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建國以來在軍事取得了哪些成就
①研製生產了坦克、戰車、遠程火炮、導彈、飛機、艦艇等各種常規武器。
②獨立自主地研製了原子彈、氫彈、遠程運載火箭等戰略武器。
③在我國遼闊的後方建設了一批新的科研、生產、試驗等基地。
④軍工部門為煤炭、石油、民用航空、交通運輸等部門生產設備,協助輕紡、
食品等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並生產了各種耐用的消費品。
⑤培養鍛煉了一支堅強的善於攻關的國防科技隊伍,獲得了許多科技成果和重大發明獎。現在我國不僅自己能研究設計出比較先進的常規武器裝備,而且已成為擁有導彈、核武器和掌握空間技術的國家
2. 中國軍事科技成果有哪些
1、我國002國產航空母艦下水。作為海上巨無霸,航母是公認的難度最大,工藝最復雜的裝備,目前僅有少數幾個大國有能力建造。
2、我國殲-20正式加入空軍序列。殲20是我國最新銳的隱身戰斗機,也是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先進戰斗機,採用眾多先進技術,空中戰斗能力與美國F22不相上下。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研製出「長鷹」長航時無人機,它是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系統,成功使我國無人機實現了由近中程、短航時向遠程、長航時的歷史性跨越。
4、2017年5月,中國空軍無人機部隊首次亮相,攻擊-1無人機是中國空軍裝備的一型察打一體無人機,該機集偵察、情報傳輸和火力打擊於一身。此外,最新型的彩虹地效無人機揭開了神秘面紗,這種被外媒猜疑可部署到相關海區的新型攻擊無人機,將對現代化海上力量造成極大威脅。
5、2016年7月6日,運-20大型運輸機授裝接裝儀式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相對於殲-20等先進戰斗機,運-20大運項目屬於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遠程重型運輸機,是中國《中長期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最優先項目。
運-20大運機的服役,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行研製並生產200噸級以上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批量生產的最大和最強的軍用運輸機。
6、高超音速飛行器DF-ZF是中國軍方新近研發的可以快速進行全球打擊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屬於超快速機動打擊武器,利用彈道導彈從基地發射,以5-10馬赫的超音速飛行,從而實現快速打擊。
3. 中國國防建設取得的新成就有哪些
國防成就
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力量領導體制
2,展示中國國防
3,中國的武裝力量領導體制,是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9日的命令,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機關。
國家的中央軍委設立後,中共中央軍委同時存在,為避免機構重疊,中共中央決定,國家軍委與黨的軍委是「一個機構,兩個牌子」,其組成人員完全相同,而且全體軍委委員都由共產黨員擔任。
4,黨的中央軍委與國家中央軍委並存,同時向中央和全國人大及人大常委會負責。這種領導體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惟一的執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
5,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和革命化建設有了突破性的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關於建設現代化革命武裝力量的戰略思想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指引下,不斷向現代化、正規化和革命化邁進。
6,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7,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8,國防科技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3)軍事成果擴展閱讀:
四種類型
1,擴張型。大國為了維護本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權主義,侵略、顛覆和滲透他國。
2,自衛型。主要依靠本國力量,廣泛爭取國際支持,防止外敵入侵,維護本國安全。我國堅持和平自主的防衛原則,永不擴張,也不容別國侵犯我國一寸土地。
3,聯盟型。以結盟形式,聯合他國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為擴張和自衛型,還可分為一元和多元聯盟,前者有一個大國做盟主。
4,中立型。中小發達國家嚴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總體防禦戰略和寓兵子民的防禦體系。如瑞士。
中國屬於積極防禦自衛型的國防。
國際形勢日漸緩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橫行。居安思危,我國既要加速發展,也要確保安全。「國富」「兵強」是我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兩大支柱。
4. 近幾年我國主要的軍事成就是什麼
完成軍隊改革,軍隊結構得到優化,更能適應現在需要,國防科技有重大發展,建造國產航母,大型驅逐艦,新型戰略核潛艇,巨浪3導彈,成功水上發射衛星等。
5. 吳岱的軍事理論成果
他撰寫了《在運動戰條件下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一文,對新的戰場條件下部隊中出現的前所未有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和分析,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該文被刊登在東北局機關刊物《團結》雜志,後被軍事科學院收入《戰時政治工作選編》一書。
在抗美援朝的四次戰役後,吳岱撰寫了《抗美援朝四次戰役和政治工作》、《連續作戰情況的幹部工作經驗》兩篇文章,系統地總結了該部隊入朝以後的政治工作、幹部工作,著重強調了解、選拔幹部應該作為經常性的工作制度,詳盡介紹了戰斗中保存幹部的具體措施,為兄弟部隊在異國作戰的政治工作和幹部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文章被選入《抗美援朝戰時政治工作匯編》一書。
他提出了「以島為家,以苦為榮,長期死守,獨立作戰」的守島建島宗旨和方針,對遼東半島及島嶼、海岸戰場建設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葉劍英元帥、羅瑞卿大將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新中國建立後,他根據中央軍委決定編纂《八路軍》、《新四軍》、《平津戰役》史書任務,他作為編委會領導成員為之工作10年之久,出色地完成了史書編輯出版任務。
6. 我國國防的主要成就
1、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人民海軍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航母。
5、中國最大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升空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升空。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是中國為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 ,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7. 中國軍事的成就
1軍隊改革——重劃戰區、組件聯合作戰機構
適應信息化戰爭的發展,中國軍隊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這應該是中國軍隊在2015年取得的最具戰略深層意義的舉動。
2兩種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公開展示
今年9.3大閱兵堪稱中國閱兵史上最為高精尖武器的集中展示,其中尤以兩種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出現最為震撼,這次閱兵不僅公開證實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國家,而且是一次性裝備了至少兩種!這種非對稱武器對於中國保持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國的戰略平衡態勢極具意義!
3一小時打遍全球—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
在可預見的未來,唯一可能投入實戰的科幻武器,應該就是高超音速武器了,這種可以在一小時內打遍全球的戰略性武器意義堪比核彈,而目前僅僅有中美俄三國具有研製的實力,今年中國多次舉行的這種武器的實驗,已經說明中國在這種武器上已經進入設計定型階段,甚至可以說,在這種武器研製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8. 中國特色軍事理論成果有哪些
1、《孫子兵法》,主要軍事思想有五個:
(1)戰略運籌。
(2)作戰指揮。
(3)戰場機變。
(4)軍事地理。
(5)特殊戰法。
2、《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
3、《三略》明確了戰爭與政治、國家的密切關系,有類似近代總體戰的思想。
4、兵家四勢,是軍事學用語,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出自《漢書·藝文志》。兵家四派是代表軍事學的四個要素。
5、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1)戰爭支柱——以仁為本.《司馬法·仁本第一》開宗明義:「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為正.正不獲意則權.」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此二者,才是戰鬥力的凝聚核,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2)戰爭准則——師出有名.《禮記·檀弓下》主張「師必有名」,認為師出無名,必將遭到眾人的反對,定成敗局
6、「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