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健康飲水的成果

健康飲水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30 13:20:49

A. 你對於飲水健康有什麼看法

我國的飲水產業已成為國內外企業家投資的熱點,飲水的供水形式已呈多元化格局,但飲水衛生工作者在「飲水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甚少,甚至有的領域研究尚未起步。
一、飲水對健康的重要性
各學派公認水參與人體的生理功能,體液占人體重70%左右,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其功能為:參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輸送營養;參與體內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泄;參與體溫調節;保持器官、關節、韌帶、肌鞘等的潤滑。水是生命的基礎。
傳統的飲水衛生學研究結論認為:水中微量元素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例如:飲水中的氟,低氟水地區兒童齲齒率變高,高氟水地區人群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增高。飲水中碘過低過高均會導致甲狀腺疾病。近年來,國內有的學者著文認為人群從食物中攝取的微量元素已能滿足人體的需要,飲水中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並不重要,但此類論點科學依據不足,無法推翻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同時,近幾年國外學者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提出的「健康水」概念,深化了飲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
二、關於喝什麼水有利於健康
飲水衛生工作者從衛生角度對飲水是否有利於健康的評判尺度為:
首先,該飲水必須符合國家飲水衛生標准。標準是以「基準」為依據,從保障人體健康角度,結合我國國情(技術、經濟、居民文化、衛生素質)而制定,是一個安全的閥。
第二,應喝不受污染的水。我國的飲水衛生現狀表明,飲水的微生物污染、化學污染同時存在;從總體上來講,以微生物污染為主。國際上有些發展中國家由於對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片面認識,一度忽視甚至取消飲水的氯化消毒,導致由飲水微生物污染引起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值得我國借鑒,應繼續強化飲水消毒和管理。我國飲水的化學污染,尤應注意由富營養化,藻類污染引起的有機污染,藻毒素污染,加強水的深度處理。
第三、應喝含適量微量元素的礦物質的水。目前市場上供應的純水作為飲水的補充,或作為飲料,因人而異選擇純水,尚未見有足夠科學證據的引起人群健康危害的報道,由於其口感等方面的優勢,純水仍有市場。目前國內對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量多少最為適宜,及對純水如何進行人工礦化,應列項開展研究。
從理論上講,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水(又稱天然水)和含適量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自然水,屬健康水范疇,是有發展前途的飲水。隨著「水的團簇理論」的深入研究,將會推動自然水的發展;國內的飲水消費心理和市場趨勢也表明自然水有廣闊的前景。
三、關於飲水與健康的科學研究
近幾年,國內衛生部門、醫學院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各級衛生防疫站對飲水與健康的研究不力。究其原因:一是衛生主管部門重視程度不夠;二是科研經費短缺;三是研究難度較大。此外,在飲水與健康研究領域,沒有形成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例如:某些科研尚未深入,依據尚不足,即著文為某種飲水產業著文立傳。還出現過,當不利於某一種飲水產業的學術觀點一經提出,該學者會受到不該有的無理指責和威脅。新聞媒體對飲水產業的報道多,而科研工作者踏踏實實的研究和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少。在此背景下,一些長期從事飲水衛生的科學工作者,近幾年參加飲水與健康科研的甚少。鑒於此,重要的是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以科學態度開展飲水與健康的研究。同時衛生部門應將飲水與健康的科學研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應發動衛生系統有造詣的專業工作者參加該類科研。衛生科學工作者和水處理科學工作者等應緊密協作,開展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應積極引進國外科研成果,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有較高的起點,並共享人類共同的科研成果。最後,借鑒國外的經驗,建議我國一些有影響的飲水生產企業應提供科研經費贊助,並直接參與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多方努力,促成我國飲水與健康科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B. 高中研究性課題--飲水與健康

「飲」比「食」更為重要

一個健康的人,有足夠的水喝,即便連續幾個月不進食,也能維持生命。如果沒有水,三天就會喪命。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堅持不到兩個小時,死神就會降臨。所以《本草綱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國的先人有「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的說法。為什麼水對人如此重要?

