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巴黎氣候大會2015成果

巴黎氣候大會2015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28 17:12:57

㈠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面臨哪些挑戰

盡管各國都在展現積極姿態,但不可否認,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老生常談」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在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具體領域將如何體現?20多年來,伴隨著世界經貿格局的不斷演變,這一原則正呈現被弱化和淡化的趨勢。
第二,融資問題如何落實?在哥本哈根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建立資助發展中國家的「綠色氣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綠色氣候基金」總額才勉強超過100億美元。這個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補?錢款來自國家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今後如何統計?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很難「一蹴而就」。
第三,新協議的性質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氣候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從法律上要求各國減排的「條約」。但主辦國法國卻說,峰會結果必須具有法律約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㈡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這一協定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巴黎氣候大會。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協定對中國的影響如下。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㈢ 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簽訂《巴黎協定》有何重要歷史意義

《巴黎協定》涵蓋長期目標、減排目標、資金援助、透明度審查、損失評估等多項內容專。根據協定,各締屬約國要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在此基礎上再做出升幅小於1.5攝氏度的努力。各締約國同意「盡可能快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期在21世紀下半葉,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締約國所取得的相關進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審查。此外,協定敦促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繼續為欠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到2020年,這些國家每年要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援助款,協助後者減排或適應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的達成,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與歡迎。
柒月黑瞳 2

㈣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將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內陸核電正在選址尚在進一步論證當被問及內陸核電重啟問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內地現在在選址,到底什麼時候建、在何地建,可能還在進一步論證。他說:「關於核電的問題,最近國家又開工了一些核電項目。如果我們真正把煤和火電比重壓下來,單純發展可再生能源可能還不足以達到我們確定的2030年佔比20%的目標,必須要發展一些核電。核電的發展首先要確保安全,包括設備的安全、管理的安全、廠址的安全,國家現在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內地現在在選址,到底什麼時候建、在何地建,可能還在進一步論證。但是,現在在沿海條件成熟的地方已經開始建,而且這些核電技術也在更新,從二代、二代半到三代,現在都在更新。核電的發展,就中國的國情來說還是要搞。」發達國家1千億美金/年支持發展中國家當談到此次協定會對今後國際社會之間的合作產生什麼積極影響時,解振華表示:協定中要求發達國家必須要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明確了2020年之間每年1000億美金以及2020年之後在此基礎上擴大的指標。他說:「《協定》當中要求發達國家必須要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可以自願的加強南南合作,也動員了私營部門的資金進入到氣候變化市場當中去。在《決定》當中明確發達國家有義務,2020年之前拿出每年1000億美金支持發展中國家,2020年之後還要在1000億的基礎之上繼續擴大支持規模。應該說,整個協定既動員了所有的國家都來採取行動,又體現了區別,是一個公平合理,很包容的協定。所以我覺得這個協定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作用。」中國在氣候變化上做出的改變與治理霧霾有協同效應關於中國解決霧霾和應對氣候變化措施有什麼關系,解振華表示兩者之間有協同效應,主要目標是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將根據中國國情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是根據中國自己的國情,採取的氣候應對變化的措施。比如,我們過去公布2020年之前的目標,今年又提交了2020年之後的目標和2030年的目標,確定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提前實現等等,還有碳強度、非化石能源佔比等等目標。這些目標都是根據中國自己的國情,這是我們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我們必須要做好,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的,是我們自己要做的。二是現在我們確定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實際上對解決霧霾有協同效應。我們主要目標還是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節能提高能效實際上也是一種新能源,如果我們能效提高1倍,經濟能夠翻一番,但是我的能源不需要增加這么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節能提高能效也是提供了一種新的能源。另外,我們調整能源結構,現在的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今年年底是佔12%,我們原來的目標是11.4%,現在已經達到12%了,到2020年要達到15%,到2030年達到20%左右,能源結構在做大的調整。按照國外的評論,在中國確定自主貢獻的目標當中,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是最困難的,我們完全贊成這么一種評論。另外,還要增加森林碳匯、植樹造林,搞森林養護,對改善環境、增加碳匯會有好處。如果我們這些目標能夠實現的話,實際上對解決霧霾的污染降低了42%,這是我們專家做的一個評估。我們國家已經發布的「大氣污染治理10條」,這10條採取的措施對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也有貢獻,這兩個具有協同性。能源結構調整艱難,未來會有改觀當問到巴黎協定會對中國今後5年新能源的轉變有怎樣的推動作用時,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佔比會逐步提高,能源結構在艱難地做調整。他說:「關於能源結構的調整,現在主要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最近這十年,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發揮了顯著的變化。比如水電這十年增加了2.57倍,風電增加了90倍,光伏發電裝機增加了將近400倍,整個總裝機容量佔全球24%。裝機增量這部分,我們大體佔了三分之一。由於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整個可再生能源成本大體上降低了50%。這是中國在這方面做的貢獻,因此我們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中國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要採取這些措施在被問及中國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要採取哪些措施時,謝振華表示:實現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是重要戰略手段,全球一半以上的節能是通過中國的努力取得的,未來的潛力也很大。他說:「我們國家確定的自主貢獻有幾個內容,和其他國家也有不同之處。發達國家自主貢獻只是減排,不符合現在協定要求,還要增加適應的內容,而且特別要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支持,他們要寫到貢獻裡面。中國的自主貢獻既包括減緩也包括適應,要實現這一目標採取哪些政策措施,還有哪些行動,應該說是既有目標,又有配套政策措施,還有行動工程,是有保障的。我們對外宣布減緩的目標包括:·2030年碳強度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要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可能早達到峰值。我們也公布了中國適應戰略,也是確定了如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預警預報系統,提高減災防災的能力,各個領域怎麼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減輕對老百姓的損失損害,這是我們確定的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要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生活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措施:第一,調整結構。調整結構是節能提高能效的根本性的措施,從結構上先來解決問題。第二,在工業、建築,交通和人民生活消費這個領域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方面我們國家潛力還是非常大的。應該說,我們綜合能耗水平比世界上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雖然我們已經作出了很大成績,但是差距還很大。最近20年,中國的節能降耗累計節能量佔了全球52%,全球一半以上的節能是通過中國的努力取得的。即使這樣看我們潛力還是很大,跟國際先進水平我們還有很大差距。這一點上繼續在各個領域節能,特別是工業節能,我們還有很大潛力。另外,在城鎮化過程中建築領域的節能和交通領域節能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老百姓消費生活方式也應該有根本變化,也就是說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搞環保,大家都要參與,這是必須要做的一些事。第三,調整能源結構,現在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雖然暫時不能夠改變,但是我們從長遠來看,必須要進行調整,煤電、火電存量必須繼續提高效率,更清潔、更環保、更節能。增量這一部分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除了可再生能源之外,核能還要繼續發展,這樣才能真正把能源結構調整過來,實際上這是一場革命。第四,要增加森林碳匯,植樹造林。植樹造林不光是增加碳匯,也很環保,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增加我們的生物多樣性,這也是非常利國利民長遠的措施。這些措施現在我們國家政策當中,從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稅收政策、價格政策方面要逐步體現對節能、減排、環保、低碳的鼓勵和限制,盡可能採取一些激勵性的政策鼓勵節能減排,在我們國家自主貢獻裡面都體現了。整個國家自主貢獻的方案也是一個變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為發展機遇的方案。有專家算了一下,如果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完成這個目標,大體上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這種投入成本來看可能需要41萬億人民幣,6.7萬億美金。但是我想,如果真正實行起來不會這么多,為什麼?因為技術要進步,五年一個技術更新,成本就會降下來,我們的目標可能會早一點實現。」巴黎協定重拾走綠色低碳道路的信心相比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對此次巴黎氣候大會有著更加樂觀積極的態度,他在會上表示:「經過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當時大家對多邊進程、人類合作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似乎失去了信心,通過巴黎協定談判磋商的過程,達成這樣的結果,實際上也是重拾了國際社會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信心,進程還會繼續走下去。還有一個巴黎協定給國際社會對世界社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發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面臨著氣候變化這樣嚴峻的危險,世界經濟必須走一條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出這樣的信號,對於工商業界,對於市場都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也會大大推動世界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

