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識字成果

識字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08 06:33:03

❶ 怎樣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識字量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課程標准也規定:識字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低年級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如何利用新教材的優勢,盡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是每一位教師所面臨的新課題。俗話說「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能力的基礎,是主動閱讀的堅實基礎,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精細,結構復雜的漢字又不易記住。為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實踐和思考,創造性地開展識字教學工作,提高學生識字效率,增加識字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實踐證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激發識字興趣,調動識字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的兒童機械記憶、形象思維處於優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知識大都從興趣出發。因而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採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創設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孩子們樂於學習漢字,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活動中,提高識字效率。
1、真情流露,傾情學生。
學生內心的情感是豐富多彩的,原意和愛他的人交流,傾吐心扉。教學實踐證明:如果教師付出真情,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學生就能和你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達成情感上的默契,學生就樂於接受你教的知識。教師就能教得輕松,學生也能學得快樂。因此,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尊重學生,親近學生,努力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和學生民主、平等、和諧地相處,用自己的眼神、微笑、語言贊美、鼓勵學生,定能使學生興奮和滿足,激起他們識字的主動性。
2、巧設情境,營造氣氛。
低年級兒童天性好動,注意的持續性不強,教學中若只採取單一的形式,往往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創設有趣的識字情境,讓學生感興趣地識記和鞏固識記的成果。如可把要學的生字放在學生喜歡聽的故事中,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興趣。如教學「歌」字時,教師可以饒有興致地講故事:「有一對兄弟倆常常在一起,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哥哥很關心弟弟,每次出門,都會風趣地說:『小人,外面有太陽,別忘了戴上帽子。』一路上,哥哥總愛唱歌給小人弟弟聽。弟弟為有這樣一位好哥哥而感到十分快樂,也不由自主地哼起歌來。」在情趣盎然的故事情境中,學生仔細地觀察著「歌」字,認真地讀著、記著、想著,也就深深地記住了「歌」這個生字。
如果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能巧設游戲、課本劇、猜謎、故事等情境,定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提高識字興趣。
3、組織游戲,樂學易懂。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喜歡有趣的游戲。教育家卡羅琳說過:「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課堂上的游戲活動過程能增加課堂的情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使學生樂識字,易識記。
(1)猜字謎、編字謎。
在識字教學中,採用「猜字謎、編字謎游戲」能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可由教師出謎,學生自編謎語,互相猜謎,還可評比「猜謎大王」和「編謎大王」。如:大雨下到田地里。(雷)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三人一同看日出。(春)小鳥在唱歌。(鳴)等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定能積極開動小腦筋又猜又編。用猜字謎這種方法識記生字後,學生一定樂意用這種方法去記字形,樂意參與到學習中去,能真正實現樂學。
(2)編兒歌、順口溜。
兒歌、順口溜讀來琅琅上口,適合孩子口味,孩子記憶深刻。如教學「碧」字時,可啟發學生編形象生動的字謎:「王先生,白先生,身穿綠衣裳,坐在石頭上。」教學「影」字時,學生可能會編成:「小京站在太陽下,地上影子長又長。」班級里有很多小朋友姓「高」,教學「高」字時,可引導學生編成:「一點一橫長,一口下面藏,大口張開嘴,小口肚內裝。」通過編兒歌、順口溜,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說話能力和想像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3)摘果子,找朋友。
低年級學生識字時記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情境,使學生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及時鞏固識字成果。如學習了合體字後,可設計 「摘蘋果,找朋友」的游戲。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在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並讀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這位同學。讀錯了,指名另外同學幫忙,果子歸幫忙的同學。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識字游戲中快樂識字,還能得到喜愛的大蘋果,何樂而不為呢?
