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鎮海股份轉讓

鎮海股份轉讓

發布時間:2021-06-03 16:41:39

❶ 急求關於最近杭州產業經濟情況的分析(不要論文)

杭州的投資經濟環境

一、綜合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全省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是中國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
國民經濟較快增長,綜合實力大大增強。1979年至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5%,比全國年均增長率高出3.8個百分點。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為5350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合1300美元。工業是浙江經濟的主導部門。有機械、電子、化工、醫葯四大支柱產業,絲綢、紡織、服裝、皮革等行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以港口為依託的沿海工業中化工、電力、出口加工三大產業已初具規模。1999年工業總產值達12200億元人民幣。浙江農業以糧油生產為主,兼有棉、桑、茶、果等多種經濟作物。農產品供給充裕。1999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93萬噸。茶葉的種植面積、產量、出口量居全國首位,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二。浙江不僅是中國海水魚主要產區,也是中國淡水魚三大產地之一。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不僅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整個經濟運行開始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正在形成。全省81.2%的國有中小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進行了改制,鄉鎮企業的改制已基本完成。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發達,商品市場數量和交易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全國商品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市場規模檔次提高,要素市場更加活躍。1999年全省各類商品專業市場達4347個,成交額達3606億元人民幣。
經濟的外向度較高,對外開放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居全國第4位。已與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貿易往來,出口商品2000多種。全省已形成了以杭州、寧波、溫州等沿海開放城市為先導,以各類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為主體,輻射全省的對外開放格局。1999年,全省對外貿易總額達183.1億美元,利用外資協議金額30.2億美元,旅遊外匯收入4.1億美元。

投資規模擴大,重點建設得到加強。改革開放20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超過1萬億元,建設了一大批港口、鐵路、公路、電廠、化工等基礎性項目和生產企業。交通、電力、郵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1999年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428元人民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948元人民幣。全省多數地區城鄉居民生活已基本實現小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浙江省利用外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1999年底,全省累計合同外資金額308.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0.2億美元。全省已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16697家,合同外資219.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9億美元。其中,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784個。已有115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企業到浙江來投資。日本的三井、三菱、伊藤忠、丸紅,美國的通用、摩托羅拉、百事可樂、默克,德國的西門子、赫司特、羅伯特·博世、曼內斯曼,韓國的三星、樂金,英國的殼牌(英荷)、BP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在浙江投資興業。1999年,全省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90億元,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11%;出口額33.3億美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25.9%。全省有75萬人在外商投資企業就業,約佔全省職工人數的14%。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杭州—寧波高速公路沿線成為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境外上市等新的引資方式正在探索之中。

二、電力資源:

浙江是中國利用水力、火力、風力、潮汐、核能等多種能源發電最好的省份。全省電網已進入以「大機組、大電廠、大電網、超高壓、高度自動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電力工業新階段。不僅有北侖、鎮海、台州、溫州、半山、長興、蕭山、嘉興等大型火力發電廠,還有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緊水灘等大型水力發電廠。全省現擁有總裝機容量1618萬千瓦,1999年總發電量達525.5億千瓦小時,電力供應充足。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一期30萬千瓦機組已並網發電,二、三期工程也即將建成。溫嶺江廈潮汐電站裝機容量3200千瓦,規模居世界第三。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居世界第二。省內還有三門核電站、灘坑水電站等大型電力項目正在籌建之中,一批大型火電廠可望在近年內建成發電。

三、管理與服務:

浙江省重視涉外經濟管理和服務,不斷改善投資「軟環境」,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涉外管理和服務體系。全省上下不僅尊重外商經濟管理自主權,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使其能按國際慣例經營企業,而且依法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管理,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存在問題。

涉外經濟管理機構健全。省政府設有對外經濟開放領導小組,對全省對外經濟與開放工作實行統一領導。1998年,浙江省又組建了省外商投資管理局,負責管理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全省縣以上各級政府都設有對外經濟貿易和外商投資管理機構,形成了管理對外經濟與開放的工作網路。

