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執業醫師考過了發兩個證書倆證書有啥區別啊都是誰、什麼時間發的
1、醫師資格證 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
2、醫師執業證書,是由當地衛生局發的。如果換了醫院行醫,必須重新換執業證。
3、醫生要行醫必須先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取得醫師資格證。再攜帶醫師資格證到個人工作醫院所在地的衛生局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兩個證都拿到,才有資格行醫。用醫師資格證去注冊醫師執業證,只有有了執業證才能執業
拓展資料
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的發放的時間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在醫學教育網(網頁鏈接)查詢。
B. 學醫的需要考哪些證!
醫學還分臨床醫學(西醫)、護理、預防、中醫、葯學等等。
一、臨床醫學執業醫師資格證又稱「醫師執業證書」,是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獲取。
拓展資料:
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如下:
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以下簡稱《醫師法》)、《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衛生部令第4號)和《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暫行辦法》(衛生部令第6號)的有關規定。
二、報考人員應按本人試用期所從事的專業報考相應類別的醫師資格。中醫類別專業的畢業生不得報考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資格。
三、具有臨床醫學專業學歷,試用期在醫療機構檢驗科工作的,可以參加臨床類別醫師資格考試。
四、具有醫學營養學專業學歷的,可以根據試用期的工作崗位報考臨床或公共衛生類別的醫師資格考試。
五、已獲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並取得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學歷或者脫產兩年以上系統學習中醫葯專業知識或者參加過省級中醫(葯)行政部門批准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並系統學習了中醫葯基礎和中醫臨床主要課程的,可以申請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C. 當個醫生要考些什麼證書
醫生要考抄助理執業醫師證、職業醫師證。
D. 做醫生要考多少證
只需考取《執業醫師證》。
執業醫師證為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綠色封面的證書)。
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證考試獲取。該證書也是判定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重要標准,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證的所謂「醫師」屬於「非法行醫」行為。
(4)醫生考試證書擴展閱讀:
執業醫師證考取要求規定:
1、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准。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2、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3、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E. 醫師資格證和醫生資格證書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醫師資格證書》?
《醫師資格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紅色封面的證書)。
關於《醫師執業證書》
《醫師執業證書》,是由當地衛生局頒發的,表示允許在某個醫院行醫,並規定了行醫范圍,這是一個行政方面的認可。如果在執業過程中犯了什麼問題,可以吊銷執業證。如果換了醫院行醫,必須重新換執業證(綠色封皮證書)。
醫生要行醫必須先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取得醫師資格證。再攜帶醫師資格證到個人工作醫院所在地的衛生局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兩個證都拿到,才有資格行醫。
關於醫師資格考試
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獲取。該證書也是判定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重要標准,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所謂「醫師」屬於「非法行醫」行為。
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醫師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助理醫師資格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並推薦,可以參加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的內容和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醫師資格考試報名:
1、 衛生職業高中畢業生;
2、 基礎醫學類、法醫學類、護理學類、輔助醫療類、醫學技術類等相關醫學類和葯學類、醫學管理類畢業生;
3、 醫學專業畢業,但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方向或畢業證書註明為非醫學方向的;
4、 醫學專業畢業,但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方向或學位證書證明學位是非醫學的;
5、 非現役軍人持軍隊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考或在軍隊報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6、 現役軍人持地方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告的;
7、 持《專業證書》或《學業證書》報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8、 199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
F. 想當醫生需要什麼證書
醫師資格證
考執業醫師學歷審核
學歷的有效證明是指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基礎醫學類、法醫學類、護理(學)類、醫學技術類、葯學類、中葯學類等醫學相關專業,其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一)研究生學歷
1.臨床醫學(含中醫、中西醫結合)、口腔醫學、公共衛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符合條件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進行臨床實踐或公共衛生實踐,至當次醫學綜合筆試時累計實踐時間滿1年的,以符合條件的本科學歷和專業,於在學期間報考相應類別醫師資格。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預防醫學長學制學生在學期間已完成1年臨床或公共衛生畢業實習和1年以上臨床或公共衛生實踐的,以本科學歷報考相應類別醫師資格。
2.臨床醫學(含中醫、中西醫結合)、口腔醫學、公共衛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作為報考相應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在研究生畢業當年以研究生學歷報考者,須在當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畢業證書,並提供學位證書等材料,證明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方可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3. 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民族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的學術學位(原「科學學位」)研究生,具有相當於大學本科1年的臨床或公共衛生畢業實習和1年以上的臨床或公共衛生實踐的,該研究生學歷和學科作為報考相應類別醫師資格的依據。在研究生畢業當年報考者,須在當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畢業證書,方可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2015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學歷不作為報考各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4.臨床醫學(護理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學歷,或臨床醫學(護理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不作為報考各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二)本科學歷
1.五年及以上學制臨床醫學、麻醉學、精神醫學、醫學影像學、放射醫學、眼視光醫學(「眼視光學」僅限溫州醫科大學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醫學檢驗(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婦幼保健醫學(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
2.五年制的口腔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報考口腔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
3.五年制預防醫學、婦幼保健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報考公共衛生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
