預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既然人類可以將基因用於治療,那麼基因的改變也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外貌、性別、體形等。冥想可以產生積極的思維方法,消除負面情緒,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
首先來學習打坐.如果是從小開始冥想的話,打坐並不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大人好像就......
雙腿交叉坐在墊子上(墊子要有10cm那麼厚吧),左腳後跟盡量貼近身體,抬右腳放在左小腿上,(如果可能放在大腿上).你可以左右腳交換放.目標是有一天你的右腳放在左大腿上的時候,你的左腳還可以放在右腿上,那就ok了.(如果痛的話,不要硬來,慢慢自然會好.) 手放的方法可以隨便,不過常用的是雙手合十,或者打手印(如果你知道一些的話).要不就那麼放著也不錯.
也許你可以戴個特別的飾物,然後做一些特別的動作(比如先祈禱什麼).你可以自己賦予這些動作和飾物宗教意義(比如精靈或者...什麼都可以).你也可以薰香,或放音樂,但最後要讓音樂消失,否則只會影響你以後的成果.不要太復雜.簡單的儀式可以讓你容易進入狀態.
那麼,開始制定你的冥想方案.我們需要規律的練習.最好每個星期有1天完全用來靜修.(我是說最好,沒時間也沒關系.) 在那一天,起碼要做4次冥想,每次半個鍾頭.(如果你能整天做當然更好) 在間隔的時間里做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掃或者讀與冥想有關的書.做什麼都要全神貫注. 食物最好事先准備,簡單一點就可以,清淡一點.(整天吃沙拉還可以幫助減肥.)不要吃或喝刺激性的東西. 如果還需要其他東西,最好事先准備好,找東西只會讓人煩躁. 你可以自己靜修,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過有個規矩是:除了同伴,不要到處張揚這些事情.
如果你覺得坐半個小時很痛苦,可以慢慢延長時間. 有時候,你可以特意測一下,在你覺得舒服的時候自由延長冥想時間,完事以後再看錶,你很可能發現過去的時間比你感覺到的要多得多!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時間剛好.
在你每次做完冥想後,盡量保持那種愉悅,客觀的心情.最開始它可能一會兒就消失了,以後會逐漸延長.如果你在生命的每個時刻都保持這樣的狀態,你就是得道高人了.
你可以隨時隨地做簡單的練習. 體會你每一刻的情緒,動作,告訴自己自己在做什麼. 你也可以排除雜念仔細聆聽風聲......隨你喜歡.
雖然這個問題我只寫了短短幾行,但這正式這節課最重要的一部分:隨時冥想,隨時修行,生命可以是一條進修的長河......這次課是個小小的總結,沒有特別的內容.如果你已經入門,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內容非常重要.如果還沒有入門,而是渴求另一種奇跡的話......我說的就全部是糟柏了.
先讓我們看看我們心想的力量有多麼大。
現在跟我做(做一次就行了,這只是個游戲,不是什麼法門。當然,如果你願意多玩幾次也行啦……〕
現在想,你旁邊的桌上有個檸檬。想像它鮮亮的黃色,它皮的質感,柔和的線條……它的皮上還有剛洗完的水珠……你要認真地想,就像它真的在那。閉上雙眼,盡量豐富你的想像。 差不多了吧。現在想像你手裡有一把水果刀,你把它從中間切開。包在皮里檸檬黃色水靈靈的果肉就出現了,還有汁水被擠出來了,濺在你手上。刀一下切到底,咣一聲。切開的檸檬在桌上晃著。(盡量豐富你的想像)然後,你把檸檬拿起來,端詳一下,一口咬下去!…… 告訴我,什麼感覺?反正我已經寫得滿口口水了……我第一次做的時候,覺得好像真的吃到了,又擠眼,又吐舌頭,悲慘極了!看到把,只要你想得足夠仔細認真,就會有特別的效果出現哦。
⑵ 冥想有什麼作用.真的能改變我的生活.
冥想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不算一種境界,只是對冥想理解概念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冥想是第一次冥想,其實真正學會冥想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次一直到10幾次的冥想都不算是冥想。
冥想的初窺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解和學習加訓練,可以在合適的環境下利用意識引導基本合格的進入了冥想狀態,起表現是每冥想一次都會對冥想更家理解,冥想中可以感覺自己失去主觀意識,無意識思維變得活躍。日常表現,思維活躍了很多,想像力豐富了很多,對事情有了獨到的見解!