二、教給識字方法,掌握識字的規律。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是學習語文乃至學習其他學科基礎的學習能力。 因此,識字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漢字,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漢字本身的規律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自覺識字的能力。
1、激發自主識字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天真好問,如果我們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能贊揚他們的識字熱情,就能鼓勵他們慢慢走上自主識字的道路。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必須特別重視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首先,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識字的主人。引導學生用感興趣的方法去識字,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讓識字課堂活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過程中去,體驗到識字的樂趣,增強學生識字的成就感。其次,教師必須改變識字教學的評價方式,多用激勵性評價。如發現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各種創舉都能受到老師的重視,從而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樹立其自主識字的自信心。
2、教給自主識字的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學生有了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後,教師必須給學生以識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輕松識字,形成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如結合象形字、會意字特點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事物來記憶漢字;形聲字可以分形旁表義和聲旁表音的特點記憶;有些字還可以讓學生用唱筆畫、部件分析法、編口訣等方法強化記憶。
(1)象形識字法。如學習「月」字時,把它想像成彎彎的月牙。(2)語境識字法。如學習「班」字時,讓學生說說在哪裡見過這個字,學生定能說在班牌、本子封面上見過這個字。如此練習,學生對學過的詞就不易忘記,即使暫時性的遺忘,只要隨機找一找,與這些字多見見面就記住了。(3)會意識字法。比如在學習「尖」字時,讓學生拿出鉛筆觀察,認識一頭小一頭大的東西就是尖的。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尖尖的。運用會意識字法進行教學,學生就學得快,記得牢。(4)替換部件法。漢字中有很多形聲字,都可以讓學生用「換部件」的方法來學習。如學習「桃」字時,讓學生先回憶「跳」字,讓他們把「足」換成「木」,就是「桃」,同時學生也知道這個「桃」是「桃樹」的「桃」,與樹木有關。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勤於總結,如還可以總結出謎語識字法、加減識字法、順口溜識字法、歸類識字等方法。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掌握識字規律,並能運用這些識字方法或學著自己發現總結識字方法去自主識字。
三、在生活中識字,拓展自主識字的渠道。
漢字存在於學生生活的各個角落。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使他們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如讓學生交換讀讀本子上的名字,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在認讀自己的姓名和別人姓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認識許多字。隨時讓學生認一認班級張貼的《班規》《小學生守則》等上的漢字。參觀學校的文化長廊進行識字訓練。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帶領小朋友上街去認識路牌、廣告牌及商店名,這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事了,他們總是把爸爸媽媽在平時教的牌名讀出來與大家分享認識漢字的快樂。中隊會上,讓小朋友帶著喜愛的故事書,把自己喜歡的故事讀給好朋友聽,這也是一種激發孩子多認字的有效方法,他們常常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包括認識故事中事先並不認識的生字,誰也不願輸給朋友。讓每個小朋友輪流為班級圖書角整理書籍,把書名和同學捐書看書情況一一記錄下來。在班級「學習園地」里開辟「識字欄」,在其中貼上學生在各個渠道中認識的字,定期評選「識字大王」,讓他們品嘗識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等等。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的大課堂中和字詞反復見面,使他們在多渠道的識字活動中體會到識字用處大,識字快樂多,進而提高識字的積極性、自覺性。
四、結合字理識字,提高識字的效率。
通過對漢字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構形理據的分析來突破字形難關,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目的。在字理識字教學中,增加了信息量,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擴大了知識面,豐富了語言,發展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識字能力。
在「形聲字」教學中,可讓學生自主發現構字規律,找出形旁和聲旁,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認字法來記憶字形。並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識字效率。如:媽-女→馬+蟲→螞、晴→清→情→睛→蜻。
在「象形字」教學中,想辦法把一些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便於學生記憶。如教「鳥」字時,先依次出示圖畫、古文字、現在的象形字,讓學生比較,找出異同點,了解演變過程,再說說每一筆代表鳥的身體的哪一部分,寫時要注意什麼?重點引導學生說出:「一點表示眼睛,千萬不能漏寫。」又如教「男」字時,學生知道男人比女人力氣大,所以田裡的活要由男人來干。這樣形、義結合,象形字的字形就輕易地紮根在學生的腦海中了。
