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授權可以鑒定田黃出證書的地方有哪個地區
田黃石需要看其品相決定他的價格。品相可分4品6品8品全品和田黃凍石,價格和不相同。
② 田黃原石沒有檢測證書怎麼出手。好幾個拍賣公司老師看過了。都說是田黃原石。那裡能交易。急急急麻煩朋友
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鑒定費後,藏品一鑒定,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
國內保利,嘉德,其次外資企業佳士得,蘇富比,目前不對外徵集藏品,個別拍賣業務員說我能幫你送進去,這是騙人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一: 行業劃分
古董拍賣鑒定目前大部分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祝您發財。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二: 關於拍賣資質與文物拍賣資質
「文物」是國家備案發掘的藏品叫文物,老百姓手裡的藏品屬於民間收藏藝術品,不屬於文物。老百姓的手裡的藏品,可以自由開古玩店,自由參與拍賣。
有些藏家問你單位有文物拍賣資質沒?這屬於知識稀少的提問,只要你的藏品來源不是從文物商店購買的,國內98%的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營公司都可以給你拍賣,交易。
文物拍賣資質,國家指定交易文物的公司,老百姓手裡的藏品與文物沒關系。
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文化市場發展,取締各類資質的阻礙,只要在工商注冊的任何單位都可以經營藝術品業務。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三: 瘋狂的混亂鑒定
關於當前混亂的古董鑒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別給八位專家看,能出四種不同的結果,每位專家各有各的觀點,所以不要去糾結,藏品投放市場,有人買,這才是真理,很多專家都是靠收鑒定證書費騙人的,還有機器檢測都是人為操作,騙收鑒定費的。很多藏家給自己的藏品買了一堆鑒定證書,到頭來一樣沒人要。鑒於瘋狂的混亂鑒定市場,買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購買藏品,作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個靠譜的單位,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四: 拍賣的風險
拍賣有風險,建議大家謹慎參與,頂級品牌單位近些年的真實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體不樂觀。
有藏品大家盡量找古玩城老闆去推銷賣掉,或者擺地攤處理掉,「拍賣」屬於風險投資,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參與,特別是天天給你打電話的公司,並不是你的藏品值錢,主要為收你的圖錄費,鑒定費、出關費、什麼保證金等一個個陷阱等著你,國內正規單位,誰跟你啰嗦,誰給你打電話?個別收入低,經濟困難的藏家,醒醒吧,幾百萬、幾千萬沒那麼好做夢。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五: 正確判斷
藏友問某某公司是否正規?是不是騙子?可靠嗎?
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不成交造成的傷害。
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騙費用的公司。
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鑒定費後,藏品一鑒定,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六: 畸形發財心態
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的農民朋友在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20萬的服務費,他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等於2000萬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算計准備去買別墅,朝三暮四等錢換媳婦的都有。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很簡單的問題,很多藏家分析時就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假如你委託四件東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萬富翁,如果那麼容易發財的話,乾脆把房子賣掉委託上100件東西,最少成交兩件,得到500萬也很劃算,對不?
