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慶大學學生會網路信息部筆試
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數次一稿七發英文論文,嚴重學術腐敗!
作者:樊賈 gwjyuan <gwjyu**@126.com>
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學術腐敗
作者:樊賈
因為特等獎和一等獎空缺,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通常代表中國自然科學領域
非常傑出的研究成果。因而,在普通百姓的 展開
刪除|收藏|轉發|評論|
打倒學術腐敗
打倒學術腐敗
今天 19:53來自天涯隨記
作者:樊賈 gwjyuan <gwjyu**@126.com>
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涉嫌偽造實驗數據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作者:樊賈
因為特等獎和一等獎空缺,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通常代表中國自然科學領域
非常傑出的研究成果。因而,在普通百姓的眼裡這是一項極高的榮譽。然而,這
樣一項非常嚴肅的科學成就獎項也難免受到玷污。浙江大學的葉志鎮去年因
「ZnO基材料生長、P型摻雜與室溫電致發光研究」榮獲了這一獎項。姑且不論他
們成果的真實性(據說圈內人士頗有看法),從他們發表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一些
造假的嫌疑。讓我們仔細地看一下葉志鎮發表在半導體學報26卷11期2664-2666
頁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8, 173506的兩篇文章吧。在半導體學報和APL
的文章里作者都給出了電致發光的光譜。仔細檢查兩個光譜曲線,除了光譜波長
范圍的差別外,可以肯定地講,在相同的波長范圍內兩條光譜曲線是完全相同的,
甚至雜訊信號都完全相同,可以肯定來源於同一次測試,或者來源於同一次偽造。
但是,作者在兩篇文章中對獲得這兩條曲線的測量條件給出了不同的說明。在
APL的文章的Fig. 4中,明確標明二極體的驅動電流為40毫安,但半導體學報中
卻講「圖3 給出了室溫下對ZnO 發光二極體加22V 正向偏壓、80mA 電流時的電
致發光譜」。我們基本可以認為在某一篇文章中葉志鎮教授說了假話。
出於好奇,本人檢索了葉志鎮近年來發表的同ZnO p型摻雜的文章,現將文
章列出如下。粗讀文章後大有感慨,葉教授可以算是高手中的高手,無論採取
MOCVD方法,還是磁控濺射方法,葉教授都可以從容地實現ZnO的p型摻雜。為此
本人又同其他國內外其他從事ZnO研究的人探討過此事的可能性,絕大多數人表
示懷疑。
或許,葉教授會用自己粗心來為本人指出的造假之嫌辯護,但這樣的辯護真
的很無力。其實,葉教授很容易證實自己的清白,重新制備樣品,請5-10個相關
研究的課題組證實其真偽。如果其結果為真,本人及其他持相同意見者從此封住
嘴巴。如果為假,希望葉教授和其他當事者承認錯誤,退回獎項。接受浙江大學
的相關處理。
記得楊衛校長在接受央視柴靜采訪時講到過他的決心,希望楊校長真正能夠
落實在行動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5, 3134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6, 202106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7, 092103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7, 252106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8, 062107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8, 062110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9, 042106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9, 053501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9, 25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1, 113503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2, 231913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45, 109–113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3, 1903–1906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3, 2345–2347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420, 358–361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432, 352–355
J MATER SCI 41, 467–470
J. Phys. D: Appl. Phys. 39, 2339–2342
J. Phys. D: Appl. Phys. 40, 3177–3181
J.CrystalGrowth(2009)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9, 023503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59, 279–281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74, 425–429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83, 413–417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36, 498
Materials Letters 57, 3311 –3314
Materials Letters 58, 3741–3744
Materials Letters 60, 912–914
Materials Letters 62, 2554–2556
Optical Materials 30, 1422–1426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38, 542–545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3, 562–565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 43, 278–284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198, 354–356
Thin Solid Films 476, 272–275
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的一篇文章
作者:打假有理
關注新語絲已經很久了,一直以來僅僅作為看客。看到樊賈關於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造假的文章,不由想起以前的一個小故事,現在講出來給大家分享。葉教授在P型ZnO薄膜生長這一塊在國際上是享有「盛名」的。做P型ZnO薄膜的人都知道,ZnO的P型摻雜非常困難。可葉教授領導著一個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研究組。在他組里,多種材料通過多種方法均可以使ZnO實現P型,讓老外佩服得不行。我讀博士的時候,一天老闆拿著一篇葉教授關於ZnO 薄膜P型摻雜的文章到我跟前說,這是你們中國人的一篇ZnO 薄膜P型摻雜的文章(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83, 2005, 180-184),方法非常簡單,你去試試。按照論文所述,我興沖沖地去重復他的實驗,結果根本不能實現P型摻雜。有趣的是,他這篇論文其中一個作者的單位竟然是浙江工業大學外語學院的。老闆還問我,是不是很多中國人在外語學院還搞搞材料研究,我當時真想有個地縫能讓我鑽進去。其實並不是我一個人重復不出他的結果,國際上好多組都重復不出。問他要個樣品來研究時,葉教授就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它,反正就是不給。
葉志鎮教授學術不軌早有揭發 作者:金華人
近日有兩篇揭露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學術不軌帖子出現:
09.04.03, 打假有理《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的一篇文章》
09.04.02, 樊賈《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涉嫌偽造實驗數據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其實他的問題早在08年底就被揭發: 08.12.29, 曉評《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數次一稿七發英文論文,嚴重學術腐敗!》
可惜並未引起大家注意。由於葉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的學術不軌行為影響極壞,應引起浙江大學及教育部的重視,嚴肅查處。
其實,葉的問題相當程度上是院士制度引起的。葉一心想擠進院士的行列,因此需要為自己包裝(已有很多成功先例)。用造假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其成功的重要一步。由於浙江大學希望有更多浙大人進入院士俱樂部,他的行為一定會受學校的包撇和幫助。如果此類行為不被嚴厲打擊,相信以後這類學術不軌行為將會加劇。
㈡ 葉志鎮的主要成果
主持國家「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及面上基金等20餘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SCI論文30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JACS、AM、APL等收錄論文近100篇,論文被引用6000多次;擁有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0餘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二、三等獎7項;國際大會報告、邀請報告3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