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新時代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州系列上天、天宮、龍芯的開發研製、北斗系統、蛟龍號下潛海下7000m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尤其是18大以後。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⑵ 中國70年代科技成果
1、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2、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3、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4年,中國製成了第一台全晶體管電子計算機441—B型。
4、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製成功
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以鈕經義為首,由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季愛雪、邢其毅、汪猷、徐傑誠等人共同組成一個協作組。
在前人對胰島素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經過周密研究,他們確立了合成牛胰島素的程序。這是中國當時唯一一次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5、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國在本國國土進行的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的發射試驗。又稱導彈核武器試驗 。
10月25日,聶榮臻抵達導彈試驗基地,對試驗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和部署。26日,核導彈安全轉運至發射陣地。27日凌晨,完成導彈與核彈頭的對接。9時,核導彈起飛,9時9分,經894千米的飛行,核彈頭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的靶區上空569米的預定高度爆炸。
爆炸威力為1.2萬噸TNT當量。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國家在本國國土上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兩彈結合」試驗成功,標志著中國有了能用於實戰的核導彈。此後,未再進行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發射試驗。
⑶ 經典物理學時代的標志性成果是
近代物理學中有哪些主要成就
1、時代背景:
⑴中世紀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長期被教會奉為教條。
⑵近代科學誕生後,亞里士多德的力學不斷受到質疑。
2、經典力學的奠基者——伽利略
⑴突出成就是創立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學說。
⑵製造的望遠鏡證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屬於天文學成就)
3、經典力學的建立者——牛 頓
⑴牛頓經典力學體系:
①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伽利略研究為基礎)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笛卡爾研究為基礎)
②萬有 引力 定律:萬 有 引 力 定 律(開普勒研究,自己創立的微積分做計算工具)
⑵建立標志: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⑶歷史地位:
①牛頓力學三定律構成了近代力學體系的基礎,成為近代物理學的重要支柱。
②牛頓力學體系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第一次理論大綜合。
③使力學和天文學在理論上達到完備的程度,並得到應用和驗證。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准確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解釋潮汐的成因;發現海王星)
④使科學擺脫神學束縛,19世紀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各自然科學理論體系紛紛建立.成為近代科學形成標志。
二、現代物理學理論的發展
1、量子論的誕生與發展——從普朗克到愛因斯坦
⑴背景:①19世紀的物理學領域,以牛頓力學為基礎,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②19世紀末,物理學界的重大研究課題是黑體輻射,量子理論就是在此過程中發現的。
⑵誕生:①奧地利斯蒂芬:1879年發現黑體輻射的總能量與其溫度之間的定量關系。
②德國 普 朗克:1900年在《關於正常光譜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提出量子概念.(標志)
⑶發展:①德國愛因斯坦:1905年解釋光電效應,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結論。
②法國德布羅意:1923年物質波理論。
③奧德物理學家:數年後建立量子力學。
⑷意義:改變了近代物理學中的傳統觀念,使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的觀念都發生重大變革。
2、相對論的建立——愛因斯坦
⑷ 曾國藩一生的兩個活動時期的成果是什麼內容
曾國藩一生活動,可分為兩個時期:1811年至1852年為前期,主要從事科舉、研究學問;1853年至1872年為後期,這一時期的活動,使他成為近代軍事史上影響廣泛而深遠的風雲人物。著名的護國軍將領蔡鍔認為:他的「事功言論,足與古今中外名將相頡頏而毫無遜色」。可見,曾國藩在近代事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值得研究和重視。
⑸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及個個時期的文明成果
送你一首中國歷代興衰四字歌:
炎黃子孫,歷史悠長。三皇五帝,傳位禪讓。
夏禹開始,建立家邦。湯滅夏桀,國號殷商。
武王伐紂。西周辟疆。幽王貪色,身死國喪。
平王遷都,東周洛陽。春秋五霸,齊桓楚庄。
秦穆晉之,還有宋襄。戰國七雄,各據一方。
