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的oppor7輸入法老是出不來怎莫弄都不行,敢問大師這是怎麼回事。
OPPO R7輸入法老是出不來,怎麼弄都不行,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輸入法被系統清理,停止運行,建議將輸入法加入白名單,使其能夠在手機系統後台運行即可。您也可嘗試進入OPPO 【軟體商店】下載使用第三方輸入法軟體。
❷ 什麼拼音輸入法打字最快
五筆輸入法。
優勢:
1、打字如寫字,輕松不用找——打出一個字的過程與手寫極為相似;只打單字就可以達到60~120字的速度(遠比手寫輕松、快捷);基本不用選字,可以讓思維專注於要寫的文章內容上。
2、漢字拼積木,語文步步高——如果把字根比作「漢字積木」,用五筆打字就成了類似兒童拼積木一樣的游戲。不但對大腦有益,同時對語文漢字教學的意義也十分重大。如「美」,是「丷+王+大」,而不是有些同學寫的「丷+四橫+人」。「尷」的半包圍部分是尢,而並非「九」。其實,為了改掉孩子的一個錯字習慣而讓他抄寫十遍,還不如用五筆打十遍的效果好,所用的時間也更短。用五筆打字,相當於請了一位免費的語文老師。
3、與拼音類輸入法相比——五筆只打單字,就可以達到手寫無法企及的速度(打單字的速度才是真實而有意義的速度);拼音卻不得不通過盡可能多地打詞語來達到相同的速度。使用者始終需要監視電腦與人腦是否想得一致,因此無法徹底解放寫作者的思維與眼球。拼音與五筆,就像跑步和騎自行車的關系一樣。
4、與語音類輸入法相比——五筆的應用范圍更廣,而語音輸入不可避免會受到場合、時間、方言及多音字等方面的影響,不適合人多或嘈雜的地方,比如課堂;既可能相互之間產生干擾,也可能打擾別人的休息或工作。
5、與錄音(或攝像)相比——用五筆打出的文字,可以直接閱讀、編輯或列印,甚至電腦可以朗讀。而錄音10個小時,要聽一遍必定要再花10個小時。若要整理成文字,至少還需要比10小時更多的時間。
6、與手寫類輸入法相比——五筆只打單字就比手寫速度快,准確率高,也更節省眼力。手寫輸入等於又回到了沒有電腦的時代——即以手寫字的原點。手寫輸入法只解決了電腦輸入漢字的「能」與「不能」的問題,並沒有考慮效率問題。即使電腦技術再發展,頂多也只能達到跟在紙上手寫一樣的速度,與五筆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7、與整頁掃描識別輸入相比——嚴格地講,掃描輸入只是處理已有(現成)文稿的一種技術手段。即掃描識別已有的文稿——不論手寫的也好,打出來或印在書上的也罷,都只是對自己或者他人已有成果的一種技術處理,並非原創性的文字生產。
8、與筆劃類輸入法相比——五筆以「字塊」組字,顯然比用單個的筆畫組字更加直觀,也更有效率。
❸ 搜狗輸入法怎麼把皮膚去掉,切換之後顯示出來影響操作
在輸入法上右鍵 更換皮膚 默認皮膚
❹ 馬占凱的研發輸入法
2005年,本科剛畢業、在太原一家國企做機械設計的馬占凱找到了一種省力的方法:寫東西時,如果輸入法不能直接打出所需詞語,他不願意去輸入法的詞表裡一頁一頁尋找想敲的字,而是在搜索框里輸入相應的拼音(比如:zhoujielun),獲得搜索引擎相應的提示(「您要找的是不是:周傑倫」),由此復制粘貼。這名沒有任何計算機背景,但每天可能使用百餘次搜索的年輕人,曾經自己猜測出一套解釋:搜索引擎有一個人工整理的巨大詞庫。但稍微刨根問底之後,他發現,搜索引擎充分利用了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每當某個關鍵詞的搜索量達到一定的數目,比如幾百萬次,那麼這個關鍵詞就自動被收入搜索引擎的詞庫。換言之,用搜索引擎來生成一個常用詞的巨大詞庫,花費極小。這讓馬占凱隱隱覺得,讓搜索引擎來做輸入法大有可為。
隨後,他開始搜狗輸入法的產品經理,他創意和設計的輸入法,為搜狐提供了一個接觸廣泛用戶的新通道:8月底第11版輸入法推出,新產品將和用戶賬戶綁定,通過同一賬戶可以在不同電腦上使用自己的個性化輸入法。於是,輸入法和博客一起,成為整個搜狐產品的入口,將為帶動其新聞、社區等產品產生積極效用。
一些輸入法的創始人們,幾乎都只把輸入法作為一個「副業」,自己卻不約而同的投入企業軟體這個「離錢更近」的領域。這就使得2005年中,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門外漢,馬占凱有機會憑借一個資深互聯網用戶的體會、拿著對輸入法產品的重新定義敲開了搜狐的大門:體積小,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能敲打出熱門詞語;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運作,更新快。 那時是馬占凱工作一周年,他終於忍受不了國有企業的沉悶與緩慢而辭職,懷揣著從親友那裡借來的錢,隻身來到北京,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學些技能,再找工作。