冥想的熟練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真正冥想的成果,可以在任何時間地方輕松的進入冥想狀態,隨時隨地可以對事物進行冥想分析,更能直接簡潔的得出有根據有道理的行為和答案,已經達到這個境界的朋友我想自己會明顯發現自己內心和身體的變化。比如以前是一個完全不擅長語言的人,特別缺少對事物分析的人,現在居然可以從任何角度思維把它描素出來,恭喜達到這個境界的朋友,年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對人生的感悟,成功這個概念對你來說已經很近了,更多的是你自己駕御了。
內外合一:在對冥想熟練運用作為基礎下,已經完全可以駕御和改變自己的內心思想,相信這個時候很多可以傷害到你的人和事件都不能輕易打擊到你了。那麼你會發現自己很不表裡如一,因為,內心的活動你已經處理的很好,但是你缺乏能力駕御你的行為和身體,所以要更上一層樓就要達到這個內外合一的境界,起初的練習方式就不要局限在思想中,利用冥想多多感受你體內的任何角落的活動,其實它們也在無時無刻都在告訴一些事情。掌握後的表現為 可以調節身體的不適應,可以局限性的控制體內器官,但這個控制是很局面性的,只可意懂不可言傳,到了這個境界自然明白!
第六感應突現:已經內外合一了,這個時候的你才是完完全全真正的你,你知道你存在的意義,知道你要做什麼,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知道了很多很多你從前根本未知的東西,由於內外的和諧產生了一種能力就是第六感覺,表現為 可以預先知道很多事情的結果,在大事件來臨前會有極大的反映,雖然和先知先覺的本領差一些,基本上你已經要比普通人的感應能力強很多很多了,這里要多說幾句。 我說所的這個能力並不是 迷信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內外的協調,你能駕御你的身體,那麼很多器官發揮出了作用能受敏感的接受外界無形能量的信息,加上精神,也就是心理上對事物的理解准確的分析,內外兩者的同一,一些事情預先感悟到是很平常的事。所以我怕有的朋友看到這里會錯誤理解,解釋一下!!
最後的境界 天人: 這個境界我怎麼說呢,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太少了,有不少朋友張嘴我已經達到最高境界,這里我不多說,你可以說出這種話證明你連起碼的冥想基本都沒達到,不要枉言,因為我本身沒達到這個境界,真的不知道這個境界是什麼樣,但根據我的理解,可以達到這個境界的人 已經懂得事事為空,名利虛名等等全為過眼煙雲而已的道理,這句話說說好說,真正感悟透的人有幾個呢?人人都可能假象的表現出這個態度,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或許他的精神已經完全和身體分離開,或者說不需要依賴身體而能獨自生存了。那麼加以時日或許就是我國佛教所說的 修成正果了吧!
⑶ 怎樣進入冥想,冥想後又有什麼感覺狀態
冥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來源於MEDICINE(葯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脫離身體的,知覺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觀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會看到,特別是在大城市,你觀察他們,每個人走路的時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時候眼睛、動作各方面都被帶到他腦子里想像的另外一個目的地方的,很難有一個很輕松走路的時候,這種走路的狀態就是把意念拔離了身體。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觀察在公園鍛煉的老人,你會發現這時他們走路的狀態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走而走,動作肢體有和諧在裡面。當一個人過度的思慮,使心靈離開了身體,身體和心靈的分裂,這種分裂產生各種疾病。 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習,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習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現代醫學證實: 1、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證實,進行利導思維的人,大腦能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稱為「內啡呔」。它不僅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而且能使人產生心情愉快的感覺,使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 2、從腦電波觀察,我們的身體緊張或感到煩悶時,β波就出現不止,這是產生生活環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經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東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渡邊泱博士、河內明宏和鴨井和實醫生等,合作進行了瑜伽冥想時腦電波的情況的實驗,他們發現冥想後大量出現β波這是別的健康法風不到的獨特功效。波大量出現時,腦中樞會感到爽快、調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會從腦中解除。 3、冥想進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內含一種能抑制癌的過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當冥想達到一種禪定的狀態時全身放鬆,心跳明顯減慢,呼吸呈一種龜息狀態,機體代謝隨之降低,大腦及組織器官處於休息中,耗氧量減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種儲蓄生命、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經測定肌肉及腦神經放鬆,全身血液流動量提高15-16倍,穩中有各組織器官得到滋養,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分充足、營養增加,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靜坐冥想美容熱。 6、基因學說:人類基因工程學確認基因是人體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復的有力武器。做為第四次醫學革命的基因療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於治療心臟病。在治療基因性疾病、預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既然人類可以將基因用於治療,那麼基因的改變也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外貌、性別、體形等。冥想可以產生積極的思維方法,消除負面情緒,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
