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沱牌轉讓

沱牌轉讓

發布時間:2021-06-02 17:16:12

❶ 股票古井貢酒這兩天為什麼漲得那麼厲害啊

古井貢酒(000596、200596)公告,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異常,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經核實,到本次公告日,公司及控股股東沒有股權轉讓、資產重組、定向增發等計劃。公司經營活動正常,未發生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情形。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信息。

❷ 請高人提供一些制酒業的相關稅務知識或帳務處理注意事項,

1.對白酒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計稅方法,維持現行的對糧食類白酒按
出廠價依25%稅率、對薯類白酒按出廠價依15%稅率從價徵收消費稅辦法不變的前
提下,再對每斤白酒按0.5元從量徵收一道消費稅;取消現行的以外購勾兌生產
酒的企業可以扣除其購進酒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
2.適當調整啤酒的單位稅額,按照產品的出廠價劃分為兩檔定額稅率:每
噸啤酒出廠價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單位稅額為250元/噸
;每噸啤酒出廠價在3000元以下的,單位稅額為220元/噸。
酒類消費稅的調整,是國家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生產進行政策導向的直接體
現,對涉及到的白酒和啤酒行業及行業內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或限制、或調整的
作用。了解消費稅的涵義與作用,以及消費稅調整對酒類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的
影響,有助於把握酒類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動向,以及更深層次認知酒類上市公司
的投資價值。
第一部分 消費稅簡要釋義
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制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在普遍徵收增值
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一道消費稅。消費稅屬於價內稅,在產品的生
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此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不再繳納消費稅,稅
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根據稅制設計,徵收消費稅的產品原來是徵收產品稅或增
值稅的,現改為徵收增值稅後,這些產品的原稅負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為了不因
稅負下降造成財政收入減收,需要將稅負下降的部分通過再征一道消費稅予以彌
補。開征消費稅屬於新老稅制收入的轉換,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雖然還要徵收增
值稅,但基本上維持了改革前的稅負水平,因此對少數消費品徵收消費稅不應成
為物價上漲的因素。
消費稅征稅方法分兩種: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除了黃酒、啤酒、汽油、柴
油四種產品實行從量計征外,其餘應稅消費品均為從價徵收。具體到酒類行業的
計征稅率如下:黃酒240元/噸,啤酒220元/噸,糧食白酒為出廠價的25%,薯類
白酒為出廠價的15%,其他酒為出廠價的10%。其中黃酒和啤酒之所以按銷售量而
不是按價格來計稅,是考慮到其社會用量較大,按銷售數量計稅方法簡便易行,
且稅款徵收多少,只與數量有關,而與價格高低無關。
最新的調整細則對啤酒在從量計征的基礎上又劃分為兩個檔次,添加了從價
征稅的限制:每噸出廠價≥3000元的,則稅率為250元/噸;每噸出廠價在3000元
以下的,稅率保持不變為220元/噸。也就是說對定價在中高檔層次的啤酒企業,
比如青島啤酒,是個不利因素。
原消費稅法對利用外購的已稅酒和酒精生產的酒(包括以外購已稅白酒加漿
降度,用外購已稅的不同品種的白酒勾兌的白酒,用曲香、香精對外購已稅白酒
進行調香、調味以及外購散裝白酒裝瓶出售等),在計稅時准予扣除外購應稅消
費品已納的消費稅稅款。而最新調整後的規則取消了這一條,也就是說,以生產
白酒散酒為主的企業,由於購進酒再生產不能抵扣消費稅,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
力將被大大削弱。那些缺乏必要生產規模的中小型白酒生產企業,本身欠缺良好
的生產設備和優質的原料及工藝技術基礎,經營依賴於快速勾兌外購酒再拿到市
場售賣的方式,沒有自己的產品品牌,靠廉價去爭奪市場份額。因此,這部分企
業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一旦受到致命打擊,銷售市場佔有率預期大幅下降,企業
經營將無可避免地立於危牆之下。這其實也正是國家出台新的消費稅則目的所在
:清理淘汰劣勢小白酒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化。
徵收消費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社會消費方向,保證國家
財政收入。這次調整消費稅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對白酒加征一道稅,取消外購
白酒可抵扣的優惠政策,以及對中高檔啤酒從價計征,正是這一功能的本質體現

