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鄉建設新成就作文
家鄉的新變化
時間如流水,屈指一數,改革開放已有三十年之久了。在我的記憶中, 這些年來,我的家鄉濰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我才上小學的時候,放學後我常常沿著河邊的小路走,一直走到離家不遠的地方,才坐上媽媽的車回家。那時候,白浪河的水不是清澈見底的,而是污水橫流的。河面上常有人們丟棄的廢物和飄浮的死魚。一陣微風吹來,我還可以聞到一股令人生厭的氣味。使我快樂的是河邊的樹,它們開得花是那麼絢麗多彩,妖嫩的似一位位美麗的少女。
現在一切都變了。治理過後的白浪河不再有氣味,我還可以看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河邊鋪了綠油油的草坪,又種上了許多我不知名的花,百花齊放,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使白浪河變得更美了。從我家窗前放眼望去,啊!多麼翠綠的景色,若置身於花的海洋中,聞著令人陶醉的花香,會使人如痴如醉;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彷彿進入了美麗的畫卷。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的時代,處處都有著高科技的潮流,然而這也是一種變化。前些日子神七終於發射成功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喜悅的事情啊!隨後,宇航員出艙等過程都是處處順利,真讓人高興啊!同時,這也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的變化。從神舟五號開始,我們的國家就開始了載人任務。從一人到兩人,,再從兩人到這次的三人,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的工作任務難,這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體現,我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而驕傲。
這些年,家鄉的樓房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矮矮的樓房變成了一棟棟高樓大廈。樣式真是五花入門,多種多樣。一棟棟高大的樓房如眾星拱月般地環繞著濰坊這個美麗的城市,使這座城市變得更美了。
家鄉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優美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更重要的是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以前,有什麼事還要騎自行車四處奔波,現在坐著公交車,不用太長的時間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你看現在科技發展得多麼快啊!
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是中國發展的三十年,是東方雄獅再起的三十年,這三十年,使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更快,使站起來的中國人又踏上了一個新的征程。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我家鄉的新變化的啟程!我相信:將來我的家鄉會越變越好,越變越美麗,越變越綠色。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外友人來世界風箏都——濰坊觀光遊玩。每一屆世界風箏會的成功舉辦,促進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就是最好的見證。
㈡ 一篇有關家鄉的新變化、新發展、新成就的作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可說是恍如隔世,桑田滄海。比不過湖南張家界,也比不過海南亞龍灣……但是我的家鄉在我心中是最美麗的人間天堂,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唐山。唐山——萬里長城腳下的一座英雄的城市。三十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沒有把她震垮,如今她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唐山從毀滅、再生到振興的不平凡的歷程,是英雄的人民用生命、鮮血和汗水鑄成的抗震精神,濃墨重彩地描繪出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發展經濟的宏偉畫卷。三十年裡,用血與汗築起了一座嶄新的鳳凰城。更令我沒想到的是,唐山人民將再生鳳凰的羽毛梳理得如此靚麗多姿。新唐山,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勵著唐山人民昂首闊步,創造一個更壯觀、更繁榮、更美好的現代化城市!唐山有一座美麗的公園,那就是鳳凰山公園。它雖然沒有桂林那麼秀麗,沒有泰山那麼壯麗,更沒有故宮那麼著名,但是,它卻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良好的環境。還有原來塌陷區內人跡罕至,雜草叢生,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黑水流溢、飛灰蔽日的荒蕪景象滿眼皆是。變成現在湖水碧綠清澈,明如玻璃的南湖生態公園。春天,冬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著百花籃伴著春風,帶著春雨,悄悄地來到了公園,頓時,公園大地萬物復甦,烏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氣。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滿湖的荷花荷葉,卻不顯得擁擠難看,荷花顏色很多,白的、粉的、紅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異常妖艷。秋天,秋風颯颯,滿公園飄飛著金黃色的蝴蝶。金色的蝴蝶呀!你是在為誰而翩翩起舞呢?哦,原來是為這個美麗的南湖公園。冬天,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輕軟的羊毛毯子,覆蓋摘在這廣闊的公園上,閃著寒冷的銀光。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四周環顧著錯落有致的現代化建築和寬敞的柏油馬路,看著享受都市生活、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們,誰能想到,三十年前,這里發生了二十世紀全球「十大災難」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呢?唐山的幢幢高樓鱗次林比,條條馬路通達寬闊,街上的行人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車輛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街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一座座漂亮的住宅樓,在那寬大明亮的陽台上,整齊地擺著絢麗多彩的鮮花,猶如一個個讓人賞心悅目的花房,令人目不暇接我愛我的家鄉,不僅因為她給了我許多歡樂,更重要的是從這座城市的崛起中,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才智。我決心好好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㈢ 祖國取得的成就或家鄉的變化