法規政策逐漸配套。在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的同時,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和省人民政府陸續頒布了20多個涉外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及政策性文件,內容涉及對外貿易發展、開發區開發建設與管理、稅收優惠、資金借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房地產開發、外匯管理、外商投資企業權益、簡化入出境手續等。一個確保外商合法投資權益的法律、政策環境已經基本形成。

投資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省一級設有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各市(地)普遍設立了涉外經濟咨詢服務機構。省和有關市(地)進一步下放外商投資項目的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程序。各級海關、商檢、金融、財政、物資、郵電、城建、人事、勞動以及公用事業部門,依照法律和法規,為投資者提供便利和服務。

四、工業經濟與工業結構:

工業是浙江經濟的主導部門。現已形成工業門類較為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具有相當規模,傳統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新興產業比重明顯提高的產業結構。1999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為12200億元人民幣,實現工業增加值2630億元人民幣,工業增加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2%。紡織、服裝、家電、醫葯、普通機械、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皮革等產業在全國具有相對優勢。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市場佔有率穩步上升,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工業經濟效益指標在全國領先,涌現了一大批強勢企業。

工業結構趨向合理。浙江省積極扶持和培育機械、電子、化工、醫葯等主導產業。同時著力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共完成國家級和省級新產品產值322.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9.9%。全省已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265個。

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通過發展生產以及改組、改造、聯營、兼並等途徑,企業組織結構得到調整。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每個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約1400萬元人民幣。到1999年底,全省大中型企業已達1400家,省級以上企業集團約300家。

出口生產穩步發展。全省工業企業出口生產能力繼續增強。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達1105.6億元人民幣,占工業銷售產值的22%。

經濟效益有所改善。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銷售產值5032.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8%。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8%。

與中國其它省份的工業相比,浙江工業有著顯著特點:

總量增長快。從1978年至1999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長18.1%,增長速度居全國各省市首位。浙江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份額,從1978年的2.9%上升到1999年的7%。

行業結構輕型化。浙江是中國工業結構輕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在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比重為63.5%。輕工業也是浙江外貿出口的主體,輕工業品占自營出口總值的近三分之二。尤其是絲綢、紡織、服裝、皮革等行業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企業經營機制靈活。浙江工業企業大多是依靠市場調節發展壯大起來的,經營機制富有活力,因而較能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求得自身的發展。

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999年,浙江各種經濟類型工業均出現較快的增長勢頭。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23.3%,集體企業佔24.5%,股份合作制企業佔9.7%,股份制企業佔28.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佔17.7%。股份制企業成為最大的一種經濟類型。

五、農業經濟: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高產農業區域,農業生產門類齊全、品種繁多。改革開放以來,浙江農村普遍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率先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強化農業基礎建設,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浙江農村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農林牧漁四業興旺,結構進一步優化。浙江省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開發山水資源,發展「一優兩高」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和機械,積極穩妥地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開始由傳統農業向市場化的現代農業轉變。1999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的產值之比為52:16.2:6.1:25.7。全省糧食總產量1393萬噸,棉花總產量4萬噸,油菜籽總產量50.2萬噸;茶葉、蠶繭總產量分別為11.8萬噸、9.4萬噸,居全國第1位和第3位;以柑橘為主的水果產量279.2萬噸,水產品產量442.7萬噸,豬牛羊肉和禽蛋產量分別達85.9萬噸和34.7萬噸。農產品總量增加,品種增多,品質提高,社會的有效供給不斷豐富,較好地滿足了廣大城鄉人民的物質生活需求。

農業綜合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生產條件大為改善。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140.2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近100萬公頃,分別佔耕地總面積的87%和61%。已建成各類農產品基地60萬公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641個,面積近10萬公頃;現代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生產中耕作、排灌、加工、運輸等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1999年全省農機總動力1968萬千瓦,擁有聯合收割機14000多台,化肥施用量達到444.4萬噸;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體系發展迅速,科技研究、開發應用加強,農業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

