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鐵站的修建選擇有何要求
盾構每前進一米,都是建設者日夜奮斗的成果。盾構機一邊挖土掘進一邊安裝混凝土管片。一環管片需要幾十個人花費幾個小時才能拼裝完成,當我們乘坐地鐵飛馳而過的時候,通過一環管片就是一瞬間的事,但這一環管片的背後,是地鐵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付出。
2. 地鐵工作包括有什麼職務
地鐵工作包括值班員、站務員等職務。
1、值班員:
(1)行車值班員:負責本班組車站綜合控制室,負責車站行車工作,監視列車到、發情況及乘客上
下車、候車動態,監控設備運作狀況。
(2)客運值班員:主管車站客運、票務管理,組織站務員從事客運服務工作;負責車票、錢款(含
備用金)的配發、回收及保管工作;車站營收統計工作,各種票務收益單據的申領、填寫及保管。
2、站務員:
(1)客服中心服務員:負責客服中心工作,按規定處理與乘客相關的票務事宜;負責客服中心的售
票、充值、補票、咨詢等相關事項;完成相應票務報表的填寫。
(2)站廳巡視員:負責站廳乘客服務,設備的巡視、緊急情況下事件的處理等。
(2)成果地鐵站擴展閱讀:
地鐵的優點:
1、節省土地:由於一般大都市的市區地皮價值高昂,將鐵路建於地底,可以節省地面空間,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2、減少噪音:鐵路建於地底,可以減少地面的噪音。
3、減少干擾:由於地鐵的行駛路線不與其他運輸系統(如地面道路)重疊、交叉,因此行車受到的 交通干擾較少,可節省大量通勤時間。
4、節約能源:在全球暖化問題下,地鐵是最佳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由於地鐵行車速度穩定,大量節省通勤時間,使民眾樂於搭乘,也取代了許多開車所消耗的能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鐵
3. 杭州地鐵路線
2003年11月,由美國施韋拔公司完成的杭州地鐵線網規劃中期成果通過專家審,並力爭在年底前上報國務院。 2003年12月26日,杭州地鐵一號線試驗段開工。 2005年6月,杭州市申報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得批准。 2005年8月27日,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面向全國招標 。 2005年11月11日,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通過國土資源部預審。 2006年9月8日,杭州地鐵秋濤站東西貫通 。 2007年2月, 地鐵一號線秋濤路站試驗段已完工。 2007年3月28日,杭州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2008年3月12日,杭州地鐵龍翔橋站開始動工。 2008年5月15日,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餘杭段全面開工。 2008年7月21日,杭州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審查通過設24個站點。 2008年11月15日,杭州蕭山區蕭山風情大道地鐵一號線出口附近發生大面積地面塌陷。 2009年1月28日,杭州地鐵工地發生土體縱向滑移事故。 2009年5月25日,杭州地鐵1號線已有8個車站完成主體結構。 2009月8月27日,由中鐵一局城軌分公司承建的杭州地鐵1號線16、17號盾構九堡東站至下沙西站右線盾構區間精確安全貫通。
2號線(東南端已開建)
杭州地鐵2號線,西起良渚瓶窯片區,過繞城公路,經勾庄西面轉向東南沿古墩路、文二路、過環城西路後轉向東,沿鳳起路過貼沙河後轉向慶春東路一直向東、經新行政區中心後過錢塘江,沿蕭山的市心路南北貫穿蕭山城區,至蜀山車輛段,預留遠期延伸到臨浦組團的條件。線路全長約49km,共設車站36座。
4. 地鐵車站施工組織畢業設計成果報告書怎麼寫
OK,沒問題。
5. 贊美地鐵的句子有哪些
1、地鐵可以載著我們去想去的地方,不論多麼遙遠,很快就會到達。
2、上海地鐵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不停地奔波,就像我們拿著手裡的筆在萬卷書中,不停...