人體的2/3以上是水。水是傳送養分至各個組織、排泄人體廢物、體液(如血液)循環的載體,是消化食物、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以及調節體溫所必需的。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鈣、鎂一樣,對維持人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當水充足時,血液保持正常的粘度,關節的軟骨組織、血液毛細管、消化系統、ATP(三磷酸腺苷)能量系統和脊柱,都能有效地工作。但是當水的消耗受到限制(即脫水)時,身體就會犧牲自己一些部位的正常狀態,以保護另一些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工作。這樣會導致疼痛、組織損傷和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當攝入充足的水後,許多健康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或減輕,比如氣喘、過敏症、高血壓、高膽固醇、頭疼、偏頭痛、背痛、風濕性關節炎、心絞痛和間隔性跛行(比如由於供血不足引起的抽筋)等。

喝足夠的水有利於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預防感冒,並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於,感冒大多數由病毒引起。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禦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足夠的飲水,可避免皮膚和黏膜乾燥,有利於阻止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足夠的水可促使人體排出廢物,使患者早愈。

喝足夠的水有利於營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長期處於心理緊張狀態,身體就無法抵禦細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們在心情煩躁時,應多飲水。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有利於人體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喝足夠的水,可以延緩衰老,有利於長壽。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人體脫水的過程。例如老年人皺紋增多,就是皮膚乾燥、脫水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例會逐漸下降。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三月齡)90%、初生嬰兒80%、男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於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養成喝水的習慣。

「飲」比「食」更為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飲用水中的礦物質要比食物中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人一天需飲多少水

這里要區別「需水量」和「飲水量」這兩個概念。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攝入和排出的量相差無幾,變化幅度為1%~2%。美國科學家1980年測定,一個體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過尿液、皮膚蒸發等多種途徑,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為2569毫升。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們所需的水,不完全來自飲水,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從飲水中獲取的水,約需1200毫升。常用飲水杯容量為200毫升,即每天約需飲6~8杯,才能說飲了足夠的水。當然,這是指正常狀態;在高溫天氣和運動、勞動強度大的情況下,還要增加約1/3的水。

不少人也許會認為,我們喝的水遠多於自己的實際需要。如果你認真做記錄,就會發現,一天中自己最多不過只喝了3~4杯水,遠少於需要的6~8杯。我們如能注意身體對水的恆定需求,我們就會越健康。

還要注意,酒、咖啡和茶不能算作是水。比如咖啡和茶,都含有脫水的成分(咖啡因和茶鹼),這些成分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同時對腎臟產生強烈的利尿作用。因此,喝了這些飲料,還需要補充水。以咖啡為例,一天喝6杯咖啡,有12克咖啡因。身體要將這些咖啡因代謝掉,需要相應多排掉500~1000毫升的水。所以咖啡、茶不僅不能代替水,而且喝這些飲料還要適當多補充一些水。另外,咖啡有興奮作用,即使體內缺水,人也不覺得口渴。日復一日,就可能出現慢性脫水。因此,喝咖啡一要適量,二要補充因喝咖啡所失去的水分,這樣才有利於健康。

喝可樂等飲料也不能代替水。飲料是商品,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飲料中含糖,喝多了會抑制攝食中樞,人容易「厭食」。

有的人不無得意地說,我可以半天甚至一天不喝水。了解了上述情況後,就可以看出,這是何等無知和可悲!

什麼時候飲水

關鍵是要主動喝水,不要等到渴了以後才喝水,那時細胞已處於脫水的狀態(口乾是極度脫水的外在信號),喝水已經晚了,好像土壤已經乾裂了才澆水一樣。飲水要「細水長流」,次數要多,不能暴飲(如果一次喝水太多、太急,會引起心臟病或「水中毒」,必須及時治療。患有腎衰等病的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控制飲水量)。洗澡前喝一杯水,對避免老年人在洗澡過程中昏迷,保持皮膚柔嫩,都很有好處,洗後也不會有口渴的感覺。睡前喝少量的水,有利於入睡,不要怕起夜。夜間起來小便,也要補充水。特別在早晨起床以後,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最好是涼開水(一杯以上)。要按「(漱口)喝水、早餐、刷牙」三部曲行事。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排出了大量的水分,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容量不足,微血管淤滯,很容易造成血流不暢、血壓升高。不少心腦血管病患者,常常猝死於清晨,就是這個原因。早晨人體腸胃空虛,水吸收快,補水效果較好。所以清晨補水,對於恢復血液正常生理功能,減少心血管病,消除體內代謝垃圾,都有好處。對於晨練者來說,清晨補水更為重要。

