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屬於什麼級別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是全國性的紡織行業聯合會,主要成是有法人資格的紡織行業協會及其他法人實體,是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社會中介組織。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英文名稱China 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Council(縮寫為CNTAC)。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是全國性的紡織行業聯合會,主要成是有法人資格的紡織行業協會及其閥嘗脆妒詒德錯泉氮滬他法人實體,是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社會中介組織。協會的宗旨是為中國紡織現代化建設服務。
主要任務;制定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建立行業自律機制,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維護行業利益。調查研究國內外紡織行業發展趨勢,在紡織行業發展戰略、產業政策、技術進步、市場開拓、改革開放等方面參與工作或提供咨詢服務,向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向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綜合協調紡織各行業之間經濟技術關系,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推動橫向經濟聯合與協作。組織開展行業對外技術經濟協作與交流,出國考察、進修、培訓。組織企業對外貿易洽談及舉辦國際會議、國內外展覽會,拓展海內外市場。參與制訂、修訂行業標准,並組織貫徹實施。開展行業商貿、科技、投資、人才、管理等各種推介活動。編輯出版紡織類出版物。組織培訓各類紡織專業人才。組織發展本行業的公益事業。承辦政府委託的各項任務。
❷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陳維稷優秀論文獎是不是省部級科學技術獎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為人們遮寒蔽體的衣著,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現代的人們,幾乎須臾離不開紡織物,各種樣式美觀、功能獨特的紡織品裝點著我們的生活。看過《蜘蛛人》的同學一定會對主人公使用的蜘蛛絲的超級性能贊嘆不已,其實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紡織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或許就可以享用具有這種特殊性能的人造纖維。
紡織就是將紡織纖維加工成各種紗、絲、線、繩、織物及其印染製品的過程。紡織工程的發展方向是致力於研究使化學纖維具備近似於天然纖維的舒適性能,或者具備天然纖維所不及的特殊性能,開發出特種纖維,這當然就包括「蜘蛛絲」了。保暖內衣最近在市場大量涌現,也是紡織技術取得重大進步的結果。大家都希望在寒冷的冬季既要風度又要溫度,紡織工程把紅外線技術運用到織物的生產過程,從而開發出了保暖效果比一般織物好許多且非常貼身的保暖內衣,滿足了人們在冰天凍地的寒冬,穿著依然瀟灑的願望。當然,現在的保暖內衣產品還有很多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待紡織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目前有很多院校開設了紡織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備力學、機械學等紡織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紡織原料的性能及其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具有原料檢測和選配的能力;掌握紡織工藝的基本理論,具有工藝設計、產品質量檢測分析和質量控制的能力;具有技術改造以及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的初步能力。紡織工程還特別具有實用性,可以美化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考生在充分認識到本專業的優點後,應該積極選擇本專業。
我國是一個紡織工業大國,技術力量雄厚,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我國與世界的接軌,對高級紡織人才的需求會更加迫切,畢業生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本專業的畢業生一般可以在紡織企業的技術和業務管理部門從事工藝設計、生產管理、產品開發等工作,到經營和外貿等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和專業外貿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單位、紡織學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同時,由於專業調整,畢業生就業面更廣,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進入其他行業大型公司就業,不少畢業生被合資、獨資企業錄用,部分畢業生被國外企業錄用,直接到境外就業。
紡織工程專業代碼:081405。
三、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在人類歷史上,紡織生產是差不多和農業同時開始的。因此,紡織科學和農學一樣,由於誕生得早,在整個人類文化中處於特殊的地位。紡織進入工業化生產後,技術日趨進步,工藝與品種也日趨復雜,紡織技術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紡織教育事業遂應運而生。19世紀上半葉,世界上開始出現高等紡織教育,英國哈德斯菲爾德首先辦起紡織技術班,以後曼徹斯特機械學院轉為曼徹斯特大學紡織工程系。1874年英國利茲大學也成立紡織工程系,1884年美國成立費城紡織學院。我國出現最早的是林啟創辦的浙江蠶學館,建於1897年,成為浙江絲綢工學院(即現在的浙江理工大學)的前身。
我國在建國前有一部分紡織學校,大多為私人所辦。建國後,我國對紡織高等院校進行調整,50年代末開始培養研究生,1951年建立紡織院校中規模最大的華東紡織工學院(後來發展為中國紡織大學,即並入新成立的東華大學),其次是1967年建立的專業設置較齊全的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已合並成為天津工業大學),此外,1958年建立蘇州絲綢工學院(現蘇州大學),1961年建立北京化纖工學院(即現在的北京服裝學院)。1935年,畢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農工大學紡織化學專業的傅道伸籌建了中國第一所現代紡織研究機構,1951年,錢寶鈞參加華東紡織工學院(同上)的籌建工作,1954年和方柏容教授共同倡議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化學纖維專業,在這期間,著名紡織教育家陳維稷主持全國紡織教育事業,為中國紡織工業培養出大批骨幹人才。
「文革」期間,1967年建立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已合並新成立天津工業大學),此外並無大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後,紡織院校發展加快,1978年以後先後建立西北紡織工學院、青島紡織工學院(現已並入青島大學)、武漢紡織工學院(即現在的武漢科技學院)、鄭州紡織工學院等高等院校,學科建設更加完備。核心內容方面,在纖維科學和高分子化學的基礎上,形成了紡織材料學,在力學和機械學等基礎上,形成了纖維材料機械工藝學,在化學和纖維科學等的基礎上,形成了纖維材料化學工藝學,在美學、幾何學和生理學等的基礎上,紡織品的設計的內容愈加豐富。在邊緣內容方面,許多基礎科學和其他技術科學等與紡織實踐緊密結合,形成了一些新的學科分支和發展方向:如數學中的數理統計、運籌學和優化理論已廣泛用於紡織技術和生產,物理學和技術物理應用於紡織,促進了紡織儀器、紡織檢測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化學、機械學、電子學、環境科學等與紡織的結合使紡織學科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變化和發展。紡織工程也被國家列為重點學科。