在「會意字」教學中,可採用簡筆畫、演示和兒歌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編兒歌記住字形。如教「尾」字時,先讓學生簡筆畫畫馬圖,再引導學生編出兒歌「馬兒身體高,後面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 又如教「聞」字時,可讓學生演示推門聽聲音,學生自編兒歌「外面真熱鬧,推開門來側耳仔細聽。」 琅琅上口的兒歌適合了孩子們的口味,使孩子們牢牢地記住了生字。
在「同偏旁字、形近字」等教學中,都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結合字理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大膽質疑,大聲交流,使他們不僅知道漢字怎麼寫,而且知道為什麼這樣寫,把握漢字的組構規律,加強記憶,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五、運用教育媒體,培養識字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運筆示範,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採用多形式的巧練習,能鞏固識字教學,優化識字過程,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1、在視頻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之一。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能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設樂學的情境。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秋遊》一課,抓住秋天景物的特點,描繪秋天的田野美景。課中先播放一段配之活潑的鋼琴聲的田野景色,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對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讓學生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2、在動畫情境中掌握書寫方法。
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利用動畫教識字,學生易於理解筆畫、結構等特點,便於記憶摹仿。如一些易寫錯字,閃動筆畫或偏旁,加強刺激,可化難為易,使學生正確識字書寫。如學生不易掌握「鳥」字的筆順和第四筆,教師可演示「鳥」字的動畫,一筆筆寫出來,配之筆劃聲的音樂,讓學生認識筆順,第四筆劃學生難寫到位,顯示這一筆時,動畫速度慢些,寫好後再閃動此筆劃,使學生的腦海中深深印下「鳥「這個字。
3、在多樣的練習中鞏固識字效果。
要使低年級學生牢牢記住學過的漢字,還必須通過反復練習來強化記憶。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計多種多樣的練習供學生做識字游戲,提高識字能力。如出示「青」字,讓學生以這個字為母體,繁衍出另一字。等學生點出新的字,移去形旁,電腦給予鼓勵:「太棒了, 還有嗎?」學生熱情高漲,思緒活躍,能繼續繁衍出「請、清、睛、晴、蜻」等字。又如學生極易混淆「渴、喝」兩個形近字,可隨圖出示兩個字,閃動偏旁,加深記憶。還可以設計啄木鳥捉錯別字活動,使學生正確識記學過的漢字。根據生字的特點,製作不同的練習鞏固識字,能使學生在自覺學習活動中正確識字,識大量的字,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六、建立評價機制,揚起識字的風帆。
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激勵性的評價及時反饋學生的識字情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優勢,在不同的方面體驗到學習的成功,以此不斷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在每一次成功體驗中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1、識字記錄表。表中記錄學生每課認字情況,由老師和小老師記載,全部讀出打兩顆星,有一兩個錯打一顆星,同時比比誰是認字最快的,學生間定能你追我趕,大大提高識字量。
2、識字展覽角。在教室牆上開辟一塊識字展覽區,展示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的識字收獲。如「食品袋」、「商標」、「標志牌」、「課外書中的字」等,鼓勵學生課外巧識字,多識字。
3、識字評星會。讓學生在自己的識字本上把課外認識的字記下來,每月舉行評星會,根據識字量的多少,確定識字的星級,20個字為一星。讓學生在賽一賽中積極開展識字活動。
在各個評價活動中,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巧用激勵性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成功者,揚起學生識字的風帆。
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低年級學生會認1800個字,會寫800-1200個字。艱巨的識字任務要求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讓漢字在孩子眼裡變成不同的故事,有趣的畫面,使他們多渠道地主動識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語文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識字能力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成正比的,學生在主動閱讀的過程中識字,識字又促進了閱讀,有效地達到了鞏固課內識字和增識漢字的目的。新課標在實施建議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識字教學要設法打開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說會讀;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像、求異創新;要解放學生的手腳,讓他們樂於接觸大自然、體驗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識字不再是死記硬背的枯燥過程,而是充滿情趣的游戲,孩子們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輕松掌握了漢字。在識字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識字教學就能走上一條良性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❷ 學前班識字以什麼方式展示教學成果