清晨補水,可在水中稍加點食鹽(微感鹹味即可),使水迅速進入細胞。睡前飲水中加點蜂蜜,對預防便秘有好處。

在空調房間里,空氣比較乾燥。在飛機上,氣壓較低。在這兩種情況下,人體水分的蒸發都比平時快,都需要多喝水。

也有不該喝水的時候,如邊吃飯邊喝水就不好。因為吃飯時,胃液大量分泌,喝水會把胃液沖淡,影響食物消化。所以緊靠飯前、飯後及吃飯時都不要大量喝水。

應當飲用什麼樣的水

人應當飲用健康水,健康水是最廉價、最有效、最安全的營養物質,它可以使你更健康、更有活力、更長壽。所謂健康水,要具備三個條件:

1、沒有污染的干凈水,即水中不含有毒、有害、有異味物質的水。

2、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水,即水中含有適量的有益礦物質、氧和二氧化碳等。

3、沒有退化的水,即生理功能強,具有生命活力的水。

「純凈水」是干凈的水,但不是「健康水」。因為它只具備第1個條件,雖然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質,但去掉了人體需要的鈣、鎂、銅、鋅、鉻、硒等微量元素。這些礦物質,對保持水的結構有利,處於離子狀態,易被人體吸收;去掉這些礦物質後,水就失去了活力,喝了這樣的水,會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使人得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純凈水和蒸餾水是同一個概念。英國人來中國講,英國人喝蒸餾水幾十年,全民身體素質都下降了,後來規定不許喝蒸餾水。歐洲也規定不許喝純凈水。現在,全世界找不到一篇文獻資料(請注意,不是生產廠家的廣告),說純凈水對人有利;但說純凈水對人有害的文章,卻是大量的。

自來水符合1、2兩個條件,可以說是安全水。但目前我國的自來水(北京地區)還不能說是健康水。一個原因是自來水工藝還比較落後,對水源中的有機物只能除掉20%左右;三是多數管網、水箱比較陳舊,會造成二次污染;四是用氯消毒,氯與有機物結合,會產生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燒開20分鍾,毒性還會成倍甚至幾倍增加。所以WHO(世界衛生組織)提議各國在近幾年內要取消用氯來消毒水。因此,只有適當降低(北京地區)自來水的硬度,改進工藝、設備、不用氯而用其他無害人體的消毒劑,才能使自來水成為健康水。

如何處理和保存水

一般用煮沸的辦法,可以殺死水中的微生物。但這對減少水中的重金屬、非揮發性有機物不起作用。尤其是用鋁、鐵壺煮水,水中的亞硝酸鹽、氨等物質還會增加。特別要注意的是,水煮到90℃左右時,應打開壺蓋1~2分鍾,再關火。煮沸的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反復多次煮沸。煮沸的水最好當天喝完,貯存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貯存在暖壺中的水,貯存24小時以上就成了「老化水」,既不能養魚,又不能澆花,還容易滋生微生物。

關於水過濾器,關鍵是用什麼辦法過濾。用蒸餾和反滲透法,會去掉必要的礦物質,是不可取的。用顆粒活性炭過濾器,足以消除水中的氯和異味,但幾乎不能有效去除水中全部的有毒有害物質。理想的過濾器,就是能有效減少水中的氯、鉛、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並保留水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鈣、鎂等物質的裝置。家庭中簡便的辦法是:買礦泉水放在飲水機上。礦泉水接近健康水。因不含氯,雖然多次煮費,不會產生高氯化合物。飲水機最大的問題是怕二次污染。要求飲水機的水在一周內喝完,否則微生物污染非常嚴重。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飲水

許多老年人不愛喝水,一是怕「尿頻」,不敢喝水(因為老年人的膀胱儲尿能力小,只有250毫升左右,不到年輕人的一半,易造成尿頻)。二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對口渴的感覺,越來越不敏感,逐漸產生了慢性脫水症。要注意,老年人本來各種臟器及其代謝功能都在衰退,長期不愛喝水,喝水量不足,更加速臟器及其功能的衰退。因為長期脫水,血液循環能力減弱,血流速度減慢,血粘度增加,血管萎縮,容易造成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特別是供血量不足,會引起供氧量不足,容易出現腦中風。長期供水、供血不足,會使肌肉萎縮速度加快,關節酸痛,容易引起老年人白內障、肺氣腫。因為這些臟器含水量高,毛細血管豐富,對缺水和缺血極為敏感。另外,血液循環功能降低,長期下去,容易使體內產生「酸中毒」、「鹼中毒」、「膽結石」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提高對飲水重要性的認識,更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要喝健康水,飲用足夠的水。

