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DNA成果凍

DNA成果凍

發布時間:2021-05-21 16:44:40

A. dna合成的原料到底是什麼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五碳糖),一分子鹼基合成一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然後很多個脫氧核糖核苷酸合成DNA。

B. 我提取DNA總是在異丙醇沉澱時候沉澱出果凍狀的大塊是怎麼回事,我用的是CTAB提取法。

一般氯仿異戊醇都是室溫就可以了,你提取的什麼組織呢?

C. DNA合成的問題

dNTP和dNMP的區別在與dNTP比dNMP多一個磷酸基團,在這個磷酸基團里存在知高能磷酸鍵,當其發上水解後放出能量,同時dNTP水解成dNMP和磷道酸集團。這樣dNMP用於合成DNA,同時又能提供合成DNA所需的能量。

D. dna合成過程示意圖

(1)轉錄的模板是[②]DNA中的一條鏈,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該鏈的相應段鹼基順序是AGAAAG.
(2)翻譯進行的場所是[①]核糖體,模板是③mRNA.
(3)翻譯過程所需的基本條件除了圖示中顯示出來的模板、原料、④tRNA外,還需要酶和能量.
故答案為:
(1)AGAAAG
(2)[①]核糖體 ③mRNA
(3)tRNA 酶 能量

E. DNA的組成成分

核苷酸是由鹼基、核糖和磷酸構成的。

其中鹼基有4種(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兩種(核糖、脫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脫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結構復雜的有機化合物,作為染色體的一個成分而存在於細胞核內,功能為儲藏遺傳信息。

1953 年美國的沃森(James Dewey Watson)、英國的克里克與威爾金斯描述了 DNA 的結構:由一對多核苷酸鏈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軸盤繞構成。糖 -磷酸鏈在螺旋形結構的外面,鹼基朝向裡面。兩條多核苷酸鏈通過鹼基間的氫鍵相連,形成相當穩定的組合。

(5)DNA成果凍擴展閱讀:

DNA分子結構:

DNA是由許多脫氧核苷酸按一定鹼基順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鍵相連構成的長鏈。大多數DNA含有兩條這樣的長鏈,也有的DNA為單鏈,如大腸桿菌噬菌體φX174、G4、M13等。DNA有環形DNA和鏈狀DNA之分。

在某些類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內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麥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別豐富。在某些噬菌體中,5-羥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

40年代後期,查伽夫(E.Chargaff)發現不同物種DNA的鹼基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數等於其胸腺嘧啶數(A=T),鳥嘌呤數等於胞嘧啶數(G=C),因而嘌呤數之和等於嘧啶數之和,一般用幾個層次描繪DNA的結構。

基因有兩個特點:

一是能忠實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

二是在繁衍後代上,基因能夠「突變」和變異,當受精卵或母體受到環境或遺傳的影響,後代的基因組會發生有害缺陷或突變。

絕大多數產生疾病,在特定的環境下有的會發生遺傳,也稱遺傳病。在正常的條件下,生命會在遺傳的基礎上發生變異,這些變異是正常的變異。

F. 轉基因的果凍是怎樣做的

不是什麼都能轉基因。轉基因只是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可以。果凍只能是裡面的果肉是轉基因果樹長出來的吧!

