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私有雲

成果私有雲

發布時間:2021-06-01 16:28:54

A. 多雲多活對未來企業有什麼影響F5在這方面有什麼成果

多雲多活對未來企業有了很大的影響,它的成果是非常大的。

B. 什麼是雲計算什麼是大數據二者有何聯系

雲計算的關鍵詞在於「整合」,無論你是通過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傳統的虛擬機切分型技術,還是通過google後來所使用的海量節點聚合型技術,他都是通過將海量的伺服器資源通過網路進行整合,調度分配給用戶,從而解決用戶因為存儲計算資源不足所帶來的問題。

大數據正是因為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帶來的一個新的課題內容,如何存儲如今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海量數據,如何有效的利用分析這些數據等等。

他倆之間的關系你可以這樣來理解,雲計算技術就是一個容器,大數據正是存放在這個容器中的水,大數據是要依靠雲計算技術來進行存儲和計算的。

(2)成果私有雲擴展閱讀:

雲計算常與網格計算、效用計算、自主計算相混淆。

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的一種,由一群鬆散耦合的計算機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常用來執行一些大型任務;

效用計算:IT資源的一種打包和計費方式,比如按照計算、存儲分別計量費用,像傳統的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

自主計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

事實上,許多雲計算部署依賴於計算機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結構、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徑庭),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

被普遍接受的雲計算特點如下:

(1) 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 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 按需服務

「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像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大數據特徵:

1 容量(Volume):數據的大小決定所考慮的數據的價值和潛在的信息;

2 種類(Variety):數據類型的多樣性;

3 速度(Velocity):指獲得數據的速度;

4 可變性(Variability):妨礙了處理和有效地管理數據的過程。

5 真實性(Veracity):數據的質量

6 復雜性(Complexity):數據量巨大,來源多渠道

7 價值(value):合理運用大數據,以低成本創造高價值

想要系統的認知大數據,必須要全面而細致的分解它,著手從三個層面來展開:

第一層面是理論,理論是認知的必經途徑,也是被廣泛認同和傳播的基線。在這里從大數據的特徵定義理解行業對大數據的整體描繪和定性;從對大數據價值的探討來深入解析大數據的珍貴所在;洞悉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從大數據隱私這個特別而重要的視角審視人和數據之間的長久博弈。

第二層面是技術,技術是大數據價值體現的手段和前進的基石。在這里分別從雲計算、分布式處理技術、存儲技術和感知技術的發展來說明大數據從採集、處理、存儲到形成結果的整個過程。

第三層面是實踐,實踐是大數據的最終價值體現。在這里分別從互聯網的大數據,政府的大數據,企業的大數據和個人的大數據四個方面來描繪大數據已經展現的美好景象及即將實現的藍圖。

