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標貫與重型動力觸探成果的對比

標貫與重型動力觸探成果的對比

發布時間:2021-06-03 18:38:42

㈠ 動力接觸試驗的主要成果

重型動力觸探與標貫試驗的異同點:
1、兩種實驗對象不同,圓錐動力觸探適用碎石土,標貫粘性土和砂土。
2、二者的測試探頭構造不一樣;
3、探頭不同,一個是管靴狀,一個是錐尖狀。
4、標准貫入只有一種錘重,即63.5kg的錘,而動力觸探分為10kg(輕探)、28kg(中型動力觸探)、63.5kg(重型動力觸探)、120kg(超重型動力觸探)。
5、測試依據或原理完全不同:動力觸探是以動能方式,通過實心的錐尖反力推測被測試土的一些性質,而標准貫入試驗是以動能方式,使被測試的土進入管靴的方式來測求或衡量被測土的一些性質。
6、動力觸探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取決於探頭是實心的原因,動能隨桿長衰減較快。標准貫入試驗一般不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它測試的對象是砂類土或其它散粒狀的土,如填土,一般情況下,測試時因這類土側摩擦阻力較小,土塞不太明顯。動能衰減較慢,可以被忽略,而針對粘性土(常用它來評價地基承載力)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因為粘性土側摩擦阻力較大,土塞較明顯,容易形成「實體探頭」動能衰減較快。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㈡ 重型動力觸探的換算

沒有換算關系。前者是標准貫入試驗的重量,後者是輕型動力觸探的重量,兩者同屬於原位測試的一種,各自有一套對應的計算地基土承載力的辦法,兩種之間無法換算。

㈢ 重型動力觸探與標貫試驗的異同點

重型動力觸探與標貫試驗的異同點:
1、兩種實驗對象不同,圓錐動力觸探適用碎石土,標貫粘性土和砂土。
2、二者的測試探頭構造不一樣;
3、探頭不同,一個是管靴狀,一個是錐尖狀。
4、標准貫入只有一種錘重,即63.5kg的錘,而動力觸探分為10kg(輕探)、28kg(中型動力觸探)、63.5kg(重型動力觸探)、120kg(超重型動力觸探)。
5、測試依據或原理完全不同:動力觸探是以動能方式,通過實心的錐尖反力推測被測試土的一些性質,而標准貫入試驗是以動能方式,使被測試的土進入管靴的方式來測求或衡量被測土的一些性質。
6、動力觸探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取決於探頭是實心的原因,動能隨桿長衰減較快。標准貫入試驗一般不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它測試的對象是砂類土或其它散粒狀的土,如填土,一般情況下,測試時因這類土側摩擦阻力較小,土塞不太明顯。動能衰減較慢,可以被忽略,而針對粘性土(常用它來評價地基承載力)需要進行桿長修正錘擊數,這是因為粘性土側摩擦阻力較大,土塞較明顯,容易形成「實體探頭」動能衰減較快。

㈣ 知道重型動力觸探實驗數據怎麼確定地基承載力

重型動力觸探N 63.5,有效厚度小於 0.3m時,動力觸探擊數平均值可按下列原則確定:

①當上、下兩層均為擊數較小的土層時,N 63.5可取該土層觸探擊數的最大值 N63.5max;

②當上、下兩層為擊數較大土層時, N 63.5應區小於或等於該土層觸探擊數最小值 N63.5min。

確定地基承載力參照下表:

㈤ 動探和標貫有什麼區別

有通用的表可以查詢不? 工程地質手冊裡面有介紹和相關表格,強烈建議你看看工程地質手冊,幾乎包含所有。

㈥ 做地基承載力用的輕型動力觸探儀和重型動力觸探儀有何區別

1,觸探錘重不同:輕型動力觸探錘重10kg。重型動力觸探錘重63.5kg。

2,錘擊數不同:輕型動力觸探儀計每貫入30cm錘擊數。重型動力觸探儀計每貫入10cm錘擊數。

3,落距不同:輕型動力觸探儀落距500mm。重型動力觸探儀落距760mm。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是利用一定的錘擊能量,將一定規格的圓錐探頭打入土中,根據貫入錘擊數所達到的深度判別土層的類別,確定土的工程性質,對地基土做出綜合評價。



(6)標貫與重型動力觸探成果的對比擴展閱讀

由於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設備簡單,使用方便,可用於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提供淺基礎地基承載力、變形模量。