今年大拍,十副齊白石的畫,只成交了2副,那也是騙子嗎,古董拍賣想成交就得多參與。
保利,嘉德為什麼不收低端藏家的東西,因為成交了大家高興,失敗了大家說騙子,
繳費了,有些東西不容易成交,導致藏家很郁悶,下結論為騙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七: 比較實力
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近千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藝術大廳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5%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在賓館、酒店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走個形式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八: 什麼是靠譜拍賣
目前90%的拍賣公司,拍賣程序,前期徵集,集合藏品,電話頻繁忽悠沒腦子的老百姓參加,徵集上1000件後,就開始准備拍賣會,拍賣會的整個就是去酒店租兩天場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於在預展,看看酒店裡住宿的客人有沒有要的。
兩天的預展現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前去觀賞藏品的人,除了幾十個委託人在預展現場來回瞎出溜,幾乎沒有任何買家到場觀看,兩天預展結束。
第三天開始拍賣,拍賣會場在座的95%是藏家委託人,也就是賣東西的人,為了掩飾藏家,這類拍賣公司話費100元僱傭一些無業遊民,老弱病殘來充當買家,舉牌子。
我參加過七次拍賣,時常看見一些拍賣公司的買家,拍賣到中午吃飯時,現場搶牛奶,搶麵包
狼狽不堪,拍賣結束暗中一打聽,屬於雇來的失業低保戶。
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門道,其次一個小拍賣公司,不去招商,租個100平米的辦公室,那來的買家,憑什麼給你能賣出去東西,說實話還不如你自己去擺地攤的效果好。
靠譜的拍賣,就是觀察這個公司的實際營業方式,具體給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實服務,看不到的服務就是假的不靠譜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九: 看服務與行情
【引用資料-----新華錦拍賣】:拍賣公司是一個服務行業,要做的優秀首先做好服務,
滿足各類藏家的需求,
第一:對於高端藏家:我們做高端星級服務
第二:對於經濟困難擺地攤層次的低端藏家,【我們提供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中檔次服務】讓藏家輕松愉快參與,讓藝術走進生活。
引用資料:中國嘉德拍賣
不好的現象需要抵制,改變風氣大家應該互相學習、探討、研究。收藏愛好者應該把自己水平提高,進一步深化收藏文化,進入文化領域,而不是簡單的收藏,收藏不能狹隘地只為經濟利益,而是為了愛好、傳承我們國家的文化,幾年以後它給你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是個附加值而已。文博系統的混亂也造成了市場的混亂,收藏的混亂。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十: 合理的估價
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在哪裡都有機會交易。
【引用資料---青島大前門集團拍賣】: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有機會,嫁給縣長、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給市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保利拍賣: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創造的,炒作的時代即將過去。
③ 福州壽山石鑒定中心出具的田黃證書是否權威
這個好像30塊錢一本吧。。。不過正宗的背面是有電話的,你打電話問問,好多假貨
④ 田黃石印章的鑒定證書怎麼出
通過考試了,省內的人力資源部會發給你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沒有執業印章的,有相應的管理號碼。但是這個證書只是一個考試通過的證明,還不能在施工過程中使用。注冊:單位準備一些資料,去建設主管部門進行注冊,注冊成功後,會另外發注冊證書,一並給你執業印章,注冊證書也有另外的編號。然後單位就用注冊證書進行自己單位的資質升級,施工工程中用做項目經理。
⑤ 田黃石去哪辦鑒定證書
最權威的是福建雕刻總廠出具的證書 是專門針對壽山石的權威鑒定機構 價格高幾百上千
⑥ 怎樣判斷田黃的真假
從石形看: 天然田黃石由於礦塊在遷移滾動過程中受到溪水的不斷沖刷研磨,外形多成卵石狀, 光嫩圓滑,沒有明顯的稜角。人造的田黃石與之相比,要顯得不自然許多。
從石質看: 天然田黃石的質地濕潤可愛,為微透明或半透明體。如果仔細觀察,會煥發出特別油潤的光彩。人造田黃石則遜色很多。
從石皮看: 天然田黃石的外表都有黃色或黑色的皮層包裹,各種形態變化無常,有些經雕刻打磨被清除,但天然的顏色都不是表裡如一的,由表皮向里逐漸轉淡,乃至泛白,塊頭越大越明顯。人造的田黃石則看起來表裡如一,由外到里都是極不自然的一成不變的顏色。
從紋路上看:天然田黃石,若透明度較強,在強烈的光線下細看,肌理可以隱隱看到一條條細而密的紋理,形狀想剛出土的白蘿卜纖維,又稱「蘿卜紋」且天然的田黃石表層可能會出現紅色經絡,紅如血,細如絲,又叫「血絲」,是甜環視在遷移過程中產生的細裂紋。人造的田黃石若有紅筋,一定是排列非常整齊和規則的,天然的則有些凌亂。
⑦ 怎樣辨別真假田黃石廣州有檢測的單位嗎
我們可以做礦石成分分析,鑒定真假,總部在上海,分部就在廣州,可找我
⑧ 田黃鑒定方法,兩種方法輕松鑒別真偽
田黃是一種極為奇葩的珍貴石頭,但是它卻沒有被鑒定為寶石,因為田黃石的本質是一種「泥」,而非是寶石類的一種。當然,雖然它是「泥」的一種,但是卻不溶解於水哦。許多人都喜歡用田黃石製作成印鑒以及精品雕刻的小物件來進行售賣,價錢並不會很高,但是樣貌卻出奇的好看。畢竟田黃石的外觀可是黃燦燦的,極為好看,讓人耳目一新。
鑒別方式有兩種,一是從外觀上入手,另一個是靠手感。
我們先來看田黃石外觀上的三大特徵:紅筋、石皮和蘿卜絲紋。
紅筋,也叫紅格,就是田黃石上這些紅色的線條。
田黃石是由從高山岩上分離下來的石頭滾落到溪里,再被埋入農田中形成的。石頭從山上滾落時內部難免會因為撞擊而產生裂縫,裂縫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長期的侵蝕,就會形成紅色或其他顏色的筋格。
那麼憑借這種紅色的筋格是否可以鑒定出田黃石的真假呢?