教孩子識字是最低級的開發兒童智力方法,雖然表面上看成果明顯,但對兒童的的開發作用不大,應找更先進的辦法,其實根據專家的建議,兒童主要以玩為主,在娛樂中開發智力是最好的方法,強迫兒童學一些與年齡不相稱的東西會相發兒童厭學症,會使...

❸ 我要展示課外識字的成果

1、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2、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徵來調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3、藉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來激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於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

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十歲的蔣方舟寫的《打開天窗》,《崔巒老師教你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網路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

(3)識字成果擴展閱讀: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尚不能自如地遷移到課外閱讀中來,有的該精讀的不知如何精讀,草草讀過,不求甚解,只需粗讀的卻遲遲不肯放手,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有些學生家長,因沒有經驗,在擇書時有些盲目,或是書目過於單一,專門挑選寫作有關的書籍,造成閱讀面狹窄,讓學生誤認為只有看作文書才是看課外書,或是盲目聽從孩子的意見。

有些家長忙於工作無時間管教子女,讓孩子自己選擇,結果孩子選擇了一些要求過高或過低的書籍,有的買了一些漫畫書,甚至還有一些低俗圖書,不利於孩子的閱讀發展。

❹ 教育科研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成效

1、創設識字情景,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

識字是一項抽象的符號系統,學生對漢字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適應過程。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學生心情愉快、樂於思維、勇於探索。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教師更應順應兒童心理,巧妙地創設各種有利於學生識字的情景,以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

2、採用多種手段,激發閱讀興趣

藉助科技教材資源,如貓小帥學漢字APP等教學軟體,在課內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又鞏固了對漢字的認識。

❺ 怎樣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效率研究成果

一、激發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教材採用了單元主題的編排方式。《識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為主題的第一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圖學詞識字」。8個四字詞語,寫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總寫春天給人的感受,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具體描繪出春天的美麗。8個詞語排列整齊,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學來興趣盎然。在教學中,我首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裡》。然後讓同學們猜猜,這是什麼歌曲?等學生回答後,老師再接著說:「是啊!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春天,開始學習《識字1》」。
另外,教材還具有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課堂中多採用圖文結合、讀演結合、識字與生活結合等方法進行教學,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在教學《識字1》,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觀察。然後用完整的句子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大家。意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緊接著讓學生觀察思考圖中有什麼鳥?它們各自在做什麼?教師提示隨後教師相機出示詞卡。再讓學生細心觀察,問從圖中看到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教學以下詞語。三個成詞語的教學均按看圖回答──出示詞卡──以點到面地讀──再看圖——有感情地朗讀的程序進行。在「再看圖」和「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環節,體會色彩之美,讀時注意引導學生將各重點詞讀為重音,讀出溫暖之感。

❻ 怎樣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

識字需要日積月累,不過還是早准備好,我家孩子3歲半了,用滑板車識字搭配少量字的繪本閱讀來幫助她認字,親測有用,現在她的表達能力更清楚了,能認識好多字。

❼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小學生識字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

(7)識字成果擴展閱讀:

識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í zì,意思是認識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腦中與抽象化的文字聯系起來。識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隨文識字法等等。

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不過在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也是一種圖形,所以說現代文字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他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❽ 日常生活中識字方法有哪些

