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取代翻譯員的技術成果

取代翻譯員的技術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08 07:55:32

1. 翻譯技術和翻譯技巧有區別嗎翻譯技術什麼意思/請高人作答, 在線等!

個人理解:
翻譯技術—一比如運用軟體,適合大眾使用(大部分是機器翻譯吧)
翻譯技巧——個人日積月累的經驗總結,因人而異 (都是人為的翻譯吧)

2. 請說下你感覺翻譯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我覺得在未來的世界翻譯很有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因為現在社會發展非常非常的迅速,機器人什麼的也是越來越普遍。所以在未來很多東西都不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

3. AI實時翻譯技術有了新突破,未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AI人工智慧變的越來越厲害,有無數的例子表明人工智慧是可以戰勝人的大腦。比如說人工智慧可以擊敗世界圍棋冠軍,這讓人十分震驚。但是,最近的AI翻譯進步神速,它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我認為不可能,我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人工智慧翻譯無法翻譯方言。

我們都知道方言是一種極其隨意的語言,可能有時候方言僅僅只需要用一個字,就能表達出用正常的話幾句話才能說明白的意思。方言因為極其的隨意性以及方言的分布廣泛,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方言,數量很大,所以在錄入數據的時候,難度很大。但是當我們人工翻譯的時候,就能夠避免這個問題,因為人工翻譯可以通過查閱各種資料活著學習來完成。所以在翻譯方言上,AI智能翻譯無法取代人工翻譯。

雖然AI智能翻譯存在著以上問題,但是它的進步速度已經很快了。從最開始的傻瓜式翻譯,到現在足可以媲美人工翻譯,進步巨大。我相信如果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它就能取代人工翻譯。

4. 現在人工智慧發展得越來越強大,翻譯會不會被取代學翻譯專業還有前途嗎

近期以及較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機器翻譯是良好的輔助

您好,我是英語自由翻譯【查紅玉】,筆譯從業 6 年,為華為、萊芬豪舍、中國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格蘭富水泵、索尼、萬科、畢馬威等提供過商務材料、手冊等翻譯服務和網址本地化,有 500 多萬字項目翻譯經驗。我談點自己淺薄的看法和認識


行行出狀元,有沒有前途主要看您自己能力、專業素養等了,英語/日語翻譯的收入主要看水平和經驗;資源和人脈對收入也有一定影響;和 IT、金融、房地產比,翻譯行業的收入和上升空間還是比較小一些的,無論你是什麼語種。

初級翻譯的收入 3000 -- 8000元/月居多

中級翻譯月入一般 8000 --- 12000元/月居多

高級翻譯的年收入一般在 15萬 -- 30萬之間的居多

大致收入和對應等級是這樣的,具體也看城市、單位性質等

如果拿下 CATTI 2 口譯和筆譯證書,基本上就等於跨入職業翻譯的大門了。聯合國翻譯資格證 UNLPP 也不錯,特別是等級更高的 P2 和 P3 證書(P1 相對而言難度低一些);如果是北外/上外/廣外等國內外語名校高級翻譯學院畢業的碩士,做翻譯的起點也不錯的;專八證書含金量較高,但和合格翻譯之間也可能有相當長的距離要走。當然,後面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高的,要成長為名符其實的職業翻譯,並不容易,需要更多付出、努力、堅持。翻譯,無論口筆譯,都很辛苦,也時不時可能要加班加點,普通本科生畢業後沒有三五年的積累和學習,很難真正入門。

翻譯這個行業,目前是兩極分化特別嚴重的,以後更是如此。高水平譯員會越來越好做,價格也會持續走高。低水平的「譯員」(姑且稱之為「譯員」)會淪為韭菜,被市場一茬又一茬地收割,付出巨大精力和時間後所得收入卻難養家糊口(「韭菜」的單價一般不超過150元/千字)。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和素養,提高服務水平和翻譯質量,往中高端走才有出路。
我個人是做英語筆譯的,收入不高,從業6年多,收入 12 --15K/月(2018年,坐標江西吉安),從業六年這樣的收入其實是比較低的,不能說跟行業沒有一點關系,供您參考吧。