國際上,比較著名的院校有英國曼徹斯特理工學院(該學院的紡織工程系是世界上成立較早的專業性的紡織系科)、利茲大學、美國的喬治亞理工學院、費城紡織綜合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法國里昂高等紡織工業學校、德國亞琛·萊因——威斯特法倫高等技術學校、斯圖加特大學。英、美和日本的紡織高等教育都有100年以上的歷史。美國的高等學校已帶有普通教育性質,專業教育大多在研究生階段或在進入工廠企業後進行。這種傾向也影響到日本等國,在法國和德國,高等教育比較重視實踐強調工程技術教育。
目前,世界上的高新技術的開發、實力和應用領域還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而且對我國紡織業而言,必然是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將失去部分利益,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弱的行業,如化纖、印染等行業的生產企業會產生明顯的沖擊。所以,目前的紡織教育就是要跟上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步伐,在技術發展上注重相互補充並互相競爭的「紡織革新技術」和「紡織創新技術」這兩個方面,重視以國際互聯網路為依託形成的快速反應系統機制(QR),作為一項「不是技術勝過技術的21世紀生產經營方式」,它可以說是目前紡織領域最尖端的高新技術的應用。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浪費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❸ 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的科研獲獎
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王祥榮教授等主持《天然染料——浴拼色染色與固色成套技術與產業化》
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陳廷教授等主持《超細非織造精細過濾材料制備過程模擬與實驗研究》
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王祥榮教授等主持《印染廢水高效絮凝劑開發及廢水回用技術》
2009年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一等獎:王國和教授等《「織物組織學」課程教學平台立體化建設》
2009年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三等獎:潘志娟教授等《紡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008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白倫教授等主持《絲綢工程管理理論及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
2008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陳宇岳教授等主持《柞/桑彈力真絲的研製及產品開發》
2008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陳雁教授等主持《現代服裝工程技術》叢書
2008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劉國聯教授等主持《成衣生產技術管理》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唐人成教授等主持《大豆纖維紡織品染整新技術開發及應用》
2006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唐人成教授等《大豆纖維紡織品染整新技術開發及應用》
2006年全國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獎:白倫教授、徐幗英副教授
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白倫教授等主持《工科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陳國強教授等《功能性(改性)真絲》
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胡征宇副教授等《TF2005S型雙宮自動繅絲機》
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李明忠教授等《絲蛋白人工皮膚》
2005年獲香港桑麻基金會桑麻科技二等獎:陳宇岳教授等《膨體彈力真絲及其抗皺製品》
2005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蔣耀興等《生態纖維的精細化加工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
2004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唐人成教授等主持《大豆蛋白纖維/絹絲混紡紗新穎針織面料加工技術及產品開發》
2004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朱亞偉、王春花教授等《真絲筒子染色絲綢新面料》
2002年日本絲綢學會學會獎:白倫教授
2002年中國高校科技發明二等獎:陳宇岳教授等《膨體彈力真絲的研製及產品開發》
2002年獲香港桑麻基金會桑麻科技二等獎:陳國強教授等《真絲結構與性能及真絲綢整理加工技術》
200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陳宇岳教授等《膨體彈力真絲的研製及產品開發》
200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梅士英教授等《拒水拒油防污多功能整理色織塔夫綢》
200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白倫教授等《制絲工程智能化管理研究》
2002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陳國強教授等《薴麻/絹絲混紡針織面料》
❹ 李俊的榮譽及獲獎情況
1、2006年,參與完成的項目「華東女子標准體型研究及區域服裝原型的理論與技術」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2006年,參與完成的項目「我國女子標准體型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3、2001年,參與完成的項目「出汗假人系統研製」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4、1997年,參與完成的項目「暖體假人及服裝功能實驗室研製」獲中國紡織總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1、2008年,作為課程負責人「服裝材料學」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2、2001年,參與完成的「面向21世紀服裝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教學成果榮獲高等教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2000年,參與完成的「面向21世紀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以及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成果獲國家紡織工業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1、2006年,論文「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與課程體系研究」獲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紡織服裝高等教育論文獎一等獎。
