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船舶適航證書的證書介紹
對於從事國際航行的船舶,根據《1948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規定,應給簽發船舶適航證書。但在1960年和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中有關證書的規定,未保留該證書,而由客船安全證書和貨船構造安全證書等取代。但在中國,對從事國內航行的船舶,仍採用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船舶適航證書。
Ⅱ 內河船舶適航證書定義
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用以證明船舶結構和性能符合一定要求,適合在一定水域內航行的證書。
Ⅲ 無人機無適航證書飛行或將被罰款,什麼是適航證書
航空器適航證(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是由適航當局根據民用航空器回產品和零件合格審定答的規定對民用航空器頒發的證明該航空器處於安全可用狀態的證件。適航證分為標准適航證和限制適航證。只擁有臨時國籍證的航空器不能申請適航證,但可以申請特許飛行證。
飛機製造商的新機型要在全球市場上投放,除了要得到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航空管理局 (FAA)的適航證外,還需要獲得進口國家相關監管部門的證明。
Ⅳ 船舶試航管理單位如何申請辦理
所有
系泊試驗
項目做完,達到
試航
要求。像當地
海事局
提出申請!當地海事局會到實船檢驗,實船檢驗合格後他們會出事一份臨時試航證書。有效期15天。
Ⅳ 船舶試航證書分海船和內河船嗎
船舶的航區可以從適航證書進行判斷:
證書名稱區別:海船證書名稱為海上貨船適航證書;內河船證書名稱為內河船舶適航證書
航區區別:海船一般為遠海、近海、沿海;內河船分一般為A級、B級、C級
Ⅵ 6座以下船艇需要遊艇適航證書嗎
海事相關法規規定
船長小於5米
且動力不大於12P的船不需要證書
Ⅶ 如何申請飛機適航證
1.8 申請適航證的一般要求
(1) 申請適航證的民用航空器必須首先按照《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規定》(CCAR-45)的要求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登記。
(2) 適航證申請人應是該航空器的所有人或佔有人。
1.9 申請人的責任和義務
(1)申請人應提交相應的航空產品或零部件以供適航審定部門審查。
(2)申請人應為實施檢查的適航監察員或生產檢驗委任代表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足夠的時間,以保證適航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3)取得本程序1.4.1中所述適航證的申請人,應將航空器的情況通知其運營所在地的地區管理局審定處。
2. 標准適航證的申請與頒發
2.1 標准適航證的類別
(1) 運輸類:依據CCAR25或與其等效的適航標准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包括運輸類(客運)、運輸類(貨運)、運輸類(客/貨運)。
(2) 正常類、實用類、特技類、通勤類:依據CCAR23或與其等效的適航標准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
(3) 運輸類旋翼航空器:依據CCAR29或與其等效的適航標准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
(4) 正常類旋翼航空器:依據CCAR27或與其等效的適航標准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
(5) 載人自由氣球類:依據CCAR31或與其等效的適航標准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
(6) 特殊類別:對於某些尚未頒布適航規章的航空器,依據CCAR-23、25、27、29、31、33、35中對其型號設計適用的要求,或民航總局適航審定司認為適用於該具體的設計和預期用途,且具有等效安全水平的其他適航要求審定或認可的航空器。
2.2 進口全新航空器
2.2.1 申請
(1) 申請人在航空器預計交付日期30日之前,應將航空器交付計劃及合同的「技術條款」部分提交所在地區管理局審定處備案。航空器交付狀態必須符合民航總局批準的型號設計並處於安全可用狀態。
(2) 申請人應在航空器交付前向適航審定司申請並提交以下文件:
(a) 《民用航空器適航證申請書》[AAC-018] (以下簡稱《適航證申請書》)(附錄一);
(b) 航空器構型與批准或認可的型號的構型差異說明;
(c) 適航審定司認為必要的其他資料。
2.2.2 受理
(1) 適航審定司收到申請書後5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受理意見。
