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是第幾個掌握核能發電技術的國家
世界上使用核電的國家多,但自己獨立設計建成的並不多。
中國是第七個自己成功設計並建成國內首座核電站的國家。
1954年前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試驗核電站。
1957年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希平港核電站,6萬kW,現已退役)
1962年,英國建成第一座商用核電站(伯克利1號核電站,13.8萬kW,現已退役)
1962年,法國建成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希農A1核電站,7萬kW,現已退役)
1964年,前蘇聯建成第一座商用核電站(新沃羅涅什1號核電站,21萬kW,運行)
1968年,加拿大建成第一座商用核電站(道格拉斯角核電站,21萬kW,現已退役)
1972年,瑞典建成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奧斯卡斯哈門1號核電站,44萬kW,運行)
1991年,中國建成的第一座商用核電站(秦山核電站),30萬kW,運行)
2009年9月,隨著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所屬的嶺奧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百萬千瓦機組投入,我國核電投運機組總容量過10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1.1%,我國核電在建機組總容量達到2500萬千瓦,居世界第一。但總體上講,我國核電占總裝機比例遠小於其它國家,如立陶宛(80%)、法國(80%59座)、斯洛伐克(57%)、比利時(55%)、瑞典(50%)、韓國38%,日本(30%54座)、美國(20%104座)、俄羅斯(30座)、英國(27座)等發達國家。按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突破7000-8000萬千瓦,占屆時我國總裝機容量15億千瓦的4.6-5.3%,發電量的8%。
2011年底,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為1257萬千瓦,佔全部容量的1.19%。2011年1-12月,全國核電發電量為864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1.85%
❷ 釷如何發電
釷一般用來製造合金以提高金屬強度;灼燒二氧化釷會發出強烈的白光因此曾經做煤氣燈的白熱紗罩。釷衰變所儲藏的能量,比鈾、煤、石油和其他燃料總和還要多許多,而且釷的含量也要比鈾多得多,所以釷是一種極有前途的能源。釷還是製造高級透鏡的常用原料。用中子轟擊釷可以得到一種核燃料——鈾233。
另外,釷也是比鈾更安全的核燃料,是未來核能利用的發展方向。
❸ 中國核能發電的未來
中國2006年提出到2020年實現4000萬千瓦的核能發電目標時,持懷疑態度的人士稱,這意味著每年啟動至少兩座核電機組.他們並稱,計劃已經落後時程--中國2011年前並無新項目出台.但中國很快就重獲動能.截至去年底,中國已有11座核電機組運轉,採用了來自加拿大、俄羅斯、法國和中國自己研究機構的"第二代"設計,且目前有另外24座核電機組--產能2,540萬千瓦--已通過審批或在建.現為東芝旗下的美國西屋電氣,正在浙江和山東省興建四座採用"第三代"技術AP1000的核電機組.中國與其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將該AP1000型號用於中國的"本地化"反應堆,作為交換條件.與此同時,法國核能企業阿海琺同意用其歐洲壓水堆(EPR)技術在廣東台山建造兩座核電機組.中國自己的核電站承包商已將目光放至高於4000萬千瓦的目標,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的周振興即表示,公司已計劃將和發電能力由目前的394萬千瓦增至2020年的3400萬千瓦.在中國各個地區和省份都渴望在核電發展中獲一杯羹時,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則一直在全國各地尋找潛在項目.中國東部沿海省份都在建設新核電站,內地多數城市亦在爭取建設內陸第一個核電站.
