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一批好成果

一批好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23 14:31:20

Ⅰ 改革開放之前取得了以什麼為標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是《改革開放先鋒 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編委會以三個面向為線索,組織中科院機關有關部門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中科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要科技成果的基礎上,經綜合凝練歸納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1)一批好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標志著人類知識增長的重大轉折。18世紀出現了蒸汽機等重大發明,成就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社會現代化歷程。19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催生了由機械化轉向電氣化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20世紀前期,量子論、相對論的誕生形成了第二次科學革命,繼而發生了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變革,基於新科學知識的重大技術突破層出不窮,引發了以航空、電子技術、核能、航天、計算機、互聯網等為里程碑的技術革命,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會生產力水平。一些國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難得機遇,實現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迅速增強,綜合國力快速提升。

Ⅱ 取得一批有重大意義的物探成果

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物探工作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的時代。我國物探解決復雜地質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成果。

1.石油物探在南海、東海和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爾盆地取得重大突破

1979年8月,根據地質部第二海洋地質大隊珠江口盆地普查地震構造資料部署的珠5井突破了珠江口盆地的出油關。南海成為我國油氣勘探和國際石油公司投資的新熱點,國務院於1982年1月決定我國南海油氣勘探實行對外開放。這一決定有力推動了全國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

在東海,地質礦產部第一海洋地質大隊進行了系統的油氣物探工作,1982年在龍井構造上確認了含油氣層的存在。1983年,在平湖凹陷的平湖1井獲得工業油流,該井成為東海的第一口發現井。在我國東部工農業發達,但又極缺能源的近海海域發現了油氣,在國內外都引起了轟動。

1984年,地質礦產部參照物探結果布設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的沙參2井,在深達5360m的古生代石灰岩地層中獲得了日產原油1000t、天然氣200萬m3的重大突破。這一具有歷史意義新發現,使塔里木盆地的油氣遠景成為現實,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西部地區油氣勘探新高潮。石油系統在吐哈盆地、准噶爾盆地和青海也取得一系列重要發現,揭示了西部作為我國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區的巨大潛力。國務院在「八五」計劃中明確提出了石油工業要實行「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的方針[12]

2.煤田物探成果顯著,物探應用邁入精查和開發領域

煤田物探在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等地擴大了資源前景,發現了新煤區。高解析度地震等技術的應用使煤田物探精度明顯提高,開始介入煤田的精查和井巷建設,大大拓寬了應用領域[13,14]

3.金屬與非金屬礦產物探取得豐富成果

「六五」和「七五」期間,地礦部門地面物探、化探共發現異常4.9萬余處,經查證見礦2200餘處,發現和擴大礦床504處,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隱伏礦體,是金屬礦物探成果最為豐富的時期。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物探在發現或擴大許多重要新礦產地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包括雲南惠民大型鐵礦床,新疆阿舍勒及索爾庫都克、廣東鍾丘洋及玉水、福建紫金山、內蒙古烏奴格吐山、西藏馬拉松多等大型銅礦床,新疆富蘊縣哈拉通克和哈密黃山的大型銅鎳礦床,河北張北縣蔡家營、內蒙古白音諾及浩布高、新疆可可塔勒、福建水吉和雲南核桃坪等大型鉛鋅礦床,廣西芒場錫多金屬礦床,河北大灣鉬礦床等。在貴金屬方面有山東蒼上大型金礦床,湖北雞冠嘴銅金礦床,內蒙古額仁陶勒蓋、查爾布拉根和四川呷村等大型銀礦床等。在非金屬礦方面則有河北雙碑、湖北高店子、湖南歇駕山等大型石膏礦床等[15,16]

4.水文工程物探成為國家重點建設不可缺少的工作

在解決我國西部和華北廣大地區的缺水問題方面,物探發揮了重要作用。物探在尋找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地下熱水,以及劃分鹹水和淡水方面,取得了大量有意義的成果。如在甘肅河西走廊,根據電測深資料發現了豐富的地下水源地,在海南、廣東、黑龍江、北京等許多地方用物探找到了基岩裂隙水。在西藏羊八井,依據電法資料打出了一批高溫熱水井。在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服務方面,物探在三峽壩址的勘查和論證工作中,在浙江、廣東核電站選址的工程勘查中,在長江口和寶鋼碼頭的勘查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會公認,贏得了信譽[17]

5.深部地球物理調查大規模展開,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國按照統一部署,完成了11條深部大剖面中的9條,對我國陸地地殼和岩石圈的構造及結構有了一個宏觀了解。例如,亞東—格爾木剖面提出了「青藏高原是6個地體拼合成的增生陸塊」的認識;江蘇響水至內蒙古滿都拉剖面結果認為該剖面所穿過的8個構造單元的深部構造特徵差異很大,反映了中朝板塊克拉通化及其遭受後期改造的過程。華北、秦嶺及蘇皖地區的深反射地震剖面對地殼細結構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新認識。