6. 上海地鐵介紹
上海軌道交通一號線,又稱上海地鐵一號線,是上海第一條地鐵,亦為上海軌道交通最為繁忙、重要的大動脈。南段(錦江樂園——徐家匯)於1993年5月28日開始試運營,使上海繼北京、天津之後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地鐵的城市。一期工程(錦江樂園——上海火車站)於1995年4月10日全線通車試運營,7月正式投入運營。後又陸續實施了南延伸段(莘庄——錦江樂園)、北延伸段(上海火車站——共富新村)工程。目前一號線南起閔行區莘庄站,北至寶山區富錦路站,全長近40公里,共設28個車站及2個車輛段(梅隴停車場,富錦路停車場)。
運營現狀
上海軌道交通一號線現為大小交路運行,大交路為莘庄—富錦路,小交路為莘庄—上海火車站。一般採用一夾一的運營方式,即每2班次中,有1班次終點站為富錦路,另一班在上海火車站折返。
全程運行時間約70分鍾。
首末班車時刻:
首班車:上海南站始發,終點上海火車站:4:55;上海南站始發,終點富錦路:5:18;莘庄始發,終點富錦路:5:30;上海火車站始發,終點莘庄:5:30;富錦路始發,終點莘庄:5:40。
末班車:莘庄始發,終點富錦路:22:32;富錦路始發,終點莘庄:22:30。
運行間隔:
周一~周五
早高峰(7:00~9:30)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約3分(北延伸12座車站:約6分);往富錦路:約6分
晚高峰(16:10~20:00)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約4分(北延伸12座車站:約6.7分);往富錦路:約6.7分
一般時段(9:30~16:10)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約5分(北延伸12座車站:約6.7分);往富錦路:約6.7分
其他時段(首班車~7:00、20:00~末班車)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6~7分(北延伸12座車站:約6.7分);往富錦路:約6.7~9分
周六、周日
一般時段 8:30 ~19:30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約3.5分(北延伸12座車站:約6.7~9分);往富錦路:約6.7~9分
其他時段 往莘庄/上海火車站:6~7分(北延伸12座車站:7.7~14分);往富錦路:7.7~14分
相關介紹
一號線一期(錦江樂園—上海火車站)
1995年4月10日,上海首條地下快速有軌幹道——地鐵一號線建成試運營,7月正式投入運營。地鐵1號線全長16.1公里,設錦江樂園、新龍華、漕寶路、上海體育館、徐家匯、衡山路、常熟路、陝西南路、黃陂南路、人民廣場、新閘路、漢中路和上海火車站13座車站,錦江樂園站、新龍華站為地面站,余為地下站。此外,設地面車輛段1處,地下主變電站2座,牽引變電站7座,控制中心1座。區間隧道單線長18.5公里。征借地69.8公頃,建動遷房屋53萬平方米,動遷居民5800戶,單位304家。工程總概算人民幣53.9億元。
上海地鐵一號線建設是上海首次成功運用國際融資方式進行建設的重大市政項目。利用外國政府提供優惠貸款4.6億馬克,政府貸款4450萬美元。科技為地鐵一號線建成試運營發揮了作用,首次採用了「逆築法」工藝,圓型隧道施工採用土壓平衡式盾構推進。全線應用了工廠自動焊接長軌與洞內移動式氣壓焊接技術,使無縫鋼軌長度達6.3公里。全線實施科技項目54項,通過市、國家鑒定27項,14項獲市和建設部科技進步獎。「逆築法」等17項科技成果為國家節約5000餘萬元投資。該線建設質量一流,有6座車站獲上海市「白玉蘭獎」;人民廣場站獲上海市優質樣板工程獎;人民廣場至新閘路區間隧道獲「上海市市政金獎」;全線獲國家建設部「市政工程金杯獎」,並獲「上海市十大景觀」榮譽稱號。地鐵1號線開通後,與40多條主要道路相交,溝通了70餘條公交線。
一號線南延伸段(錦江樂園—莘庄)
地鐵一號線南延伸段工程於1994年12月10日開工,由區政府和上海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共同建設,總投資6.2億元,閔行區承擔1.6億元。延伸段全部在閔行區境內,位於滬閔路以南、滬杭鐵路以北兩路中間地帶,沿線設虹梅路、蓮花路、外環路、莘庄4個車站。全長5.25公里,為全封閉地面線。
1996年12月28日,一號線南延伸段建成並試通車。1997年元旦,實現虹梅路站至莘庄站和火車站站至虹梅路站的分段通車運營。1997年7月1日實現全線聯通運營。
一號線北延伸一期(上海火車站—共富新村)
2004年12月28日通車。長12.4公里,共設9站:
(上海火車站)—中山北路—延長路—上海馬戲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蘭路—共富新村
一號線北延伸二期(共富新村—富錦路)
長約4公里,共設3站:
(共富新村)—寶安公路—友誼西路—富錦路
設有富錦路停車場。
已經於2007年底通車。
遠景規劃
遠景規劃往南延伸至金山區,往北延伸至崇明島。
7. 形容地鐵的句子 有哪些
1、結了婚後來就有了兒子,人多了,寂寞也就多了。有時喧鬧中想找個地方安靜安靜,卻很難。時常會回想起早上六點鍾的一號線地鐵上的時光,很清新,很美!那或許是一生中屈指可數的永遠不落塵埃的記憶,很清楚,彷彿昨天。
2、寒遐和小唯順著強勢的人流向著地鐵站走去,整個街道,人頭擁擁,行色匆匆,誰也沒有留意誰。