這塊黃色的石頭上面也布滿了紅色的筋格,但它卻不是田黃石,而是產在福州連江縣的「連江黃」。
為什麼其它品種的石頭也會產生筋格呢?原因很簡單,只要石頭受到外力影響出現了裂縫,再有機會被埋進土中或落在水裡,時間一久就會形成有顏色的筋格。
壽山石中的獨石和掘性石等石頭都有可能形成紅筋。
獨石是壽山石中一個大的種類,指因自然原因脫離礦脈,經過長時間的地質變遷而形成的石塊。田黃石和掘性石都屬於獨石;田黃石和它們的區別在於產地。
產在壽山溪流域的獨石是田黃石;產在礦洞附近或者稍下一點上坡上的獨石是掘性石;而產在其他地方的則被統稱為獨石。
由於產地不同,田黃石和其他獨石的質地也不同,田黃石的質地更加溫潤細膩。
看來只憑紅筋並不能斷定出田黃石的真偽;而有些田黃石經過切割打磨之後幾乎完美無瑕,更是看不到這樣紅色的筋格。
田黃石的另一個特徵是石皮,石皮是指石頭受到外部環境中其它微量元素的長期侵蝕而在石頭表面形成的一層外皮。
同樣,壽山石中的獨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帶有石皮,也就是說石皮和紅筋一樣,不僅僅為田黃石所特有;那麼,蘿卜絲紋是否是田黃石的獨有特徵呢,從外觀上鑒別田黃石是否可以憑借察看它的蘿卜絲紋呢?
除了外觀,手感就是鑒別田黃石的第二個方法。
田黃石的比重在2.53到2.9之間,是壽山石中僅次於芙蓉石的石種。所以,拿兩塊同樣大小的石頭放在手上,田黃石會讓人感覺稍沉一些,這種手感,行話稱之為「手頭」。
既然比重不同,也就是說石頭的礦物成分不同,在科學儀器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是否還可以從田黃石的成分構成上鑒別它的真偽呢?
田黃石是由從高山岩上分離下來的石頭滾落而形成的,它的礦物組成與它的母體壽山石一致,所以,科學儀器的測量結果並不能作為田黃石鑒別的惟一標准。
市面上有許多田黃都是假的,真正的田黃可是非常漂亮珍貴的呢,雖然說田黃並不會很貴,但是品質越好的田黃,價錢可是會翻倍呢,畢竟品質好的田黃可是極為的稀少的。在我國的歷史之上,最喜歡田黃的就要細數乾隆了。它在清朝被代代相傳呢。田黃與寶石不同,它天然長成,美麗的程度不像鑽石要經過細心的雕琢,反而不加各種修飾,也極其的美麗。
⑨ 我有一塊田黃石,不知道是真是假,請專家、高手幫忙鑒定一下,謝謝!