2、2006年,榮獲第九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陳維稷優秀論文獎。
3、2003年,「著裝之溫度舒適性研究」獲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研究生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
4、2003年,榮獲第九屆上海市科協優秀青年科技論文獎。
5、2000年,榮獲第六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陳維稷優秀論文獎。
6、1997年,榮獲第七屆上海市科協優秀青年科技論文獎。 1、 2006年9月,參編部級「十五」教材《服裝舒適性與功能》(第二章)(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獲省部級優秀教材獎。
2、 2006年9月,參編國家級「十五」教材《服裝材料學》(第一章)(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獲省部級優秀教材獎。
3、 2006年8月,參編國家級「十五」教材《服裝市場營銷》(第十一章)(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獲第七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 1、2008年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人才培養計劃。
2、2008年桑麻基金會教師獎。
3、2007年度「東華大學比翼雙飛模範佳侶」。
4、2006年東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5、2006年東華大學青年師德建設標兵。
6、2005年入選上海市科技「啟明星」人才培養計劃。
7、2005年獲教育部第十屆霍英東青年教師獎。
8、2004年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❺ 陳廷的成就榮譽
榮譽:
1. 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2005年)
2. 蘇州大學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2011年)
3. 東華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2006年)
4. 東華大學師德建設青年標兵(2006年)
5. 東華大學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滿意黨支部書記(2005年)
獲獎:
1.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
2.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2010年)
3.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4.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103年)
5. 香港桑麻基金會桑麻紡織科技二等獎(2013年)
6. 江蘇省紡織青年科技獎(2011年)
7.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八屆陳維稷優秀論文三等獎(2006年)
8.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九屆陳維稷優秀論文三等獎(2004年)
9. 蘇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12年)
10. 蘇州大學周氏教育科研獎(2012年)
11. 蘇州大學交行教學獎(2013年)
❻ 王悅的學術成果
自2001年開始從事皮草服裝設計領域的研究,曾兩次赴丹麥哥本哈根皮草設計中心和丹麥SAGA皮草設計中心研修學習。先後與國內外多家知名皮草品牌合作,進行皮草產品設計實踐並提供設計與技術支持。
2005-2009年皮草服裝系列設計作品「夜精靈」、「CHIC ME」、 「REVIVE」等六次發布於中國國際裘皮展和中國時裝周,並於2003和2005年舉辦兩場個人皮草服裝發布會。皮草服裝設計作品入選「ART & ASIAN BEAUTY」國際服裝作品展,韓國 「KOSCO」國際服裝作品展,義大利「MIFUR」皮草展等國內外展覽,展覽及參賽作品獲得國際金獎一項,優秀獎兩項,省部級以上獎項三項。
2007年至今多篇相關論文發表於《裝飾》等國家級專業期刊和國際會議,其中論文《Material and Technology—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Knitted Fur》獲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優秀論文一等獎。目前正在編寫「十一五」國家級重點規劃教材《皮草女裝設計》。
2009年,本人承擔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哥本哈根皮草設計實驗室皮草設計課程」榮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6年至今擔任「中國國際青年裘皮服裝設計大賽」、「全國時裝畫藝術大賽」、「北京市十大服裝品牌評選」等國內外賽事評委。
重點相關課題:皮草原料硝染設計、皮草展示服裝設計、皮草時尚設計與產業發展
❼ 浙江重點大學有哪些計算機較好的大學
浙江省內計算機專業比較好的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寧波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等,浙江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其他幾個是省屬重點大學
❽ 紡織工業協會企業家聯合會秘書長謝方明是什麼級別
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也叫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是1981年成立,是在原中國紡織工業部企業管理司的基礎上成立的,企業家聯合會歷任會長都是中國紡織工業部一把手兼任,比如李正光部長、吳文英部長、杜鈺洲部長,中國紡織工業部改製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之後,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由王天凱會長兼任。改制後,所有人事級別原地封存,現任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是由年輕有為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孫瑞哲副會長兼任。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是在中國民政部注冊的、屬於國資委管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託管機構,由於是行業管理機構,現在一般都不提什麼級別了,如果一定要按照原紡織部的級別套用的話,企業家聯合會應該屬於正司局級單位,秘書長應該算副司局級吧,僅供參考。
❾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獎項屬於什麼級別的
已經於1988年的機構改革時撤銷,改為行業協會,以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
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也叫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是1981年成立,是在原中國紡織工業部企業管理司的基礎上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