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佛家弟子
皈依佛門的信徒的通稱。事佛有三輩。一輩者為魔弟子事佛。二輩為天人事佛。三輩為佛弟子事佛。
何謂魔弟子事佛。佛言。雖受佛戒。心樂邪業。卜問是祟解除禱祀。信有家親丈人。不信正真。不知有罪惡之對。假名事佛。常與邪俱。死墮無擇地獄。受苦長久。久乃出為魔邦屬。諛諂妖[女瞿]。難可得度。
是曹輩人。宿命余福。暫得一時。見於正道。心意瞢瞢難曉宿。已當復更入邪見無窮已也。是為魔弟子事佛。
何謂天人事佛。受持五戒。行於十善。死死不犯。信有罪福。作是得是。壽終之後。即生天上。是為天人事佛。
何謂佛弟子事佛。奉持正戒。廣學經戒。修治上慧。知三界苦。心不樂著。欲得解脫。行於四等六度。愍傷眾生。欲安濟之。不貪身命。知死有生。求長益福。不為邪業。是為佛弟子事佛。
(1)佛家弟子證書擴展閱讀:
皈依佛教在家修行的稱為「居士」。佛教「在家居士」修行時的事項主要包括: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持齋、修行菩薩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寶,一心向善,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釋徒的必要條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法戒律雖然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五戒,從初發心學佛一直到菩薩都要遵守五戒,可不斷絕塵緣,一切生活依舊。
3、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觀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樂,還可得來世的安樂。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凈身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標准。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
『貳』 佛教有哪些證件
第一:本人。 1--2張 一寸照片。 規定的手續費(不多,各地的收費標准不同)
第二:皈依師是寺院指定的,不用自己費心。法名也是皈依師給你起的。
第三:會告訴你皈依的時間,留下聯系電話。一般都是集合一定的人數一同舉行皈依儀式。最好參加集體皈依。師傅會詳細的講解。
第四:了解什麼是皈依
http://ke..com/view/22435.htm
皈依之後要依教奉行。
南無阿彌陀佛 隨喜皈依 祝您一切順利
網路上的佛教資源 供你學習。
參考資料: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0484fadd9ede98325882dd2c.html
回答者: 木繹
『叄』 佛弟子可以考證書掛靠嗎
佛弟子可以考證書掛鉤。但是需要相關的證書需要考那些沒有用的或者是需要相關證書學歷的考核就是考不了。
『肆』 佛教中的《皈依證》有沒有,是佛弟子一定要有嗎
皈依證是有。但不是每一個信佛的都有。
學佛一定要知道,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好好學佛,念佛比什麼都強。披上袈裟就都是和尚?南方寺院的方丈都有聘任的,掙年薪的,我親耳聽到出家人說要排隊買紀念幣的。
我們這里皈依證10元一個,問題是你辦了有什麼用?不修行,給你授五戒、菩薩戒都沒用。皈依是從心理皈依,不是辦個證,辦個證後該煩惱煩惱,該生氣生氣,皈依證就是廢紙。
皈依是告訴自己要做個好人,皈依是回過頭來依靠佛法,使自己心理更加清靜,待人待物以平等心,慈悲心。心越靜越於佛法契合。再發願,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多念阿(a)彌陀佛,就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佛法就是讓人去掉煩惱,不去胡思亂想,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執著於自己的好惡。真正的出家人連小草都不踩。這是辦個證就能解決的嗎?
可以讀些佛法類的書。印光大師(民國時期人物,凈土宗13代祖師)、黃念祖(1992年往生極樂世界)、趙朴初(建國後佛教會長,書法大家,毛澤東說,這個和尚懂哲學)、夏蓮居(黃念祖老師)、李炳南(台灣佛學大家,在台灣講佛法38年,有500人往生,97歲自己往生極樂)。這些人的著作都可以看,網上都能查到,不要亂看,佛書太多了,派別就8個,我們甄別力差,不適合你的看了不起興趣,還可能反感,誤解。
有問題再問,祝身心健康!