檢驗地基土的夯實程度。

檢驗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軟層。

隨著基建投資的加大,工程建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對於淺基礎工程,通常用平板載荷試驗檢測地基承載力,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紹的輕型動力觸探實驗能簡便、快捷的檢測淺地基承載力,而且費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實例論述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在基槽驗收中檢測地基承載力的應用。

㈦  動力觸探測試法成果的應用

由於動力觸探試驗具有簡易及適應性廣等突出優點,特別是用靜力觸探不能勘測的碎石類土,動力觸探則可大有用武之地。動力觸探已被列於多種勘察規范中,在勘察實踐中應用較廣,主要應用於以下幾方面。

1.劃分土類或土層剖面

根據動力觸探擊數可粗略劃分土類(圖3—10)。一般來說,錘擊數越少,土的顆粒越細;錘擊次數越多,土的顆粒越粗。在某一地區進行多次勘測實踐後,就可以建立起當地土類與錘擊數的關系。如與其他測試方法同時應用,則精度會進一步提高。圖3—11就是動、靜力觸探同時應用,判定土類的一種方法。做標准貫入試驗時,還可同時取土樣,直接進行觀察和描述,也可進行室內試驗檢驗。

圖3—11中的直線方程為: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N——標貫自動落錘錘擊數;

D50——土的平均粒徑(mm);

qc——錐尖阻力(100kPa)。

圖3—10動力觸探直方圖及土層劃分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根據觸探擊數和觸探曲線,可以劃分土層剖面。根據觸探曲線形狀,將觸探擊數相近段劃為一層,並求出每一層觸探擊數的平均值,定出土的名稱。動力觸探曲線和靜力觸探曲線一樣,有超前段、常數段和滯後段。在確定土層分界面時,可參考靜力觸探的類似方法。

2.確定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基本值

用動力觸探成果確定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fk(或稱地基土承載力基本值),是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已被多種規范所採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J7-74)和《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范》(TJ25-78)等。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中明文規定,當根據標准貫入測試錘擊數N、輕便觸探測試錘擊數N10查表3—7、表3—8確定地基基本容許承載力時,現場測試錘擊數應經下式修正。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μ——錘擊數平均值;

σ——標准差:

μi——某一次試驗值;

n——試驗次數;

N(或N10)取整數。

表3—7砂土地基容許承載力(kPa)(標貫法)

表3—8粘性土、粉土N28與承載力fk的關系

註:1.資料來源原冶金部勘察總公司,原(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2.適用於沖、洪積的粘性土和粉土。N為手拉錘擊數;

3.fk為地基承載力標准值,相當於地基容許承載力[R],下同。

表3—9碎石土、砂土N63.5與承載力fk的關系

註:1.此表為原一機部勘察公司西南大隊資料;

2.本表適用於沖、洪積成因的碎石土和砂土。對碎石土,d60不大於30mm,不均勻系數不大於120;對中、粗砂.不均勻系數不大於6,對礫砂則不大於20。

表3—10細粒土N63.5與承載力(kPa)的關系

註:1.源於《油氣管道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規定》;

2.括弧內值供內插用。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註:使用表3—7至表3—13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時,均需按式(3—13)對N值進行觸探桿長度的校正,承載力單位為kPa。

表3—12粘性土地基承載力標准值(kPa)(標貫法)

表3—13花崗岩殘積土承載力標准值(kPa)

註:選自《深圳地區地基工程設計規范》。

表3—14粘性土地基容許承載力(kPa)

表3—15用標貫成果求地基承載力標准值

註:⑧為重型動探經驗式。

圖3—12為粘性土中N與fk關系圖。圖中直線代號與表3—15中經驗式的代號相同。

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J21-77)採用表3—18作為碎石類土的容許承載力採用值。但規定,對N63.5除須做桿長校正外,還需考慮地下水的影響。

圖3—12粘性土中標貫擊數N與承載力fk關系圖(圖中數字編號見表3—15,直線⑧為動探N63.5與fk的關系)

表3—16北京市N10與地基土承載力標准值fk(kPa)、變形模量E0(MPa)的關系

註:1.採用本表數值時,應考慮季節性濕度變化對擊數的影響,按不利條件採用。

2.處於飽和狀態或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到持力層以內時,對粉砂、細砂、粉土應按表列數值減少20%。