3、走進地鐵時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標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束縛和禁閉。這種看似十分愜意和自由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生存空間的逼視、逃亡和解構。為了破解城市人口膨脹和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在選擇一個解救自我的出口時,往往會在不自覺中又為自己堵死了一扇吸納自然風光美景氣息的窗口。因為,人為的東西再美,也是一種毫無生命力的觀賞物而已。
4、十米處,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寒遐和小唯欣然地走進地鐵通道,然後拾級而下,順著燈火通明的通道一直走到售卡器,看著數不清的候車人,和一列列走走停停呼嘯而過的列車,對於第二次乘坐地鐵的寒遐來說,有一種無法適從的感覺。短短數秒鍾,眼前的行人已被替換三次,此時的候車人非彼時的候車人。
5、倘若安靜坐在地鐵里,我喜歡四處張望尋找那種隱秘的快樂。我會思考那個妝容精緻、神情淡漠的女子,會有怎樣的故事;會想像青澀的學生情侶,能夠一起相愛多久;會羨慕那對白發的老人之間,恆久的愛;會探究簡單的行囊里,是否帶著遙遠的草香,是否帶著美麗的夢想。。。。。。
6、列車經過一個站台又一個站台,旅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川流不息的地鐵,誰會為誰停留?只會是眼前這對纏綿的情侶,絕對不會是隻身影單的寒遐,或是小唯。因為從他們的腳步,可以看到一種叫漂泊的方向感。
7、迪拜的地鐵是無人駕駛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迪拜地鐵規劃准備建紅、綠、橙、藍四條地鐵線。目前已峻工投入營運的是紅線和綠線兩條線路。
8、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我懷著摸摸東方明珠的激動心態。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上海。
9、人在車廂內,只是看見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鍾表的提示和地名的改變。猶如孫行者上天入地,神話傳說在科技力量的威力下終於成為一種可能的現實和真實的圖景。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神奇魔力再現。在地下穿行,不是地獄般的痛苦與摸索,而是感受和心靈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新的體驗與釋放。旅客人流的上上下下,預示著城市人氣脈動春潮般的涌動和隱退。車廂外倏忽而過的燈光,似乎在告訴旅客只是一次時間的旅行;來到江漢路站,憑經驗才知道地鐵已經在人們的不自覺中瞬間穿過了浩浩長江天塹。
10、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途經國貿,羨慕繁華;途經天安門,幻想權力;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經過公主墳,遙想華麗家族;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寶山快到了!頓時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11、當再次的坐在地鐵里的時候,原有的興奮與愜意,卻在一點一點的退去。我看到了真實的地鐵之景————人們臉上那麻木的表情!只有那廣播里報地名的聲音,還有一絲的溫度。很是懷疑自己,幾年之前對地鐵的概念是怎麼定出來的?是那時的不成熟?還是如今變得現實?
12、一九九九年的那個夏天,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上地鐵。寬敞明亮、環境潔凈、人流如潮的站廳站台,設施設備的現代化,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地鐵的雄偉,感受到大都市的氣派。踏上列車,緩緩起動慢慢地聽到列車在隧道飛馳的呼嘯風聲,如離弦的箭迸發向前直沖。心裡情不自禁的感嘆科學技術的偉大,感嘆人類精粹的知識……
13、江城這條地鐵2號線全長近40公里,五年多的建造,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以及高科技的神威,科技人員和工程施工者的辛苦,才使得一種夢想成為現實。而規劃中的6條地鐵線,也將在每年完成一條地鐵通車的期盼中進入市民的視野。其實,人們在市區出行,是乘公交車、輕軌車、計程車、私家車、摩的、輪渡,還是搭乘地鐵?這個選擇,似乎沒有一個標准或唯一答案的,完全憑借個人的喜好、出行的方便和經濟時間成本的考慮。抵達同一個地點,其實,有人做了個體驗,公交車是費用最經濟的,地鐵是時間最節省的,其它的交通工具則是在這兩者之下。
14、地下火車,黑色的閃電,在幽冥之地奔突。每個人的面容,每個人的聲音,都是恍惚的,和我隔著一個世界。風和激流,在四周涌動。窗外沒有風景,只有黑暗,或者光明——那是到了另一個站台。站台上是亮晃晃的燈光,宛如白晝,但也只是宛如白晝。在北京的地底下穿行,和上面的宮殿、城池相隔著。那樣多的行人,從我眼前匆促閃過,我能記住的,只會是你,具體而個別的你,一個或者兩個。