❹ 中國核電站歷年發電量
以下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2009年全年及12月發電量一覽表 (單位均為十億千瓦小時): 12月 同比% 上月 環比% 1-12月 同比% 火力發電量 303.024
❺ 中國有幾個核發電站
我國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核電機組共13台,年發電量為610億千瓦時。它們主要位於廣東、浙江和江蘇:秦山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於1985年開始建設,1994年投入商業運作,目前擁有1台壓水堆核電機組,年發電量35億千瓦時。
秦山二期核電站:擁有2台機組,於2002年投入使用,設計壽命40年,總投資148億人民幣,年發電量80億千瓦時。目前,二期工程正在進行3號、4號機組的建設。
秦山三期核電站:2台機組於2003年投入商業運作,屬於重水堆核電站,年發電量110億千瓦時,設計壽命40年。
大亞灣核電站:廣東深圳的大亞灣核電站於1994年投入商業運作,是一座壓水堆核電站,共擁有2台機組,年發電量為100億千瓦時。
嶺澳核電站:該核電站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於2003年投入商業運作,為壓水堆核電站,擁有2台機組,年發電量為145億千瓦時。
田灣核電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田灣,擁有2台壓水堆機組,於2007年投入商業運作,年發電量140億千瓦時。
我國還有12座正在建造的核電站,分別是:廣東嶺澳二期核電站、廣東陽江核電站、廣東台山核電站、浙江方家坡核電站(屬於秦山核電站擴建工程)、浙江三門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福建福灣核電站、山東海陽核電站、山東石島灣核電站、海南昌江核電站以及北京中國實驗快堆。
❻ 中國已建成哪幾座核電站
1、秦山核電站位於杭州灣畔,建造和運營管理的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
2、廣東大亞灣核電站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兩台單機容量為984MWe壓水堆反應堆機組先後投入商業營運。
3、田灣核電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工程於1999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單台機組的建設工期為62個月,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產。
4、嶺澳核電站一期工程於1997年5月開工建設。它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嶺澳核電站是「九五」期間我國開工建設的基本建設項目中最大的能源項目之一。
(6)中國釷核發電成果擴展閱讀:
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意義:
秦山核電站工程建設自1985年3月20日開工,1991年12月15 日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標志著「中國核電從這里起步」,同時被譽為「國之光榮」。
秦山核電站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成為中國軍轉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❼ 中國的核發電佔全國總電量的多少
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核電佔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將從現在不到2%提高到4%。
❽ 中國目前的核電站數及年發電量
經過起步和小批量兩個階段的建設,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國共有9台核電機組投入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2003年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和核發電總量,分別占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1.7%和2.3%。在浙江、廣東兩省,2003年核發電量均超過本省總發電量的13%,核電成為當地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柱。到2005年在建機組全部投產後,我國核電將有11台機組、900萬千瓦,屆時佔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的2%左右。
秦山一期核電站已經安全運行13年,在2003年結束的第七個燃料循環中創造了連續安全運行443天的國內核電站最好成績,2003年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九項性能指標中,秦山核電站有六項指標達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秦山二期國產化核電站全面建成投產,實現了我國自主建設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資1330美元/千瓦,國產化率55%,經受住了初步運行考驗,表現出了優良的性能,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提前建成投產,實現了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創造了國際同類型核電站的多項紀錄。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投運10年來,保持安全穩定運行,部分運行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廣東嶺澳核電站也已經全面建成投產並取得良好的運行業績。江蘇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在調試過程中。此外,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2000年6月並網發電,2003年負荷因子達到85%。
2004年7月21日,國務院批准建設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會議要求各有關方面要努力落實國務院領導「不走錯一步」的要求,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確保核電自主化開發建設目標的實現,努力形成自主設計、設備製造和建設中國品牌核電站的能力。
總之,中國核電在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營運管理等方面,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實力,為加快發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快核電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
❾ 使用釷發展核電站發展得怎麼樣了
現在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大多是鈾235一次循環利用率非常低。所以發展了快堆進行增值將鈾238和釷232轉化為易裂變的元素燃燒提高利用率。
雖然美國已經有了相當的技術積累。但是美國的西屋公司,並沒有以釷核電技術來取代鈾--鈈核電技術。(美國為了與蘇聯爭霸,利用與核電站可以生產武器級核彈原料。所以說美國盡管擁有釷核電站技術,但是保密,不肯發展釷核電站,而且釷核距離真正的應用尚需時日。主要原因在於它缺乏投資渠道,市場化更是無從談起。目前全球只有一家公開交易的釷燃料企業。
不過中國目前由於鈾資源缺乏,正在積極發展釷核電站技術,這也是核電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