·1949年 開國大典在京舉行 新中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審劉青山、張子善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1954年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54憲法」頒布
·1955年 海陸空三軍大授銜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
·1956年 「解放」牌第一批國產汽車試製成功
·1957年 馬寅初在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新人口論》
·1958年 大躍進、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大慶油田被發現
·1960年 蘇聯單方面召回全部在華專家
·1961年 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從善戰犯獲特赦
·1962年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3年 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4年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成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發
·1967年 八個樣板戲風行中國
·1968年 各地開始大規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1969年 中蘇爆發珍寶島武裝沖突
·1970年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
·1971年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訪華 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張鐵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並開始發掘
·1975年 中國農林科學院鑒定並推廣雜交水稻
·1976年 粉碎四人幫 十年文革結束
·1977年 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
·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9年 對越自衛反擊戰
·1980年 最高法院公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
·1981年 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國兩制」
·1982年 計劃生育定位基本國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屆春節晚會舉辦
·1984年 新中國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
·1985年 鄧小平宣布我國政府裁軍100萬
·1986年 863高科技發展計劃開始實施
·1987年 大興安嶺特大火災
·1988年 價格闖關
·1989年 團中央、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證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
·1992年 鄧小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3年 「汪辜會談」
·1994年 全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開始
·1995年 雙休日改變生活
·199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陸海空聯合演習
·1997年 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國抗洪救災
·1999年 全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
·2000年 成克傑、胡長清、廈門遠華貪腐事件被處理
·2001年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 眾志成城 抗擊非典
·2004年 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 保護私產入憲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2006年 農業稅退出歷史舞台
·2007年 十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物權法》
·2008年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2008年 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
·2008年 神舟七號載人太空行走成功
㈣ 觀察身邊的環境變化 描述家鄉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作文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系,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㈤ 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回到家鄉是什麼成語,同義詞是「衣錦還鄉」。
榮歸故里: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回到家鄉,跟衣錦還鄉有些相似,但是,榮歸故里一般指戰場上歸來的人。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㈥ 暢談五年輝煌成就 講述家鄉巨大變化作文
家鄉新貌
我的家鄉——東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原來,東營到處都是臟臟的,狹窄的街道,到處都是垃圾堆,臭哄哄的,工人辛辛苦苦建設的人工湖,人們也總是往人工湖裡扔垃圾,好好的人工湖就被人們禍害成了臭水溝,垃圾池,好好的街道旁也都被人們堆滿了垃圾,臭氣滿天,住在平房的人家也過不上安寧的日子。以前的河邊上都是一些賣燒烤的小販,弄的滿地是臟臟的油,滿地是廢紙和塑料袋。從這里經過的人都捂著鼻子!