G. DNA人工合成原理

基因是由具有特定的核苷酸順序的核酸組成的功能單位,它攜有特定的遺傳信息,在染色體上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基因的基本單位為核苷酸,每個核苷酸包含三種成分:鹼基、戊糖和磷酸。DNA的單體單位為脫氧核苷酸,其中戊糖是D-2-脫氧核糖。四種鹼基分別為腺嘌呤(A) 、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在核苷酸中兩類雜環化合物嘧啶和嘧呤具有很明顯的芳香族特性。嘌呤本身可以認為是嘧啶的1種衍生物,它是1個嘧啶環和咪唑環耦合在一起組成的。在大多數細胞中,鹼基只有少數呈游離或不結合形式存在,而且它們通常是酶水解核苷酸的產物。游離嘧啶和嘌呤鹼基在水中是相對難溶解的,是弱鹼性化合物,隨pH不同能以兩種或多種互變異構的形式存在。嘧呤鹼基的第九氮原子或嘧啶鹼基的第一氮原子與戊糖的第一碳原子形成β-N糖苷酸通稱核苷。核苷按所含糖的不同分為:D-核糖核苷類和2-脫氧-D-核糖核苷類。在大多數細胞中只有微量的游離核苷存在。核苷比相應的鹼基易溶於水,在不同pH條件下存在與鹼基類似的互變異構,N-糖苷鍵對酸不穩定。核苷的磷酸酯稱核苷酸。核糖有3個游離羥基,所以核糖核苷酸有 2′、3′和5′核苷酸。脫氧核糖只有2個羥基可以酯化,故脫氧核糖核苷酸只有3′和5′核苷酸。核酸分子是由核苷酸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而成。
DNA的化學合成研究始於50年代。1952年闡明核酸大分子是由許多核苷酸通過3′-5′磷酸二酯鏈鍵連接起來的這個基本結構以後,化學家們便立即開始嘗試核酸的人工合成。英國劍橋大學Todd實驗室於1958年首先合成了具有3′→5′磷酸二酯鍵結構的TpT和pTpT,此後,Khorana等人對基因的人工合成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不僅創建了基因合成的磷酸二酯法,而且發展了一系列有關核苷酸的糖上羥基、鹼基的氨基和磷酸基的保護基及縮合劑和合成產物的分離、純化方法。到目前為此,使用的DNA合成方法有磷酸三酯法、亞磷酸酯法及亞磷酸醯胺法。此後又發展了固相化技 術,實現了DNA合成的自動化。
由於合成技術的迅速發展,具有特定順序的核酸合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72年Khorana 等人合成了相當於酵母內丙氨酸tRNA結構基因的DNA雙鏈,1979年完成了包括啟動和調節順序在內的共有207個鹼基對的大腸桿菌酪氨酸校正tRNA 基因。一系列蛋白和多基因,如胰島素、生長激素、α-和β-干擾素、胸腺素和腦啡肽等相繼合成並得到表達。我國科學工作者於1981年完成了酵母丙氨酸 tRNA的全合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RNA分子。DNA的人工合成正在分子生物學和醫學等許多領域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DNA合成的含義是將核苷酸單體按3′、5′磷酸二酯鍵連接,使其具有天然的DNA分子的全部生物學活性和特定的排列順序。由於核苷酸是一個多官能團的化合物,在連接反應中除了特定的基團會發生反應外,其它如核糖和磷酸羥基、鹼基上的氨基等基團也會參加反應產生錯接等,從而真正需要的產物的產率降低並且影響產物的分離純化。因此,在DNA的化學合成中總是將暫時不需要的基團保護起來,並且在下一輪縮合反應之前將這些保護基有選擇地除去,這樣不斷迅速形成專一的3′→5′磷酸二酯鍵的特定核酸苷排列。
固相亞磷酸醯胺法是目前絕大部分DNA自動合成儀所使用的方法,合成的原理及步驟:首先將欲合成的寡核苷酸鏈3′末端核苷(N1) 以其3′OH通過1個長的烷基臂與固相載體(不溶性的高分子物質,常用的有硅膠S、交聯的聚苯乙烯、特殊孔徑的多孔玻璃珠等)耦聯、N1的5′OH以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r)保護。然後從N1開始逐步地接長寡核苷酸酸鏈。1個合成循環包括4步。第一步為去保護(deprotection)以苯磺酸(或三氯醋酸)處理帶有保護基的核苷,去除5′末端的DMTr,暴露出5′OH,經洗滌後進行下步反應。第二步為耦聯反應(coupling) ;加入經四唑作用(激活)的核苷N2,使之與核苷N1上的5′OH起耦聯反應,乙腈洗滌。第三步為加帽反應(capping);加入醋酐及二甲基氨基吡啶,使未參加反應的寡核苷酸鏈(2%以下)乙醯下,乙醯化的鏈不參加下一步反應,如此有利於純化所需全長的DNA片段。第四步為氧化反應 (oxidation);加入經四唑作用(激活)的核苷N2,使之與核苷N1上的5′OH起耦聯反應,乙腈洗滌。第三步為加帽反應(capping);加入醋酐及二甲基氨基吡啶,使未參加反應的寡核苷酸鏈(2%以下)乙醯化,乙醯化的鏈不參加下一步反應,如此有利於純化所需全長的DNA片段。第四步為氧化反應(oxidation),加入碘,使三價的亞磷酸轉變為更穩定的五價磷酸。上述循環完成之後進行第二個合成循環。每經歷一輪循環,接長1個核苷酸。接長的鏈始終被固定在不溶的固相載體上,過量的未反應物或分解物則通過過濾或洗滌除去。當整個鏈達到預定的長度後,從固相載體上切下,脫去保護基(氨解),並經過分離純化得到所需要析最後產物。

