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級別和資料庫鎖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資料庫鎖的分類一般有兩種:鎖類型分類--共享鎖、獨占鎖
鎖范圍分類--表級鎖和行級鎖。
表級鎖:鎖住整個表,限制其他用戶對該表的訪問方式,例如 只讀、加共享鎖等。
行級鎖:鎖住表的某一行,限制其他用戶對該行的訪問方式,例如 只讀、加共享鎖等。
❷ 請問 如何把整個資料庫 鎖為只讀!
圖形工具不太清楚,這個應該是根據工具不同,方法不同。
資料庫的話你可以設置:
read_only=1,全庫普通賬號只讀
super_read_only=1,全賬號只讀,mysql的root用戶都不能寫入
但是這樣整個實例就不能寫入了。
❸ 如何將資料庫中被鎖表解鎖
在操作資料庫的時候,有時候會由於操作不當引起資料庫表被鎖定,這么我們經常不知所措,不知怎麼給這些表解鎖,在pl/sql Developer工具的的菜單「tools」裡面的「sessions」可以查詢現在存在的會話,但是我們很難找到那個會話被鎖定了,想找到所以被鎖的會話就更難了,下面這叫查詢語句可以查詢出所以被鎖的會話。如下:
SELECT sn.username, m.SID,sn.SERIAL#, m.TYPE,
DECODE (m.lmode,
0, 'None',
1, 'Null',
2, 'Row Share',
3, 'Row Excl.',
4, 'Share',
5, 'S/Row Excl.',
6, 'Exclusive',
lmode, LTRIM (TO_CHAR (lmode, '990'))
) lmode,
DECODE (m.request,
0, 'None',
1, 'Null',
2, 'Row Share',
3, 'Row Excl.',
4, 'Share',
5, 'S/Row Excl.',
6, 'Exclusive',
request, LTRIM (TO_CHAR (m.request, '990'))
) request,
m.id1, m.id2
FROM v$session sn, v$lock m
WHERE (sn.SID = m.SID AND m.request != 0) --存在鎖請求,即被阻塞
OR ( sn.SID = m.SID --不存在鎖請求,但是鎖定的對象被其他會話請求鎖定
AND m.request = 0
AND lmode != 4
AND (id1, id2) IN (
SELECT s.id1, s.id2
FROM v$lock s
WHERE request != 0 AND s.id1 = m.id1
AND s.id2 = m.id2)
)
ORDER BY id1, id2, m.request;
通過以上查詢知道了sid和 SERIAL#就可以開殺了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❹ sql server怎樣給一個資料庫加鎖和解鎖
加鎖的語句如下:
1
SELECT * FROM 表名 WITH (TABLOCK);
這里沒有解鎖的概念,只有不加鎖的概念,語句如下:
1
SELECT * FROM 表名 WITH (NOLOCK);
加鎖的解釋:
TABLOCK(表鎖)
此選項被選中時,SQL Server 將在整個表上置共享鎖直至該命令結束。 這個選項保證其他進程只能讀取而不能修改數據。
不加鎖的解釋:
NOLOCK(不加鎖)
此選項被選中時,SQL Server 在讀取或修改數據時不加任何鎖。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有可能讀取到
❺ 如何驗證資料庫由悲觀鎖改為樂觀鎖
1、悲觀鎖,正如其名,它指的是對數據被外界(包括本系統當前的其他事務,以及來自外部系統的事務處理)修改持保守態度,因此,在整個數據處理過程中,將數據處於鎖定狀態。悲觀鎖的實現,往往依靠資料庫提供的鎖機制(也只有資料庫層提供的鎖機...
❻ 資料庫中什麼是S鎖什麼是X鎖它們區別是什麼
基本的封鎖類型有兩種:排它鎖(X鎖)和共享鎖(S鎖).所謂X鎖,是事務T對數據A加上X鎖時,只允許事務T讀取和修改數據A,...所謂S鎖,是事務T對數據A加上S鎖時,其他事務只能再對數據A加S鎖,而不能加X鎖,直到T釋放A上的S鎖
若事務T對數據對象A加了S鎖,則T就可以對A進行讀取,但不能進行更新(S鎖因此又稱為讀鎖),在T釋放A上的S鎖以前,其他事務可以再對A加S鎖,但不能加X鎖,從而可以讀取A,但不能更新A.
❼ sql資料庫里鎖是什麼
ix是意向鎖。
意向鎖與其說是鎖,倒不如說更像一個指示器。在SQL Server中,資源是有層次的,一個表中可以包含N個頁,而一個頁中可以包含N個行。當我們在某一個行中加了鎖時。可以理解成包含這個行的頁,和表的一部分已經被鎖定。當另一個查詢需要鎖定頁或是表時,再一行行去看這個頁和表中所包含的數據是否被鎖定就有點太痛苦了。因此SQL Server鎖定一個粒度比較低的資源時,會在其父資源上加上意向鎖,告訴其他查詢這個資源的某一部分已經上鎖。比如,當我們更新一個表中的某一行時,其所在的頁和表都會獲得意向排他鎖,如圖所示。
❽ 怎麼理解資料庫的鎖 一般鎖分別哪幾種
資料庫是一個多用戶使用的共享資源。當多個用戶並發地存取數據時,在資料庫中就會產生多個事務同時存取同一數據的情況。若對並發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會讀取和存儲不正確的數據,破壞資料庫的一致性。
加鎖是實現資料庫並發控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當事務在對某個數據對象進行操作前,先向系統發出請求,對其加鎖。加鎖後事務就對該數據對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該事務釋放鎖之前,其他的事務不能對此數據對象進行更新操作。
在資料庫中有兩種基本的鎖類型:排它鎖(Exclusive Locks,即X鎖)和共享鎖(Share Locks,即S鎖)。當數據對象被加上排它鎖時,其他的事務不能對它讀取和修改。加了共享鎖的數據對象可以被其他事務讀取,但不能修改。資料庫利用這兩種基本的鎖類型來對資料庫的事務進行並發控制。
排它鎖和共享鎖的不同之處:
1、共享鎖(S鎖):如果事務T對數據A加上共享鎖後,則其他事務只能對A再加共享鎖,不能加排他鎖。獲准共享鎖的事務只能讀數據,不能修改數據。
排他鎖(X鎖):如果事務T對數據A加上排他鎖後,則其他事務不能再對A加任任何類型的封鎖。獲准排他鎖的事務既能讀數據,又能修改數據。
2、共享鎖下其它用戶可以並發讀取,查詢數據。但不能修改,增加,刪除數據,資源共享。
3、共享鎖又稱為讀鎖(Share lock,簡記為S鎖),若事務T對數據對象A加上S鎖,則其它事務只能再對A加S鎖,而不能加X鎖,直到T釋放A上的S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