在北京,撲面而來的,是互聯網的熾熱:一時間,李開復離開微軟來到谷歌中國、雅虎與阿里巴巴簽訂收購協議、網路即將上市前景看好!這讓輸入法的創意在馬的腦海中重新升起。網路上市前半個小時,馬占凱趴在電腦前,按照網上的客服郵箱給網路寫電子郵件,簡要闡釋了輸入法的創意:把網路搜索默認的拼音提示都納入字型檔中,再加上在線同步升級資料庫的功能,互聯網上的熱詞馬上就能出現在輸入法的詞庫中。
發出去之後,馬坐立不安地等待回復,在腦子里又搜索了一遍,生怕遺漏任何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建議。第二天中午,馬又補充了一封信,加上在輸入法中集成網路搜索和桌面搜索功能的提議。然而,幾天下來,不斷刷新郵箱的他只收到網路的一封例行回復,無任何進一步商談或合作意向。
馬不甘心,在又發去幾封郵件仍石沉大海之後,決定轉投搜狐。這一次,馬等來了迅速而且熱情洋溢的回復,搜狐的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約馬占凱三天之後到辦公室一談。
這三天的等待時間,馬占凱並沒有浪費。他全神貫注的待在電腦前,不斷使用搜索引擎、閱讀相關理論,想為來之不易的面試做足准備。於是,三天之後,在去搜狐前,他把這三天的成果事先發了過去——30頁的文檔,其中包括上萬字的搜索筆記、200個靈感點和100個小創意。
這種對搜索引擎的熟悉和產品思維為馬占凱順利贏得了第二份工作,成為搜狐的產品經理。
馬決定繼續去游說搜狐公司副總裁王建軍。為了使自己更具有說服力,他統計了QQ和輸入法在各大下載網站上的下載量,並逐個分析了輸入法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把這些做成兩份PPT。其顯示:QQ有約5億次下載,而輸入法的下載量是2到3億次。第二次看完PPT之後,王明確:一定要做。
不久之後,搜狐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在搜索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即研製搜狗搜索引擎。一則從長遠來看,搜索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二則搜索本身技術含量較高,研發出來的技術也可以輻射到搜狐的其他產品領域。早期,研發中心甚為保密,並未和搜狐在同一辦公樓,也沒有門牌標識。由於與網易研發中心同處一樓,張朝陽每次去時都要拉低帽沿,生怕被對方員工認出。
正在搜狐高管們為這件事情頭疼的時候,輸入法的創意擺在了眼前。「輸入法的開發,是搜狗的搜索技術發展過程中結出的一個果實,同時也可以提高搜狗的品牌形象。」搜狐技術副總裁王小川告訴《環球企業家》。
王小川正是統籌輸入法開發的技術小組的負責人。在收購紫光拼音不成的情況下,2005年10月,一個幾人組成的小組開始進行技術上的摸索,直到2006年6月5日搜狗輸入法第一個版本發布,首階段工作持續了八個月。
事實上,因搜狗的搜索引擎的使用量不高,當時拼音提醒和糾錯功能都還沒有實現,因此在詞庫整理和篩選並不容易。
除了搜索關鍵詞之外,「詞庫運動」還幾乎動用了整個搜狐的資源。比如,開發人員從處要到地理信息名詞列表,從搜狐音樂搜索得到歌曲和歌手名稱列表,從體育頻道獲得體育明星和賽事名詞列表……跨部門的合作耗費了諸多精力和時間。
另外,由於詞語來源於互聯網,和黑馬神拼等相比,搜狗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錯詞。搜狗每周會發布一份錯詞報告,糾正詞庫中的錯誤。正因此,在第一版推出之後的十個月里,搜狗輸入法幾乎一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版本,不斷的糾正詞庫錯誤,提高准確率,並添加一些吸引用戶的小功能,比如輸入法皮膚、自定義詞庫。
於是,這個新興的輸入法一經推出,馬上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迅速出現在無數人的桌面上,取代了原本紫光們的位置。
馬占凱稱,自己最初的創意里也包括「一鍵搜索」,即在輸入法框上集成搜索。它被討論數次,一直擱置未實行的原因,在於搜狗為避免被誤認為「流氓軟體」的謹慎考慮,「這會影響用戶體驗,也不能帶來太多搜索量」,馬認為。
業內有人士稱,在技術領域,搜狗和谷歌輸入法的技術能力都不強,並不如黑馬和微軟。但搜狐和谷歌在易用性上的突破,讓它們暫時成功。
在一篇總結性質的PPT中,馬占凱寫道:在gmail之前大家以為email就是這樣了,在搜狗輸入法之前大家以為輸入法就是這樣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很多都沒有開始商業化運作,機會還很多。
❺ 在下載搜狗拼音時,將瀏覽器改成搜狗了,如何恢復成原來的瀏覽器
點擊IE工具---安全瀏覽器選項----沙箱自己改一下即可
❻ QQ輸入法皮膚製作,用的13張四態圖,4張底圖等,是用什麼軟體做出來的 PS和Corel DRAW可以么
QQ輸入法-幫助
2. 切圖將製作好的效果圖切成符合要求的圖片。一套完整的QQ輸入法需要22張圖。包括 13張四態圖、4張底圖、1條分割線、1張形象圖、3張效果圖。其中必要的有16張。詳細如下:
四態圖的製作方法:
一個按鈕需要做4種狀態:正常,經過,點擊,不可用。
一個按鈕的四態圖是四個狀態橫排排列拼接的一張圖片。
注意四個狀態的尺寸大小必須是相同的。
例如中文按鈕的四態圖為:
3. 皮膚編輯器生成皮膚利用皮膚編輯器,導入圖片並編輯相關區域,生成qpys格式皮膚文件。
皮膚編輯器使用方法請看視頻教程:QQ輸入法皮膚編輯器教程。
在安裝過QQ輸入法的情況下,此時的雙擊此文件,就可以安裝使用了。
如果想與萬千用戶一起分享你的創作成果,還需要上傳,等待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在QQ輸入法皮膚官網上發布了。流程如下:
製作效果圖—切圖—皮膚編輯器生成皮膚—上傳皮膚文件與效果圖—審核—上線
對於皮膚審核通過的標准,請參見皮膚詳細要求。
相框皮膚的相框樣式圖
相框皮膚的製作除相框外其他的製作方式與普通皮膚的相同。
狀態欄的相框建議為40X40pix的大小,輸入框的相框大小為2的倍數,如80x80,盡量避免80x81這種非2的倍數的情況出現。
相框包括3個文件:
(1)相框文件-相框必須是有鏤空區域的,文件格式為png24位格式
(2)蒙板-蒙板的文件格式為png24位格式,如帶有透明度的情況,蒙板會根據相應的透明度進行顯示。如:
蒙板的圖片大小必須是和相框的圖片大小一致,蒙板的位置也要符合相片的出現位置。
(3)默認圖片
默認圖片必須要和蒙板的區域一樣大,一個像素都不能差,不然會造成圖片的拉伸變形。
效果圖:
❼ 20世紀我國有什麼重大的科學成就(特提特提啊!100——150字小短文,是1901年——2000年)
我只能給你科技成就的舉例,但是小短文的文字你自己寫。
第一位:兩彈一星。年-1956年研製導彈、原子彈、氫彈和衛星。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用了僅15年的時間完成了導彈(1964年)、原子彈(1964年)、氫彈(1967年)、衛星(1970年)、核潛艇(1971年)的研製任務
第二位:漢字處理與印刷革命,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使新聞出版業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已經成熟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使漢字文化進入新的輝煌時代
第三位:石油工業。石油是現代化工業的、交通運輸、衣食住行的主要能源與材料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和「黑色金子」。 20世紀下半葉,我國的石化工業從零開始,逐步研究開發和建成各類大型工程,是人造纖維達到694萬噸(2000年),合成塑料摺合乙烯470萬噸(2000年),合成橡膠年產73.28萬噸(1999年)石油技術和產品已經大量出口
第四位:農作物增產技術 。從1949-1958年,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為41種大田作物育成5600多個新品系,1000多個果蔬新品種。主要農作物已普遍跟換4-6次。新化肥、農葯年年足供,耕作、栽培技術歲歲進步。單產普遍提高3-5倍。人均糧食產量從280公斤(1952年)提高到406公斤(1999年)
第五位:傳染疾病防治。醫學科學和醫療技術的飛速進步使中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從34歲(1928-1933年)提高到70歲(1997年)
第六位:電氣化。中國第一個發電廠在上海建立(1882年)。到1949年全國發電裝機總裝機容量僅為180萬千瓦,人均用電8千瓦時。到2000年,裝機容量達到3.2億千瓦,年發電13685億千瓦時,人均1094千瓦時。全國已形成12個區域電網,鄉村農戶通電率達98%以上。正在建設的100萬千瓦以上的水力、火力和核電站有81座。世界上最大的三峽水利工程於2003年開始發電,建成後將新增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847億千瓦時。全國電氣化時代正在到來
第七位:大江大河治理。
第八位:鐵路建設。19世紀末20世紀初,交通運輸靠的是南船北馬。從北京到武漢要走27天,到廣州56天,到雲南59天,到到新疆要3個多月。鐵路干線建設始於19世紀末,高潮是20世紀。到2000年鐵路運營里程為6.8萬公里,干線不斷提速,年運旅客10.2億人,貨物16.6億噸。機車、車輛、鋼軌及通訊,各種設備全部自己製造並開始出口。
第九位;船舶設計製造。1949年以前,中國河海船運主要靠買船。在以後的50年內,工程師們設計製造了客貨輪(1954年),15萬噸以下的油船(1992-1996年),炮艇(1957年),護衛艦(1957年),潛艇(1965年),驅逐艦(1971年)和核動力潛艇(1974年)等各種船舶
第十位:鋼鐵工業。從張之洞建立的第一個漢陽鐵廠(1890年)開始,到1949年,鐵的最高年產量曾達到178萬噸,鋼92萬噸(1942-1943年)。共和國建立後,50年中建立了年產鋼1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廠36家,年總產量1.27億噸(200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號鋼鐵大國。