農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生活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1999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48元人民幣,比1978年的165元增長了近23倍,連續14年名列全國第三。全省基本實現了小康,農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978年的157元增加到2806.6元。每百家農戶擁有洗衣機27台,電冰箱36.6台,電視機128台,摩托車22.5輛。

浙江農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一是耕作水平較高。浙江省各地利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有利條件和豐富的光溫水氣等自然資源,將傳統的精耕細作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二是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通過轉包、轉讓、出租、入股、「四荒地」拍賣等形式,推進規模經營,提高集約化水平。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已經導入農業,並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根據山、水、田、勞力資源的特點,立足資源優勢,結合種植結構的調整,積極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發展勢頭強勁,農業正朝著專業化、組織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三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市場配製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90%以上的農產品已放開經營,由市場調節供求、形成價格。農民商品意識濃,對市場信息反映比較靈敏。農業外向度提高,對外合作與交流日趨頻繁,並在智力、技術、品種等引進方面取得新成績。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村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專業市場為骨幹、集貿市場為基礎的市場網路,目前農產品專業市場達4000多個,有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水產品、肉禽蛋,通過集貿市場成交。商品經濟的多元化格局,使農村三大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
四是優質農產品比較豐富。浙江繭絲、茶葉、蜜橘、火腿、黃酒等都享譽海內外。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有效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農產品結構,實施品牌戰略,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產品,初步形成了糧油、水產品、繭絲綢、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葉、食用菌、花卉等主導產業和大批優質農產品。目前,全省被命名為「中國特產之鄉」的有37個,有124個農產品在第四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

六、金融財稅:

金融業已成為浙江第三產業三大支柱行業之一,金融業務種類和新型金融工具發展迅速。

浙江省已建立一個由多種經濟成分組成、多種經營形式並存、高效監管的較為完善的銀行體系。省內先後組建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等國有商業銀行的各級分支機構。兩家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各類商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等在省內設立了大量分支機構,使浙江省成為擁有全國性商業銀行最多、最全的省份之一。同時,繼浙江省第一家地方性銀行——杭州市商業銀行成立後,目前已有寧波、紹興、金華、嘉興、湖州、溫州成立了城市商業銀行;此外,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浙江省還設立了三家外資銀行:浙江商業銀行、協和銀行和寧波國際銀行。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銀行和城鄉信用社機構網點12000餘個,從業人員近13萬人。

90年代以來,浙江證券業、保險業迅速發展。至1999年底,全省已有45家企業分別在上海證劵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交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同時發行B股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企業,並且創下B股的發行規模和一次籌資量的全國第一。浙江鎮海煉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發行2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企業。全省有證券經營機構和網點100多家。浙江保險業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機構不斷延伸。目前,全省共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平安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4家保險經營主體。各家公司已在全省開辦了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等四大類數百個險種。1999年,全省完成企業財產保險業務7.4萬筆,家庭財產保險業務86.8萬戶;參加人身保險的居民2056.1萬人次。保險金額近270000億元人民幣,總保費收入達92.8億元人民幣。保險服務迅速深入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江省財政實力居全國前列。1999年,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477.4億元人民幣,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8.9%。有70%以上的縣(市)財政總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全省財政支出為344.1億元人民幣。財政支出結構和范圍得到不斷優化,保證了全省重點建設需要。

七、市場流通:

浙江省有「市場大省」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據統計,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場4347個,年成交額3606億元人民幣,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人民幣的市場409個,超1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69個,超1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3個。市場總數、年成交額和超億元市場數列全國第一。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是全國最大的兩家專業市場。市場的發展給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加速了浙江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步伐。