第二部分 新稅收政策對白酒行業的影響
一、 國家調控白酒消費稅的意圖與效果
1.行業現狀與政策目的
市場供求定律表明,價格具有彈性時,供給與需求將趨於一致,也就是達到
「市場出清」(Market Clear)狀態。但國內白酒市場的現狀卻是:一方面競爭激
烈,需求下降並趨於飽和;另一方面行業內大量小規模、低產能、結構分散的中
小企業,不斷製造著產出。2000年全國白酒產量476.11萬噸,雖然比96年最高峰
的801.3萬噸已減少幾乎一半,但據白酒專業協會會長沈怡方判斷,全國白酒產
量要壓到350萬噸左右才能基本保持產銷平衡。據統計,2000年度國有及銷售收
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為1286家,在這1000多家比較有規模的白酒企業中
,利稅排前20名的企業掌握著全行業大部分的產量、銷售收入以及利潤;而同一
時間,全國實際生產白酒的工廠達到37000多家。換言之,絕大多數的地方小酒
廠製造著無效的產出。
短缺經濟結束,企業競爭由原來搶佔新的市場空間變為對現有市場份額的爭
奪,大企業因具備規模化產銷和多元化經營的特點,比中小企業更具競爭比較優
勢,此時應該出現企業快速兩極分化,生產能力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的趨勢。但
我國白酒業的實際情況是:市場淘汰機制失效,許多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並不退出
;在地方保護主義下,大量中小酒廠不計成本、不計虧損照樣維持運轉,長期用
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其他企業被迫隨之降價,導致行業生產秩序混亂,整
體經濟效益下降。
根據產業經濟學的觀點,就白酒行業而言,雖然其技術和產品本身並不是新
技術新產品,現有生產能力總體上也過剩,但只要優勢企業更有效率,就不應該
限制有競爭力的企業擴大規模,而應該切實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加速淘汰沒有競
爭力的企業,這正是國家調整白酒行業消費稅的目的之一。
出台新稅率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追迴流失的稅收。由於市場遲遲不能完成
白酒業的優勝劣汰,國家主管部門已經對此失去了耐性,政策調控被逼到前台。
財政部透露,國家對白酒企業消費稅的法定稅率是25%或15%,但在各地實際執行
中,僅維持在7%左右;33%的所得稅被地方財政修改為15%;更主要的是,對小酒
廠的情況很難掌握,低廉的成本使小酒廠成了地方財政的救命稻草。
調整前的白酒消費稅辦法是從價計征的,並且只在生產環節徵收,這樣導致
白酒企業採用轉移定價的方法來規避納稅。白酒企業常通過設立自己的銷售公司
、關聯公司以及加大包裝物等手段調低白酒在出廠環節的價格,從而達到減少繳
納消費稅的目的。新復合計稅方法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
企業如何通過轉讓定價達到避稅的目的呢?舉例來說,一家白酒生產企業,
在各個省市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它們都實行獨立核算。假設該企業向自己的銷
售公司提供的產品價格每瓶為20元,而市場上其它酒廠向沒有關聯關系的經銷商
提供的類似產品價格,平均每瓶為24元左右。由於酒類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徵收,
以25%稅率計算,該白酒企業繳納的消費稅每瓶為5元,其他酒廠繳納的為6元。
該企業通過向銷售公司低價銷售,少繳了消費稅,至於銷售公司因進貨成本低而
在市場銷售上多獲的利潤,可通過其它方式返還給白酒生產企業。
2.新政策對白酒市場的沖擊
以2000年白酒行業產量粗略估算,新政策執行後白酒企業僅在生產環節按量
增繳的消費稅額約為50億元人民幣,再加上取消抵扣優惠的影響,財政部估計將
收回80億元的稅收。
以國有企業和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過去3年的經營數據為取
樣對象,對消費稅的實施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作一分析。選擇這些企業作為
樣本是因為它們集中了大部分的行業資源和優勢,代表了行業的生產能力及未來
發展趨勢。
年度 企業數(家) 銷量(萬噸) 每噸酒售價(元) 利潤(億元) 銷售利潤率(%)
1998 1428 557.62 8539.69 33.08 6.94
1999 1334 489.30 10330.00 41.18 8.15
2000 1286 466.30 11006.86 43.27 8.43
數據來源:《中國酒》雜志2001年第3期
按每斤白酒0.5元即每噸1000元的消費稅率計,並根據正常、嚴格的征稅假
設推算,過去3年分別增加55.76億元、48.93億元和46.63億元的消費稅賦,如此
一來,這些規模較大的白酒企業實現的總體利潤將成為負數,也就是說過去的凈
利潤還不足以繳納新征的消費稅,相應的銷售利潤率也變成負值。再從收入/成
本角度分析,從量徵收每斤0.5元的消費稅影響三年度成本上升的比例分別為
11.71%、9.68%和9.85%。在2000 年度1286家大型白酒企業中,虧損面已達
23.95%,全國3萬多家白酒廠中微利和虧損的企業有多少可想而知;同樣地,根
據上面分析,消費稅的調整已給大型白酒廠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整個白酒行
業來說更是一次重創,很大一部分白酒企業將由微利走向虧損,虧損走向巨額虧
損,整體白酒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新政策將對生產低檔酒的中小企業產生致命打擊,逐步被淘汰。對生產中高
檔酒為主的名牌企業而言則是一柄雙刃劍:短期而言,企業業績有所下降;長期
而言,低檔白酒企業被淘汰後,在白酒需求總量相對穩定之下,中高檔企業的產
品市場佔有率迅速擴大,促進白酒生產向其集中。
二、 消費稅調整對白酒企業的影響及相關應對措施
1.從量征稅的影響
每斤白酒加多0.5元的消費稅後,首當其沖的是以低檔酒生產為主的白酒企
業,因為從量計征消費稅會使低檔白酒成本增幅較大。
比如以中低檔酒為主的沱牌曲酒,2000年白酒銷量僅次於五糧液,但由於其
產品結構中以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沱牌系列中一半的銷量是10元以下的產品,
所以14.3萬噸的銷量只賺回1.064億元的凈利潤,平均每斤酒利潤只有0.37元,
還不足0.5元。如果沱牌不改變經營方針,新政策實施後須增繳消費稅1.43元,
倒貼4000萬元;如果年報上披露的2001年銷售目標18萬噸順利實現,則意味著公
司要在原來基礎上多支付1.8億元的稅費。基於斤酒的平均銷售毛利相對較低,
從量徵收的消費稅已經足以抵消其對利潤的貢獻,並且低附加值產品具有利潤並
不隨銷量增長而成倍擴張的特點,因此沱牌公司非常可能步入虧損行列。
而去年凈利潤為1273萬元的山西汾酒,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將增繳1150萬元
消費稅,在新政策下幾乎無利潤可言,更何況山西汾酒有此凈利潤並不全是經營
性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會計處理方法變更帶來的增值。竹葉青酒自從適用
消費稅率從10%提到25%,從享受國酒待遇變為一般保健酒地位以後基本就不賺錢
了;從量增加消費稅將加速「利轉稅」的結果,經營毫無效用。主導產品汾酒這
些年來都是以低價位、大批量的方式經營的,以量計征消費稅後單瓶在20元以下
的產品將出現深度虧損,無法經營。
川酒是我國白酒行業的一面旗幟,以它為分析對象可起到「管中窺豹」的作
用,四川省的白酒上市公司所受影響見下表,取樣區間為2000年度。

公司 增加的 2000年 2000年 2000年收 2000年
消費稅 凈利潤 每股收益 實際每股 增繳消費
名稱 (萬元) 將減少 將減少 收益(元) 費稅後的
(萬元) (萬元) 每股收益(元)
五糧液 15000 12750 0.25 1.60 1.35
瀘州老窖 3000 2550 0.05 0.34 0.29
全興股份 5000 4250 0.10 0.439 0.339
沱牌曲酒14300 12200 0.36 0.316 -0.044
注: ① 2000年實際發生數據來源為各公司2000年報
② 增加的消費稅以2000年銷量為基數,按每噸1000元的比例計算
③ 剔除15%所得稅的影響後,「凈利潤減少額」=增加的消費稅額×85%,