我不信你看了這么多還寫不出來、
看了這么多你應該對中國的未來有信心了。
❽ 搜狗 輸入法 作者
馬占凱-----Sogou輸入法之父的故事
中文輸入法這樣亟待改善但缺乏商機的「荒原」,如何成為一個創新主戰場
經過幾個月前搜狐與谷歌那場聲勢浩大的「抄襲風波」,現在你已經可以重新估量輸入法對於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從4月8日搜狐公司發布聲明稱,谷歌拼音抄襲了搜狗輸入法詞庫,至今搜狐的股價已經增長了接近 50%。而在此之前的1年時間里,搜狐的股價下跌了18%。雖然將階段性的股價變化歸結於某一種力量的結果是天真的,但一個較為准確的說法是:通過一款幾兆大小的輸入法軟體,市值近12億美元的搜狐重新撬動了華爾街對自己的熱情。
這是怎麼開始的?答案:這是一次為偷懶而創新的結果。
2005年,本科剛畢業、在太原一家國企做機械設計的馬占凱找到了一種省力的方法:寫東西時,如果輸入法不能直接打出所需詞語,他不願意去輸入法的詞表裡一頁一頁尋找想敲的字,而是在搜索框里輸入相應的拼音(比如:zhoujielun),獲得搜索引擎相應的提示(「您要找的是不是:周傑倫」),由此復制粘貼。
這名沒有任何計算機背景,但每天可能使用百餘次搜索的年輕人,曾經自己猜測出一套解釋:搜索引擎有一個人工整理的巨大詞庫。但稍微刨根問底之後,他發現,搜索引擎充分利用了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每當某個關鍵詞的搜索量達到一定的數目,比如幾百萬次,那麼這個關鍵詞就自動被收入搜索引擎的詞庫。換言之,用搜索引擎來生成一個常用詞的巨大詞庫,花費極小。 這讓馬占凱隱隱覺得,讓搜索引擎來做輸入法大有可為。
如果當時他認識任何輸入法業內人士,他的想法會被無情打擊:誰還會在2005年進入輸入法行業呢?早在1980、1990年代,微軟就相繼收購了智能 ABC和微軟拼音,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之中。此後還有一些來自民間程序師的作品,到2005年,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寡頭壟斷的領域:智能 ABC、紫光拼音、拼音加加和微軟拼音占據了輸入法市場的90%。
理論上,所有這些產品都具備充分的改進空間。它們都是由人工整理詞庫,成本高且效果不好,很多詞不能及時被收入詞庫。占市場第一位的紫光拼音,甚至2003年到2006年初沒有推出一個升級版本。
但商業的力量阻止了改善的動力。輸入法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盡管中國的用戶不可避免使用到它,但是卻無法靠它取得收入。於是,輸入法領域的狀態是:不斷有人看到市場需求,不斷有人做出解決了某些問題的新產品,卻沒有人能堅持長期而頻繁的升級和維護過程。
從某種程度上說,馬占凱改變了這一切。如今,他已是搜狗輸入法的產品經理,他創意和設計的輸入法,為搜狐提供了一個接觸廣泛用戶的新通道:8月底第11 版輸入法推出,新產品將和用戶賬戶綁定,通過同一賬戶可以在不同電腦上使用自己的個性化輸入法。於是,輸入法和博客一起,成為整個搜狐產品的入口,將為帶動其新聞、社區等產品產生積極效用。
更重要的是,自QQ旋風般占據四億網民的桌面開始,客戶端軟體就展示了其巨大的想像空間。而輸入法是客戶端中粘性大、使用頻率高的軟體之一,比如,紫光拼音2005年的下載量就僅次於騰訊的QQ,約為2到3億。
雞肋
在中國科技業商業化程度不高時,輸入法曾是創新最密集的領域——除了拼音、五筆,還有自然碼等數十種相關產品。
早在1980年代末,哈工大的一位博士生王曉龍就研發出了一款支持整句輸入的輸入法系統,後來為微軟所收購,成為微軟拼音。早期,輸入法領域還有 「中文之星」所提供的新拼音輸入法,以及後來同樣被微軟收購的智能ABC。「中文之星」留給很多人的記憶已經淡薄,然而這款讓計算機識別中文的產品,其開發者包括新浪奠基人王志東,以及後來的拼音加加的創始人廖恆毅。
在這些基礎之上,1996年,名噪一時的黑馬輸入法推出。其開發者王勵在聯想漢卡待了三年多,在中文處理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那時,這個技術愛好者因為聯想要安排其去做管理職位而離開聯想,加入黑馬飛騰科技有限公司,主導起校對技術的開發,並抽時間開發出了「黑馬神拼」。
直到前不久搜狗和谷歌的爭端激烈之時,中國最著名的博客之一王小峰還在其博客上稱贊使用多年的黑馬神拼質量之高,引發了外界對黑馬的關注。
王勵把黑馬輸入法歸為是有別於五筆的字輸入、智能ABC及搜狗輸入法等的詞輸入的第三代輸入法,在整句輸入上准確率很高。黑馬拼音的句庫來自報紙、文學作品等成文的文字內容,並有自動學習功能,既杜絕了錯詞的出現,又具有相當高的智能化水平。不過,黑馬輸入法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體積大,有400多兆,不利於傳播。