浙江市場上市商品豐富,幾乎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所有領域。消費品市場從農副產品到化纖布料、服裝、絲綢、鞋革等小商品,到家電、自行車、傢具、裝飾材料、通訊電腦等工業品,應有盡有。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上市商品就有小商品、服裝、襪子、箱包、副食品等八大類一萬多個品種。許多大中型企業和名牌企業,紛紛進入市場經營。有580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近2萬家集體企業在市場設點經營。生產資料市場從廢舊金屬市場向鋼材、汽車、舊車、汽配、通訊、建材、機械、模具、紡機、船舶、電子等多類型的市場發展。餘姚中國塑料城、浙江南潯建材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城錢清原料市場、紹興染料城、杭州燈具市場等一批市場,已成為全國同類市場中規模最大、輻射最廣、影響最大的全國性大型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也逐步擴展到房地產市場、勞動力市場、建築市場、技術信息市場10餘個大類。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❷ 浙江大學的教授們在上司公司兼職名單

話說浙江大學在職教師項堅出任上市公司漢鼎宇佑董事長,開創了A股市場的先河。

其實,浙大老師在外兼職一直十分普遍,其中尤以在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為最。

趙駿,光華法學院教授,貝達葯業、數源科技

陳信勇,光華法學院教授,巴士在線、永高股份

陳林林,光華法學院教師,浙江永強

鍾瑞慶,經濟法研究所執行所長,錢江摩托、思美傳媒

吳飛,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漢鼎宇佑

黃愛華,哲學系副教授,巨星科技

吳次芳,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橫店東磁

徐金發,企業成長研究中心主任,偉星股份、大立科技、金馬股份、浙江龍盛

李有星,公司上市與並購法研究室主任,海翔葯業、杭蕭鋼構、萬家文化

王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天威視訊

韓雁,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朱大中,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士蘭微

董樹榮,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蔡寧,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雙環傳動、圍海股份、道明光學

姚先國,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浙能電力、卧龍電氣、同花順

楊立榮,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教授,九洲葯業

鮑世寧,物理系教授,星帥爾

金小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副教授,士蘭微

俞小莉,動力機械及車輛研究所所長,銀輪股份、亞太股份、新坐標

陳光明,製冷與低溫研究所教授,中泰股份

譚建榮,機械工程學系主任,杭氧股份、興源過濾

童水光,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今飛凱達

朱亞爾,分析測試中心副教授,巨星科技

史惠祥,環境研究院副院長,貝因美

李永泉,生化研究所所長,南洋科技、棟梁新材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聚光科技

詹金彪,醫學院生化系教授,亞太葯業

何超,醫學院教授,大華股份

陳忠,醫學部副主任,美諾華

陳樞青,葯學院教授,海正葯業

潘遠江,創新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奧翔葯業

徐萍平,城市學院商學院管理系教授,莎普愛思

吳偉明,城市學院教授,金固股份、雙林股份

周虹,城市學院教授,華統股份

…………

(以上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隨著崗位調整,部分教授的職務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不在上市公司兼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浙江大學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浙大畢業的富豪老闆多如牛毛,身家千萬的教授也大有人在。一些跟上市公司走的近的老師,左手課堂,右手市場,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不過,並不是哪個教授都可以隨便做上市公司獨董——不然,浙大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們,豈不成了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

2015年11月,教育部曾專門下文,要求高校開展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情況專項檢查。繼官員獨董之後,A股大批高校獨董辭職。

或許受此影響,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黃華新、軟體學院院長陳純、浙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凌、葯學院副院長楊波等人已經不在上市公司兼任獨董。

公司需要貼金,教授需要錢,互補。

❸ 鎮海股份為何長期低迷

我爭取長期的地名的話,他就是長期的秘密鎮海股份,如果沒有裝,

❹ 鎮海股份復牌會漲嗎

這還股份的復牌目前狀況來看,應該是一種利好消息,發生會有上漲的可能性

❺ 鎮海股份股價

鎮海股份昨日(20200615)收盤價13.38元。建議您可以下載廣發易淘金查看實時行情。

閱讀全文

與鎮海股份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