C. 用友與華為結盟私有雲 誰將是背後最大贏家

合作涉及哪些內容?
據悉,此次用友網路與華為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共同致力於服務企業互聯網化。企業互聯網服務旨在幫助企業用戶將關鍵核心業務應用雲化,提高雲化比例,並在此基礎上為企業提供數據整合與應用服務。
第二,IT基礎設施創新。幫助企業從煙囪式的虛擬化到真正的雲計算,實現各個環節自動化、智能化,能夠輕松應對企業業務高峰,讓企業關鍵核心業務更可靠。作為雙方聯合創新的最新成果,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了基於華為IT產品的用友iUAP一體機,以及在消費品、公用事業、交通等行業實現的用友NC私有雲方案。
第三,企業私有雲聯合解決方案。該企業私有雲聯合解決方案是面對企業級市場的互聯網化機遇,雙方結合各自優勢的最佳選擇。
顯而易見,企業私有雲聯合解決方案的發布是此次雙方合作的核心。此次合作將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即用友網路在軟體及企業互聯網服務方面的優勢和華為在IT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從而謀求「1+1>2」的效果。
帶來哪些價值?
官方資料顯示,此次由雙方合作推出的私有雲聯合解決方案將為合作雙方及企業用戶帶來切實的價值。可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提高整體系統性能。用友NC系統載入到華為IT硬體後,綜合性能大幅提升,日常場景性能提高20%,月末場景提高37%,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各個業務單元數據產出時間縮短30%。
第二,總體擁有成本最低。採用華為FusionServer RH5885V3平台後,在保障同性能情況下,用戶在IT基礎架構上總體CAPEX成本下降 50%;同時基於私用雲產銷同步管理和華為高效綠色節能IT硬體平台,使得新方案企業用戶的OPEX在人力和能效等方面開銷對比傳統方案降低25%。
第三、業務部署和管理更加高效。整體解決方案內可預配置NC軟體、操作系統、資料庫、殺毒軟體等軟體,實現開箱即用,客戶部署時間由原來的2周下降到2小時,大大簡化客戶安裝部署。業務人員可自助服務、統一管理系統、配置IT業務,直接提升用戶體驗和效率。
第四,客戶數據多重保護。整體方案不僅採用了華為多達35種的RAS容錯技術特性的FusionServer硬體平台和OceanStor V3系列存儲平台,並通過其故障定位、服務質量保障等軟體特性為客戶業務系統帶來堅如磐石的可靠性,用戶數據永不丟失。
第五,IT資源彈性化擴展。通過私有雲實現IT資源(計算、存儲)隨需分配、實時響應,基於業務使用策略智能實時擴展或釋放IT資源,既滿足業務需求,又提高資源利用率,避免用戶投資浪費。
誰將是最大贏家?
綜上可見,用友網路與華為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也將給雙方以及企業用戶帶來切實的價值。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針對企業私有雲的合作上,誰將是最大受益者?雙方的著力點顯然各不相同。
從合作一方用友網路來看,其有著很強的軟體及服務優勢,尤其是針對大型企業用戶,其擁有NC6、iUAP,以及多個行業與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和眾多企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其軟體+以及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對於旗下企業用戶應用的互聯網化和雲化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用友NC6是針對大型企業的互聯網化解決方案,是雲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等新技術與集團企業運營管理最佳實踐的融合,包括共享服務、數字營銷、B2B電子商務、企業社交化協同、智能製造等創新應用。
用友iUAP則是幫助企業構建全新互聯網化應用並集成傳統應用的一體化平台,包括企業互聯網運營支撐平台、移動平台、企業統一通信平台、大數據平台、商業分析平台、雲管理平台、集成平台、開發平台等。
不難看出,在與華為的企業私有雲合作上,用友網路主要針對的是以自身所屬產品線為主的市場客戶群體。屆時,藉助華為的IT基礎設施優勢,有助於用友網路旗下各產線企業客戶搭建自己的私有雲,進行業務應用的優化和雲化。用友網路藉此以鞏固自身的私有雲業務。
而從合作的另一方華為來看,其作為全球領先IT廠商擁有著伺服器、存儲以及雲操作系統、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等諸多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此次雙方圍繞企業私有雲領域的合作,可視作華為推進雲生態戰略即「聚焦IaaS 層,使能PaaS 層,聚合SaaS 層」中的一步。在這方面,用友網路將作為華為的雲生態合作夥伴,融入到華為的雲生態體系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混合雲漸成國內大中型企業雲化主流的當下,相對於競爭白熱的公有雲市場,企業私有雲市場則成為眾多雲廠商所奮力爭奪的高價值陣地。而雲生態體系的優劣無疑將是反應雲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指標。作為一家在雲計算領域有著雄心壯志的廠商,此次合作也必將為華為進一步壯大雲生態體系增添一塊重要的砝碼。