低價酒受的致命打擊從以上分析可明顯看出,比如沱牌,凈利潤下降的1.22
億元已超過去年實現的凈利潤1.064億元。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酒廠有3萬多家,
多數以生產低檔酒為主,許多低檔白酒每瓶利潤也僅在0.5元左右,而且很多廠
的經營實力與沱牌不是同一層面,因此更無能為力去抵擋調稅後的沖擊。
山東酒系是川酒之外的第二大集團軍,96年的秦池標王帶起了一個魯酒轟轟
烈烈的時代。近幾年來魯酒聲勢雖有所滑落,但靠過去的品牌和現在的價格優在
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基本做到產銷平衡。新政策將給以
中低檔酒為主的魯酒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以下是兩個較有代表性的山東酒廠的例
子。
孔府家集團作為全國首家推出低度酒的大型白酒企業,以薄利多銷為原則,
主要生產低價大眾酒。2000年該企業實現銷量1.48萬噸,其中價格在10元左右的
低檔酒1.1萬噸,每斤酒利潤0.06元;20元左右的中檔酒銷量3610噸,每斤酒利
潤0.23元;中低檔酒的合計銷量占總銷量98.99%,平均每斤凈利潤僅為0.11元。
每斤白酒除了增加0.5元的消費稅外,還要再增加消費稅的附加稅如城建稅和教
育費附加0.05元,以去年產量計算,稅負將增加1628萬元,而去年該企業利潤僅
為400萬元,粗略計算將由此虧損1228萬元。
心酒集團所受影響更為明顯。心酒這幾年主要面向農村市場,在價格上、包
裝上、促銷上很受農民歡迎。去年銷量2萬多噸,主要是10元以下的低檔酒,基
本上沒有利潤。去年上交稅收1200萬元,實行新的稅收政策後,全年將虧損2000
多萬元。
2. 取消現行的「外購酒已納消費稅可以抵扣」政策後的影響
白酒企業通常的產銷模式為:以自有基酒和部分外購基酒生產成品酒,然後
將成品酒批發給下屬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賣給各地經銷商。在這一過程中,
應交的消費稅為生產環節的銷售收入(即批發給下屬銷售公司的銷售收入)乘以
25%(糧食類)或15%(薯類)再扣除其外購基酒已納消費稅。新政策實施後外購
基酒已納的消費稅就不能再抵扣了。
以五糧液為例,2000年度向關聯單位五糧液酒廠購買的基酒及原酒共計5.22
億元,這部分消費稅不能抵扣後,上市公司將增納消費稅1.305億元(5.22×25%
)。扣除15%所得稅影響後,公司凈利潤將因此再下降1.11億元,每股收益減少
0.22元;加上前面從量征稅的影響,公司每股收益總計將下降0.47元,下降幅度
高達31%。上市公司中除了五糧液之外,受影響最大的是古井貢,該公司去年外
購了1.5萬噸的食用酒精。
外購基酒或乾脆OEM貼牌生產,已是白酒行內公開的秘密了。山東秦池神話
的破滅源於97年北京《經濟參考報》的一則關於「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的系
列報道,四川的邛崍是全國各地酒廠的「幕後英雄」。秦池每年的原酒生產能力
只有3000噸左右,他們從四川收購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廠的原酒、酒精,勾兌
成低度酒,然後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銷往全國市場。秦池代表
了大部分山東白酒的狀況,進一步,更代表了全國各地酒廠的狀況。據不完全統
計,目前邛酒已替新疆、黑龍江、甘肅、內蒙等多家企業生產OEM散酒,直接就
地裝瓶出廠的已有20多個品牌,按照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5年後中國白酒三成
左右可能出自邛崍。如果各地酒廠嚴格按照新政策交稅的話,「外購酒已繳消費
稅不能抵扣」的措施將給它們帶來相當大程度的沖擊。
3.白酒企業如何應對?
面對迫在眉睫的甚至威脅到生存的新政策,白酒企業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以
下三種:
(1) 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高檔產品的開發銷售
按照上述分析,在消費稅調整中受沖擊最大的就是低檔酒,要消化新政策的
負面影響就必須提高產品銷售毛利率,因此要麼是提高產品售價,要麼升級換代
。提價要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目前售價10元以下的低檔酒的提價空間其實非
常小。因此白酒企業今後競爭的突破口應該是努力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成本,增
加中高檔酒的產銷比重,以品牌效應去開發和佔有市場。
該方式比較適用於大型和名牌企業,主要通過提高中高檔酒比重,降低營銷
費用來緩解政策變動的沖擊。五糧液在目前產量下全面提高中高檔酒比重;春節
後,200元的五糧液牌白酒已經連續兩次漲價,漲幅20元,用意在於確立品牌創
造財富的核心競爭力。全興推出號稱最貴的白酒「水井坊」,瀘州老窖推出國窖
酒,紛紛進軍中高檔市場。
(2) 生產領域轉型重組
該方式比較適用於中小企業。與大型名牌企業相比,由於生產線投資以及品
牌渠道等無形資產投資較少,退出壁壘小,因此中小企業向生物制葯和果酒等領
域拓展就相對容易了。 寧城老窖董秘稱,該公司上市以後其實再沒有提高過產
量了,並承認生物科技是公司未來利潤的支撐點。在今年初的公告中,寧城老窖
將募集的資金投向了兩大項目:家畜胚胎生物工程和特色牛肉加工,公司從白酒
業突入生物工程產業已基本定局。古井貢控股了北京金盛怡科技公司,並投入了
上海凱賽生物技術公司,資本運作和生物科技將是古井貢的重要來源。伊力特公
告變更2億多的資金投向,新增保健飲品、水泥銷售等。經統計近半年的公告,
白酒上市公司投向其它領域的資金高達50億元左右。沱牌曲酒與上海復旦大學合
作生產生物葯品和保健製品。
投資生物科技是白酒上市公司最主要的方向,這固然是因為在股市上是個不
錯的概念,但帶來的技術上升級的意義更大一些,而不只是簡單的產業多元化。
釀酒的傳統發酵產業、新型發酵產業、現代生物產業本來就是同一基礎的三個層
面,如果轉型是確有其事的話,酒企業走的方向正是借自身優勢向現代生物產業
領域過渡。釀酒業屬於發酵工業,與生物工程有相通之處,具有技術人才的相對
優勢。釀酒副產品是上佳的種畜飼料,產業鏈延伸使白酒企業向生物基因產業發
展具備了必然性與可能性。
(3) 合理避稅方式
白酒企業可以通過收購上游基酒或原酒生產廠家來避免兩個環節征稅,消除
「外購酒已納消費稅不能抵扣」的影響,這裡面應用了科斯的「交易費用決定企
業規模」的學說。比如五糧液用所屬塑料瓶蓋廠置換集團公司的5個基酒車間。
古井貢也擬收購一個年產3萬噸的食用酒精廠,減少原料流通環節。
在消除「從量計征」的影響方面,如前論述,上市公司設立銷售公司的做法
仍屬於合法避稅的范疇。
三、新政策的「公平與效率」問題
國家實施新政策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淘汰一大批不產生實際效用的中小
白酒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規范行業生產秩序。但擔心就在於白酒企業之間實
際稅負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這也是「中國特色」。對於上萬家小型白酒企業
來說,由於受地方保護主義等種種原因,存在不同程度沒有如實申報納稅的現象
,導致企業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使國有大中型白酒企業處在不平等的競爭
條件下。
很多小酒廠本身經營已經很不規范,有的是兩本帳;有的是把偽劣產品拿到
市場上賣,以次充好;有的是私人作坊,根本沒經過正規的工商登記注冊;還有
的沒有必要的生產工序,靠買賣酒精勾兌白酒。私營中小型白酒企業在經營各環
節、財務核算等方面都難以控制。如果新政策對這些白酒企業難以起到限製作用
的話,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和當初的出發點南轅北轍了。
新政策要打擊的就應該是上面所講的這些企業,但如果白酒市場經濟秩序不
深入有效地整頓規范的話,實際上受罪的是那些各項管理都比較規范,但產品和
企業實力處於行業排名中流的中型國營企業,上市公司的例子有山西汾酒、沱牌
曲酒等。這其實是消費稅調整工作中的最大難度和重點所在,是白酒行業整頓清
理的關鍵之處。
四、值得注意的一些上市公司
從長遠看,白酒行業的總體產量會因新稅收政策進一步萎縮,但中高檔酒份
額會提高。從競爭態勢看,白酒企業多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和業務重組面臨重
重困難,因此白酒上市公司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因利乘
便,有充足的現金流,對實施收購重組、戰略轉移等行動有較好的比較優勢。
各個上市公司具體所受的沖擊程度不同,從從量加收的消費稅額看,五糧液
和沱牌曲酒銷量最多,因此受影響的絕對額最大;從所增加的消費稅額占公司凈
利潤的比重看,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受影響最大,其比重分別高達135%和90%;
從外購酒已繳消費稅不能抵扣看,五糧液和古井貢受影響最大。
簡單來說,五糧液、全興、湘酒鬼屬於中高檔酒企業,產品結構合理完善。
比如湘酒鬼,其產品以中高檔為主,稅收政策調整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很小,同時
其生產能力完全能滿足銷售,不存在外購基酒情況。低檔酒和外購基酒生產企業
被進一步打壓,對這樣類型的企業來說實質上是利好,其發展空間將更進一步打
開。 轉型的企業可以留意寧城老窖和伊力特,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地域偏遠,有
少數民族概念,並且在切入生物工程和其他領域方面已經真正貫徹開展起來了。
而由於消費稅調整以致被逼上樑山的公司要重點關注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
經過前文詳細分析,這兩家企業是白酒上市公司里處境最困難的,「置之死地而
後生」可以用來很貼切地形容它們。沱牌曲酒很早就公告與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的
事宜,並且四川的白酒再怎麼困難也還是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的。現在焦點在山
西汾酒上了,汾酒屬於清香型的白酒,與四川濃香型白酒不一樣,消費口味的特
定性較強,出了山西就賣得不怎麼好。消費稅的調整對該公司的打擊是致命的,
再不想方法進行重組或引入優質資產的話,「白酒上市公司無一虧損」的神話將
被毫無懸念地打破。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企業背水一戰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是非
常巨大的。該公司已經在洽談引入生物工程及國有股減持的事宜,需密切留意其
資產置換和重組的進展。
第三部分 新稅收政策對啤酒行業的影響
此次對啤酒稅額只作了適當調整,按照產品的出廠價格劃分了兩個檔次的額
定稅率,由統一的「220元/噸」變成了以出廠價3000元/噸為界:3000元/噸以下
的,依然是老稅額,所征消費稅為220元/噸;出廠價是3000元/噸(含3000元/噸
,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每噸消費稅增加至250元/噸。
也就是說中高價啤酒每噸多收30元,啤酒價格會不會因此抬高呢?這種擔心
是多餘的,因為稅收實際增加並不多,折算下來每斤只增加1到2分錢,啤酒廠家
完全可以消化。啤酒上市公司里燕京和青島啤酒是兩大龍頭,其中燕啤走的是中
低價路線而青啤是高檔路線。燕京公司已經形成了寶塔型的產品結構,佔15%份
額的中高檔啤酒完全可以通過對總成本的控制,更多地依靠市場來定價。
我國目前對啤酒業徵收消費稅採用從量定額的辦法:稅額與銷售數量成正比
;單位課稅對象的消費稅額與銷售額成反比,銷售額提高,若消費稅額不變則稅
負相對減輕。我國確定使用從量定額稅率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某種產品的價格差異
不大,但事實上目前優質高檔酒和普通低檔啤酒在價格上相差較大。這次稅收調
整實際上應該是94年稅制改革的一個延續,拉開了低檔和中高檔啤酒的稅收界限