4.五年及以上學制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維醫學、傣醫學、壯醫學、哈薩克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報考中醫類別相應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
5. 2009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符合本款規定的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應以學歷專業報考;2010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除外。
6.專升本醫學本科畢業生,2015年9月1日以後升入本科的,其專業必須與專科專業相同或相近,其本科學歷方可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三)高職(專科)學歷
1. 2005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經教育部同意設置的臨床醫學類專業(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蒙醫學、藏醫學、維醫學等)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經省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批准設置的醫學類專業(參照同期本科專業名稱)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經省級以上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同意舉辦的初中起點5年制醫學專業201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取得資格後限定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後,方可申請將執業地點變更至縣級醫療機構。2014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初中起點5年制醫學專業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不能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3. 2008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中西醫結合專業(含教育部、原衛生部批准試辦的初中起點5年制專科層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生(含初中起點5年制專科層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其專科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4. 2009年12月31日前入學的,符合本款規定的醫學專業專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應以學歷專業報考;2010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醫學專業專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除外。
(四)中職(中專)學歷
1. 2010年9月1日以後入學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同意設置並報教育部備案的農村醫學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農村醫學專業畢業生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後,限定到村衛生室執業,確有需要的可到鄉鎮衛生院執業。
2. 2000年9月25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衛生保健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衛生保健專業畢業生取得資格後,限定到村衛生室執業,確有需要的可到鄉鎮衛生院執業。
2011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除農村醫學專業外,其他專業的中職(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3. 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社區醫學、預防醫學、婦幼衛生、醫學影像診斷、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相應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1年9月1日以後入學的上述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4. 2006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7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5. 2006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中醫、民族醫類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中醫類別相應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7年1月1日以後入學經教育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備案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中醫、民族醫類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中醫類別相應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2011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中等中醫類專業畢業生,取得資格後限定到基層醫療機構執業。
6.衛生職業高中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7. 199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五)成人教育學歷
1. 2002年10月31日以前入學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醫學類專業畢業生,該學歷作為報考相應類別的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2年1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上述畢業生,如其入學前已通過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且所學專業與取得醫師資格類別一致的,可以以成人教育學歷報考執業醫師資格。除上述情形外,2002年11月1日以後入學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高等教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學的成人中專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中專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1年9月1日以後入學的成人中專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G. 一位醫師必須要考的證書有哪些
醫師必須要考的證書,說起來很簡單,共分為:醫師資格和衛生資格。
醫師資格分為兩級四類。
兩級是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醫師,四類是臨床、口腔、公共衛生和中醫(包括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屬於執業助理醫師的一種。
衛生資格是職稱考試,有醫葯護技四大類。
醫師的職稱晉升軌跡是:醫士(初級)→住院醫師(初級)→主治醫師(中級)→副主任醫師(副高)→主任醫師(高級)。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可聘為醫士,執業醫師可聘為醫師,執業助理醫師沒有處方權,要在醫師指導下執業。
醫師資格和衛生資格考試,一個是醫師行業准入考試,一個是醫師職稱晉升考試,和醫師的職業發展密切相關,這兩大類的系列證書非考不可。
H. 主治醫師考試通過後在哪裡領證書
主治醫師考試通過後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機構進行領取。
需要攜帶以下資料:
1、《申領資格證書花名冊》一式一份並報電子文檔(縣市區人社局、市醫院、衛校提交)。
2、《國家資格證書審批表》或《某省內有效資格證書審批表》一式三份。
3、近期2寸證件照4張(背面註明單位、姓名)。
4、考試成績通知單。
5、畢業證書。
6、報考條件要求的其它證書。
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即為取得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所有4個科目在2年內全部合格者可申請該級專業技術資格。
主治醫師考試時間為每年的5-6月。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是醫院的職稱之名,醫生職稱的一種,比住院醫師高一級,比副主任醫師低一級,屬於中級職稱。不同於主治醫生或「主治大夫」。報名方式:先進行網上報名,再進行現場確認。
網上報名流程:
1、考生在中國衛生人才網上查看報名聲明,閱讀並同意後點擊進入報名流程。
2、查看報名流程:了解報名順序及注意事項後點擊開始報名,進入報名頁面。
3、進入網報系統,注冊並填寫網上報名申報表。考生可以在報名後,憑借「個人證件編號」及個人密碼,登錄網站查詢、修改個人報名信息。填報個人報名信息。考生確認、保存報名信息後,系統提示「報名成功」。
4、考生確認填報信息無誤後,可以列印《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申請表》。
I. 醫生要考些什麼證書
醫生要考助理執業醫師證、職業醫師證。
J. 當醫生都需要考什麼證書
第一、如果你是大專的學生,可以畢業後考醫學的本科。這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如果你是本科的,可以考醫學的碩士研究生或直接申請報考非醫攻讀醫學博士研究生。難度較大,但成就比較高,也容易找工作。
第二、如果你的成績不錯,而且精力充沛,可以申請加修醫學的學位(即雙學位)。這種選擇比較好,兩個專業有部分時間是重疊的,課程緊而且辛苦,但節省時間也比其他人的起點高一點。可以在畢業工作後參加成人高考讀醫學的夜大本科課程,利用業余的時間來進修。
第三、對於在醫院工作的人比較合適。 當你醫學專業畢業後,還要考一個執業醫師證才能算正式醫生。當然你是制葯工程的學生還可以考執業葯師,兩個證都拿到了,自己開診所都沒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