C. 喝水什麼方法最健康

每天喝14次溫開水,早上起來喝400毫升溫開水,每次喝水都放一點海鹽在舌頭上;睡覺之前喝300毫升的溫開水;其他12次平均分配時間喝水。注意:開水是溫開水,鹽是海鹽不是食用鹽。這樣的方法不單會調養好身體,還會讓自己身體更健康,也有治療很多病的作用。
例: 曾經有個四川美女,有胃病,又喜歡吃辣椒,但是就因為胃病,就不能吃,經常生點小病,就用這個方法3個月,身體也好多了,也很少生病拉,1年過後,胃病完全好拉。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很多,現在這個方法還在研究中,已經得到很大的成果,如果真正得到驗證,那醫院拿來就沒有用拉。

D. 生活中的飲用水需要達到什麼標准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

項目
標准

感官性狀和

一般化學指標

不超過15度,不得呈現其他異色

渾濁度
不超過3度,特殊情況不超過5度

臭和味
不得有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總硬度(以碳酸鈣計)
450mg/L


0.3 mg/L


0.1 mg/L


1.0 mg/L


1.0 mg/L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
0.002 mg/L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
0.3 mg/L

硫酸鹽
2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溶解性總固體
1000 mg/L

毒理學指標
氟化物
1.0mg/L

氰化物
0.05mg/L


0.05mg/L


0.01mg/L


0.001mg/L


0.01mg/L

鉻(六價)
0.05mg/L


0.05mg/L


0.05mg/L

硝酸鹽(以氮計)
20mg/L

氯仿*
60μg/L

四氯化碳*
3μg/L

苯並(a)芘*
0.01μg/L

滴滴涕*
1μg/L

六六六*
5μg/L

細菌學指標
細菌總數
100個/ml

總大腸菌群
3個/L

游離余氯
在與水接觸30min後應不低於0.3mg/L。集中式給水除出廠水應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網末梢水不應低於0.05mg/L

放射性指標
總σ放射性
0.1Bq/L

總β放射性
1Bq/L

http://www.fjhygs.com.cn/fwnr/gjbz.htm

E. 天天喝飲水機里的水好嗎

人如果長期飲用純凈水、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因為:
1)純凈水不但除掉了所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同時,也除去了許多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這些元素人體需要量是極微量的,每天在正常飲食中就可以得到滿足。現在,從正常飲水中能獲得的這部分必需微量元素,由於喝純凈水而被除去。這就滿足不了人體正常需要。長久下去,對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這種危害是慢性的,覺察不到的,不可換回的,而且是危及後代的。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鋅、鎂、碘這3種元素。這幾種元素,雖然在水中含量極微小,它們本來在食物中就很缺乏,而今又把水中這一點微量元素除干凈,這就成了雪上加霜。這3種元素都跟生殖發育和智力發育直接有關,缺乏時,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甚至影響子孫後代。
2)在正常膳食中,有許多無機鹽都可以得到滿足,如自來水中,就有30種人體需要的無機鹽。現在,把水中的這部分除掉了,人體就補充不到無機鹽的需要量。日久後,將造成營養失衡,人的健康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嚴重的就將引發疾病。
3)純凈水並不純凈。純凈水的制配是很復雜的,它既然是高新技術成果,當然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並非誰都能生產的。這些離子交換器和膜過濾器需要經常進行技術處理和清洗,這叫離子交換器和膜過濾器的再生技術。但大多數的純水廠,都不掌握這種再生技術。結果,在交換器和過濾器中,富集了大量的細菌和污物,用的時間越長,積累的細菌和污物就越多,最後從這里過濾出來的水,反而比自來水中細菌和污物的含量要高得多。換句話說,這個過濾器已成了污染源。所以,據有關檢測部門公布數據來看,每年檢測純水的合格率都不高。很多不合格的「純水」在滿街銷售,而人們又把它當成純凈水飲用,危害比自來水要大得多(因為自來水,人人都知道需煮開再喝)。
4)純凈水進入人體後,因為它不含各種正負離子,所以溶解性能很強,這樣不僅可以把各種有害廢物和有害微量元素溶解,並排出體外。同時,也可以溶解人體非常需要的各種必需微量元素,而被排出體外。
5)純凈水的分子結構,經過凈水器處理後會發生重排現象,使純水分子的結構變為極度串聯和線團化。這種水分子,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感覺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長期喝純凈水會感覺無力。這對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有比較突出的副作用。為此,上海市已明確規定,限制中小學生飲用純凈水。