❸ 現在辦酒精廠賺錢嗎

1.對白酒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計稅方法,維持現行的對糧食類白酒按
出廠價依25%稅率、對薯類白酒按出廠價依15%稅率從價徵收消費稅辦法不變的前
提下,再對每斤白酒按0.5元從量徵收一道消費稅;取消現行的以外購勾兌生產
酒的企業可以扣除其購進酒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
2.適當調整啤酒的單位稅額,按照產品的出廠價劃分為兩檔定額稅率:每
噸啤酒出廠價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單位稅額為250元/噸
;每噸啤酒出廠價在3000元以下的,單位稅額為220元/噸。
酒類消費稅的調整,是國家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生產進行政策導向的直接體
現,對涉及到的白酒和啤酒行業及行業內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或限制、或調整的
作用。了解消費稅的涵義與作用,以及消費稅調整對酒類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的
影響,有助於把握酒類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動向,以及更深層次認知酒類上市公司
的投資價值。
第一部分 消費稅簡要釋義
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制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在普遍徵收增值
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一道消費稅。消費稅屬於價內稅,在產品的生
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此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不再繳納消費稅,稅
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根據稅制設計,徵收消費稅的產品原來是徵收產品稅或增
值稅的,現改為徵收增值稅後,這些產品的原稅負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為了不因
稅負下降造成財政收入減收,需要將稅負下降的部分通過再征一道消費稅予以彌
補。開征消費稅屬於新老稅制收入的轉換,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雖然還要徵收增
值稅,但基本上維持了改革前的稅負水平,因此對少數消費品徵收消費稅不應成
為物價上漲的因素。
消費稅征稅方法分兩種: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除了黃酒、啤酒、汽油、柴
油四種產品實行從量計征外,其餘應稅消費品均為從價徵收。具體到酒類行業的
計征稅率如下:黃酒240元/噸,啤酒220元/噸,糧食白酒為出廠價的25%,薯類
白酒為出廠價的15%,其他酒為出廠價的10%。其中黃酒和啤酒之所以按銷售量而
不是按價格來計稅,是考慮到其社會用量較大,按銷售數量計稅方法簡便易行,
且稅款徵收多少,只與數量有關,而與價格高低無關。
最新的調整細則對啤酒在從量計征的基礎上又劃分為兩個檔次,添加了從價
征稅的限制:每噸出廠價≥3000元的,則稅率為250元/噸;每噸出廠價在3000元
以下的,稅率保持不變為220元/噸。也就是說對定價在中高檔層次的啤酒企業,
比如青島啤酒,是個不利因素。
原消費稅法對利用外購的已稅酒和酒精生產的酒(包括以外購已稅白酒加漿
降度,用外購已稅的不同品種的白酒勾兌的白酒,用曲香、香精對外購已稅白酒
進行調香、調味以及外購散裝白酒裝瓶出售等),在計稅時准予扣除外購應稅消
費品已納的消費稅稅款。而最新調整後的規則取消了這一條,也就是說,以生產
白酒散酒為主的企業,由於購進酒再生產不能抵扣消費稅,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
力將被大大削弱。那些缺乏必要生產規模的中小型白酒生產企業,本身欠缺良好
的生產設備和優質的原料及工藝技術基礎,經營依賴於快速勾兌外購酒再拿到市
場售賣的方式,沒有自己的產品品牌,靠廉價去爭奪市場份額。因此,這部分企
業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一旦受到致命打擊,銷售市場佔有率預期大幅下降,企業
經營將無可避免地立於危牆之下。這其實也正是國家出台新的消費稅則目的所在
:清理淘汰劣勢小白酒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化。
徵收消費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社會消費方向,保證國家
財政收入。這次調整消費稅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對白酒加征一道稅,取消外購
白酒可抵扣的優惠政策,以及對中高檔啤酒從價計征,正是這一功能的本質體現