㈤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這一協定將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經過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維普、同方教育等資料庫檢索: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美國總統奧巴馬前亞洲事務首席顧問傑弗里·巴德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令人印象深刻。」他認為,中美兩國今後在氣候領域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美國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宋然平認為,中國在《巴黎協定》通過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作為第一批國家簽署協定,並表示在今年9月二十國集團峰會前正式加入,更是為協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強大動力。
「法國新聞電台」高度評價中國為落實《巴黎協定》所作努力。該電台22日在其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國的戰略舉措不僅能夠減少污染,還有助於建立以綠色工業為基礎的新經濟模式。「中國還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盡管目前還沒有完全實現,但中國作出的努力是實實在在的。」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4/24/c_135306753.htm

㈥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這一協定將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這一協定將對中國的影響有:
1. 綠色低碳轉型目標要求企業盡快改變發展模式
2. 綠色金融政策將給企業帶來新的影響
3. 推進氣候變化立法將增加企業合規壓力
4. 碳市場的相關建設將推動企業節能減排
5. 低碳能源體系建設將促使企業能源轉型
6. 科學技術產品扶持將推動企業科技創新
7. 規范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將增加企業相關責任
8. 源審計工作發展將監督企業能源利用

㈦ 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簽訂的巴黎協定有何重要歷史意義

《巴黎協定》代表著全抄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是人類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和治理模式的智慧結晶。從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1997年制定《京都議定書》,人類不斷探索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
《巴黎協定》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里程碑。

閱讀全文

與巴黎氣候大會2015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