⑷ 什麼是冥想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來源於MEDICINE(葯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脫離身體的,知覺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觀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會看到,特別是在大城市,你觀察他們,每個人走路的時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時候眼睛、動作各方面都被帶到他腦子里想像的另外一個目的地方的,很難有一個很輕松走路的時候,這種走路的狀態就是把意念拔離了身體。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觀察在公園鍛煉的老人,你會發現這時他們走路的狀態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走而走,動作肢體有和諧在裡面。當一個人過度的思慮,使心靈離開了身體,身體和心靈的分裂,這種分裂產生各種疾病。
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習,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習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現代醫學證實:
1、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證實,進行利導思維的人,大腦能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稱為「內啡呔」。它不僅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而且能使人產生心情愉快的感覺,使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
2、從腦電波觀察,我們的身體緊張或感到煩悶時,β波就出現不止,這是產生生活環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經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東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渡邊泱博士、河內明宏和鴨井和實醫生等,合作進行了瑜伽冥想時腦電波的情況的實驗,他們發現冥想後大量出現β波這是別的健康法風不到的獨特功效。波大量出現時,腦中樞會感到爽快、調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會從腦中解除。
3、冥想進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內含一種能抑制癌的過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當冥想達到一種禪定的狀態時全身放鬆,心跳明顯減慢,呼吸呈一種龜息狀態,機體代謝隨之降低,大腦及組織器官處於休息中,耗氧量減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種儲蓄生命、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經測定肌肉及腦神經放鬆,全身血液流動量提高15-16倍,穩中有各組織器官得到滋養,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分充足、營養增加,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靜坐冥想美容熱。
6、基因學說:人類基因工程學確認基因是人體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復的有力武器。做為第四次醫學革命的基因療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於治療心臟病。在治療基因性疾病、預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既然人類可以將基因用於治療,那麼基因的改變也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外貌、性別、體形等。冥想可以產生積極的思維方法,消除負面情緒,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
首先來學習打坐.如果是從小開始冥想的話,打坐並不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大人好像就......
雙腿交叉坐在墊子上(墊子要有10cm那麼厚吧),左腳後跟盡量貼近身體,抬右腳放在左小腿上,(如果可能放在大腿上).你可以左右腳交換放.目標是有一天你的右腳放在左大腿上的時候,你的左腳還可以放在右腿上,那就ok了.(如果痛的話,不要硬來,慢慢自然會好.) 手放的方法可以隨便,不過常用的是雙手合十,或者打手印(如果你知道一些的話).要不就那麼放著也不錯.
也許你可以戴個特別的飾物,然後做一些特別的動作(比如先祈禱什麼).你可以自己賦予這些動作和飾物宗教意義(比如精靈或者...什麼都可以).你也可以薰香,或放音樂,但最後要讓音樂消失,否則只會影響你以後的成果.不要太復雜.簡單的儀式可以讓你容易進入狀態.
那麼,開始制定你的冥想方案.我們需要規律的練習.最好每個星期有1天完全用來靜修.(我是說最好,沒時間也沒關系.) 在那一天,起碼要做4次冥想,每次半個鍾頭.(如果你能整天做當然更好) 在間隔的時間里做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掃或者讀與冥想有關的書.做什麼都要全神貫注. 食物最好事先准備,簡單一點就可以,清淡一點.(整天吃沙拉還可以幫助減肥.)不要吃或喝刺激性的東西. 如果還需要其他東西,最好事先准備好,找東西只會讓人煩躁. 你可以自己靜修,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過有個規矩是:除了同伴,不要到處張揚這些事情.