第二部分 新稅收政策對白酒行業的影響
一、 國家調控白酒消費稅的意圖與效果
1.行業現狀與政策目的
市場供求定律表明,價格具有彈性時,供給與需求將趨於一致,也就是達到
「市場出清」(Market Clear)狀態。但國內白酒市場的現狀卻是:一方面競爭激
烈,需求下降並趨於飽和;另一方面行業內大量小規模、低產能、結構分散的中
小企業,不斷製造著產出。2000年全國白酒產量476.11萬噸,雖然比96年最高峰
的801.3萬噸已減少幾乎一半,但據白酒專業協會會長沈怡方判斷,全國白酒產
量要壓到350萬噸左右才能基本保持產銷平衡。據統計,2000年度國有及銷售收
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為1286家,在這1000多家比較有規模的白酒企業中
,利稅排前20名的企業掌握著全行業大部分的產量、銷售收入以及利潤;而同一
時間,全國實際生產白酒的工廠達到37000多家。換言之,絕大多數的地方小酒
廠製造著無效的產出。
短缺經濟結束,企業競爭由原來搶佔新的市場空間變為對現有市場份額的爭
奪,大企業因具備規模化產銷和多元化經營的特點,比中小企業更具競爭比較優
勢,此時應該出現企業快速兩極分化,生產能力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的趨勢。但
我國白酒業的實際情況是:市場淘汰機制失效,許多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並不退出
;在地方保護主義下,大量中小酒廠不計成本、不計虧損照樣維持運轉,長期用
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其他企業被迫隨之降價,導致行業生產秩序混亂,整
體經濟效益下降。
根據產業經濟學的觀點,就白酒行業而言,雖然其技術和產品本身並不是新
技術新產品,現有生產能力總體上也過剩,但只要優勢企業更有效率,就不應該
限制有競爭力的企業擴大規模,而應該切實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加速淘汰沒有競
爭力的企業,這正是國家調整白酒行業消費稅的目的之一。
出台新稅率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追迴流失的稅收。由於市場遲遲不能完成
白酒業的優勝劣汰,國家主管部門已經對此失去了耐性,政策調控被逼到前台。
財政部透露,國家對白酒企業消費稅的法定稅率是25%或15%,但在各地實際執行
中,僅維持在7%左右;33%的所得稅被地方財政修改為15%;更主要的是,對小酒
廠的情況很難掌握,低廉的成本使小酒廠成了地方財政的救命稻草。
調整前的白酒消費稅辦法是從價計征的,並且只在生產環節徵收,這樣導致
白酒企業採用轉移定價的方法來規避納稅。白酒企業常通過設立自己的銷售公司
、關聯公司以及加大包裝物等手段調低白酒在出廠環節的價格,從而達到減少繳
納消費稅的目的。新復合計稅方法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
企業如何通過轉讓定價達到避稅的目的呢?舉例來說,一家白酒生產企業,
在各個省市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它們都實行獨立核算。假設該企業向自己的銷
售公司提供的產品價格每瓶為20元,而市場上其它酒廠向沒有關聯關系的經銷商
提供的類似產品價格,平均每瓶為24元左右。由於酒類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徵收,
以25%稅率計算,該白酒企業繳納的消費稅每瓶為5元,其他酒廠繳納的為6元。
該企業通過向銷售公司低價銷售,少繳了消費稅,至於銷售公司因進貨成本低而
在市場銷售上多獲的利潤,可通過其它方式返還給白酒生產企業。
2.新政策對白酒市場的沖擊
以2000年白酒行業產量粗略估算,新政策執行後白酒企業僅在生產環節按量
增繳的消費稅額約為50億元人民幣,再加上取消抵扣優惠的影響,財政部估計將
收回80億元的稅收。
以國有企業和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過去3年的經營數據為取
樣對象,對消費稅的實施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作一分析。選擇這些企業作為
樣本是因為它們集中了大部分的行業資源和優勢,代表了行業的生產能力及未來
發展趨勢。
年度 企業數(家) 銷量(萬噸) 每噸酒售價(元) 利潤(億元) 銷售利潤率(%)
1998 1428 557.62 8539.69 33.08 6.94
1999 1334 489.30 10330.00 41.18 8.15
2000 1286 466.30 11006.86 43.27 8.43
數據來源:《中國酒》雜志2001年第3期
按每斤白酒0.5元即每噸1000元的消費稅率計,並根據正常、嚴格的征稅假
設推算,過去3年分別增加55.76億元、48.93億元和46.63億元的消費稅賦,如此
一來,這些規模較大的白酒企業實現的總體利潤將成為負數,也就是說過去的凈
利潤還不足以繳納新征的消費稅,相應的銷售利潤率也變成負值。再從收入/成
本角度分析,從量徵收每斤0.5元的消費稅影響三年度成本上升的比例分別為
11.71%、9.68%和9.85%。在2000 年度1286家大型白酒企業中,虧損面已達
23.95%,全國3萬多家白酒廠中微利和虧損的企業有多少可想而知;同樣地,根
據上面分析,消費稅的調整已給大型白酒廠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整個白酒行
業來說更是一次重創,很大一部分白酒企業將由微利走向虧損,虧損走向巨額虧
損,整體白酒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新政策將對生產低檔酒的中小企業產生致命打擊,逐步被淘汰。對生產中高
檔酒為主的名牌企業而言則是一柄雙刃劍:短期而言,企業業績有所下降;長期
而言,低檔白酒企業被淘汰後,在白酒需求總量相對穩定之下,中高檔企業的產
品市場佔有率迅速擴大,促進白酒生產向其集中。
二、 消費稅調整對白酒企業的影響及相關應對措施
1.從量征稅的影響
每斤白酒加多0.5元的消費稅後,首當其沖的是以低檔酒生產為主的白酒企
業,因為從量計征消費稅會使低檔白酒成本增幅較大。
比如以中低檔酒為主的沱牌曲酒,2000年白酒銷量僅次於五糧液,但由於其
產品結構中以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沱牌系列中一半的銷量是10元以下的產品,
所以14.3萬噸的銷量只賺回1.064億元的凈利潤,平均每斤酒利潤只有0.37元,
還不足0.5元。如果沱牌不改變經營方針,新政策實施後須增繳消費稅1.43元,
倒貼4000萬元;如果年報上披露的2001年銷售目標18萬噸順利實現,則意味著公
司要在原來基礎上多支付1.8億元的稅費。基於斤酒的平均銷售毛利相對較低,
從量徵收的消費稅已經足以抵消其對利潤的貢獻,並且低附加值產品具有利潤並
不隨銷量增長而成倍擴張的特點,因此沱牌公司非常可能步入虧損行列。
而去年凈利潤為1273萬元的山西汾酒,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將增繳1150萬元
消費稅,在新政策下幾乎無利潤可言,更何況山西汾酒有此凈利潤並不全是經營
性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會計處理方法變更帶來的增值。竹葉青酒自從適用
消費稅率從10%提到25%,從享受國酒待遇變為一般保健酒地位以後基本就不賺錢
了;從量增加消費稅將加速「利轉稅」的結果,經營毫無效用。主導產品汾酒這
些年來都是以低價位、大批量的方式經營的,以量計征消費稅後單瓶在20元以下
的產品將出現深度虧損,無法經營。
川酒是我國白酒行業的一面旗幟,以它為分析對象可起到「管中窺豹」的作
用,四川省的白酒上市公司所受影響見下表,取樣區間為2000年度。

公司 增加的 2000年 2000年 2000年收 2000年
消費稅 凈利潤 每股收益 實際每股 增繳消費
名稱 (萬元) 將減少 將減少 收益(元) 費稅後的
(萬元) (萬元) 每股收益(元)
五糧液 15000 12750 0.25 1.60 1.35
瀘州老窖 3000 2550 0.05 0.34 0.29
全興股份 5000 4250 0.10 0.439 0.339
沱牌曲酒14300 12200 0.36 0.316 -0.044
注: ① 2000年實際發生數據來源為各公司2000年報
② 增加的消費稅以2000年銷量為基數,按每噸1000元的比例計算
③ 剔除15%所得稅的影響後,「凈利潤減少額」=增加的消費稅額×85%,

