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李蘭娟的成果

李蘭娟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08 21:18:12

① 李蘭娟關於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為何遭到質疑

因為體外實驗與最終應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往往結果差異很大 。

李蘭娟團隊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這一次並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希望這兩種葯物最終能真到一隻新冠狀病毒。我希望武漢人民可以渡過這次難關,我希望中國可以活這此難關。
那麼你對這次遭到質疑的研究成果有什麼看法呢?


② 李蘭娟,一位註定被歷史銘記的女院士,有什麼貢獻

李蘭娟一位註定被歷史銘記的女院士

出生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成就,努力才是一個人走向巔峰的正確道路,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李蘭娟院士無疑是這條路上的佼佼者。

祖國每次遭遇險境時,李蘭娟院士總是沖鋒在前,迎戰在前沿陣地,也正是由於有這些人的存在,才使我們面對洶洶的新冠疫情時可以維持鎮靜,不會再害怕,從一位平常大夫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的成就是依靠自已的努力,腳踏實地勤奮得來的。

雖然家世平常,可是,這從沒磨去她對知識的憧憬,她用自已的知識解決了許多現代醫學的問題,特別是在傳染性疾病領域,所做出的功績基本上沒有人可以超越,就其對現代醫學的功績來講,李蘭娟院士理應被永載史冊,供後世瞻仰崇拜。

③ 李蘭娟突然成為全民偶像,在此之前她有什麼樣的生涯成就

李蘭娟突然成為全民偶像,其實她成為全民偶像並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她在多個領域就有不少成就和貢獻,她是中國著名的感染病(傳染病)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曾多次深入臨床一線,在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關鍵作用。

④ 李蘭娟的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腸道微生態變化規律,闡明了腸道微生態變化與重型肝炎發生、發展的關系,豐富了重型肝炎發病機制的理論;
提出B/E值為腸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標,為腸道微生態基礎和應用研究提供了客觀依據;成功培育出無菌大鼠(已通過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鑒定),建立了無菌動物實驗研究平台;
注重細菌耐葯研究,引領細菌耐葯研究小組發現六個β-內醯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別於2001、2004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編了我國首部《感染微生態學》專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態學的基礎。
率領課題組成功培養分離出SARS病毒並完成全基因測序,系中國大陸第二株登錄GenBank;首次發現PBMC中有復制型SARS-CoV存在,對揭示「非典」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20餘篇;
主編專著11部,其中《傳染病學》系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人工肝臟》、《感染微生態》均為中國該領域的首部專著;
承擔國家863、973、「十五」攻關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發表論文200餘篇,SCI收錄20餘篇。
主編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傳染病學》等專著8部。
擔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工肝培訓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雜志》主編、《中華傳染病雜志》和《國際流行病感染病學雜志》副主編等職。
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對外通報,我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研製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說,我國科學家已經做出了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種子」,一旦出現老百姓最擔心的H7N9禽流感暴發流行,可迅速生產出疫苗,為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接種,防止禽流感大流行。
這項研究表明,我國已經具備自主研發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術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變了我國流感疫苗株需由國外提供的歷史。
這項研究,是在國家傳染病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由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領銜,並作為研究主體,聯合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協同攻關完成。

⑤ 李蘭娟受到國家級表彰,她為國家做出了哪些奉獻

在抗擊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我們認識到了無數的醫療戰士們。他們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人的驕傲,他們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前仆後繼,我們做出巨大的貢獻,不怕吃苦,我不怕困難。即便最累最難,他們也一直在咬牙堅持,始終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他們並不是和軍人一樣沖鋒陷陣,與敵人進行交鋒,但同樣他們的義務與責任也是扛在肩膀,也是為我們去抵抗病毒,與病毒作斗爭。

所以他始終走在前線,為大家做出努力,樹立榜樣。而且李蘭娟院士的相關科研成果也是足夠讓大家去學習。這樣的老一輩醫生在自己的崗位堅持了已經快半個世紀了,他們仍然明白自己的任務並不是休息,而是繼續為祖國散發自己的每一份光亮。

⑥ 曾獲「中國醫學科學家獎」的李蘭娟,她究竟有多優秀

曾經是“赤腳醫生”的她,現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可想而知她有多優秀,李蘭娟院士現在已經是73歲的高齡,在過年期間,突然就爆發了冠狀病毒,整個國民都在躲避這次疫情,但是始終有逆行者站在前線為我們遮風擋雨。當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往家趕時,她卻在春節期間去北京參加了如何應對這次疫情的會議,當我們合家團圓吃年夜飯時,她卻一個人在機場吃了一份餃子,這個偉大的逆行者就是我國的李蘭娟院士。

但是李蘭娟院士並沒有理會這些人,依然我行我素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終於歷經數十載,她成功地研發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以她的姓氏來取名的,要知道她苦心研究出來的這套成果,給很多肝病患者帶來了福音,因此李蘭娟在國際上也享譽“人工肝科研聯盟的主席”,而在我國的傳染疾病方面,她也享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稱呼,當然這些只是她所獲得的稱呼,但其實她一生還榮獲了很多獎項。對於成功後不驕不傲的她,現在又投入到這次的冠狀病毒戰役,真的讓我們這些年輕人覺得老一輩的他們才是醫學上的奇跡。

⑦ 李蘭娟院士很早就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達成這一成就有多難

非常難。因為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需要異於常人的努力才行。

⑧ 李蘭娟的獲得榮譽

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獲得1997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1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1年國家教育部推廣應用二等獎
重型肝炎腸道微生態變化的研究獲得2001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革蘭陰性菌超廣譜β-內醯胺酶及AmpC酶研究獲得2003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究成果獲2004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建立了中國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細胞系-HepLL,創建分離肝細胞的新方法,構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獲2006年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榮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國家教育部高校推廣應用獎二等獎1項;
獲得授權專利5項。

⑨ 作為頂級的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一生獲得過多少榮譽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把“李蘭娟”這個名字推到眾人面前。她在公益講座上親切地教大家“人體微觀生態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訴人們“保持樂觀”的長壽秘訣……如今,已經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殫精竭慮、晝夜不分地與病毒賽跑,而這背後,是同為院士的先生一如既往的理解與支持。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也許說的就是李蘭娟院士。

閱讀全文

與李蘭娟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