5. 翻譯機能替代翻譯員嗎

機器翻譯的水平和質量在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但在外譯中方面的效果還不甚理想
完全替代人工譯員還很難做到,甚至基本上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機器翻譯會越來越好,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翻譯的勞動強度,以後的專業翻譯,走的可能是「機器翻譯 + 人工審核 」的翻譯模式。

6. 在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的今後,翻譯專業會被取代嗎

被取代是必然的結果。

從目前來看,日常交流的一些簡單的交流翻譯人工智慧已經做得不錯了,而一些格式嚴謹的科研文章的翻譯人工智慧翻譯也可以勝任。YouTube有一個實時翻譯功能,即使發布視頻的人沒有添加字幕,YouTube依然可以先識別目標語言然後實時翻譯成觀看者所需要的語言,雖然這裡面還是有一些錯誤,但其准確率已經較高,達到可以讓人接受的程度了。所以可以預見,若人工智慧越來越強大,是有替代翻譯專業的可能的。

目前,人工智慧在語音翻譯方面己取得了突破性發展。人工智慧翻譯機已在市場面市,經測試,翻譯准確率達到了95%,對人工翻譯有強烈的沖擊。

以後,我們出國旅遊,訪親,外貿人員,商務談判只需帶一隻小巧的智能翻譯機就可以和外國人交流。

7. 譯員怎樣才能不被機器翻譯取代

我對這個問題挺悲觀的,10年內90%的翻譯淘汰,甚至只需要5年。
07年做了幾十篇計算機硬體的翻譯,藉助當時的翻譯工具如SYSTRANS,基本上只能是完全一致的句子才能翻譯,那時的GOOGLE翻譯也效果有限。但目前從AI的進步來看,有些短文貼到GOOGLE翻譯中,就可以拿來用了。
如果想還做翻譯10年或者更久的話,1、專業化,一些正式文件、正式場合,機器翻譯只能輔助,必須經過人工校核;2、文學化,比如一些詩歌、散文,恐怕機器翻譯還一時難以達到「雅」。

8. 機器翻譯短時間內無法取代人工翻譯,那翻譯公司是否可以利用這項技術提升翻譯效率節省成本。應該怎麼做呢

確實如你所說,很少有專業的翻譯人員能夠認可機器翻譯,原因很簡單:1、他們看不上機器翻譯的結果,認為機器翻譯的結果很垃圾。2、如果每個人都用機器去做翻譯,那翻譯人員們就得轉行了。
但是實際情況是,目前有很多譯員都在使用機器翻譯輔助(CAT)工具,它能夠避免譯員做重復的工作。然而,如果譯文的內容與記憶庫的內容匹配率低,那麼譯員就需要自己完成所有的翻譯任務。
對於一些數據量較大的翻譯任務,單憑人工翻譯和CAT就不靈了,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助於(統計)機器翻譯技術了。現在的好多翻譯公司都在用MT+PE(機器翻譯+後編輯)的工作模式。
據我所知,創思立信(國內第三大翻譯公司)和華為翻譯中心,跟杭州雅拓公司的NiuTrans團隊合作,利用自己的語料和NiuTrans Server機器翻譯技術,開發私有的專業領域的機器翻譯系統,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

9. 你認為未來翻譯軟體或者機器能取代人工翻譯嗎

我認為不會,未來翻譯仍需人工高端翻譯不受影響。對質量要求不高的低端翻譯需求急劇萎縮,對應這部分業務的低水平譯員被機器翻譯取代。你沒看錯,是取代,因為客戶只需要大概看個意思就行,機器翻譯網站打開滑鼠點幾下,省錢省時,不比費勁找個翻譯公司或者譯員扯半天省事嗎?

至於當前水平中等的大多數譯員來說,可能相當一部分的工作內容必須被迫轉為譯後編輯——也就是修改機器譯文。沒有辦法,這是大勢所趨。他們不會下崗,但是這樣的工作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翻譯了。

認清當下所處的層級,想清未來的對策,這一點對絕大多數翻譯員適用。

說的是筆譯。

閱讀全文

與取代翻譯員的技術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