『伍』 哪裡有寺廟收徒弟嗎 當和尚有證書嗎
俗家弟子只有皈依證,要想當入室弟子或者當和尚還有看有沒有緣份,六根是不是清凈,不是想當就能當的。俺照佛教規矩,幾乎所有寺廟都是一直收弟子的。
『陸』 如何辦理佛教俗家弟子皈依證
全國寺院皈依一模一樣的,因為佛教「以戒為師」,一旦形成佛制,就不會改變的。
1、先到寺院的客堂去報名,攜帶身7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大頭證兩張,並填寫相關表格。
2、客堂負責人叫知客僧,負責安排皈依事務(小寺院也有以居士為主的,因為僧人不多的緣故)。
3、如果當家師有空,馬上就可以幫你做簡單的皈依儀式;也有攢起來統一在初一十五做皈依儀式的,更正規。
4、辦完皈依證要供養一部分資金做工本費及捐贈,根據寺院不一樣,5-200元不等。
5、如果自己能夠理解並做到,那麼可以持五戒,也就是持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戒律,一旦持戒,擁有戒體,一舉一動都功德很大,這樣的居士,男的叫「滿分優婆塞」、女的叫「滿分優婆夷」,如果沒法持守全部的五戒,那麼持誦其中幾條也可以,譬如「不偷盜」,持守幾條就屬於幾分優婆塞/優婆夷,譬如持誦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那麼就是三分優婆塞/優婆夷。
『柒』 什麼是佛教的「證得」
諦深大師開示:什麼是證得佛法
坐下弟子及聲聞善知識眾, 所謂證得佛法是指:
1、往生證得:若汝等修凈土,生身能見彌陀能見極樂,並於死後由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安住,稱為凈土證得,若生身不能見彌陀見極樂,能於死後往生者,死時彌陀顯前,顯種種瑞,並於空中顯極樂光明,此稱往生證得。若生時不得見彌陀,死時無人為證彌陀接引,無人為證顯往生瑞,則不稱往生。吾之弟子若修凈土,皆能如是獲證。
2、禪悅證得:若汝修禪定法,獲得明心而後見性,此稱禪悅證得。若人不能於禪門明心見性,能於禪定功夫中獲見種種識心住境,此稱定中境證得,定中境又九大次第定境現,亦稱九次第定。若人不能明心見性,或獲定中境證得,只於種種夢境、種種妄境,或種種外道典集中有知,不稱禪悅證得。吾之弟子皆當如是獲證。
3、本尊證得:若修大日如來加持法,能於所應法持中,獲得肉身直轉願力身,並於現前放大光明。若不能現前放大光明,能於自己所修本尊中,常以咒禁化若干種瑞,亦稱密法消業獲證。若不能放大光明,又不能以咒禁化種種瑞,不稱密宗證得。如是等等,吾之弟子皆當如是獲證。
善知識,以上為佛法傳承之三大修行證得之說,戒律不稱宗派,所有宗派,戒為根本,只修行緣分有別,是故,所謂律宗者,實非律宗。另外,其餘諸門所證,皆以是為依。善知識,修證了意佛法,乃入門修道之根本,若不證得佛法,汝等所修之法即為誑騙之戲,祝來者獲證佛法。諦深2015,1,13日應弟子智依代群中聲聞問。
(因群里有修行問法: 阿彌陀佛!感恩頂禮諦深大法師!師兄,本人剛入群不久,比較愚笨,師父開示的佛法需證得,是不是指明心見性。
師父所做開示。)
『捌』 怎樣辦理佛教的皈依證
皈依(guī yī)證是在家(居士)佛教徒的重要證明,當然要明了是皈依自性三寶:覺、正、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才是最重要的。
到寺院拜一位師傅,請求傳授三皈,舉行皈依儀式,便可獲得。
標準的《皈依證》要有三章並存:
一、「寺院公章」最標準的是鋼印,要是紅公章的話,有些寺院是不允許免費進入的(例如:大相國寺);
二、「三寶印」上書「佛法僧寶」或「XXXX寺院佛法僧三寶印」。寺院和寺院不一樣。象徵是三寶發給;
三、「授皈依師私章」。通常是方丈的章子。
第一:皈依證代表本人已經正式皈依到佛陀身邊。
證件上有皈依法師的名號,以此證明本人從此有了專門的授課老師,有了師承。因為佛教講究因材施教。不能亂學,會走偏。有了師承別的法師就會知道本人的根器和師承的特點。
第二:證件上有三歸五戒。有基本的教理。弟子帶著時常有提醒的作用。
第三:皈依證可以證明本人是皈依弟子。出入寺院是為了正常的佛教活動而不是參觀旅遊。可以有別於一般遊客。
『玖』 現在的佛教弟子的稱號或職稱有哪些
出家眾一般叫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羅、和尚(親教師的意思)、方丈、住持,這些都是遺傳下來的叫法。還有現在人叫法師、師父、僧人、上人等等。藏傳有活佛、喇嘛、大寶法王、仁波切、班禪等等。
在家眾一般叫居士,佛弟子。沒什麼特殊稱號。
不是誰授予的,是各應其職。就像你去學校了就是學生,沒有誰授予你學生這個稱謂。當然了,藏傳的這些活佛是需要鑒定的。
『拾』 佛教教職人員資格證,僧職證,僧伽證與教職證區別
佛教里最主要的是受戒證,這是出家人的證明,表明身份,也是古時的「度牒」,居士在家人對皈依證,五戒證菩薩戒證,重視無比,這代表自己是佛門弟子的憑證。
按照出家修行的原則和追求的目的,是放下世間的名聞利養,看破遠離不在被紅塵假相縛纏,真正的有道德的高僧大德都是如此,而不是想方設法去包裝,弄文憑和這種證明來顯示自己身份,這和修行背道而馳!是在相上做!雖衣著袈裟,不過波旬子孫!
像近代大德高僧,上虛下雲老法師,那個年代也沒有任何的文憑和資格證明,卻受到了清朝皇家兩次御封護國禪師,就像金剛經里所說,佛陀認為你已經證道了阿羅漢,可是你自己內心不可以有這個念頭,到處說「我已經是阿羅漢啦」,如果你作是念,你就不是真的阿羅漢!只是在名相上追求!
而你真的修為達到了一些層次,那從你對經解的認識上就能得出,從你對人事物的看法上就能了解,所說的有資格,是一些已經過來的大德的認可,而不是所謂的「包裝」「名牌名片「!
就拿禪宗祖師禪來說,那種師徒的認證,和衣缽的傳繼,也不用別人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