漢字是我國社會通用的思想交流的文字工具,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識字不過關,不但影響兒童語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嚴重地阻礙了其他各門學科的學習,限制兒童智力的發展。 根據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可見新的課程改革更把低年級識字教學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那麼,如何培養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呢? 一、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 由於識字教學面對的是低年級的孩子,要提高這些小孩子的識字能力,咱們首先要了解這一群孩子的特點。了解了他們,咱們才能得心應手。了解了他們,才能使他們的學習處於良好的狀態,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想像力等才會處於最佳狀態。 由於低年級學生年級小,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對於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不感興趣,因而不易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此,我們要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二、形式靈活多樣,優化識字教學 下面就粗淺的談點常用的,比較實在的識字方法。常見的有:圖解識字法、猜謎語識字法、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及部件識字法等。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三、運用多種途徑,鞏固識字成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特別是年齡小的低年級孩子,我們常說他們是:記得快,忘得快。因此,教學新課之後要及時復習。在學生對字形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我就採取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結合課文內容開展一些競賽性的鞏固識字游戲活動,使學生人人參與,讓他們在輕松活潑、新穎有趣的活動中產生良好的無意識記憶,從而獲得牢固印象。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一些游戲。 1.啄木鳥治病 多媒體出示(或者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樹葉上掛滿卡片,上面的生字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請小朋友當啄木鳥醫生,找出錯誤的生字,並將它治好。 2.小蜜蜂采蜜 請一學生戴上小蜜蜂頭飾,在輕快的音樂聲中飛到同學中。」小蜜蜂飛到誰面前,就請誰讀字音,讀得好的接下去扮成小蜜蜂,又請同學讀,最後評出讀得最準的小蜜蜂,獎給小蜜蜂圖片,激勵他們也要像小蜜蜂一樣勤於學習,勤於積累。 3.智力大轉盤 有些形近字可以用轉盤來加深鞏固,如「請、清、情、晴、睛」,將「青」字寫在轉盤當中,偏旁寫在轉盤周圍,慢慢轉動轉盤,就能直觀地發現不同偏旁和「青」能組成不同的字,通過比較,學生很快記住字形字意,而且不易混淆。可以運用這種方法的還有很多,如 「苗、描、瞄、貓、錨」,「包、抱、飽、跑、炮、泡」等。 4.筆畫接力 有些字的筆順容易搞錯,這時可以用「筆畫接力」的方法。如「片、善、轉、歌、准」等字,學生常常會顛倒筆順,在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到黑板上進行「筆畫接力」比賽,每人寫一筆,比比哪組寫得又對又快。 5.找朋友 (1)多媒體(或者在黑板上)出示一排偏旁,一排字,請小朋友找找看,哪個字和哪個偏旁是朋友,可以組成新的字。 (2)出示一個偏旁,說說誰能和這個偏旁做朋友。如出示「口」字旁,「欠、乞、十、刁、土」等都能和它做朋友,組成新的字「吹、吃、葉、叼、吐」。 除了以上幾種識字教學方式以外,還可以寓識字教學於學生的相互交往中,讓同學互交朋友,互認姓名。我們生活的學校、社會、家庭無處不有識字的好教材,如街上引人注目的廣告牌,物品標牌、包裝袋,家庭里各式生活用品,電視里的少兒節目等都可以作為識字教材,引導他們愉快地識字。這樣看似無意、實為有心的做法,識字效果往往會出乎意料。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只有不斷創新,採取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漢字的海洋里,不斷求知,勇於探索,才能收到好的識字效果,真正提高識字質量。 求採納!謝謝!

❾ 課外識字的成果

關鍵字:課外資源、評價機制、識字方法、成果展示。
內容摘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不應僅限於課堂教學之中,課外資源為識字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家庭對孩子識字的指導、課外識字為課堂識字的補充、正確地對學生的識字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識字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識字教學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一、二年級的識字量應達到1600-1800個字,由此可見,一、二年級 的識字量佔了小學六年識字量的一半多,而低年級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往往今天認識的字,明天就忘了,導致教師第二天又得繼續教學生,影響了識字教學的成效,從而對小學生的閱讀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何鞏固學生的課堂識字成果呢?我以為,利用課外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語文教學,不應該只限於文本和課堂,語文教學資源應該是豐富的,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教學觀。《課程標准》指出:「各地區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我們的語文學習要立足課堂,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的觸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廣闊的社會中去。讓學生在大環境、大渠道中學習、發展。識字教學也一樣,除了教師課堂上的的識字渠道以外,課外資源也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課外資源,對我們的教學肯定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一、家庭指導是學生鞏固識字的重要基石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協助,識字教學也一樣。我主要的做法是:今天要求認識的字,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之後,我把生字印成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帶回到家裡,要求認讀給家長聽,讀正確了,讓家長在卡片上寫下評語,學生帶回學校,利用早讀的時間讀給老師和同學聽。一周結束時,再把這一周所認識的生字讀給全班的同學聽。老師每周對此進行評價,表揚做和好的學生,並獎勵一顆識字星以此來鼓勵學生堅持下去。針對留守兒童多的特點,有些爺爺奶奶並不認識字,也可讓學生讀給高年級的同學聽,也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識字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