田黃石的防偽
田黃素有「易金三倍」之說,因其珍稀難覓,價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賈以連江黃假冒田黃石。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給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黃石與某些石種有相似之處的特點,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亂真,因此田黃石收藏者必須加以防備。
常見的制假現象:
一種是利用色澤接近田黃石、肌理似有蘿卜紋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狀,並用硬器點鑿或置於硬砂中翻滾,然後沾上土或著色,再加蒸煮,使其顏色外形與無皮的田黃石相似。這種假田黃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細觀察,其外表鑿痕密布,終不自然。只要透過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為偽物。
第二種是假造石皮。或用顏料塗染,或用膠水調石粉塗抹其表,或泡葯水高壓加溫,再經磨製,就像緊裹著石皮的田黃石。然而,這種假石皮鬆而脆,顆粒粗大,渾濁不透,干結如疤,難以受刀。辨認時,一經摸或加油,不久,其圖文均不見。雕刻時也只能刻制組線條景物,而不能精雕細刻。
第三種是改變別的石種色澤,使它類似田黃石,又「巧妙」地使表層肌質變換成田黃石的「裹皮」,偽造成烏鴉皮田黃石,但其皮層淺薄如紙,這種假品,因皮色過於透明,皮質也過於細柔,所以易於識別。
第四種是利用某些質地與田黃石相似的石種進行冒充。這種冒品的識別,要求鑒別者必須熟悉幾種與田黃相似的石種的特性,以便進行比較和鑒別。如掘性高山石與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蘿卜紋,但前者石性較松,後者石質微堅,都不如田黃石溫潤。又如鱟箕石也屬掘性高山,質松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狀。再如舊洞善伯的黃色結晶體,雖可與田黃相比美,但沒有石皮與蘿卜紋,而且肌理時有金屬砂點,有時還有「花生糕」渾點,與田黃相比,相去甚遠。此外,黃色荔枝凍石因偶有石皮和蘿卜紋,也常被石賈製成方章,冒稱田黃凍,這種冒品要價極高,且因為沒有人工痕跡,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識別,但細察之下,還是可以發現這種荔枝凍質地過於通靈,蘿卜紋也較粗,缺乏田黃的穩重感。
近年,有關部門在研究田黃的內部成份中,用某種科學的方法,改變一些石材的分子結構,使其色澤與內部結構接近於田黃石,但終不能溫潤其質、絲紋其體,由此可見田黃石的天生麗質並非人工所能牽強達到。
石中之王田黃石
產於福建福州市北郊壽山村田坑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的珍品。有著「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故被人們稱之為「帝石」。
關於田黃石的由來傳說它是:女媧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是鳳凰鳥蛋所變……據說還有史書記載: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玉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一枚「三連章」縫在棉衣里。這些官方的、民間的傳說無疑給田黃石平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田黃石質地寶潔、透明、通靈,肌里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致,宛如蘿線紋。壽山石的筋格有好幾種,而田黃石的筋格唯有紅色盤格一種,在一塊田黃石上表裡的色調是可能變化的,因此,田黃石方章價值更高。將田黃石鋸成方章,前人謂之「解石」,古人有「解石之難難於上青天」之說。這是因為田黃石很難從外表看出其色調是否表裡一致,鋸開來也許數倍增值,也許價落萬丈。田黃石大多為卵狀,故用手撫摸時會有圓順溫潤之感,一塊好的田黃石還須經藝術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圓雕和製成方章。
近年來,田黃石日漸稀少價格扶搖直上,易金三倍之說早已過時。拍賣市場上田黃石價格火爆,一方幾十克重的田黃舊印動輒幾萬、十幾萬元,件頭稍大的上品,可以賣到幾十萬、上百萬元。
田黃[1],這一數百年來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舊寵」,除了田黃本身蘊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內涵外,還因為田黃石材稀缺。田黃屬傳統雕刻石材壽山石中的上品,出產於福建壽山鄉一條名為壽山溪的西邊古沙層中,至今已有數百年的開采歷史。由於多年的開采,田黃石材已趨枯竭,石材價格猛漲。以前說「一兩黃金一兩田黃」,但時至今日,一兩田黃的價格早已比一兩黃金高出好幾倍。據廣州市文物總店的專家介紹,去年1克品相普通的田黃石材要價已達300元。
黃金易得,田黃難就