D. 是誰在支撐著OpenStack 構建的小米私有雲平台

OpenStack是一個開源項目,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雲計算環境,從此打破了Amazon等少數公司的壟斷,意義非凡。導讀:如果你是一名CTO、或是開源社區的代碼貢獻者,你肯定聽說過OpenStack。OpenStack是由網路主機服務商Rackspace和美國宇航局聯合推出的一個開源項目,目的是制定一套開源軟體標准,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雲計算環境(IaaS),從此打破了Amazon等少數公司的壟斷,意義非凡。新浪在2011年以OpenStack為基礎組建了SWS,是較早部署OpenStack的國內企業,並積極參與了社區貢獻。【CSDN報道】在IT管理軟體提供商Zenoss發布的2011年OpenStack採用的調查報告中顯示:73%的被調查者認為OpenStack部署由節約成本和害怕廠家鎖定所驅動。ZenossCEOBillKarpovich表示,OpenStack在過去幾年的增長迅速,並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將繼續支持OpenStack項目,目標是提供客戶完整的監控與分析解決方案。Openstack之所以很火,一是內因,OpenStack自身的優勢——開源性。二是外因,眾多企業和組織的參與開發,尤其是世界領軍企業的加入,推動了OpenStack的高速成長。Openstack的優勢控制性:開源的平台意味著不會被某個特定的廠商綁定和限制,而且模塊化的設計能把遺留的和第三方的技術進行集成,從而來滿足自身業務需要。OpenStack項目所提供的雲計算,讓IT團隊可以成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廠商,雖然構建和維護一個開源私有雲計算並不適合每一家公司;但是如果擁有基礎設施和開發人員,OpenStack將是很好的選擇。兼容性:OpenStack公共雲的兼容性可以使企業在將來很容易的將數據和應用遷移到基於安全策略的、經濟的和其他關鍵商業標準的公共雲中。使用亞馬遜網路服務及其他雲服務的企業,抱怨最多的就是「用戶被綁架,無法輕易轉移數據」。在雲計算社區,有一個流行的概念,即數據是有重量的,一旦將數據存在某個雲計算提供商那裡,它就變得繁重而難以遷移,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如果在遷移的過程中不能保護好數據安全,很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相信沒有公司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可擴展性:目前主流的Linux操作系統,包括Fedora、SUSE等都將支持OpenStack。OpenStack在大規模部署公有雲時,在可擴展性上有優勢,而且也可用於私有雲,一些企業特性也在逐步完善中。隨著Ubuntu12.04LTS正式全面將Eucalyptus替換成OpenStack,OpenStack將超過Eucalyptus成為雲平台基礎的第一選擇。靈活性:靈活性是OpenStack最大的優點之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基礎設施,也可以輕松地為自己的集群增加規模。主要用Python編寫的OpenStack代碼質量相當高,很容易遵循,帶有一個完全文檔的API,用戶可以使用JSON或者XML消息格式的不同組件的代碼,這相當有利於項目的發展壯大。此外,OpenStack項目的代碼將在極為寬松自由的Apache2許可下發布,這意味著任何第三方都可以重新發布這些代碼,在其基礎上開發私有軟體並按照新的許可發布,給眾多的雲計算企業,留下了的更大的發展空間。行業標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的60多家領軍企業,包括Cisco、Dell、Intel以及微軟都參與到了OpenStack的項目中,並且在全球使用OpenStack技術的雲平台在不斷的上線。雲計算領軍企業的加入,會無形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OpenStack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行業標准,而且OpenStack項目研發的初衷就是制定一套開源軟體標准。實踐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OpenStack的雲操作系統,已被全球正在運營的大型公有雲和私有雲技術所驗證過,比如,Dell公司已經推出了OpenStack安裝程序Crowbar,不僅如此,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趨勢也是非常之好,包括物聯網用戶、國內高校以及部分大小企業,都開始利用OpenStack建立雲計算環境,整合企業架構以及治理公司內部的IT基礎架構。領軍企業支持在RackSpace宣布推出開源雲計算平台OpenStack後,曾經震動了業界。在2010年的10月,微軟表示將推動WindowsServer2008R2和OpenStack的整合。之後不久,思科也宣布加入OpenStack,著重於OpenStack的網路功能並推出了新的NaaS服務(NetworkasaService)。OpenStack的熱度在2011年仍舊未見衰減,7月底,Dell推出了第一套支持OpenStack架構的解決方案,開發了一個OpenStack安裝程序Crowbar,可供企業使用PowerEdgeC伺服器來建設一個OpenStack環境。隨後HP雲服務副總經理EmilSayegh也在官方BBS上宣布加入OpenStack計劃,除了提供贊助外,HP雲端開發團隊也將參與OpenStack計劃的開發。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7月開源以後,越來越多的IT廠商宣布加入OpenStack,有超過30家公司表示對該開源平台項目有興趣,而有些則已經積極地參與該項目,這些公司包括AMD、Cloudkick、Cloudswitch和NTTDATA等。隨著雲計算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新一代的技術和成果也在快速增長。但是雲計算市場的分散性導致客戶難以選擇雲計算廠商和合作夥伴,一旦做錯決定將不得不轉移到新的雲上進行重新構建。這對於一些大的公司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鑒於上述原因,雲需要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開源雲可以避免被鎖的問題,而OpenStack就是這樣一個開源的雲操作系統,RackSpaceCTOJohnEngates更將OpenStack的發展比作Linux和MySQL。首屆OpenStack亞太技術大會將於8月10日、11日在北京、上海召開,詳情請參見大會官網(openstack.csdn.net),歡迎講師報名、聽眾報名。感興趣的網友,請關注@CSDN雲計算微博和國際雲計算技術交流群,了解此次大會最新動態和OpenStack資訊,參與交流討論。相關文章:OpenStack是否會像Linux一樣締造傳奇