低價酒受的致命打擊從以上分析可明顯看出,比如沱牌,凈利潤下降的1.22
億元已超過去年實現的凈利潤1.064億元。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酒廠有3萬多家,
多數以生產低檔酒為主,許多低檔白酒每瓶利潤也僅在0.5元左右,而且很多廠
的經營實力與沱牌不是同一層面,因此更無能為力去抵擋調稅後的沖擊。
山東酒系是川酒之外的第二大集團軍,96年的秦池標王帶起了一個魯酒轟轟
烈烈的時代。近幾年來魯酒聲勢雖有所滑落,但靠過去的品牌和現在的價格優在
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基本做到產銷平衡。新政策將給以
中低檔酒為主的魯酒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以下是兩個較有代表性的山東酒廠的例
子。
孔府家集團作為全國首家推出低度酒的大型白酒企業,以薄利多銷為原則,
主要生產低價大眾酒。2000年該企業實現銷量1.48萬噸,其中價格在10元左右的
低檔酒1.1萬噸,每斤酒利潤0.06元;20元左右的中檔酒銷量3610噸,每斤酒利
潤0.23元;中低檔酒的合計銷量占總銷量98.99%,平均每斤凈利潤僅為0.11元。
每斤白酒除了增加0.5元的消費稅外,還要再增加消費稅的附加稅如城建稅和教
育費附加0.05元,以去年產量計算,稅負將增加1628萬元,而去年該企業利潤僅
為400萬元,粗略計算將由此虧損1228萬元。
心酒集團所受影響更為明顯。心酒這幾年主要面向農村市場,在價格上、包
裝上、促銷上很受農民歡迎。去年銷量2萬多噸,主要是10元以下的低檔酒,基
本上沒有利潤。去年上交稅收1200萬元,實行新的稅收政策後,全年將虧損2000
多萬元。
2. 取消現行的「外購酒已納消費稅可以抵扣」政策後的影響
白酒企業通常的產銷模式為:以自有基酒和部分外購基酒生產成品酒,然後
將成品酒批發給下屬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賣給各地經銷商。在這一過程中,
應交的消費稅為生產環節的銷售收入(即批發給下屬銷售公司的銷售收入)乘以
25%(糧食類)或15%(薯類)再扣除其外購基酒已納消費稅。新政策實施後外購
基酒已納的消費稅就不能再抵扣了。
以五糧液為例,2000年度向關聯單位五糧液酒廠購買的基酒及原酒共計5.22
億元,這部分消費稅不能抵扣後,上市公司將增納消費稅1.305億元(5.22×25%
)。扣除15%所得稅影響後,公司凈利潤將因此再下降1.11億元,每股收益減少
0.22元;加上前面從量征稅的影響,公司每股收益總計將下降0.47元,下降幅度
高達31%。上市公司中除了五糧液之外,受影響最大的是古井貢,該公司去年外
購了1.5萬噸的食用酒精。
外購基酒或乾脆OEM貼牌生產,已是白酒行內公開的秘密了。山東秦池神話
的破滅源於97年北京《經濟參考報》的一則關於「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的系
列報道,四川的邛崍是全國各地酒廠的「幕後英雄」。秦池每年的原酒生產能力
只有3000噸左右,他們從四川收購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廠的原酒、酒精,勾兌
成低度酒,然後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銷往全國市場。秦池代表
了大部分山東白酒的狀況,進一步,更代表了全國各地酒廠的狀況。據不完全統
計,目前邛酒已替新疆、黑龍江、甘肅、內蒙等多家企業生產OEM散酒,直接就
地裝瓶出廠的已有20多個品牌,按照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5年後中國白酒三成
左右可能出自邛崍。如果各地酒廠嚴格按照新政策交稅的話,「外購酒已繳消費
稅不能抵扣」的措施將給它們帶來相當大程度的沖擊。
3.白酒企業如何應對?
面對迫在眉睫的甚至威脅到生存的新政策,白酒企業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以
下三種:
(1) 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高檔產品的開發銷售
按照上述分析,在消費稅調整中受沖擊最大的就是低檔酒,要消化新政策的
負面影響就必須提高產品銷售毛利率,因此要麼是提高產品售價,要麼升級換代
。提價要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目前售價10元以下的低檔酒的提價空間其實非
常小。因此白酒企業今後競爭的突破口應該是努力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成本,增
加中高檔酒的產銷比重,以品牌效應去開發和佔有市場。
該方式比較適用於大型和名牌企業,主要通過提高中高檔酒比重,降低營銷
費用來緩解政策變動的沖擊。五糧液在目前產量下全面提高中高檔酒比重;春節
後,200元的五糧液牌白酒已經連續兩次漲價,漲幅20元,用意在於確立品牌創
造財富的核心競爭力。全興推出號稱最貴的白酒「水井坊」,瀘州老窖推出國窖
酒,紛紛進軍中高檔市場。
(2) 生產領域轉型重組
該方式比較適用於中小企業。與大型名牌企業相比,由於生產線投資以及品
牌渠道等無形資產投資較少,退出壁壘小,因此中小企業向生物制葯和果酒等領
域拓展就相對容易了。 寧城老窖董秘稱,該公司上市以後其實再沒有提高過產
量了,並承認生物科技是公司未來利潤的支撐點。在今年初的公告中,寧城老窖
將募集的資金投向了兩大項目:家畜胚胎生物工程和特色牛肉加工,公司從白酒
業突入生物工程產業已基本定局。古井貢控股了北京金盛怡科技公司,並投入了
上海凱賽生物技術公司,資本運作和生物科技將是古井貢的重要來源。伊力特公
告變更2億多的資金投向,新增保健飲品、水泥銷售等。經統計近半年的公告,
白酒上市公司投向其它領域的資金高達50億元左右。沱牌曲酒與上海復旦大學合
作生產生物葯品和保健製品。
投資生物科技是白酒上市公司最主要的方向,這固然是因為在股市上是個不
錯的概念,但帶來的技術上升級的意義更大一些,而不只是簡單的產業多元化。
釀酒的傳統發酵產業、新型發酵產業、現代生物產業本來就是同一基礎的三個層
面,如果轉型是確有其事的話,酒企業走的方向正是借自身優勢向現代生物產業
領域過渡。釀酒業屬於發酵工業,與生物工程有相通之處,具有技術人才的相對
優勢。釀酒副產品是上佳的種畜飼料,產業鏈延伸使白酒企業向生物基因產業發
展具備了必然性與可能性。
(3) 合理避稅方式
白酒企業可以通過收購上游基酒或原酒生產廠家來避免兩個環節征稅,消除
「外購酒已納消費稅不能抵扣」的影響,這裡面應用了科斯的「交易費用決定企
業規模」的學說。比如五糧液用所屬塑料瓶蓋廠置換集團公司的5個基酒車間。
古井貢也擬收購一個年產3萬噸的食用酒精廠,減少原料流通環節。
在消除「從量計征」的影響方面,如前論述,上市公司設立銷售公司的做法
仍屬於合法避稅的范疇。
三、新政策的「公平與效率」問題
國家實施新政策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淘汰一大批不產生實際效用的中小
白酒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規范行業生產秩序。但擔心就在於白酒企業之間實
際稅負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這也是「中國特色」。對於上萬家小型白酒企業
來說,由於受地方保護主義等種種原因,存在不同程度沒有如實申報納稅的現象
,導致企業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使國有大中型白酒企業處在不平等的競爭
條件下。
很多小酒廠本身經營已經很不規范,有的是兩本帳;有的是把偽劣產品拿到
市場上賣,以次充好;有的是私人作坊,根本沒經過正規的工商登記注冊;還有
的沒有必要的生產工序,靠買賣酒精勾兌白酒。私營中小型白酒企業在經營各環
節、財務核算等方面都難以控制。如果新政策對這些白酒企業難以起到限製作用
的話,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和當初的出發點南轅北轍了。
新政策要打擊的就應該是上面所講的這些企業,但如果白酒市場經濟秩序不
深入有效地整頓規范的話,實際上受罪的是那些各項管理都比較規范,但產品和
企業實力處於行業排名中流的中型國營企業,上市公司的例子有山西汾酒、沱牌
曲酒等。這其實是消費稅調整工作中的最大難度和重點所在,是白酒行業整頓清
理的關鍵之處。
四、值得注意的一些上市公司
從長遠看,白酒行業的總體產量會因新稅收政策進一步萎縮,但中高檔酒份
額會提高。從競爭態勢看,白酒企業多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和業務重組面臨重
重困難,因此白酒上市公司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因利乘
便,有充足的現金流,對實施收購重組、戰略轉移等行動有較好的比較優勢。
各個上市公司具體所受的沖擊程度不同,從從量加收的消費稅額看,五糧液
和沱牌曲酒銷量最多,因此受影響的絕對額最大;從所增加的消費稅額占公司凈
利潤的比重看,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受影響最大,其比重分別高達135%和90%;
從外購酒已繳消費稅不能抵扣看,五糧液和古井貢受影響最大。
簡單來說,五糧液、全興、湘酒鬼屬於中高檔酒企業,產品結構合理完善。
比如湘酒鬼,其產品以中高檔為主,稅收政策調整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很小,同時
其生產能力完全能滿足銷售,不存在外購基酒情況。低檔酒和外購基酒生產企業
被進一步打壓,對這樣類型的企業來說實質上是利好,其發展空間將更進一步打
開。 轉型的企業可以留意寧城老窖和伊力特,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地域偏遠,有
少數民族概念,並且在切入生物工程和其他領域方面已經真正貫徹開展起來了。
而由於消費稅調整以致被逼上樑山的公司要重點關注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
經過前文詳細分析,這兩家企業是白酒上市公司里處境最困難的,「置之死地而
後生」可以用來很貼切地形容它們。沱牌曲酒很早就公告與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的
事宜,並且四川的白酒再怎麼困難也還是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的。現在焦點在山
西汾酒上了,汾酒屬於清香型的白酒,與四川濃香型白酒不一樣,消費口味的特
定性較強,出了山西就賣得不怎麼好。消費稅的調整對該公司的打擊是致命的,
再不想方法進行重組或引入優質資產的話,「白酒上市公司無一虧損」的神話將
被毫無懸念地打破。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企業背水一戰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是非
常巨大的。該公司已經在洽談引入生物工程及國有股減持的事宜,需密切留意其
資產置換和重組的進展。
第三部分 新稅收政策對啤酒行業的影響
此次對啤酒稅額只作了適當調整,按照產品的出廠價格劃分了兩個檔次的額
定稅率,由統一的「220元/噸」變成了以出廠價3000元/噸為界:3000元/噸以下
的,依然是老稅額,所征消費稅為220元/噸;出廠價是3000元/噸(含3000元/噸
,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每噸消費稅增加至250元/噸。
也就是說中高價啤酒每噸多收30元,啤酒價格會不會因此抬高呢?這種擔心
是多餘的,因為稅收實際增加並不多,折算下來每斤只增加1到2分錢,啤酒廠家
完全可以消化。啤酒上市公司里燕京和青島啤酒是兩大龍頭,其中燕啤走的是中
低價路線而青啤是高檔路線。燕京公司已經形成了寶塔型的產品結構,佔15%份
額的中高檔啤酒完全可以通過對總成本的控制,更多地依靠市場來定價。
我國目前對啤酒業徵收消費稅採用從量定額的辦法:稅額與銷售數量成正比
;單位課稅對象的消費稅額與銷售額成反比,銷售額提高,若消費稅額不變則稅
負相對減輕。我國確定使用從量定額稅率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某種產品的價格差異
不大,但事實上目前優質高檔酒和普通低檔啤酒在價格上相差較大。這次稅收調
整實際上應該是94年稅制改革的一個延續,拉開了低檔和中高檔啤酒的稅收界限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❹ 捨得酒很好為什麼它的股票ST