3.fk系基礎寬度小於3m,基礎埋深小於0.5m條件的。

表3—17素填土承載力標准值(kPa)

表3—18碎石類土承載力標准值

中國建築西南勘察院採用120kg重錘和φ=60mm探桿(每延米質量為11.4kg)的超重型動探,並與載荷試驗比例界限值P1進行統計,對比資料52組,得如下公式: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fk——地基土承載力標准值(kPa);

N120——校正後超重型動探擊數(擊/10cm)。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對粘性土也有類似經驗公式: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fk——地基土承載力標准值(kPa);

N63.5——重型動探擊數(擊/10cm)。

除了用錘擊數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標准值外,還可利用動貫入阻力法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標准值。由於將探頭的單位動貫入阻力與動力觸探測試成果做了歸一化處理,應用起來比較方便,所以在勘測及設計實踐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法國利用(3—37)式計算動力觸探頭的單位動貫入阻力Rd(俗稱荷蘭公式),砂土地基的容許承載力為: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一般對粘性土地基,也可採取類似上述的經驗公式。但應經過大量對比試驗和統計分析,取得一定經驗後再應用較為妥當。

3.求單樁容許承載力

動力觸探試驗對樁基的設計和施工也具有指導意義。實踐證明,動力觸探不易打入時,樁也不易打入。這對確定樁基持力層及沉樁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義。用標准貫入擊數預估打入樁的極限承載力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國內外都在採用。其方法有如下幾種。

(1)Meyerhof(1976)法: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qd——樁的極限端阻力(kPa);

h——樁進入砂層的深度(m);

B——樁的寬度或直徑(m);

qf——樁側極限摩阻力(kPa)。

(2)日本建築鋼管樁基礎設計規范,持力層為砂土時: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N1——樁端處的N值,當樁端以下N值變化較大時,取樁尖以下2B范圍內的平均貫入擊數;

N2——樁尖以上10B范圍內的平均貫入擊數;

As,Ac——分別為樁身在砂土層部分和粘土層部分的側面積(m2);

——分別為樁身在砂土層及粘土層部分標准貫入擊數平均值。]]

①沈陽地區的經驗:根據樁截面為300mm×300mm、350mm×350mm,長度為3.40—7.40m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少量φ350mm的振沖灌注樁,靜載荷試驗的極限承載力與樁尖平面處觸探指標進行統計結果,有: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統計子樣n=22

相關系數r=0.915

標准離差S=744.4(kPa)

式中:qp——單樁豎向樁端極限承載力(kPa);

N63.5——樁尖處上下4D(樁徑)范圍內擊數平均值。

安全系數可採用2。樁尖持力層以粗砂一圓礫為主。應用(3—41)式時,N63.5的取值應符合上述要求。

此外,沈陽樁基試驗研究小組,還將樁長、樁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反映持力層密實程度的打樁貫入度和動力觸探試驗的貫入度等指標,與單樁載荷試驗承載力標准值建立關系,得出計算單樁豎向承載力標准值的經驗公式。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qp]——單樁豎向承載力標准值(kN);

L——樁長(m);

l——樁進入持力層的深度(m);

e——打樁貫入度,採用最後10擊時每一擊的貫入度(cm);

S——動力觸探在樁尖平面至以上10cm內修正後的平均每擊貫入度(cm);

a——系數,按表3—19取值。

表3—19

該公式考慮了打樁時的樁長和貫入度,又考慮了勘察工作中動力觸探測試指標。選擇系數a值時,參照了樁徑、打樁機型號及持力層等因素,因而比較接近實際。

②成都地區的經驗:一般樁基的持力層為卵石土。西南建築勘察院利用探桿直徑為60mm的超重型動力觸探指標N120與11根φ350mm的振沖灌注樁、20多根300mm×300mm的預制樁進行對比分析,承載力與超重型動探擊數有良好的相關關系。在35根試樁中,有20根做了現場靜載荷試驗,其餘採用錘擊貫入法測定樁的極限承載力。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得出回歸方程如下: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統計子樣n=35

相關系數r=0.79

式中:qp——單樁豎向樁端極限承載力(kPa);

N120——樁尖平面處上下4D(樁徑)范圍修正後的擊數平均值(擊/10cm)。

N120的范圍值為3.41—11.18擊/10cm。

考慮到試樁中錘擊貫入法測試的極限承載力較離散,(3—43)式的相關系數不高,在此式基礎上提出推薦方程(3—44)式,為考慮2倍安全系數的樁基容許承載力經驗公式。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qp——樁端極限承載力(kPa);