E. 華雲數據在私有雲、混合雲、公有雲和超融合領域有什麼成就

華雲數據在私有雲、混合雲、公有雲和超融合領域均通過了可信雲評估,獲得了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5證書,擁有國家保密局甲級資質。

F. 如何利用Server 2012打造企業私有雲

現在我們一起討論如何在微軟環境下創建私有雲。盡管某些情況下使用最新軟體並不是個好選擇(很多老手都習慣於直接忽略1.0版本),但微軟公司2012年推出的產品堆棧卻相當成熟、穩定,且足以滿足我們對於雲的任何要求。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在微軟的世界裡打造私有雲。

一切以應用為先

在微軟的世界中,我們的一切預期成果都需要以基礎設施設計為先決條件。如果大家需要的是實時、連續性強、可用性高且容錯能力出眾的方案,首先應該看看這些要求在應用層面上是否可行,或者說我們要不要將其引入基礎設施層面。

應用程序級別的容錯能力——例如SQL復制,現在已經可以導出至微軟Azure雲——往往是用戶的首選。究其原因,配置選項方面的靈活性不容忽視,包括全混合雲及WAN部署等。

微軟公司的大規模投資令軟體即服務交付變成現實——IIS8、SQL Server、Hyper-V 3.0與System Center虛擬機管理器都是很好的實例——這在降低服務部署難度的同時也降低了整體能源消耗。

再想想存儲

在我們啟用虛擬機方案之前,首先應該思考這一切的設施基礎。了解自己需要何種程度的可用性與容錯能力,以此為依據制定明智的決策,並最終獲得堅實可靠的存儲方案。

為了打造出真正具備容錯能力的基礎設施,Server 2012帶來集群共享分卷(簡稱CSV)。不過雖然CSV能夠支持虛擬機自動精簡配置,卻尚無法實現重復數據刪除功能。

如果大家打算用Server 2012作為私有雲存儲體系的基礎,這一點恐怕值得認真思量一番,尤其是在虛擬桌面基礎設施方面。

微軟公司當然意識到這一功能性妥協可能引發的系統管理員抵觸情緒。為了扳回一程,雷蒙德中心在操作系統中加入了對卸載數據傳輸(簡稱ODX)的支持。如果大家打算通過第三方文件管理器彌補功能缺陷,ODX能夠通過對內部執行指令進行過濾以達到節省網路帶寬與CPU處理時間的目的。

iSCSI、光纖通道支持以及多路徑I/O(簡稱MPIO)也是操作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我們現在可以將虛擬光纖通道適配器添加到虛擬機當中。

這不僅增加了Server 2012作為雲環境主機管理程序時的靈活性,同時也使這些功能與支持成為客戶環境中的一部分,進而在虛擬機內部實現了附加冗餘配置工作。

對於傾向使用自動精簡配置功能的用戶——估計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大部分管理員都是如此——磁碟分區整理程序的反映射機制使其能夠與VHDX精簡配置文件直接兼容,這絕對堪稱一大福音。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虛擬磁碟分區恐怕是制約自動精簡配置工作的最大阻礙;現在只要稍加註意,Server 2012就能夠將這一問題的影響降至最低。現在自動精簡配置的各項優勢也已經可以為虛擬IDE與虛擬SCSI附屬磁碟服務。