H. DNA合成是什麼

DNA(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又稱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同時也是組成基因的材料。有時被稱為「遺傳微粒」,因為在繁殖過程中,父代把它們自己DNA的一部分復制傳遞到子代中,從而完成性狀的傳播。原核細胞的擬核是一個長DNA分子。真核細胞核中有不止一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也只含一個DNA分子。不過它們一般都比原核細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貯存決定物種性狀的幾乎所有蛋白質和RNA分子的全部遺傳信息;編碼和設計生物有機體在一定的時空中有序地轉錄基因和表達蛋白完成定向發育的所有程序;初步確定了生物獨有的性狀和個性以及和環境相互作用時所有的應激反應.除染色體DNA外,有極少量結構不同的DNA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NA病毒的遺傳物質也是DNA,極少數為RNA. a. DNA是由脫氧核苷酸的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體。 b. DNA的單體稱為脫氧核苷酸,每一種脫氧核苷酸由三個部分所組成: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都是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的。 c. DNA的含氮鹼基又可分為四類:鳥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腺嘌呤(Adenine)、胞嘧啶(Cytosine) d. DNA的四種含氮鹼基組成具有物種特異性。即四種含氮鹼基的比例在同物種不同個體間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種間則有差異。 e. DNA的四種含氮鹼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規律性,每一種生物體DNA中 A(腺嘌呤脫氧核苷酸)=T(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C(胞嘧啶脫氧核苷酸)=G(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A與T之間以兩個氫鍵相連,C與G之間以三個氫鍵相連。DNA是由四種更小的東西組成,這四種東西的總名字叫核苷酸,就像四個兄弟一樣,它們都姓核苷酸,但名字卻有所不同,分別是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這四種名字很難記,不過只要記住DNA是由四種核苷酸只是隨便聚在一起的、而且它們相互的連接沒有什麼規律,但後來核苷酸其實不一樣,而且它們相互組合的方式也千變萬化,大有奧秘。現在,人們已基本上了解了遺傳是如何發生的。20世紀的生物學研究發現: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組成。已知在細胞核中有一種物質叫染色體,它主要由一些叫做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物質組成。 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於所有的細胞中,這種物質叫核酸。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每個核苷酸又由磷酸、核糖和鹼基構成。鹼基有五種,分別為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每個核苷酸只含有這五種鹼基中的一種。 單個的核苷酸連成一條鏈,兩條核苷酸鏈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然後再扭成「麻花」樣,就構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每三個鹼基可以組成一個遺傳的「密碼」,而一個DNA上的鹼基多達幾百萬,所以每個DNA就是一個大大的遺傳密碼本,裡面所藏的遺傳信息多得數不清,這種DNA分子就存在於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它們會隨著細胞分裂傳遞遺傳密碼。 人的遺傳性狀由密碼來傳遞。人大概有2.5萬個基因,而每個基因是由密碼來決定的。人的基因中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決定人與人的區別,即人的多樣性。人的DNA共有30億個遺傳密碼,排列組成約2.5萬個基因。DNA是由許多脫氧核苷酸殘基按一定順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鍵相連構成的長鏈。大多數DNA含有兩條這樣的長鏈,也有的DNA為單鏈,如大腸桿菌噬菌體φX174、G4、M13等。有的DNA為環形,有的DNA為線形。主要含有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4種鹼基。在某些類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內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麥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別豐富,可達6摩爾%。在某些噬菌體中,5-羥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後期,查加夫(E.Chargaff)發現不同物種DNA的鹼基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數等於其胸腺嘧啶數(A=T),鳥嘌呤數等於胞嘧啶數(G=C),因而嘌呤數之和等於嘧啶數之和。一般用幾個層次描繪DNA的結構。 一級結構 DNA的一級結構即是其鹼基序列。基因就是DNA的一個片段,基因的遺傳信息貯存在其鹼基序列中。1975年美國的吉爾伯特(W.Gilbert)和英國的桑格(F.Sanger)分別創立了DNA一級結構的快速測定方法,他們為此共獲198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I. dna合成的原料

DNA合成原料dNTP中的d代表脫氧的意思,所以DNA是由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組成的.
DNA在體內合成的引物是一段RNA,因此引物的原料是NTP,如果是人工合成,會加一段DNA單鏈引物,這個引物的原料則是dNTP.
LZ如果你不特指的話,應該是指在體內,所以原料是NTP(即ATP、GTP、UTP、CTP).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DNA成果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