[qp]——單樁端豎向承載力標准值(kPa);

N120——同(3—43)式。

③廣州地區的經驗:廣東省建築設計院常用打樁經驗公式估算單樁容許荷載。根據現場打樁資料和勘察階段的動力觸探資料,通過統計分析,找出樁尖持力層處樁的貫入度與動探擊數的關系及樁的總錘擊數和動探總擊數的關系,然後代入常用的打樁公式,用以估算單樁允許荷載。

對於錘質量m=3t,落高H=40—60cm,錘嘴外徑50cm的汽錘打樁機,預制樁截面積500mm×500mm。容許荷載按(3—45)式估算。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qp]——單樁豎向承載力標准值(kN);

N′63.5——從地面以下0.5m至樁進入持力層深度的動力觸探總擊數;

S——持力層中樁的貫入度(cm);按下式計算。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N63.5為持力層動力觸探擊數(擊/10cm)。

對於錘質量m=0.75t,落高H=100cm,樁嘴外徑為34cm的電動打樁機,樁截面積為300mm×300mm,[qp]按(3—46)式估算。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的各符號意義同(3—37)式。

在統計分析打樁資料和動力觸探成果時,樁基持力層主要為硬塑至堅硬狀粘土,上覆地層主要為粘性土夾少量砂層,因而應用估算單樁豎向承載力標准值時,須考慮到場區的地層情況應與此類似,不要相差太大。使用其他類型的打樁機時,應用該公式也要慎重。

(4)動阻力法:近年來,也有人採用探頭單位動阻力來評價單樁容許承載力[qp],如: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如安全系數採用6,則為: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就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而言,探頭阻力多半是由表面摩擦和在突然沖擊下所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的阻力所引起的。因此,普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用動阻力公式來確定樁的承載力是不合適的;在易液化的粉細砂層中取得的測試數據,也要另做處理。

(5)鑽孔灌注樁承載力:近年來,我國在高層建築中,大量採用了鑽孔灌注樁。它就地成孔,在孔中澆灌混凝土,不受樁徑控制;雜訊小,造價較低,成孔直徑及長度易於滿足設計要求,使用范圍很廣,特別適用於基岩起伏地區和市區。因此,如何評價灌注樁的承載力,就成為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許多單位為此進行了努力。

北京市地質勘察處研究所地基組曾收集了31組試樁與標准貫入測試求單樁承載力的對比資料,建議採用下式求鑽孔灌注樁極限承載力qp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lc,ls——分別為樁身在粘性土部分與砂土部分的長度(m);

——分別為樁身在粘土層部分與砂土層部分的標准貫入擊數之平均值;]]

AN——樁端截面積與標准貫入擊數之乘積(m2);

H——孔底虛土厚度(m);

qp——灌注樁極限承載力(t)。

當孔底虛土厚度H大於0.5m時,則用下式計算: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在31組對比資料中,有73%的誤差小於15%,有95%的誤差小於25%,說明其可靠性較好。

(6)旋噴樁直徑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准:《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規定,旋噴樁的設計直徑可按表3—20選用。

表3—20用SPT確定旋噴樁直徑(m)表

(7)確定樁基持力層:端承樁的持力層,應選在密實的砂層上。一般以標准貫入擊數大於30擊的層位作為持力層;當其下還有較差地層時,則以50擊為好。對厚度不小於2.0m的土層,也可作為樁端持力層,其動力觸探N63.5應大於20擊,卵石土N120應大於8擊。

4.確定粘性土稠度及C、φ值

利用標貫錘擊數確定粘性土的稠度狀態,國內、外都有較多的經驗。其關系如表3—21至表3—24所示。

表3—21N與稠度狀態關系(Terzaghi & Peck,1948)

註:qn為無側限抗壓強度。

表3—22N與稠度狀態的關系

註:1.適用於沖積,洪沖的一般粘性土層。

2.標准貫入試驗錘擊數N是用手拉繩方法測得的,其值比機械化自動落錘方法所得錘擊數N機略高,換算關系如下:N=0.74+1.12N機,適應范圍:2<N<23。

表3—23N與粘性土的C,φ值的關系

表3—24粘性土N與C、φ的關系

註:手拉落錘。

確定粘性土的內聚力C及內摩擦角φ也積累了較多經驗,見表3—23和表3—24等。

軟粘土:

粘性土:

式中,Es為土的壓縮模量(100kPa)。

卵石土變形模量:

粘性土:

式中,mv為體積壓縮系數;f=450—600kPa(中等至低塑性土)。

表3—25E0及Es經驗公式

表3—26N與Vs統計公式表

註:σv0——上覆土層壓力(kPa);Vs——波速(m/s)。

5.確定砂土密實度及液化勢

動力觸探在砂土中的應用效果比較理想,再加上取砂土不擾動樣較困難等,使得用動力觸探確定砂土密實度及液化勢的研究及應用由來已久,目前仍被廣泛採用。Peck(1979)曾經指出,在評價砂土液化勢方面,認為復雜得多的周期性室內試驗比標准貫入試驗有任何更為優越之處是不公正的。

砂土密實度的大小是確定砂層承載力及震動液化勢的主要指標。利用動力觸探試驗確定砂土密實度,國內、外已積累了很多經驗,既有經驗公式,也有各種圖表。現將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

表3—27北京市N10與砂土密實度的關系

N63.5與e的關系

表3—28N63.5與砂土密實度的關系

表3—29N120與卵石密實度的關系

表3—30按標准貫入擊數N確定砂土密實度

註:表內所列N值由人力拉錘測得。

我國鐵道部第一、二、三勘測設計院及鐵道科學研究院認為,砂土相對密度可用下式求出: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Dr——砂土相對密度;

σ′v0—有效上覆壓力(kg/cm2);

N——標貫擊數。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φ——砂土內摩擦角(度);

當N<10時,取N=10

當N>50時,取N=50

式(3—56)由交通部《港口工程地質勘察規范》推薦。

波蘭人Borowczyk和Frankowski(1981)研究了動力觸探與靜力觸探和砂土相對密度的關系,並製成關系圖及下列關系式。

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式中:qc——靜力觸探錐頭阻力(MPa);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現在,一般的看法是,錘擊數N、有效上覆壓力和相對密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但是,企圖用唯一的一條曲線來適應所有類型的砂和各種條件是不可能的。應用概率和統計方法或利用動力觸探資料確定上述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可取的。

判斷砂土液化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標准貫入法,詳見第二章第七節。

總之,動探和標貫的優點很多,應用廣泛。對難以取原狀土樣的無粘性土和用靜探難以貫入的卵礫石層,動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測手段。但是,影響其測試成果精度的因素很多,所測成果的離散性大。因此,它是一種較粗糙的原位測試方法。在實際應用時,應與其它測試方法配合;在整理和應用測試資料時,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效果會好一些。

㈧ 輕型動力觸探儀和重型動力觸探儀的區別

  1. 輕型動力觸探錘重10kg,計每貫入30cm錘擊數。落距500mm,探頭直徑40mm,錐角60度。

  2. 重型動力觸探錘重63.5kg,計每貫入10cm錘擊數,落距760mm,探頭直徑74mm,錐角60度。至於什麼多大承載力用輕型或者用重型,並無規定。

  3. 一般密實度小的用輕型,密實度大的用輕型難以貫入,用重型,如果是圓礫多的話得用超重型。

  4. 普通中砂、粗砂、礫砂建議採用重型。回歸公式根據各地實際地質條件及成因不同,有不同的回歸公式。

㈨ 動探和標貫有什麼區別

標貫是用於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動探(指N63.5)一般用於砂土、碎石土和極軟岩。
一般用動探做原位測試的地層都是不適合做標貫的。

理想狀態下 不考慮能量損失
假設每一擊貫入(擠入)同樣深度,提供能量一樣
那麼動探頭與標貫器重量不一樣 mgh(探頭與鑽桿)=MGH(落錘) 假設提供能量一樣
應該是重型動探的位移的路徑短
但是要考慮向上的阻力 同樣動探的阻力大
綜合考慮 每一擊動探的位移低於標貫
所以每10cm重型動探比標貫擊數多!

㈩ 動力觸探試驗的主要成果是什麼

具有勘察與測試的雙重性能。根據穿心錘質量和提升高度的不同,動力觸探試驗一般分為輕型、重型、超重型動力觸探。

閱讀全文

與標貫與重型動力觸探成果的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