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任務負載,我們則可以採用Hyper-V副本。這項功能會為虛擬機保存快照,並將其復制到另一台主機當中。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復制過程,請確保虛擬機備份工作持續五到十五分鍾,這樣才能使副本信息與主實例完全同步——即使是通過WAN復制也是如此。副本也支持版本控制功能。

Server 2012對於虛擬化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等服務角色能夠檢測出其是否通過副本回滾到了早期版本,或者屬於早期域控制器模板的復製品。

這極寺增強了副本等技術的實用性,同時也減少了容錯虛擬機對於寶貴CSV空間的過度佔用。

那些適用於副本功能的虛擬機可能同樣適合在不採用CSV的情況下直接保存在系統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同時享受自動精簡配置與重復數據刪除所帶來的便利,而且仍然能夠保持多數重要的核心功能——例如通過Hyper-V 3.0的非共享遷移功能實現虛擬機遷移。

沒錯,除非大家對於停機時間採取零容忍態度,否則完全可以在不涉及共享存儲的前提下讓微軟的2012堆棧像雲體系那樣承擔基礎設施即服務工作。

Server 2012還能夠將虛擬機存儲在SMB 3.0共享之中,這將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及各類部署工作的復雜性。大家不必為可靠性擔心,SMB 3.0已經獲得多項新增功能,包括增強彈性的MPIO以及提高速度的遠程直接內存訪問。

上述各項功能的基礎源自存儲空間(Storage Spaces),這也是微軟公司第二次在存儲虛擬化方面拿出的成果。盡管它取消了廣受好評的前輩系統Home Server中的磁碟擴展器(Drive Extender)功能,但存儲空間仍然在可靠性方面強勢勝出,甚至足以勝任企業級環境。通過與Hyper-V類似的應用及服務交付手段,它允許用戶抽取存儲與主機間的具體連接方式。

G. 企業級私有雲平台部署及應用的最後成果是什麼

1、企業網盤產品通過簡單的操作,管理所有的非結構化數據,操作簡單但是效果明顯,非常適合發展為雲產品,是主流互聯網企業在爭奪的市場,可見其重要性。
2、企業網盤產品的部署和後期維護非常簡單,企業可以安全的管理所有數據。
3、企業網盤產品所需的環境搭建成本很低,如果企業未來擴張,可自己增加儲存空間,總體成本低於公用雲產品。
4、企業網盤產品所管理的非結構數據非常重要,但是企業往往還沒建立規范的管理系統,即上私用雲網盤與現有信息化不沖突。
5、雲時代注重的是收集大數據,企業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應該盡量收集非結構化數據,緊跟時代步伐。雲企網盤,正式這樣一款企業私有雲產品,如果您所在的企業正舉棋不定,可以通過雲企網盤嘗試建立企業私有雲應用,為企業的未來找到更多的可能。

H. 華雲數據私有雲在無錫地鐵應用中的成就

你好題主,這個我來科普一下,據我所知,在二零一七年的雲服務發展論壇上,
華雲無錫地鐵私有雲案例被評為(二零一七年度雲計算優秀典型案例)。
在計世資訊的發表的(二零一六-二零一七年中國私有雲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
華雲交通雲解決方案在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樓主,
希望能夠幫助給予採納,謝謝了哈。

I. 企業的數據有沒有必要放在自己的私有雲盤里

有必要,因為現在企業所產生的非結構化數據越來越多,企業文件數據沒有一個固定的存放平台,容易導致企業數據流失。我們公司使用的由雲宏信息推出的是知庫雲企業網盤,可以分類統一管理企業的非結構化數據,在存儲的基礎上,還結合了文件共享功能、即時通訊功能,日常辦公中遇到的文件分發、文件協作、文件多人編輯、文件版本管理和溝通交流,都可以在知庫雲上完成。雲宏堅持走國產自主的產品化道路,聚焦鑽研雲計算大數據關鍵技術,雲存儲產品,還是用國產化的品牌有保障。

J. 家庭私有雲平台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成果

這個需要什麼樣的成果不是按你自己的需求 嗎?

閱讀全文

與成果私有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