但在當時互聯網連接不暢情況下,這倒不成為問題。依靠光碟銷售,黑馬神拼給黑馬公司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收入。直到今天,黑馬採取的仍然是這種銷售模式。
不過,2001年,考慮到競爭對手是強大的微軟、輸入法又無法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金,王勵放棄在輸入法上的繼續更新,把精力集中到了黑馬的文字校對業務,只留下黑馬神拼2001版和一些輸入法底層技術作為銷售和合作之用。
而因為找不到合適輸入法使用、乾脆自己開發了拼音加加的廖恆毅,也一度因為每月上百元的注冊費無法支撐,而停止了開發和更新。
當然,這些人也並非沒有嘗試過尋找商業化途徑讓輸入法增值,不過僅僅停留在個人站長式的經營方式上。比如,廖恆毅曾將拼音加加的首頁放置了一個網路的搜索框,進而和網路合作分成。後來,廖恆毅乾脆把首頁設成了一個類似hao123.com那樣的導航頁面,這樣一來,他便能每月從中獲得 10萬元左右的收入,這才結束了停止更新的日子。
「融資上市是一個機會,不過我只是一個資深技術人員,過程太復雜,無法把握。」王勵表示。
於是,這些輸入法的創始人們,幾乎都只把輸入法作為一個「副業」,自己卻不約而同的投入企業軟體這個「離錢更近」的領域。
這就使得2005年中,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門外漢,馬占凱有機會憑借一個資深互聯網用戶的體會、拿著對輸入法產品的重新定義敲開了搜狐的大門:體積小,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能敲打出熱門詞語;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運作,更新快。
尋找伯樂
那時是馬占凱工作一周年,他終於忍受不了國有企業的沉悶與緩慢而辭職,懷揣著從親友那裡借來的錢,隻身來到北京,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學些技能,再找工作。
在北京,撲面而來的,是互聯網的熾熱:一時間,李開復離開微軟來到谷歌中國、雅虎與阿里巴巴簽訂收購協議、網路即將上市前景看好!這讓輸入法的創意在馬的腦海中重新升起。
網路上市前半個小時,馬占凱趴在電腦前,按照網上的客服郵箱給網路寫電子郵件,簡要闡釋了輸入法的創意:把網路搜索默認的拼音提示都納入字型檔中,再加上在線同步升級資料庫的功能,互聯網上的熱詞馬上就能出現在輸入法的詞庫中。
發出去之後,馬坐立不安地等待回復,在腦子里又搜索了一遍,生怕遺漏任何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建議。第二天中午,馬又補充了一封信,加上在輸入法中集成百 度搜索和桌面搜索功能的提議。然而,幾天下來,不斷刷新郵箱的他只收到網路的一封例行回復,無任何進一步商談或合作意向。
馬不甘心,在又發去幾封郵件仍石沉大海之後,決定轉投搜狐。這一次,馬等來了迅速而且熱情洋溢的回復,搜狐的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約馬占凱三天之後到辦公室一談。
這三天的等待時間,馬占凱並沒有浪費。他全神貫注的待在電腦前,不斷使用搜索引擎、閱讀相關理論,想為來之不易的面試做足准備。於是,三天之後,在去搜 狐前,他把這三天的成果事先發了過去——30 頁的文檔,其中包括上萬字的搜索筆記、200個靈感點和100個小創意。
這種對搜索引擎的熟悉和產品思維為馬占凱順利贏得了第二份工作,成為搜狐的產品經理。
馬決定繼續去游說搜狐公司副總裁王建軍。為了使自己更具有說服力,他統計了QQ和輸入法在各大下載網站上的下載量,並逐個分析了輸入法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把這些做成兩份 PPT。其顯示: QQ有約5億次下載,而輸入法的下載量是2到3億次。 第二次看完PPT之後,王明確:一定要做。
事實上,輸入法的開發,與搜狐的戰略轉移有很大關系。 1998年,張朝陽仿效雅虎的網頁目錄模式建立搜狐,進入大而全的門戶運作。然而,2003年左右,這種內容主導的思路產生了動搖。讓搜狐有切膚之痛的關鍵在於:在諸多重要產品上,如搜索、即時通訊等,搜狐都因為技術不如對手而落後甚遠。
不久之後,搜狐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在搜索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即研製搜狗搜索引擎。一則從長遠來看,搜索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二則搜索本身技術含量較高,研發出來的技術也可以輻射到搜狐的其他產品領域。早期,研發中心甚為保密,並未和搜狐在同一辦公樓,也沒有門牌標識。由於與網易研發中心同處一樓,張朝陽每次去時都要拉低帽沿,生怕被對方員工認出。
即便採取此般暗渡陳倉之道,挑戰仍然顯而易見:網路的技術已經積累4年之久,搜狗能依靠什麼突破口迎頭趕上?