秦楚齊燕,韓趙魏梁。嬴政統一,自稱始皇。
反抗暴政,陳勝吳廣。楚漢相爭,劉邦勝利。
西漢開國,長安稱帝。新莽篡位,綠林赤眉。
劉秀興兵,滅莽殺敵。再造東漢,洛陽登基。
黃巾起義,分崩離析。曹魏蜀吳,三國鼎立。
西晉代魏,司馬為帝。五胡亂華,干戈不息。
永嘉南渡,東晉是繼。南朝北朝,隔江峙立。
宋齊梁陳,南方更替。北十六國,分別割據。
續有北魏,北周北齊。楊堅創隋,南北統一。
滅隋建唐,高祖李淵。黃巢造反,天下又亂。
五代十國,分裂再現。匡胤篡周,北宋是建。
遼夏女真,窺視中原。金襲汴梁,靖康國難。
南宋高宗,遷都臨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時,滅宋建元。政治腐敗,百姓積怨。
洪武起兵,興明滅元。成祖永樂,改都順天。
明帝崇禎,自縊煤山。闖王稱帝,四十二天。
三桂請兵,清帝入關。道光以後,列強侵犯。
武昌起義,領袖中山。建立共和,宣統交權。
老袁竊國,軍閥混戰。工農革命,搗毀封建。
各族人民,同掌政權。中華文明,史稱五千。
文明成果范圍太廣 可查相關歷史書籍
祝你愉快:D
⑹ 康熙時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康熙皇帝叫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視科學技術的皇帝。他不僅重視中國的傳統科學,也樂於接受西方傳入的先進科學知識。他不僅支持大臣和知識分子搞科學研究,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學習科學知識。這樣的皇帝,在中外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康熙皇帝經歷的第一件科技活動,是中西的歷法之爭。
清順治二年(1645),清政府把湯若望的《時憲歷》頒行全國,任命他為欽天監正。從此西洋的傳教士掌握了天文歷法大權。順治十六年(1659),既不懂中國傳統天文歷法,也不了解西方天文歷法的楊光先(1597-1669)寫了《辟邪論》,反對傳教士主持天文歷法工作,要求懲治湯康熙皇帝朝服像若望、南懷仁、李祖白等傳教士。
康熙三年(1664),只有11歲的玄燁,按執政大臣鰲拜的意見,把湯若望、南懷仁逮捕入獄。康熙四年(1665)三月,楊光先又上書指責西洋歷法十大錯謬。又按鰲拜的意見將湯若望、李祖白、杜如預等傳教士判死刑,後來湯、杜被赦免,李祖白等被處死。楊光先掌握了欽天監的大權。
康熙七年(1668),漸漸長大的玄燁有所醒悟,重新任命南懷仁參加欽天監的工作。12月,南懷仁向康熙帝匯報了欽天監監副吳明烜推算歷法的各種誤差。玄燁吸取過去輕信殺人的教訓,這次他派大臣20人,赴天文台測驗,結果是南懷仁說的各項預測完全正確,而吳明烜的預測逐條都有錯誤。楊光先被罷免,因年老免於治罪,南懷仁任欽天監監正。南懷仁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製作了天體儀等六件大型天文儀器,並撰寫《靈台儀象志》一書,對這些儀器的原理、結構和使用方法加以說明。
青少年時代的玄燁,經歷了歷法斗爭的風波,他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傳入的天文歷法知識比中國的傳統天文學更先進。這促使他積極學習西方科學知識。
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閔明我(1657—1712)、比利時傳教士安多(1644—1709)等,都住在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二十四年(1685),法國傳教士塔沙爾、洪若翰等6人來中國傳教,除沙塔爾留居泰國外,有5人來中國。他們經徐日升引見,都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並把深明數學的白晉、張誠(1654—1707)留在宮中任職。
據白晉回憶,康熙皇帝請南懷仁當老師,主要講解天文儀器、數學儀器的使用方法,講解幾何學、力學、天文學中最新奇、最簡要的內容,並編寫成教材。
徐日升、張誠、白晉等傳教士也輪流值教,每天向康熙皇帝講授西方數學、測量學、天文歷法、火炮製造等科技知識。康熙皇帝外出時,也帶上懂科學的傳教士,隨時請教。
白晉回憶張誠給康熙講數學的情景說:「皇上認真聽講,反復練習,親手繪圖,對不懂的地方立刻提問,就這樣整整幾個小時和我們一起學習。然後,又把講稿留在身邊,在室內反復閱讀。同時,皇上還經常練運算和儀器的用法,復習歐幾里得的主要定律,並努力記住其推理過程。這樣學習了五六個月,康熙皇帝精通了幾何學原理,取得了很大進步。」
康熙皇帝通過刻苦學習,掌握了幾何原理、主要數學儀器的用法和幾何學、算術的實際應用。康熙皇帝還常常從民間發現和提拔學有專長的科技人才。康熙四十四年(1705),他到南方巡視,曾三次在船上召見梅文鼎,講座數學問題。梅文鼎把自己寫的《平三角舉要》呈進皇帝。康熙四十八年(1709),他又召見精通數學的陳厚耀,再次問及梅文鼎。
康熙皇帝十分重視和優待有科學專長的知識分子。他接見梅文鼎時說:「歷象演算法朕最關心,此學今鮮知者,如文鼎真僅見也。」親寫「績學參微」四字相贈,以示表彰。康熙六十年(1721)梅文鼎病逝於宣城。康熙皇帝又命江寧織光頫曹監葬,以示關懷。
康熙皇帝接見陳厚耀後,將他調入北京,從事數學研究;又接受陳厚耀的建議「定布算諸書,以惠天下」;並按陳厚耀的推薦調梅文鼎的孫子梅彀成來北京,與陳厚耀共同編撰《數理精蘊》等書。
康熙皇帝在科技上的另一大貢獻是領導了全國地圖的繪制工作。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給撰修《一統志》的總裁載德洪發了一道上諭:「特命卿為總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務求采搜宏博,體例精詳,厄塞山川,風土人物,指掌可治,畫地成圖。」
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和巡遊東北、江南時,都令人隨地測量經緯度,為繪制地圖做准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又命令白晉、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到長城測量經緯度。對長城各門、堡以及附近的城寨、河谷、水流,都做了測量,繪成了長城圖。
康熙四十八年(1709),雷孝思、杜德美、費穩江,測得了北緯41度一47度間每度的距離,發現經線隨緯度的增加而增長。這是地球扁圓形的實證材料。12月完成了測繪任務。
康熙五十年(1711),分兩路派人到山東和新疆測繪地圖,山東一路由雷孝思、麥大城帶隊,從長城往新疆一路由杜德美、費穩帶隊。後一隊測繪了喀爾喀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甘肅、陝西、山西,返回北京。這樣,東北、華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區都已測繪完畢。