如果你覺得坐半個小時很痛苦,可以慢慢延長時間. 有時候,你可以特意測一下,在你覺得舒服的時候自由延長冥想時間,完事以後再看錶,你很可能發現過去的時間比你感覺到的要多得多!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時間剛好.
在你每次做完冥想後,盡量保持那種愉悅,客觀的心情.最開始它可能一會兒就消失了,以後會逐漸延長.如果你在生命的每個時刻都保持這樣的狀態,你就是得道高人了.
你可以隨時隨地做簡單的練習. 體會你每一刻的情緒,動作,告訴自己自己在做什麼. 你也可以排除雜念仔細聆聽風聲......隨你喜歡.
雖然這個問題我只寫了短短幾行,但這正式這節課最重要的一部分:隨時冥想,隨時修行,生命可以是一條進修的長河......這次課是個小小的總結,沒有特別的內容.如果你已經入門,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內容非常重要.如果還沒有入門,而是渴求另一種奇跡的話......我說的就全部是糟柏了.
先讓我們看看我們心想的力量有多麼大。
現在跟我做(做一次就行了,這只是個游戲,不是什麼法門。當然,如果你願意多玩幾次也行啦……〕
現在想,你旁邊的桌上有個檸檬。想像它鮮亮的黃色,它皮的質感,柔和的線條……它的皮上還有剛洗完的水珠……你要認真地想,就像它真的在那。閉上雙眼,盡量豐富你的想像。 差不多了吧。現在想像你手裡有一把水果刀,你把它從中間切開。包在皮里檸檬黃色水靈靈的果肉就出現了,還有汁水被擠出來了,濺在你手上。刀一下切到底,咣一聲。切開的檸檬在桌上晃著。(盡量豐富你的想像)然後,你把檸檬拿起來,端詳一下,一口咬下去!…… 告訴我,什麼感覺?反正我已經寫得滿口口水了……我第一次做的時候,覺得好像真的吃到了,又擠眼,又吐舌頭,悲慘極了!看到把,只要你想得足夠仔細認真,就會有特別的效果出現哦。
⑸ 什麼是冥想如何冥想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來源於MEDICINE(葯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脫離身體的,知覺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觀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會看到,特別是在大城市,你觀察他們,每個人走路的時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時候眼睛、動作各方面都被帶到他腦子里想像的另外一個目的地方的,很難有一個很輕松走路的時候,這種走路的狀態就是把意念拔離了身體。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觀察在公園鍛煉的老人,你會發現這時他們走路的狀態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走而走,動作肢體有和諧在裡面。當一個人過度的思慮,使心靈離開了身體,身體和心靈的分裂,這種分裂產生各種疾病。
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習,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習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現代醫學證實:
1、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證實,進行利導思維的人,大腦能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稱為「內啡呔」。它不僅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而且能使人產生心情愉快的感覺,使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
2、從腦電波觀察,我們的身體緊張或感到煩悶時,β波就出現不止,這是產生生活環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經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東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渡邊泱博士、河內明宏和鴨井和實醫生等,合作進行了瑜伽冥想時腦電波的情況的實驗,他們發現冥想後大量出現β波這是別的健康法風不到的獨特功效。波大量出現時,腦中樞會感到爽快、調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會從腦中解除。
3、冥想進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內含一種能抑制癌的過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當冥想達到一種禪定的狀態時全身放鬆,心跳明顯減慢,呼吸呈一種龜息狀態,機體代謝隨之降低,大腦及組織器官處於休息中,耗氧量減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種儲蓄生命、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經測定肌肉及腦神經放鬆,全身血液流動量提高15-16倍,穩中有各組織器官得到滋養,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分充足、營養增加,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靜坐冥想美容熱。
6、基因學說:人類基因工程學確認基因是人體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復的有力武器。做為第四次醫學革命的基因療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於治療心臟病。在治療基因性疾病、預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既然人類可以將基因用於治療,那麼基因的改變也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外貌、性別、體形等。冥想可以產生積極的思維方法,消除負面情緒,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
首先來學習打坐.如果是從小開始冥想的話,打坐並不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大人好像就......