F. 喝多少度的水最解渴,最有益身體

飲用水的最佳溫度應當是11-7℃。這種水飲用時具有最爽快和最新鮮的口味,在高溫的水中含很少溶解的氣體,因此它解渴差味不佳

對人體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體內發生的一切化學反應都是在介質水中進行,沒有水,養料不能被吸收;氧氣不能運到所需部位;養料和激素也不能到達它的作用部位;廢物不能排除,新陳代謝將停止,人將死亡。因此,水對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質。
人體每日出入水量受氣候,勞動和生活習慣等影響波動較大,但人體內水的動態平衡必須保持,否則將引起疾病。現在醫學已測定出成人的每日水出入量:成人每日通過飲水、食物進入人體內水量約2200毫升,糖、脂肪、蛋白質氧化產生水約300毫升,每日人體內水量總計約2500毫升。人每日排出的水量為:腎臟排尿1500毫升、皮膚蒸發500毫升、肺呼吸400毫升、糞便排出100毫升,總計約2500毫升。人的生命需要優質的飲用水,但目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國的物質生活差別很大,所以制定飲用水的標准也不同。優質飲用水的感官指標是清澈透明、無異味、喝起來爽口解渴。其它的化學、毒理學、細菌學等的指標必須達到國家的衛生標准,對此我國制定了國家GB5749-85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准。但關於什麼樣的水是優質的飲用水卻眾說紛紜。
水質好的水並非是純凈水。反而溶解於水的氣體(氧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碳酸鈣,是使水具有令人愉快的新鮮氣味。飲用水的最佳溫度應當是11-7℃。這種水飲用時具有最爽快和最新鮮的口味,在高溫的水中含很少溶解的氣體,因此它解渴差味不佳。
研究證明:水是以分子團的結構存在的,水分子間依靠氫鍵形成的分子團穩定存在時間只有10-12秒左右,是一種動態結合,既不斷有水分子加入某個水分子團,又有水分子離開水分子團。而水分子團大小隻是個平均數,常溫下一般水的分子團是30-40個水分子,隨時發生變化。研究發現水分子團越小活性越大,這種水也越好喝;而分子團越大活性越小,也不好喝。有人提出作為飲用水,具有五個或六個水分子的小分子團結構的水,及所謂「五環水」,「六環水」有很好的健康促進功能。經研究證明,冰雪水具有六環水的構造。由六個水分子組成,六角環形結構的水,環的中空部分具有最強的包容能力。與六環水接近的還有五環水,然而,這個結合不夠穩定。據此認為,冰雪融化的水是優質水。人們在改良水質,處理水時能得到六環水或五環水為宜。目前,國際上發達國家將水處理成活化水或磁化水,取得了許多成果,已顯示出驚人的生理功能。時代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水處理工作也將迅速向前發展。我們呼籲:在呼喚全面提高人的身體健康水平的時候,請切忌忽略了水對人的作用。

G. 健康飲水有什麼意義

近幾年,我國的飲水產業已成為國內外企業家投資的熱點,飲水的供水形式已呈多元化格局,但飲水衛生工作者在「飲水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甚少,甚至有的領域研究尚未起步。

一、飲水對健康的重要性
各學派公認水參與人體的生理功能,體液占人體重70%左右,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其功能為:參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輸送營養;參與體內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泄;參與體溫調節;保持器官、關節、韌帶、肌鞘等的潤滑。水是生命的基礎。
傳統的飲水衛生學研究結論認為:水中微量元素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例如:飲水中的氟,低氟水地區兒童齲齒率變高,高氟水地區人群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增高。飲水中碘過低過高均會導致甲狀腺疾病。近年來,國內有的學者著文認為人群從食物中攝取的微量元素已能滿足人體的需要,飲水中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並不重要,但此類論點科學依據不足,無法推翻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同時,近幾年國外學者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提出的「健康水」概念,深化了飲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

二、關於喝什麼水有利於健康
飲水衛生工作者從衛生角度對飲水是否有利於健康的評判尺度為:
首先,該飲水必須符合國家飲水衛生標准。標準是以「基準」為依據,從保障人體健康角度,結合我國國情(技術、經濟、居民文化、衛生素質)而制定,是一個安全的閥。
第二,應喝不受污染的水。我國的飲水衛生現狀表明,飲水的微生物污染、化學污染同時存在;從總體上來講,以微生物污染為主。國際上有些發展中國家由於對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片面認識,一度忽視甚至取消飲水的氯化消毒,導致由飲水微生物污染引起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值得我國借鑒,應繼續強化飲水消毒和管理。我國飲水的化學污染,尤應注意由富營養化,藻類污染引起的有機污染,藻毒素污染,加強水的深度處理。
第三、應喝含適量微量元素的礦物質的水。目前市場上供應的純水作為飲水的補充,或作為飲料,因人而異選擇純水,尚未見有足夠科學證據的引起人群健康危害的報道,由於其口感等方面的優勢,純水仍有市場。目前國內對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量多少最為適宜,及對純水如何進行人工礦化,應列項開展研究。
從理論上講,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水(又稱天然水)和含適量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自然水,屬健康水范疇,是有發展前途的飲水。隨著「水的團簇理論」的深入研究,將會推動自然水的發展;國內的飲水消費心理和市場趨勢也表明自然水有廣闊的前景。