正在搜狐高管們為這件事情頭疼的時候,輸入法的創意擺在了眼前。「輸入法的開發,是搜狗的搜索技術發展過程中結出的一個果實,同時也可以提高搜狗的品牌形象。」搜狐技術副總裁王小川告訴《環球企業家》。
王小川正是統籌輸入法開發的技術小組的負責人。在收購紫光拼音不成的情況下,2005年10月,一個幾人組成的小組開始進行技術上的摸索,直到 2006年6月5日搜狗輸入法第一個版本發布,首階段工作持續了八個月。
事實上,因搜狗的搜索引擎的使用量不高,當時拼音提醒和糾錯功能都還沒有實現,因此在詞庫整理和篩選並不容易。
除了搜索關鍵詞之外,「詞庫運動」還幾乎動用了整個搜狐的資源。比如,開發人員從go2map.com處要到地理信息名詞列表,從搜狐音樂搜索得到歌曲和歌手名稱列表,從體育頻道獲得體育明星和賽事名詞列表⋯⋯跨部門的合作耗費了諸多精力和時間。
另外,由於詞語來源於互聯網,和黑馬神拼等相比,搜狗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錯詞。搜狗每周會發布一份錯詞報告,糾正詞庫中的錯誤。正因此,在第一版推出之後的十個月里,搜狗輸入法幾乎一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版本,不斷的糾正詞庫錯誤,提高准確率,並添加一些吸引用戶的小功能,比如輸入法皮膚、自定義詞庫。
於是,這個新興的輸入法一經推出,馬上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迅速出現在無數人的桌面上,取代了原本紫光們的位置。
谷歌輸入法則更進一步,其能跟網路賬戶綁定。也就是說,無論你在任何電腦上,登錄你的個人賬戶,便能使用你已熟練操作的詞庫。同時,谷歌的「一鍵搜索」則讓搜狗員工嘆息品牌效應的威力。
馬占凱稱,自己最初的創意里也包括「一鍵搜索」,即在輸入法框上集成搜索。它被討論數次,一直擱置未實行的原因,在於搜狗為避免被誤認為「流氓軟體」的謹慎考慮,「這會影響用戶體驗,也不能帶來太多搜索量」,馬認為。
業內有人士稱,在技術領域,搜狗和谷歌輸入法的技術能力都不強,並不如黑馬和微軟。但搜狐和谷歌在易用性上的突破,讓它們暫時成功。
在一篇總結性質的PPT中,馬占凱寫道:在gmail之前大家以為email就是這樣了,在搜狗輸入法之前大家以為輸入法就是這樣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很多都沒有開始商業化運作,機會還很多。
對於輸入法而言,商業化運作剛剛開始,成功也有多種可能性。
❾ 搜狗輸入法的發明人
馬占凱-----Sogou輸入法之父的故事
中文輸入法這樣亟待改善但缺乏商機的「荒原」,如何成為一個創新主戰場
經過幾個月前搜狐與谷歌那場聲勢浩大的「抄襲風波」,現在你 已經可以重新估量輸入法對於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從4月8日搜狐公司發布聲明稱,谷歌拼音抄襲了搜狗輸入法詞庫,至今搜狐的股價已經增長了接近 50%。而在此之前的1年時間里,搜狐的股價下跌了18%。雖然將階段性的股價變化歸結於某一種力量的結果是天真的,但一個較為准確的說法是:通過一款幾 兆大小的輸入法軟體,市值近12億美元的搜狐重新撬動了華爾街對自己的熱情。
這是怎麼開始的?答案:這是一次為偷懶而創新的結果。
2005年,本科剛畢業、在太原一家國企做機械設計的馬占凱找到了一種省力的方法:寫東西時,如果輸入法不能直接打出所需詞語,他不願意去輸入法的詞表 里一頁一頁尋找想敲的字,而是在搜索框里輸入相應的拼音(比如:zhoujielun),獲得搜索引擎相應的提示(「您要找的是不是:周傑倫」),由此復 制粘貼。
這名沒有任何計算機背景,但每天可能使用百餘次搜索的年輕人,曾經自己猜測出一套解釋:搜索引擎有一個人工整理的巨大詞 庫。但稍微刨根問底之後,他發現,搜索引擎充分利用了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每當某個關鍵詞的搜索量達到一定的數目,比如幾百萬次,那麼這個關鍵詞就自動被收 入搜索引擎的詞庫。換言之,用搜索引擎來生成一個常用詞的巨大詞庫,花費極小。 這讓馬占凱隱隱覺得,讓搜索引擎來做輸入法大有可為。
如果當時他認識任何輸入法業內人士,他的想法會被無情打擊:誰還會在2005年進入輸入法行業呢?早在1980、1990年代,微軟就相繼收購了智能 ABC和微軟拼音,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之中。此後還有一些來自民間程序師的作品,到2005年,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寡頭壟斷的領域:智能 ABC、紫光拼音、拼音加加和微軟拼音占據了輸入法市場的90%。
理論上,所有這些產品都具備充分的改進空間。它們都是由人工整理詞庫,成本高且效果不好,很多詞不能及時被收入詞庫。占市場第一位的紫光拼音,甚至2003年到2006年初沒有推出一個升級版本。