雙腿交叉坐在墊子上(墊子要有10cm那麼厚吧),左腳後跟盡量貼近身體,抬右腳放在左小腿上,(如果可能放在大腿上).你可以左右腳交換放.目標是有一天你的右腳放在左大腿上的時候,你的左腳還可以放在右腿上,那就ok了.(如果痛的話,不要硬來,慢慢自然會好.) 手放的方法可以隨便,不過常用的是雙手合十,或者打手印(如果你知道一些的話).要不就那麼放著也不錯.
也許你可以戴個特別的飾物,然後做一些特別的動作(比如先祈禱什麼).你可以自己賦予這些動作和飾物宗教意義(比如精靈或者...什麼都可以).你也可以薰香,或放音樂,但最後要讓音樂消失,否則只會影響你以後的成果.不要太復雜.簡單的儀式可以讓你容易進入狀態.
那麼,開始制定你的冥想方案.我們需要規律的練習.最好每個星期有1天完全用來靜修.(我是說最好,沒時間也沒關系.) 在那一天,起碼要做4次冥想,每次半個鍾頭.(如果你能整天做當然更好) 在間隔的時間里做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掃或者讀與冥想有關的書.做什麼都要全神貫注. 食物最好事先准備,簡單一點就可以,清淡一點.(整天吃沙拉還可以幫助減肥.)不要吃或喝刺激性的東西. 如果還需要其他東西,最好事先准備好,找東西只會讓人煩躁. 你可以自己靜修,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過有個規矩是:除了同伴,不要到處張揚這些事情.
如果你覺得坐半個小時很痛苦,可以慢慢延長時間. 有時候,你可以特意測一下,在你覺得舒服的時候自由延長冥想時間,完事以後再看錶,你很可能發現過去的時間比你感覺到的要多得多!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時間剛好.
在你每次做完冥想後,盡量保持那種愉悅,客觀的心情.最開始它可能一會兒就消失了,以後會逐漸延長.如果你在生命的每個時刻都保持這樣的狀態,你就是得道高人了.
你可以隨時隨地做簡單的練習. 體會你每一刻的情緒,動作,告訴自己自己在做什麼. 你也可以排除雜念仔細聆聽風聲......隨你喜歡.
雖然這個問題我只寫了短短幾行,但這正式這節課最重要的一部分:隨時冥想,隨時修行,生命可以是一條進修的長河......這次課是個小小的總結,沒有特別的內容.如果你已經入門,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內容非常重要.如果還沒有入門,而是渴求另一種奇跡的話......我說的就全部是糟柏了.
先讓我們看看我們心想的力量有多麼大。
現在跟我做(做一次就行了,這只是個游戲,不是什麼法門。當然,如果你願意多玩幾次也行啦……〕
現在想,你旁邊的桌上有個檸檬。想像它鮮亮的黃色,它皮的質感,柔和的線條……它的皮上還有剛洗完的水珠……你要認真地想,就像它真的在那。閉上雙眼,盡量豐富你的想像。 差不多了吧。現在想像你手裡有一把水果刀,你把它從中間切開。包在皮里檸檬黃色水靈靈的果肉就出現了,還有汁水被擠出來了,濺在你手上。刀一下切到底,咣一聲。切開的檸檬在桌上晃著。(盡量豐富你的想像)然後,你把檸檬拿起來,端詳一下,一口咬下去!…… 告訴我,什麼感覺?反正我已經寫得滿口口水了……我第一次做的時候,覺得好像真的吃到了,又擠眼,又吐舌頭,悲慘極了!看到把,只要你想得足夠仔細認真,就會有特別的效果出現哦。
⑹ 冥想之後可以看到什麼
冥想是大腦高度放鬆狀態,這是你大腦一片空白。
⑺ 什麼是冥想如何冥想具體步驟
一切瑜伽冥想體系中最主要的特點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對象之上的深思方法。在那些特別著重於呼吸功法、姿勢、收束法、提升生命之氣等等功法的體系中,習瑜伽者注意力集中的對象不是始終不變的。換言之,這樣一種瑜伽體系的修習者根據他所做的某一特定練習,或根據自己某一階段的意識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不同的對象事物上。例如,如果他的意識是處於可稱為第一階段的狀態時,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對象事物上。然後,如果說,他的意識處於第二階段,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新的對象事物上。換言之,他在其意識的每一個新階段,都轉移自己注意力的焦點。
另一方面,那些並不依賴諸如呼吸功法、收束法等等這樣的生理和微妙生理練習方法的瑜伽冥想體系,就無論練習者的生理或心理狀態如何,都總是保持其冥想對象(一個或多個)始終不變。換言之,並不是在其修習某一階段,他們冥想某一特定對象,然後,當他們又有所進展時,就改變其冥想的對象事物,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別的某些事物之上。
瑜伽語音冥想(Yoga Sound
Meditation)就是在各個不同階段冥想注意對象(一個或多個)始終不變的瑜伽的範例。從他修煉瑜伽語音冥想的開始起,習瑜伽者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瑜伽語音的吟誦之上。無論他是個初學者,其意識仍受愚昧無知與激情的蒙蔽,或者他已處身善良狀態,或甚而達到最高階段,他始終不改變其冥想注意集中的一個或多個對象。
瑜伽語音冥想體系比較容易,並且和那些較難的、要改變冥想對象的瑜伽體系一樣有效。瑜伽師向人們極力推薦修習這種體系。真的,連那些修習較難體系的人們也在自己的練習中運用瑜伽語音冥想體系。
瑜伽語音冥想又稱曼特拉(Mantra)冥想。梵語詞「曼特拉」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曼」( man)和「特拉」( tra)。「曼」的意思是「心靈」。「特拉」的意思是「引開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靈從其種種世俗的思想、憂慮、慾念、精神負擔等等引離開去的一組特殊語音。一個人經過練習瑜伽語音冥想,就能逐漸超越愚昧無知和激情等品質,而處身在善良品質的高度上。從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處發展,逐漸演變為完美的禪,而最終地進入入定狀態。
