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月派詩歌的藝術貢獻
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覺創造的時期。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建築美是指詩歌的格式好像建築一樣。繪畫美指的是新月派詩歌的每節都是一個可畫出的畫面。
『貳』 新月詩派的藝術成就
新月派藝術成就具有中西融合的特色;
作為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新月派承載著使新詩規范化的使命。前期新月派既堅決捍衛中國傳統詩論,同時又自覺學習西方詩歌藝術的新思想,呈現出中西融合的特色。具體表現為「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主觀情感客觀對象化的抒情方式、「和諧」「均齊」的藝術形式等方面。
「三美」主張,即「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齊整)
『叄』 新月派的詩歌
新月派的詩歌
主要代表作
《再別康橋》《死水》《別吧,好走》
影響
(1)新月詩派的新格律詩理論出現在我國新詩藝術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新月詩派主張新詩創作態度的理性和嚴謹,倡導新詩格律化,化解了白話詩的生存危機和新詩壇的混亂。
(2)新月派在新詩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詩理論,並在創作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應當說新詩藝術的真正建立是自新月派開始的,尤其是「三美理論」是在充分研究和尊重詩歌藝術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建立的新詩的美學標准,是對新詩發展問題的最早的、系統的、科學的認識。
(3)新月派的詩歌理論和實踐對後來我國新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是留下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產生了像聞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等詩壇上耀眼的星辰,更在於催生了新的詩派——現代主義詩派 。
(4)新世紀,以程傑為代表的新月詩派必將在中國文壇再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肆』 新月詩派對於中國現代詩歌的貢獻
新月派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前期理論:
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它是針對當時的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而提出來的。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對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後期理論:
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伍』 結合徐志摩的作品 分析新月派詩歌的特點(急!!)
作為新月社的靈魂人物,他的詩歌創作的成就當奉為本世紀文學之圭臬(guī niè),但他的散文風格也是獨有的。陳西瀅、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稱贊他的文章華采之美,他的學生們更是推崇備至,趙景深認為像徐志摩那樣「文彩華麗,連吐一長串珠璣的散文作者,在現代還找不到第二個。」甚至有人認為他的散文的獨特風格則「是詩的一種形式。」無論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獨特之韻味的。胡適說徐志摩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的確是一語中的。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的充滿著詩人氣質的作家,徐志摩短暫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現出這位曠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時亦流露出這位生活在烏托邦之國中的理想主義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國國情時的尷尬與滑稽,而在這之下,同時亦藏著一個知識分子的拳拳愛國之心。徐志摩不但愛情上是一個「情種」,在政治上亦是個赤子。他的許多散文揭露社會黑暗,抨擊時弊,表現了資產階級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義情感。當然若是論徐志摩的散文深義,它恐怕既無魯迅之深刻尖銳及宏闊感,郁達夫之練達及滄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徵則是任何一位現代散文家不可比擬的,它的散文始終充溢著飽滿的激情,哪怕是頹廢,讀來亦痛快淋漓,決無纏綿有泥淖之感。
徐志摩心中似乎還有一種「戀月」情緒。月亮作為一種愛情的象徵物,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是一種美好的凝結。這在他的散文《鬼話》中有所闡釋。頌月、戀月、賞月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屢見不鮮,正好與其愛情的贊美詩句形成珠聯壁合的內在勾連,構成了徐志摩詩的靈魂。在徐志摩的愛情書簡中,那一時被人傳揚的《愛眉小札》里熾熱的愛情火焰曾燃燒了無數青年的熱血。在這些篇什中,真正體現了這位愛情大師對愛情執著追求時的那種天真與浪漫。
『陸』 新月派詩歌的發展歷史
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覺創造的時期。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
『柒』 新月派詩歌的創作特色
1、前期理論特點
首先是客觀抒情詩的創作,即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為主觀情愫的客觀對象化。然後再用想像來裝成那模糊影像的輪廓,把主觀情緒化為具體形象。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2、後期理論特點
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3、三美
「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音樂美指的是詩歌的音節,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建築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注意色彩,形象鮮明。
『捌』 新月派詩歌總結
(1)新月詩派的新格律詩理論出現在中國新詩藝術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新月詩派主張新詩創作態度的理性和嚴謹,倡導新詩格律化,化解了白話詩的生存危機和新詩壇的混亂。
(2)新月派在新詩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詩理論,並在創作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應當說新詩藝術的真正建立是自新月派開始的,尤其是「三美理論」是在充分研究和尊重詩歌藝術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建立的新詩的美學標准,是對新詩發展問題的最早的、系統的、科學的認識。
(3)新月派的詩歌理論和實踐對後來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是留下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產生了像聞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等詩壇上耀眼的星辰,更在於催生了新的詩派——現代主義詩派 。
『玖』 新月派詩歌對中國新詩發展的意義
(1)新月詩派的新格律詩理論出現在中國新詩藝術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新月詩派主張新詩創作態度的理性和嚴謹,倡導新詩格律化,化解了白話詩的生存危機和新詩壇的混亂。
(2)新月派在新詩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詩理論,並在創作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應當說新詩藝術的真正建立是自新月派開始的,尤其是「三美理論」是在充分研究和尊重詩歌藝術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建立的新詩的美學標准,是對新詩發展問題的最早的、系統的、科學的認識。
(3)新月派的詩歌理論和實踐對後來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是留下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產生了像聞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等詩壇上耀眼的星辰,更在於催生了新的詩派——現代主義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