但商業的力量阻止了改善的動力。輸入法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盡管中國的用戶不可避免使用到它,但是卻無法靠它取得收入。於是,輸入法領域的狀態是:不斷有人看到市場需求,不斷有人做出解決了某些問題的新產品,卻沒有人能堅持長期而頻繁的升級和維護過程。
從某種程度上說,馬占凱改變了這一切。如今,他已是搜狗輸入法的產品經理,他創意和設計的輸入法,為搜狐提供了一個接觸廣泛用戶的新通道:8月底第11 版輸入法推出,新產品將和用戶賬戶綁定,通過同一賬戶可以在不同電腦上使用自己的個性化輸入法。於是,輸入法和博客一起,成為整個搜狐產品的入口,將為帶 動其新聞、社區等產品產生積極效用。
更重要的是,自QQ旋風般占據四億網民的桌面開始,客戶端軟體就展示了其巨大的想像空間。而輸入法是客戶端中粘性大、使用頻率高的軟體之一,比如,紫光拼音2005年的下載量就僅次於騰訊的QQ,約為2到3億。
雞肋
在中國科技業商業化程度不高時,輸入法曾是創新最密集的領域——除了拼音、五筆,還有自然碼等數十種相關產品。
早在1980年代末,哈工大的一位博士生王曉龍就研發出了一款支持整句輸入的輸入法系統,後來為微軟所收購,成為微軟拼音。早期,輸入法領域還有「中文 之星」所提供的新拼音輸入法,以及後來同樣被微軟收購的智能ABC。「中文之星」留給很多人的記憶已經淡薄,然而這款讓計算機識別中文的產品,其開發者包 括新浪奠基人王志東,以及後來的拼音加加的創始人廖恆毅。
在這些基礎之上,1996年,名噪一時的黑馬輸入法推出。其開發者王勵 在聯想漢卡待了三年多,在中文處理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那時,這個技術愛好者因為聯想要安排其去做管理職位而離開聯想,加入黑馬飛騰科技有限公司,主導起校 對技術的開發,並抽時間開發出了「黑馬神拼」。
直到前不久搜狗和谷歌的爭端激烈之時,中國最著名的博客之一王小峰還在其博客上稱贊使用多年的黑馬神拼質量之高,引發了外界對黑馬的關注。
王勵把黑馬輸入法歸為是有別於五筆的字輸入、智能ABC及搜狗輸入法等的詞輸入的第三代輸入法,在整句輸入上准確率很高。黑馬拼音的句庫來自報紙、文學 作品等成文的文字內容,並有自動學習功能,既杜絕了錯詞的出現,又具有相當高的智能化水平。不過,黑馬輸入法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體積大,有400多兆, 不利於傳播。
但在當時互聯網連接不暢情況下,這倒不成為問題。依靠光碟銷售,黑馬神拼給黑馬公司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收入。直到今天,黑馬採取的仍然是這種銷售模式。
不過,2001年,考慮到競爭對手是強大的微軟、輸入法又無法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金,王勵放棄在輸入法上的繼續更新,把精力集中到了黑馬的文字校對業務,只留下黑馬神拼2001版和一些輸入法底層技術作為銷售和合作之用。
而因為找不到合適輸入法使用、乾脆自己開發了拼音加加的廖恆毅,也一度因為每月上百元的注冊費無法支撐,而停止了開發和更新。
當然,這些人也並非沒有嘗試過尋找商業化途徑讓輸入法增值,不過僅僅停留在個人站長式的經營方式上。比如,廖恆毅曾將拼音加加的首頁放置了一個網路的搜 索框,進而和網路合作分成。後來,廖恆毅乾脆把首頁設成了一個類似hao123.com那樣的導航頁面,這樣一來,他便能每月從中獲得 10萬元左右的收入,這才結束了停止更新的日子。
「融資上市是一個機會,不過我只是一個資深技術人員,過程太復雜,無法把握。」王勵表示。
於是,這些輸入法的創始人們,幾乎都只把輸入法作為一個「副業」,自己卻不約而同的投入企業軟體這個「離錢更近」的領域。
這就使得2005年中,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門外漢,馬占凱有機會憑借一個資深互聯網用戶的體會、拿著對輸入法產品的重新定義敲開了搜狐的大門:體積小,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能敲打出熱門詞語;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運作,更新快。
尋找伯樂
那時是馬占凱工作一周年,他終於忍受不了國有企業的沉悶與緩慢而辭職,懷揣著從親友那裡借來的錢,隻身來到北京,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學些技能,再找工作。
在北京,撲面而來的,是互聯網的熾熱:一時間,李開復離開微軟來到谷歌中國、雅虎與阿里巴巴簽訂收購協議、網路即將上市前景看好!這讓輸入法的創意在馬的腦海中重新升起。
網路上市前半個小時,馬占凱趴在電腦前,按照網上的客服郵箱給網路寫電子郵件,簡要闡釋了輸入法的創意:把網路搜索默認的拼音提示都納入字型檔中,再加上在線同步升級資料庫的功能,互聯網上的熱詞馬上就能出現在輸入法的詞庫中。
發出去之後,馬坐立不安地等待回復,在腦子里又搜索了一遍,生怕遺漏任何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建議。第二天中午,馬又補充了一封信,加上在輸入法中集成百 度搜索和桌面搜索功能的提議。然而,幾天下來,不斷刷新郵箱的他只收到網路的一封例行回復,無任何進一步商談或合作意向。