田黃石是壽山石系中的瑰寶,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其色澤溫潤可愛,肌崐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印石之王」。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崐正如浴語所說:「黃金易得,田黃難就」。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已有人開始採集,到了明清兩代田黃石更是盛名於世。崐許多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競相刻意收集田黃石。相傳清初時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崐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黃石,寓其「福(福建)、壽(壽山)、皇(田黃)」吉祥之意。因此,崐田黃石一直盛名不衰,身價倍增,曾有古話「一寸田黃一寸金」。較為珍貴的田黃崐石品種有以下幾種:
田黃凍石:田黃石中最上品,全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銀裹金:似去了殼的新鮮雞蛋,外表生著一層淺色白皮,光澤明亮。
田白石:該石出產於上坂區,如冰似玉,石中紅格外醒目。現已絕產。
金裹銀:田黃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塊,外表色著一層鮮嫩黃皮,皮與肉形成鮮崐明的色彩反差。
雞油黃:出產於上坂區和中坂區的交界處,質細密堅實,濕潤凝膩,石之表面崐色有一層似雞油的皮。
桔皮黃:刻石出產於中坂區,色澤艷麗,黃中略帶微紅,質地純正。
黑皮田:亦名「烏鴉皮」,色澤多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崐品,外表黑皮和裡面的黃色,反差尤為強烈。
田黃石在當今的國際藝術品市場上,買主大多是香港、台灣、新加坡等華人集崐中居住的地區,越是質地優良,雕工精湛的田黃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興趣。
⑩ 田黃石造假的幾種方法和真偽鑒別
田黃石的造假方法有冒充法、拼接法、塑料仿製法和山石仿製法等。
1) 冒充法這種方法由來已久,主要是用產於壽山一帶的其他石種如掘性高山石、掘性坑頭、掘性都成、鹿目格、善伯洞、溪蛋、牛黃蛋、連江黃等來冒充田黃石。這些石種表象類似田黃石,但自身各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如鹿目格沒有蘿卜紋而有「鴿眼砂」、善伯洞具有「金沙地」和「花生糕」、溪蛋無蘿卜紋無紅格、牛黃蛋沒有蘿卜紋和比重大,連江黃比重大和乾燥易裂等,經仔細觀察是可以識別的。
2) 拼接法拼接法是指將許多不成才的小田黃石即小於30克的「田黃仔」粘合成大塊田黃石,然後在拼接部經過工藝處理以掩蓋拼接痕跡。
這種拼接田黃的鑒別方法是:
a) 仔細觀察尋找結合縫 結合縫用膠粘合,放大觀察可看到縫內膠的存在,用熱針試之可冒出白煙。
b) 仔細觀察內部的格紋特徵 在強光透射下仔細觀察內部,可發現紅格和蘿卜紋在不同部分形態不同,粗細色調等相差很大,且有突然斷開不連續等現象。
3) 塑料仿製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淺黃色塑料作成田黃石的樣子來冒充田黃石。鑒別方法如下:
1) 外貌特徵 顏色質地都比較均勻,內外一致,無石皮。
2) 內部特徵 在強光照射下仔細觀察內部干凈君一,無紅格、蘿卜紋和雜質。
3) 觸感法 貼於面部有溫感,而天然田黃為涼感。
4) 手拈法 用手掂重有輕感,應塑料密度遠低於田黃石。
5) 刀刮法 用刀刮之,呈片狀,而田黃石呈粉末狀。
6) 熱針試驗 用熱針觸之,冒白煙、塑料味。
4) 山石仿製法
山石仿製法是指利用各種蝕變型粘類岩石,依照田黃石的顏色、石形、石皮等特徵進行仿製,一般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a) 山石的選擇
我們知道,田黃石是一種主要由迪開石礦物組成的岩石,是由火山岩經熱液蝕變而成的粘土岩,其最大的特點是組成礦物的顆粒非常細小(<0.005毫米),質地細膩,因而才會有溫潤潔凝之感。因此仿製田黃石的第一步是選擇質地細膩的蝕變型粘土岩。據研究日前市場上用作仿製田黃石的粘土岩類岩石多種多樣,計有迪開石型、高嶺石型、葉臘石型、娟雲母型和滑石型等。他們的質地都比較細膩,與田黃石相當或相似,有的手感和視覺甚至勝於田黃。
b) 染色處理
田黃石的主要典型顏色是黃色,當選用的上述各種石料顏色不符合時,就採用染色的辦法來解決,主要是用各種黃色化工顏料將石料染成似田黃石的黃色。
c) 造型處理 按照田黃石的礫石形狀特徵,經過切割和琢磨,製成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似田黃石的礫石形狀。
d) 造皮處理 按照田黃石的各種石皮特徵,經過加熱、蒸煮、煙熏、酸浸、上色等多種方法製造出各種顏色的外皮,以黃色為主,也有黑皮和白皮。
e) 雕琢 按照田黃石的一些傳統題材進行薄意雕刻,最後拋光,打臘成型。這類田黃石仿製品目前在市場上數量最大,由於它是按照田黃典型的質地、顏色、石型、石皮精心仿製的,外觀特徵與田黃石十分相似,因而欺騙性最大,使不少人上當受騙。識別這種假田黃石需要儀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結合,方能准確以予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