捨得酒業被ST是因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而且違規非常嚴重,上海證券交易所才對捨得酒業股票實施其風險警示,所以在捨得酒業前面加上ST,就是告訴大家該股風險比較大。

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業績出現虧損就會被ST,股票前面有ST就是告訴大家風險非常大,因為第三年再虧損,這個股票就要退市,退市之後的股票價值都非常低,要翻身基本不太可能。所以,穩健投資者必須遠離ST股票,不要當賭徒。



(4)沱牌轉讓擴展閱讀:

如果公司出現欺詐或者財務造假行為,證監會開始立案調查,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上市公司會直接被ST,這種股票不需要業績連續虧損兩年,ST捨得酒業就是屬於這種情況,公司大股東違規佔有資金以及違規對外擔保可能導致控股權變更,這種情況下沒有業績虧損要求。

ST捨得其實是非常好的一隻股票,被ST之後,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但是,最近已經走出慢牛行情,創了最近兩年的新高。

❺ 中國十七大名酒,今可安好現今這些誰最強

中國十七大名酒,今可安好?現今這些誰最強

白酒被譽為中國國粹,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白酒生產雖是一個傳統工藝,立足農業、發展於工業、嚮往文化產業。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人們對高質量白酒的極高贊譽,然而我國白酒品牌眾多,白酒商品更是琳琅滿目,難免挑花眼。

今天就來聊聊中國1989年在合肥舉行評選出的十七種名酒,以及他們現如今的命運。

茅台: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

茅台酒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

現在提起茅台,總體來說一個字:大寫的牛!

在消費者眼中:茅台是「硬通貨」、「不斷漲價」、「開門即售罄」、「排隊買茅台堪比春運」等等,在這個供大於求的商業社會,出現這種情況,真是一種奇葩!

在經銷商眼中:茅台就是做躺著也能賺錢的金礦!不愁賣,(更多關心的是漲到什麼時候賣!)。

在員工眼中:員工平均年收入13萬,想進茅台上班,比考公務員還難!

在股市上:茅台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市值是貴州省GDP的50%!!!股價最高,所謂「流水的股王,鐵打的茅台」。

長久以來,始終在A股屹立不倒的只有貴州茅台!貴州茅台的每一項指標都可以在A股市場「隻手遮天」!

五糧液:

五糧液酒歷次蟬聯「國家名酒」金獎,九一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1995年獲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酒類唯一金獎。至此,五糧液酒共獲國際金獎三十二枚。

曾經的白酒大王,茅台和五糧液也曾經是中國酒業中的絕代雙驕,輝煌的時刻從市值超過三個茅台(現在市值在三分之一個茅台左右)。

17年1-6月實現營收156.21億元,同比增長17.85%;最近高舉「低度酒」大旗、合縱連橫、忙著清理系列酒、二次創業,希望五糧液能進入「曙光時代」!