語音冥想瑜伽不僅效果顯著,而且簡便易行。無論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狀況等等如何,人人都可以練習。這些狀況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五歲小兒或九十歲老翁都可以練習它。無論是學生或農民、家庭主婦或工人練起來都是容易的。
從無法記憶的遠古時代起,習瑜伽者就一直修習著瑜伽語音冥想術了。這些專門的吟誦語音是由無數世代師徒輾轉授受,傳下來的。
可以參考在瑜伽冥想宗師柏忠言和張蕙蘭老師寫的《瑜伽 氣功與冥想》
⑻ 如何冥想......請高手回答
關於冥想: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也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對冥想的可測量的效果有一些爭論。批評意見認為在正常的「閉眼」休息狀態和特殊的冥想程序之間沒有什麼生理學的差異(Holmes, 1984)。然而,冥想的追隨者認為冥想真正的生理學可被特化為寧靜的機敏,一種較低的身體喚起但增強的覺知狀態(Dliibeck & OrmeJohnson,1987; Morrell, 1986)。於是,冥想至少可以減少焦慮,特別是對那些環境中充滿應激的個體(Anderson et al., 1999; Shapiro et al., 1998)。然而,冥想的目標不只是暫時緩解緊張。冥想的實踐者已經提出,有規律地練習某些形式的冥想會增強意識,有助於使個體獲得啟迪,並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覺和思維從自發的已學會的模式中解放出來。一些研究者也已經提出,有規律地進行冥想可使心理超越西方心理學所認為的局限--甚至導致在可測量的智力和認知操作上的增進(Cranson et al., 1991)。冥想實踐中一流的佛教教師漢(Nhat Hanh)(1991)建議,對呼吸的知覺,以及只是欣賞你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為通向心理平衡的途徑。
冥想,並非僅僅是放鬆(Relaxation)這么簡單。後者只是簡單地使身體和心情放鬆休息下來;冥想卻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或想法上,在長時間反復練習下,使大腦進入更高的意識(類似禪的「入定」),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調息法」及「冥想」是較高層次的瑜伽術,並不適宜自學,初學者必須先練習各個瑜伽姿勢,待充分掌握後才可學習它們。此外,患有任何情緒病或精神科疾病的人士,更不可練習「調息法」或「冥想」,以免造成危險。簡單而言,胡亂練習「調息法」或冥想會對健康造成不少傷害。
所謂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腦皮質作用,而使自律神經呈現活絡狀態。簡單的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這不是要消失意識,而是在意識在十分清醒的狀態下,讓潛在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進而與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識波動相連接。
宇宙本身充滿著波動,波動即是資訊,充滿著未知的構想。藉由冥想開啟右腦的人,能夠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資訊與構想。人類的腦,受到天體星球運動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備著和所有波動同頻道的機能。如同收音機一樣,調對了頻率,就能清晰的接收到訊息一般,冥想就是調整自己與宇宙波動的一個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但現今已廣泛的被運用在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以研究超導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英國人布萊恩·佐瑟夫訓遜,也是養成藉由冥想收取心靈訊息的人,他曾說過:「以冥想開啟直覺,可獲得發明的啟示
雖說是冥想,但其方法很多不勝枚舉。有坐禪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還有,祈禱也是冥想、讀經或念誦題目也是冥想的一種。如果採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時,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費心力,最後只有帶來身心的疲勞。凡是可以達到「無」心,也就是能夠停止低我意識(左腦意識)的活動,任何一種冥想法都可以,也是對其人的最正確冥想法。不過,這種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來判斷,別無它法。另外,《腦內革命》作者春山茂雄認為,看部喜歡的電影、聽聽最喜歡的音樂(古典、爵士)或是興奮的計劃自己的未來,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冥想可使得新皮質熟睡,藉由舊皮質的功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為了進入冥想狀態,我們必須使全身的肌肉、細胞、以及血液循環等作用都緩慢下來,只要是任何能使身心感覺舒適的方法都可以。