康熙五十二年(1713)派湯尚賢、麥大成等去江西、廣東、廣西測繪;派費穩、潘如往雲南、四川測繪。康熙五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雲南、四川測繪。康熙扛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雲南,後又和費穩等同往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測繪。這全國性的測量,共測得經緯點641個。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在六七年內完成這樣大范圍的測繪工作,不但是我國測繪史上的空前壯舉,也是世界測繪史上的第一次。
西藏的測繪工作,康熙皇帝是派在欽天監學習過的兩個喇嘛去的,由於當時西藏受到策妄的侵擾,兩位喇嘛只從拉薩測量到恆河發源地,已不能前進,只好返回。在這次測繪中,測量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印度測量局測量珠穆朗瑪峰早135年。
18世紀初,歐洲很多國家尚未完成本國的大地測量,我國卻已完成了全國的經緯度測量,並在此基礎上繪制了全國地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康熙皇帝領導完成各地的測繪以後,開始編制全國地圖。康熙五十六至五十七年(1717—1718)完成了全國地圖的繪制,賜名《皇輿全覽圖》。全國採取經緯線都是斜交直線的梯形投影法,以經過北京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按1:1400000—1:1500000比例尺繪制。地圖的范圍包括東北各省、蒙古、關內各省、台灣、哈密以東地區,即西到西經40餘度,北至北緯55度。全國由28幅分圖組成,包括蒙古、高麗,但未包括哈密以西和西藏。康熙五十八年西藏被繪入銅版的「皇輿全覽圖」中。
康熙年間對古生物化石記載說:「喀爾沁地方有青白色石,開發一片,輒有魚形,如塗雌黃,或三或四,鱗鰭首尾,形體俱備,各長數寸,與今所謂馬口魚者無異。揚腮振鬣,猶作鼓浪泳游狀。」有學者認為這是中生代狼鰭魚化石。
康熙皇帝對泰山的預測:「泰山山脈自長白山來」,「西南行八百餘里,結而為泰山。」對溫泉水可以治病和所含礦物質有關的看法:「每遇溫泉,即以銀碗盛水,隔湯用文火收煉,俟碗水干,觀水腳所積,或為磐石,或為鹼鹵,或為硫黃等,皆判然分曉」。對鳥叫聲與鳥舌的長短有關的看法都是較有科學根據的。
⑺ 中國建設時期科技成果
建設時期?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嗎?這一時期我國的石油全部自給,電子能、原子能、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起來。主要代表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
⑻ 你眼中的新時代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新時代我們國家都有哪些成果
我眼中的新時代:
1、製造強國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包括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2、創新型國家
中國成為創新型國家會是這樣的: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
3、鄉村振興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4、區域協調發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同時「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其中,京津冀協同發展將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進行推動,雄安新區也寫進報告,將被「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完善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新時代我們國家的建設成果:
1、精神食糧更豐富
報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2、教育更令人滿意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3、就業質量更好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
4、收入水平更高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
5、社會保障體系更全面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
⑼ 建築的出現和發展,是哪個時代的文明成果
住宅的出現,一般認為是農業經濟形成以後的事情,西亞的哈松納文化層就有了用日曬磚回築答成的方形住室,中間有爐子和谷倉。到公元前4000年的烏貝德文化時期,就有了堡壘式的套間住宅,遺址沒有屋頂,它可能是由木架上鋪蓋樹枝草禾皆之類做成。新石器時代中期,克里特島上已經有石材建造的房屋,丹麥和瑞士也發現了屬於此時的木構造湖上村落遺址,義大利波河流域也有類似的發現。義大利半島南端的塞普勒斯島上,原始村落遺址歷歷在目,它們是由有道路相通的圓形堡壘組成的,屋頂多半也是木結構的,其內部情況可以參見中國半坡遺址中的住宅復原圖。
⑽ 電氣時代發明成果
第二次工業革命
1.開始:: ⑴時間: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2.電氣時代主要專標志:屬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3.主要表現:⑴新能源的發明和使用 ⑵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⑶新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
⑷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
4.重大發明成果:
(1)愛迪生: :稱為「發明大王」
成果:電燈、留聲機、蠟紙、油印機
⑶交通工具: ①汽車:1885年 卡爾•本茨-----汽油內燃機汽車
②1913年 福特-----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工藝
③飛機: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被譽為「航空飛行器的先驅」
⑷電器:電燙斗、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