不過現在東營好了。路邊的花壇里都種上了清香芬芳的花,草坪里也種上了綠綠的青草,從遠處看,美麗極了。街道也變得寬闊。這樣,駕駛車輛的人們都感到非常便利了。現在雖然路邊還有一些垃圾堆,但是人們定期就把骯臟臭哄哄的垃圾除走,處理掉,並且把以前垃圾堆的地方清理得乾乾凈凈。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現在的東營美麗極了,人們為了保護環境,不再往人工湖中扔臟臟的垃圾了!像公園的小湖裡,長滿了惡心的綠水藻,人們也為了保護環境,就把惡心的綠水藻給除掉,不讓綠水藻破壞人工湖的美麗。現在到處是林蔭小道,寬闊的馬路,漂亮的叫不出名的小花,還有很多健身器材。到處看到嬉戲玩耍的孩子,散步的老人,還有放風箏的人們。到了晚上,整個城市就亮了起來,就成了一個繁華富麗的大城市,燈火輝煌,閃亮的霓虹燈……把東營妝扮得像天堂一樣。
㈦ 有關家鄉建設新成就的作文怎麼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可說是恍如隔世,桑田滄海。比不過湖南張家界,也比不過海南亞龍灣……但是我的家鄉在我心中是最美麗的人間天堂,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唐山。唐山——萬里長城腳下的一座英雄的城市。三十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沒有把她震垮,如今她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唐山從毀滅、再生到振興的不平凡的歷程,是英雄的人民用生命、鮮血和汗水鑄成的抗震精神,濃墨重彩地描繪出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發展經濟的宏偉畫卷。三十年裡,用血與汗築起了一座嶄新的鳳凰城。更令我沒想到的是,唐山人民將再生鳳凰的羽毛梳理得如此靚麗多姿。新唐山,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勵著唐山人民昂首闊步,創造一個更壯觀、更繁榮、更美好的現代化城市!唐山有一座美麗的公園,那就是鳳凰山公園。它雖然沒有桂林那麼秀麗,沒有泰山那麼壯麗,更沒有故宮那麼著名,但是,它卻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良好的環境。還有原來塌陷區內人跡罕至,雜草叢生,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黑水流溢、飛灰蔽日的荒蕪景象滿眼皆是。變成現在湖水碧綠清澈,明如玻璃的南湖生態公園。春天,冬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著百花籃伴著春風,帶著春雨,悄悄地來到了公園,頓時,公園大地萬物復甦,烏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氣。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滿湖的荷花荷葉,卻不顯得擁擠難看,荷花顏色很多,白的、粉的、紅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異常妖艷。秋天,秋風颯颯,滿公園飄飛著金黃色的蝴蝶。金色的蝴蝶呀!你是在為誰而翩翩起舞呢?哦,原來是為這個美麗的南湖公園。冬天,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輕軟的羊毛毯子
㈧ 祖國建設成就 家鄉發展變化
為生命扣上「安全帶」
安全生產是黨和政府重點監管的領域之一,《安全生產法》出台、改革國家安全監管體制、違法違規行為被嚴懲等舉措,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等高危行業事故多發。按照安全生產中長期奮斗目標,到2007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將穩步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將得到扭轉,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學
200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3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7.2%,教育投依然嚴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將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性教育支增長將高於財政支出的增長,教師工資、生均公用經費等逐步增長,辦學條件差、運轉困難、教育亂收費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到2010 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將接近100%。
看病心裡舒暢
過去的5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突破了靠政府單一發展的模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但醫療體制、機制還存在著諸多障礙,公立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嚴重,小病「大處方」、「濫檢查」,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面將擴大到40%,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國家將落實必要的經費,支持鄉衛生院和縣醫院的建設,為農民提供安全、廉價的基本醫療服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將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為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著力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國家關閉了15種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實行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2006 年,讓百姓喝上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國家已經明確,到「十一五」末期,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
支起「保護傘」
2005年前10個月,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80萬人,「十五」期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的目標已提前實現。但我國已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高峰期,今後幾年裡,每年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將達到1300萬~1400萬人。今後,企業不得集中將富餘人員推向社會,國家也將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指標體系。「十一五」期間,將新增4500萬個就業崗位。一些歧視性就業協議將被禁止。優化就業環境,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聯手出擊調控房地產市場,市場秩序得到好轉。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價格仍然「高高在上」。隨著中央穩定住房價格政策的陸續實施,房地產市場將朝著遏制投資、控制投資、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方向發展,投機性購房行為將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將會得到更多關注,房價將在更大范圍與百姓對接。
老有所養
統計顯示,全國離退休人員社會保險費19年增長119倍。但目前我國公共養老覆蓋面只佔總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員生活窘迫,農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會保障。隨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國家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越來越多的人將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生活。
共享發展的成果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目前佔全國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2006年,政府將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入手,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讓公共服務惠及農民;今後,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且增長幅度還會大大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舉措,也將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民工及時拿到工錢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陸續掀起清欠農民工工資行動。截至2005年9月,全國累計清償2003年以前竣工項目拖欠工程款1410億元,占拖欠總額的75.82%。但漠視、侵害農民工利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務工環境仍待根本改觀。2006年,讓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錢,成為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國家有效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業主行為將會得到進一步規范,在建和新建項目拖欠工資的現象將得到遏制;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將更加寬松。
生活更有質量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達到84.8%,文化產品也大大豐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務網點還很不健全,一些景點高昂的票價依然讓百姓「望景卻步」。2006年,讓普通百姓看得起風景,享受更有質量的生活,給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間。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百姓將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務;在農村,影院、文化館、圖書館等設施的普及,將把農民的傳統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