根據科學的實驗證明,當你進入冥想狀態時,大腦的活動會呈現出規律的腦波(參考α腦波說明),此時支配知性與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作用就會受到抑制,而支配動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無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經,以及負責調整荷爾蒙的腦干與腦丘下部的作用,都會變得活性化。
冥想可以讓我們的左腦平靜下來,讓意識聽聽右腦的聲音,這樣我們的腦波會自然的轉成α波。當腦波呈現為α腦波時(特別是中間α腦波),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的湧出,此外對於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都會大幅提升,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心曠神怡的感覺。
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藉由冥想的方式來創造奇跡,不要把它認為是什麼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來就有的東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的東西。
瑜伽冥想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體系中,沒有哪一種比得上瑜伽語音冥想的功效那麼直接、久經時間考驗或廣為人們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語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氣的功法一起配合著練中,也可以中身單項地練習。
瑜伽語音冥想又稱曼特拉( Mantra)冥想。梵語詞「曼特拉」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曼」( man)和「特拉」( tra)。「曼」的意思是「心靈」。「特拉」的意思是「引開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靈從其種種世俗的思想、憂慮、慾念、精神負擔等等引離開去的一組特殊語音。一個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語音上,就能逐漸超越愚昧無知和激情等品質,而處身在善良品質的高度上。從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處發展,逐漸演變為完美的禪,而最終地進人人定狀態。
試圖憑借注意力使心靈保持專注在某一對象事物上,是違反心靈的能力的。這樣做是困難而徒然的。這實際上也是違反瑜伽冥想術的原則的。在瑜伽冥想術中,人要輕柔地設法把他的心靈集中在某一對象事物上,如果心靈要離開這事物,他就設法逮住它,把它帶回來。但這是做得極為柔和的。
瑜伽語音冥想練習極為簡便易行。沒有什麼硬性的嚴格的規定。有時候是心與口同時反復誦念,有時候只是默念而已。出聲念誦時,有時是低聲悄語似地反復念,有時用普通語音響度念,有時又是用有節奏的歌唱方式來誦念。有時誦念與呼吸保持同步節奏,有時又不必如此。有時是坐著念,有時站著念,有時走著念,等等。練習者雙眼有時是閉合的,有時是部分地閉合的,有時是完全張開的。
塔羅牌冥想
塔羅牌很多時候依據的是隨心而發,所以亦有根據自己個人喜好而設計而成的牌陣。較簡易常見的牌陣有二擇一牌陣,身心靈牌陣或關系牌陣。由於大型牌陣需結果多隻牌的意思,故占卜者的功力強弱很影響牌陣能否正確解讀。例如:生命之樹牌陣和六芒星牌陣最初是用來作冥想之用的,後來亦發展成占卜用都可以。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來源於MEDICINE(葯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脫離身體的,知覺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觀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會看到,特別是在大城市,你觀察他們,每個人走路的時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時候眼睛、動作各方面都被帶到他腦子里想像的另外一個目的地方的,很難有一個很輕松走路的時候,這種走路的狀態就是把意念拔離了身體。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觀察在公園鍛煉的老人,你會發現這時他們走路的狀態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走而走,動作肢體有和諧在裡面。當一個人過度的思慮,使心靈離開了身體,身體和心靈的分裂,這種分裂產生各種疾病。
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習,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習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現代醫學證實:
1、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證實,進行利導思維的人,大腦能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稱為「內啡呔」。它不僅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而且能使人產生心情愉快的感覺,使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
2、從腦電波觀察,我們的身體緊張或感到煩悶時,β波就出現不止,這是產生生活環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經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東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渡邊泱博士、河內明宏和鴨井和實醫生等,合作進行了瑜伽冥想時腦電波的情況的實驗,他們發現冥想後大量出現β波這是別的健康法風不到的獨特功效。波大量出現時,腦中樞會感到爽快、調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會從腦中解除。
3、冥想進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內含一種能抑制癌的過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當冥想達到一種禪定的狀態時全身放鬆,心跳明顯減慢,呼吸呈一種龜息狀態,機體代謝隨之降低,大腦及組織器官處於休息中,耗氧量減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種儲蓄生命、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經測定肌肉及腦神經放鬆,全身血液流動量提高15-16倍,穩中有各組織器官得到滋養,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分充足、營養增加,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靜坐冥想美容熱。
6、基因學說:人類基因工程學確認基因是人體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復的有力武器。做為第四次醫學革命的基因療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於治療心臟病。在治療基因性疾病、預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既然人類可以將基因用於治療,那麼基因的改變也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外貌、性別、體形等。冥想可以產生積極的思維方法,消除負面情緒,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
首先來學習打坐.如果是從小開始冥想的話,打坐並不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大人好像就......
雙腿交叉坐在墊子上(墊子要有10cm那麼厚吧),左腳後跟盡量貼近身體,抬右腳放在左小腿上,(如果可能放在大腿上).你可以左右腳交換放.目標是有一天你的右腳放在左大腿上的時候,你的左腳還可以放在右腿上,那就ok了.(如果痛的話,不要硬來,慢慢自然會好.) 手放的方法可以隨便,不過常用的是雙手合十,或者打手印(如果你知道一些的話).要不就那麼放著也不錯.
也許你可以戴個特別的飾物,然後做一些特別的動作(比如先祈禱什麼).你可以自己賦予這些動作和飾物宗教意義(比如精靈或者...什麼都可以).你也可以薰香,或放音樂,但最後要讓音樂消失,否則只會影響你以後的成果.不要太復雜.簡單的儀式可以讓你容易進入狀態.
那麼,開始制定你的冥想方案.我們需要規律的練習.最好每個星期有1天完全用來靜修.(我是說最好,沒時間也沒關系.) 在那一天,起碼要做4次冥想,每次半個鍾頭.(如果你能整天做當然更好) 在間隔的時間里做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掃或者讀與冥想有關的書.做什麼都要全神貫注. 食物最好事先准備,簡單一點就可以,清淡一點.(整天吃沙拉還可以幫助減肥.)不要吃或喝刺激性的東西. 如果還需要其他東西,最好事先准備好,找東西只會讓人煩躁. 你可以自己靜修,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過有個規矩是:除了同伴,不要到處張揚這些事情.
如果你覺得坐半個小時很痛苦,可以慢慢延長時間. 有時候,你可以特意測一下,在你覺得舒服的時候自由延長冥想時間,完事以後再看錶,你很可能發現過去的時間比你感覺到的要多得多!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時間剛好.
在你每次做完冥想後,盡量保持那種愉悅,客觀的心情.最開始它可能一會兒就消失了,以後會逐漸延長.如果你在生命的每個時刻都保持這樣的狀態,你就是得道高人了.
你可以隨時隨地做簡單的練習. 體會你每一刻的情緒,動作,告訴自己自己在做什麼. 你也可以排除雜念仔細聆聽風聲......隨你喜歡.
雖然這個問題我只寫了短短幾行,但這正式這節課最重要的一部分:隨時冥想,隨時修行,生命可以是一條進修的長河......這次課是個小小的總結,沒有特別的內容.如果你已經入門,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內容非常重要.如果還沒有入門,而是渴求另一種奇跡的話......我說的就全部是糟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