三、關於飲水與健康的科學研究
近幾年,國內衛生部門、醫學院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各級衛生防疫站對飲水與健康的研究不力。究其原因:一是衛生主管部門重視程度不夠;二是科研經費短缺;三是研究難度較大。此外,在飲水與健康研究領域,沒有形成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例如:某些科研尚未深入,依據尚不足,即著文為某種飲水產業著文立傳。還出現過,當不利於某一種飲水產業的學術觀點一經提出,該學者會受到不該有的無理指責和威脅。新聞媒體對飲水產業的報道多,而科研工作者踏踏實實的研究和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少。在此背景下,一些長期從事飲水衛生的科學工作者,近幾年參加飲水與健康科研的甚少。鑒於此,重要的是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以科學態度開展飲水與健康的研究。同時衛生部門應將飲水與健康的科學研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應發動衛生系統有造詣的專業工作者參加該類科研。衛生科學工作者和水處理科學工作者等應緊密協作,開展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應積極引進國外科研成果,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有較高的起點,並共享人類共同的科研成果。最後,借鑒國外的經驗,建議我國一些有影響的飲水生產企業應提供科研經費贊助,並直接參與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多方努力,促成我國飲水與健康科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H. 經常喝飲水機里的熱水對身體有害嗎

有害

1、從飲水機里取水的時候,從龍頭中放出多少體積的水,在此同時就會從周圍環境中補充等量體積的空氣進入桶裝水中,而室內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灰塵、細菌等有害物質,這些空氣進入飲水機桶裝水後,造成了飲用水、飲水機的二次污染。

還有,以礦泉水為水源的飲水機經加熱煮沸後,水中的碳酸氫根中的氫原子分解成了碳酸根離子,它們與礦泉水中的鈣、鎂等礦物質結合會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時間一長就會沉積於飲水機水膽的底部產生積垢,不僅影響水質,而且會影響飲水機的加熱效果並容易產生噪音。

2、桶裝水的桶頸部分是與飲水機「聰明座」最緊密接觸的地方。一些廠家對瓶頸部分不嚴格消毒,密封性能不夠,甚至使用劣質瓶蓋,工作人員在運輸過程中,一提瓶頸瓶蓋就會脫開,這樣又使水遭到二次污染。

飲水機的進水口、貯水箱內壁和冷水管道因溫度適宜極易滋生細菌,即便使用合格的桶裝水,亦是如此。若不注意清洗,會引發人體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的疾病。

(8)健康飲水的成果擴展閱讀:

不能喝的水

1、不開的水——膀胱癌、直腸癌

專家指出,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這兩種有害物質會隨蒸氣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鍾,則飲用安全。

2、千滾水——腹瀉、腹脹、昏迷驚厥

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過久,水中不揮發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3、蒸鍋水——早衰、癌症

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等剩鍋水,多次反復使用的蒸鍋水亞硝酸鹽濃度很高。常飲這種水,或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水垢經常隨水進入人體,還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癌症。

4、老化水——食道癌、胃癌

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用這種水,對未成年人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許多老地方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益增高,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I. 保護水資源的資料

從宇宙來看,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其72%的面積覆蓋水。但實際上,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灌溉,也很難在工業應用,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水少得可憐,僅有2.5%的淡水。

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蓋中,其餘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供人類開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較易於開采供人類直接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佔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水資源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按世界人均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於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比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每年30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億合計數增長。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說將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話,那麼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經被污染;如果再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9)健康飲水的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水污染問題形勢嚴峻

我國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問題也較突出。根據2001年對我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而劣五類水質卻高達44%。

另外,我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比較普遍,全國淺層地下水大約有50%的地區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

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國一些地區長期透支地下水,導致出現區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終形成區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全國已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 我國也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

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極不均衡。

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對我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利部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

在充分考慮節水情況下,預計用水總量為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增長1300億至2300億立方米,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

閱讀全文

與健康飲水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