15、隨著站台的一聲電鈴奏響,一列子彈頭形狀的乳白色地鐵徐徐而來。自動門打開旅客下站後,我們依次進入,一下子就好像被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所包裹。女播音員的溫柔的聲音伴遊客一路前行。據說有六節車廂組成一趟地鐵,站內設施如公交車一樣,凈空約兩米,寬約兩米,兩邊安放有冬暖夏涼的座椅(在座椅上的確感受到一股電流緩緩導入身體)。
16、地鐵空調自動調劑著車廂內的溫度。中間走道有縱橫交叉的不銹鋼把扶,進出口門左右自動對開。站口上方設置有地鐵沿線路線圖,並且以移動光點提示上站或到站的所在位置。還有武漢地鐵的電視屏幕,隨時播放著沿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光。
17、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8. 杭州地鐵1號線的建設歷史
1986年-1995年初次受挫據2003年11月5日《外灘畫報》報道,杭州地鐵規劃自1986年3月就開始籌劃,最初是為解決西湖周圍的客流高峰問題而設計成的環湖輕軌。 1993年2月,確定杭州市軌道交通網是由東西線和南北線組成的「十」字線網布局。 1993年下半年,杭州市總體規劃修訂,首次提出部分線路(約6公里)走地下,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地鐵」概念。 1995年,國務院發出《暫停審批快速軌道交通項目的通知》,杭州地鐵項目停滯。 1998年-2003年暫緩審議1998至2001年,杭州地鐵再度兩易其稿,「十」字線網布局發展成為「C字型布局」,並完成了市區21公里的一期工程規劃。 2001年3月,情況發生變化,餘杭和蕭山兩市劃歸杭州市,杭州范圍再次擴大。為了配合新的城市形態和發展,2001年10月,杭州地鐵規劃再度該方案由總長約177公里的5條線路組成,在杭州地下構築一張互相連接、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2001年11月,一期工程線路長度延長到21.1公里,其中地下線9公里,高架線11.9公里。 2002年3月,由北京市城建設計研究院編寫完成的《杭州市地鐵一號線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將線路全長調整為51公里。2003年1月,國務院對於地鐵立項嚴格審批的會議召開後,「暫緩審議的決定通過媒體轉述成了「凍結」。但毋庸置疑,杭州地鐵再次遇到了它的冬天。200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涉及建設城市地鐵的幾道坎: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杭州無一不符。 2003年11月,由美國施韋拔公司完成的杭州地鐵線網規劃中期成果通過專家審,並力爭在年底前上報國務院。 2003年12月26日,杭州地鐵1號線試驗段開工。 2005年6月,杭州市申報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得批准。 2005年8月27日,一期工程面向全國招標。 2005年11月11日,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通過國土資源部預審。 2006年9月8日,秋濤路站東西貫通。 2007年2月,秋濤路站試驗段已完工。 2007年3月28日,杭州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2008年3月12日,龍翔橋站開始動工。 2008年5月15日,一期工程餘杭段全面開工。 2008年11月15日,湘湖站附近發生大面積地面塌陷。 2009年1月28日,工地發生土體縱向滑移事故。 2009年5月25日,8個車站完成主體結構。 2009年8月27日,由中鐵一局城軌分公司承建的杭州地鐵1號線16、17號盾構九堡東站至下沙西站右線盾構區間精確安全貫通。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 2015年11月24日,杭州地鐵1號線下沙延伸段正式開通運營。
9. 成都地鐵的地鐵特色
成都地鐵相比重慶,基本上在地下,這就是特色。
而且還能手機刷卡支付,很多城市都辦不到。這也是特色。
其他的,暫時想不到了。
我是物流幫手,希望能幫到你。
10. 西北地鐵站通過裸眼3D效果展示三航領域國之重器,這波操作有何意義
最近,西安開通了三條新的鐵路線,這件事情在網上為人們關注。雖然是一件大事,但也不值得在網上廣為流傳,讓這件事情在網上爆紅,引得許多人前來打卡的原因在於:,由市軌道集團聯合西北工業大學共同打造的“三航領域 國之重器”特色主題通道。這才是廣為流傳的原因。
說到這里,考點來了,大家認識多少這些國之重器呢?
這些國之重器對我們國家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我們應該銘記這些國之重器和這些國之重器的製作者。他們為我們做出了如此突出的貢獻,必須記住他們!
最後,感謝各位小夥伴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