6.開展了大量海洋區域性綜合性物探調查工作,

在東海陸架區、沖繩海槽、琉球海溝、台灣海峽和南海開始了系統的海洋物探調查工作,取得了大量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區域物探資料。這些科學調查工作對我國周邊海洋地質構造的特色,及海洋油氣和固體礦產資源的總體情況加深了認識,對海洋工程勘查及濱海砂礦調查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國出版了若干海域的地球物理圖集。

Ⅲ 怎樣理解「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

這里的「尺子」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比喻評價形式和手段。每個學生都有其特長之處,不能以一個標准去評判一個學生,不然就會埋沒很多有潛力的好學生。

因為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盡可能設計不同的評價標准和方法。教育的內容、形式、要求都必須具有多重性,教育評價主體、評價的指標也應當多元化。

所以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正是一些地方、學校和教師在素質教育實踐中涌現的好思想。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原文:

腦科學及許多相關科學成果提供的證據表明,人的神經系統高度分化,人類的智慧具有多元性。現代心理學有一種提法,至少有七種智能在個人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們是:語言、數學邏輯、空間、音樂、身體運動、人際關系和自我認識能力。在現行的學校教育和教育評價中,往往只偏重於前三種智能,不利於多方面、多角度地發現和培養人才。

人的心理和智能結構的發展水平,事實上無法單純用紙筆工具准確地測量出來。傳統的考試,主要是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單項測量,由於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此對學生做出或優或劣的判定。考試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試結果——分數並不能代表學生全部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

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盡可能設計不同的評價標准和方法。教育的內容、形式、要求都必須具有多重性,教育評價主體、評價的指標也應當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正是一些地方、學校和教師在素質教育實踐中涌現的好思想。

掌握知識是評價的重要內容,但不是評價的重點,更不是評價的全部內容。素質教育要全面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態度和情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多元評價體系,評價項目多一點,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長的好學生。在改革考試的同時,還要探索實踐測評、成果展示、討論答辯等多樣的評價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評價能力是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使評價者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在自我反思性評價中看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更有益於發揚成績,矯正問題。對學生來說,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養成責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之間應當形成一種互動式的評價網路,形成各主體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改的群體關系,各方共同進步。此外,評價主體還應包括家長和社會部門,使評價系統更為開放,從而為學生的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Ⅳ 中國2000以來的偉大成就

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經費和師資等方面要予以保證,並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支持。 ——經濟跨上新台階。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6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0.6%,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外匯儲備超過1.52萬億美元。 ——取消農業稅,終結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全國糧食連續四年增產,2007年產量超過1萬億斤。 ——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邁出重大步伐。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2007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載人航天飛行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 ——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上海特奧會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依法行政扎實推進,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加強。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五年全國新增城鎮就業51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貧困人口逐年減少。

Ⅳ 改革開放的成就

1、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社會活力爆發的最根本源泉是來自於被承認並喚醒了的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從食物生產供應到就業住房,人從計劃經濟制度下被動的「口」,變成了市場經濟時代能動的「手」。

計劃經濟時代的各種票據取消了、農村人口進城打工的限製取消了、國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廢除了,而糧食蔬菜供應增加了、就業問題解決了、收入大幅度增加了。

2、改革開放40年,關於社會主義建設、關於黨的建設、關於中國和世界的關系,每一個問題的展開和推進,都始終貫穿著實踐檢驗真理的原則。

在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深化中,在將實踐成果系統化、理論化的進程中,在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齊頭並進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使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5)一批好成果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必經之路:

1、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留下了嚴重的局面: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溫飽沒有解決,科技教育落後等。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2、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

3、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

4、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Ⅵ 清朝時期出現了一批具有總結性和實用價值的科學技術成果.這些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抓住重點!關鍵詞:「清朝」,「科學技術成果」
A李時珍明朝人!首先剔除
B徐光啟明朝末年,農政全書就是耕田總匯!
C宋兄,有一個明朝人!你對了!(天工開物好多插圖!你可以到圖書館借來看看,一開始我還以為是連環畫!開玩笑...)
D通才沈括!玩穿越從北宋到清朝!

所以,選E!

你們歷史老師有趣!

Ⅶ 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用層次分析怎麼分析

yaahp,有交互界面的,使用很簡單去網上搜索一下就好了。要是用的更復雜的話可以去搜索matlab的代碼,也有很多隻是要用程序表達。

Ⅷ 中國的成就(詳細

學技術部在記者招待會現場提供的資料介紹到: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和創新,做出了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科技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科技發展進入重要躍升期,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迅速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葯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閱讀全文

與一批好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