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特曲於1952年被國家確定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瀘州老窖窖池於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我國白酒行業唯一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譽為"國寶窖池"。

瀘州老窖國寶酒是經國寶窖池精心釀制而成,是當今最好的濃香型白酒。

瀘州老窖提出3大目標:第一是沖刺「濃香國酒」的品牌地位;第二是在良性發展基礎上,能跑多快跑多快,向「白酒前三」的領軍地位發起沖刺;第三是向「濃香行業標桿」的發展目標發起沖刺。

2017年目標營收「突破百億」、凈利25.29億的大目標。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16億元,同比增長19.41%,目前表現尚與洋河有較大差距,再次名列三甲的願望短期內尚不可及。

劍南春

綿竹劍南春酒,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

早在唐代就產名聞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竟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

北宋蘇軾稱贊這種蜜酒「三日開瓮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

劍南春在2016財年銷售額和銷售噸位達到新的歷史最高水平,300元以上價格帶年銷售過萬噸。

洋河大麴:

洋河牌洋河大麴,已有400多年歷史。該酒屬濃香型大麴酒,沿用傳統工藝「老五甑續渣法」,同時採用「人工培養老窖,低溫緩慢發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餾」、「分等貯存、精心勾兌」等新工藝和新技術,形成了「甜、綿、軟、凈、香」 的獨特風格。

在白酒界,可能沒有哪家企業會像洋河股份一樣把宣傳技巧運用得如此純熟。

從2008年到2016年,五糧液營收翻了3倍,而洋河翻了6.4倍,下一個十年,洋河必將正面肉搏五糧液。2017年度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5.30億元,同比增長13.12%。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鳳翔縣柳林鎮,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

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歧山、吹蕭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後,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

中國名酒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一個有著3000多年釀制歷史的西鳳酒,曾贏得「國酒之母,白酒之源」的美譽,是我國老牌四大名酒之一。

最近關閉100個條碼、終止40家合同,今年西鳳酒除關閉不良條碼、品牌整合外,又一重要措施是嚴格控制濃香產品投放,突出鳳香產品主導地位。以期為西鳳上市,以及讓西鳳進入百億俱樂部,打下良好的基礎。

汾酒:

山西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

李秋喜不斷加速,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21億元,同比增加41.18%,實現凈利潤6.02億元,同比增加67.63%,兩大業績指標分別達到2016年全年水平的77.7%和99.5%。要「再造」兩個汾酒!

郎酒:

郎酒產地二郎灘,發源於雲貴高原的赤水河,其流域千溝萬壑海拔都有在1000米以上,千百年來,在郎酒生產基地一帶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圈。

最近對三大事業部內部組織調整,郎酒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9%,其中青花郎事業部同比增長225%,未來十年目標:先賣個100億。

宋河糧液:

古宋河釀酒,始於春秋,盛於隋唐,被譽為「天賜名手,地賜名泉」。河南省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河南鹿邑,居淮河名酒帶的中心,是我國著名的大型白酒釀造企業。

年初,宋河酒業換帥—王禕楊離職,由朱景升接任宋河股份總裁一職,朱國恩任宋河股份副總裁兼宋河酒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劉新田任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生產基地總經理,接任原總經理朱雲武。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豫酒史上最大范圍內的高層變動,相當於宋河的管理層重組。宋河最近忙著梳理產品線,聚焦大單品,抓好省外重點市場,推動渠道營銷模式創新。

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作為中國的老八大名酒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它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四次蟬聯全國白酒評比金獎,是巴黎第十三屆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唯一獲金獎的中國名酒。

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榮譽,被世人譽為"酒中牡丹"。

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70億元,同比增長20.53%;忙著優化產品線、高舉高打、做大市場。同時年內沖百億壓力也挺大。

寶豐酒:

寶豐酒,「清香純正、綿甜柔和、甘潤爽口、回味悠長」的特點,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寶豐西依伏牛,東瞰平原,沙河潤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麥盈野,地涌甘泉,為中州靈秀之地。寶豐酒史,源遠流長。據史志記載,中國釀酒鼻祖儀狄在寶豐造酒,距今已有4100多年。

全興大麴:

成都全興大麴的前身是成都府大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1963年全興大麴被評選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然而在今天全興大麴已風光不再。這個曾創下超過12億年銷售額的產品,如今一年的業績只有2億上下。

最近全興酒業瞄準球迷社群而精準開發的「球興」系列新品,擬佔位中國體育場景營銷第一酒。

貴州董酒:

董酒產於貴州遵義董酒廠,屬大麴其他香型優質白酒,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

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董酒曾是全國最大的白酒企業之 一,銷售量一度超過茅台。

「不喝董酒不懂酒」的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創造了一個屬於董酒的輝煌時代!然而1996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董酒一度淡出市 場,後來貴州董酒被高比例股權轉讓,現狀也不容樂觀。

2016年年初,原聯想控股旗下孔府家酒業總經理劉智濤從總經理崗位離任,於2016年3月1日正式加盟「老八大名酒」之一的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並兼任貴州董酒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雙溝大麴:

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然而,雙溝大麴因為企業改制和政府合並做大做強的趨勢,而且上市比洋河晚了一步,現如今落了個被整合的命運。

特質黃鶴樓:

特製黃鶴樓酒是酒中翹楚,其前身是被各種榮譽環繞的「漢汾酒」,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特製黃鶴樓酒」獲評「中國名酒」。後來黃鶴樓酒被古井貢酒收購。2016年黃鶴樓酒業全年銷售完成7.2億元左右,這個業績讓業內矚目。准備4年30億、7年50億、10年100億。

武陵酒:為醬香型大麴法白酒,酒液色澤微黃,醬香突出,幽雅細膩,口味醇厚而爽冽。2012年9月,被聯想酒業斥資4億收購。

沱牌曲酒:

沱牌捨得酒業坐落在川中射洪子昂故里,系國家大型一檔企業,現發展為佔地5.6平方公里,年產能30萬噸,高端陳年老酒貯量全國第一的中國最大規模優質白酒製造企業。

然而沱牌捨得如今因種種原因,被天洋集團收購。

預計2017 年1月份-6月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00萬元-6500萬元,同比增長137%-180%。今年要破20億,忙著優化產品結構「沱牌」、「捨得」雙劍齊發。

❻ 000596古井貢酒怎麼會10幾個漲停,今天又來個跌停

大莊家在拚命拉高之後在從高位抽逃!跟拓邦那個差不多。

❼ 證監會決定對捨得酒業立案調查,捨得酒業涉嫌什麼違法的事

證監會決定對捨得酒業立案調查,是因為捨得酒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據上交所網站在2020年10月30日消息;

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0月30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7)沱牌轉讓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一條發生可能對上市交易公司債券的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場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前款所稱重大事件包括:

(一)公司股權結構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

(二)公司債券信用評級發生變化;

(三)公司重大資產抵押、質押、出售、轉讓、報廢;

(四)公司發生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

(五)公司新增借款或者對外提供擔保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的百分之二十;

(六)公司放棄債權或者財產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的百分之十;

(七)公司發生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百分之十的重大損失;

(八)公司分配股利,作出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或者依法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關閉;

(九)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

(十)公司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調查,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十一)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

❽ 沱牌體制問題

沱牌曲酒改制歷程:
2004年第一次改制方案為:射洪縣人民政府將其擁有的沱牌集團100%股權分別轉讓給江蘇興澄集團40%、廣州市索芙特有限公司25%,德龍國際25%和北大未名10%。後因德龍出事而擱淺。
2008年年初沱牌集團改制之事又一次成為射洪縣政府重大事件,後來又因為四川地震而耽擱。
2010年年初遂寧市公布「遂寧市白酒行業十二五規劃」,沱牌集團改製作為遂寧市十二五重大事件,再次提到政府工作日程上來。

所謂改制,就是把國有資產轉賣為私有資產。
這種轉變對公司的影響是:國企有其長久以來所累積的頑疾,公司管理層即使不將公司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混混終日也能保證個人利益,導致整個管理層沒有動力,公司的發展必然受限制。而改制後,公司的發展如何直接關繫到公司控制人的利益得失,公司高層的個人利益也會直接和業績掛鉤,能者上,混者走,激發管理層的能動性,對公司的發展就能起到推動作用。
其實改制,說白了就是把國有資產賣給私人。以前的領導拿國家錢,不拿白不拿。改制後,私人老闆發錢了,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老闆肯定不會亂發錢,你幹得好我才給你發錢,干不好就哪裡涼快那裡呆著去...

閱讀全文

與沱牌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