(2) 適航審定司將申請人提交的《適航證申請書》[AAC-018]、構型差異說明、《民用航空器適航檢查及頒發適航證書授權聲明》[AAC-169] (附錄二)和 「簽發人」、「頒發日期」欄為空白的《民用航空器標准適航證》[AAC-023] (附錄三)交給經授權的適航監察員對航空器進行適航檢查。
2.2.3 適航檢查
(1) 適航監察員對申請適航證的航空器的適航檢查應在航空器製造、組裝或改裝現場進行。檢查按照《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評審和檢查記錄單》[AAC-198] (附錄四)的內容實施。
(2) 適航檢查應當包括對航空器各種合格性證件、技術資料、持續適航文件的評審及對航空器交付時的技術狀態與批準的型號設計的符合性的檢查,至少應包括下述內容:
(a) 文件記錄的評審:
ⅰ.確認申請人提交的《適航證申請書》[AAC-018]填寫准確無誤;
ⅱ.確認航空器(含所安裝發動機、螺旋槳)已通過型號認可審查,型號審定過程中的遺留問題已得到解決,型號認可證及其數據單、生產許可證現行有效;
ⅲ.審核製造過程中的技術資料和記錄,確認航空器滿足經批準的型號設計,所有設計更改均得到批准;
ⅳ.確認航空器完成所有適用的適航指令;
Ⅴ.審查製造人按規定對航空器進行試飛的有關報告;
Ⅵ.確認持續適航性文件的完整有效;
(b) 航空器交付狀態的適航檢查;
ⅰ.確認航空器國籍登記標志及其在航空器上的噴塗符合CCAR-45的要求;
ⅱ.根據型號合格證數據單確認航空器型號和型別的符合性;
ⅲ.確認各系統工作正常並正確標識;
ⅳ.確認航空器的各類應急、救生設備齊全,並符合民航總局的有關規定;
ⅴ.確認各類警告標志及標牌、告示等符合民航總局的有關規定。
(3)適航監察員檢查中如發現問題,應以《民用航空器適航檢查發現問題通知單》[AAC-199] (附錄五)的形式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應對所發現的問題予以糾正,糾正措施應被適航監察員所接受。
(4)檢查結束後,適航監察員應填寫《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評審和檢查記錄單》[AAC-198],在申請人的《適航證申請書》[AAC-018]上簽署意見,並完成《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評審和檢查報告》[AAC-171] (附錄六)。
2.2.4 頒發證件
(1) 所申請的航空器經適航監察員檢查,在確認其符合經批準的型號設計,並處於安全可用狀態後,即可在現場簽發《民用航空器標准適航證》[AAC-023]。
(2) 當適航監察員認為有必要對標准適航證的有效期或航空器的使用進行限制時,應在向申請人頒發標准適航證之前,在標准適航證 「備注」欄內註明使用限制或有效期。
2.2.5 存檔
適航監察員應在適航證簽發後30日內,將下述文件(或復印件)報適航審定司存檔:
(1)簽署適航檢查結論後的《適航證申請書》[AAC-018]原件;
(2)《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評審和檢查記錄單》[AAC-198];
(3)《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評審和檢查報告》[AAC-171];
(4)《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證》復印件;
(5)《民用航空器標准適航證》[AAC-023]復印件;
(6)《民用航空器適航檢查及頒發適航證書授權聲明》[AAC-169]復印件;
(7)民用航空器未注冊/取消注冊聲明;
(8)民用航空器出口適航證;
(9)航空器交接文書。
Ⅷ 去CCS申請船舶試航證書需要幾天
船舶試航證書是向海事局申請的,但是海事局會委託CCS的現場驗船師去申請試航的船上進行必要的檢查,保證船舶滿足試航的條件,具體需要幾天才能批下來還是要去海事局咨詢。
Ⅸ 船舶適航證書的相關
船舶的適航性是一個古老的概念,也是承運人「最低法定義務」之一。適航就如同一條內線,以各容種形式貫穿整個海商和海事法。《國際安全管理規則》、《1974年國際人命安全公約修正案》和《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則》等對船舶和港口都制定了非常詳細的保安規定,這同時也為船舶的適航提出了新的標准。因此,了解和研究適航的內容和要求,不僅是承運人履行「最低法定義務」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證海上安全,提高航運能力的需要。
所謂船舶適航性(Seaworhtniess),是源於英美海商法,而日本學者將之譯為「堪航能力」,台灣學者稱之為「適航能力」或「堪荷能力」,我國海商法則稱之為「適航性」。雖然叫法不盡相同,但是各國概念均取自於1924年《關於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該公約第3條第1款規定:「承運人須在開航前和開航當時謹慎處理:(a)使船舶適於航行;(b)適當地配備船員、裝備和供應船舶;(c)使貨艙、冷藏艙和該船其他裝卸貨物的部分能適宜和安全地收受、運輸和保存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