馬不甘心,在又發去幾封郵件仍石沉大海之後,決定轉投搜狐。這一次,馬等來了迅速而且熱情洋溢的回復,搜狐的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約馬占凱三天之後到辦公室一談。
這三天的等待時間,馬占凱並沒有浪費。他全神貫注的待在電腦前,不斷使用搜索引擎、閱讀相關理論,想為來之不易的面試做足准備。於是,三天之後,在去搜 狐前,他把這三天的成果事先發了過去——30 頁的文檔,其中包括上萬字的搜索筆記、200個靈感點和100個小創意。
這種對搜索引擎的熟悉和產品思維為馬占凱順利贏得了第二份工作,成為搜狐的產品經理。
馬決定繼續去游說搜狐公司副總裁王建軍。為了使自己更具有說服力,他統計了QQ和輸入法在各大下載網站上的下載量,並逐個分析了輸入法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把這些做成兩份 PPT。其顯示: QQ有約5億次下載,而輸入法的下載量是2到3億次。 第二次看完PPT之後,王明確:一定要做。
事實上,輸入法的開發,與搜狐的戰略轉移有很大關系。 1998年,張朝陽仿效雅虎的網頁目錄模式建立搜狐,進入大而全的門戶運作。然而,2003年左右,這種內容主導的思路產生了動搖。讓搜狐有切膚之痛的關鍵在於:在諸多重要產品上,如搜索、即時通訊等,搜狐都因為技術不如對手而落後甚遠。
不久之後,搜狐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在搜索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即研製搜狗搜索引擎。一則從長遠來看,搜索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二則搜索本身技術 含量較高,研發出來的技術也可以輻射到搜狐的其他產品領域。早期,研發中心甚為保密,並未和搜狐在同一辦公樓,也沒有門牌標識。由於與網易研發中心同處一 樓,張朝陽每次去時都要拉低帽沿,生怕被對方員工認出。
即便採取此般暗渡陳倉之道,挑戰仍然顯而易見:網路的技術已經積累4年之久,搜狗能依靠什麼突破口迎頭趕上?
正在搜狐高管們為這件事情頭疼的時候,輸入法的創意擺在了眼前。「輸入法的開發,是搜狗的搜索技術發展過程中結出的一個果實,同時也可以提高搜狗的品牌形象。」搜狐技術副總裁王小川告訴《環球企業家》。
王小川正是統籌輸入法開發的技術小組的負責人。在收購紫光拼音不成的情況下,2005年10月,一個幾人組成的小組開始進行技術上的摸索,直到 2006年6月5日搜狗輸入法第一個版本發布,首階段工作持續了八個月。
事實上,因搜狗的搜索引擎的使用量不高,當時拼音提醒和糾錯功能都還沒有實現,因此在詞庫整理和篩選並不容易。
除了搜索關鍵詞之外,「詞庫運動」還幾乎動用了整個搜狐的資源。比如,開發人員從go2map.com處要到地理信息名詞列表,從搜狐音樂搜索得到歌曲和歌手名稱列表,從體育頻道獲得體育明星和賽事名詞列表⋯⋯跨部門的合作耗費了諸多精力和時間。
另外,由於詞語來源於互聯網,和黑馬神拼等相比,搜狗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錯詞。搜狗每周會發布一份錯詞報告,糾正詞庫中的錯誤。正因此,在第一版推出之後的十個月里,搜狗輸入法幾乎一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版本,不斷的糾正詞庫錯誤,提高准確率,並添加一些吸引用戶的小功能,比如輸入法皮膚、自定義詞庫。
於是,這個新興的輸入法一經推出,馬上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迅速出現在無數人的桌面上,取代了原本紫光們的位置。
谷歌輸入法則更進一步,其能跟網路賬戶綁定。也就是說,無論你在任何電腦上,登錄你的個人賬戶,便能使用你已熟練操作的詞庫。同時,谷歌的「一鍵搜索」則讓搜狗員工嘆息品牌效應的威力。
馬占凱稱,自己最初的創意里也包括「一鍵搜索」,即在輸入法框上集成搜索。它被討論數次,一直擱置未實行的原因,在於搜狗為避免被誤認為「流氓軟體」的謹慎考慮,「這會影響用戶體驗,也不能帶來太多搜索量」,馬認為。
業內有人士稱,在技術領域,搜狗和谷歌輸入法的技術能力都不強,並不如黑馬和微軟。但搜狐和谷歌在易用性上的突破,讓它們暫時成功。
在一篇總結性質的PPT中,馬占凱寫道:在gmail之前大家以為email就是這樣了,在搜狗輸入法之前大家以為輸入法就是這樣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很多都沒有開始商業化運作,機會還很多。
對於輸入法而言,商業化運作剛剛開始,成功也有多種可能性。
❿ 如何製作QQ輸入法皮膚
每一個輸入法欄都有想一個板子的樣子、那個是設置。
你點擊一下從裡面找出皮膚設置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