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逆戰新成就名片有哪些
首先逆戰的名片都是靠完成成就得來的,當然有的成就是沒有名片的,所以當你獲得一些成就的時候就可以在個人信息中看到,但是要想逆名片與眾不同,還是隱藏成就比較炫酷,隱藏成就名片才能體現個性,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逆戰名片怎麼得。
1.煙霧大師(競技模式一局中透過煙霧殺敵10)
2.戰場勇士4(天梯殺10000人),戰場悍將(天梯殺2W人)
3.百步穿楊(天梯爆頭10000),神射王(天梯爆頭20000)
4.射穿大師(天梯穿死1000個)
5.嗜血屠夫(天梯累計20次屠夫!)
6.復仇戰神(天梯中獲得復仇1000次)
7.戰場終結者(天梯中獲得20次最終殺敵)
8.無冕之王(天梯中50次MVP)
9.開局先鋒(天梯中20次率先殺敵)
10.戰場殺敵王(天梯中50次ACE)
11.箭箭雙雕(天梯中一石二鳥獲得50次)
12.團隊救世主(天梯中團隊之星獲得20次
)13.勢不可擋(天梯3、4連殺200次)
14.雙連殺(天梯雙殺500次)
15.連環殺敵王(天梯5、6連殺200次)
16.屠夫終結王(天梯獲得20次屠夫終結者)
17.毀滅之王(天梯對敵傷害累計100W)
18.技術高手(天梯殺2000人KD高於1.5)
19.突擊專家(天梯步槍殺敵10000)
20.突擊神射王(天梯步槍精確殺敵10000)
21.狙擊專家(天梯狙擊1W)
22.快槍專家(天梯手槍1000)
23.投擲專家(天梯炸死1000)
24.儈子手先鋒(團隊中率先殺敵用刀)
25.駭人刀客(用刀連殺15人)
26.盲狙神人(不開鏡狙擊殺5人)
27.彈無實發(未殺一人的連續死10次)
28.炸彈宗師(爆破獲得爆破專家和才蛋專家500次)
29.爆破回合王(玩5000次爆破)
30.爆破戰爭王(勝利500次爆破)
31.爆破達人(爆破MVP獲得100次)
32.殲滅回合王(玩5000次殲滅)
33.殲滅戰爭王(勝利500次殲滅)
34.殲滅達人(殲滅ace100次)
35.奪點達人(奪點ACE100次)
36.奪點精兵(奪點MVP100次)
37.黃金戰旗(天梯黃金級別)
38.黃金殺手(天梯擊敗10個黃金玩家)
39.半山(天梯前500名)
40.大展拳腳(天梯擊敗10次白銀玩家)
41.登峰(天梯進1000名)
42.白銀戰旗(天梯達到白銀級別)
43.初試鋒芒(天梯擊敗10個青銅玩家)
44.連拔頭籌(天梯連續3場ACE)
45.硝煙戰賽(天梯50場比賽),身經百戰(天梯100場比賽)
46.500人斬,千人斬(天梯殺500人和1000人)
47.白金戰旗(天梯達到白金玩家)
48.白銀獎章,黃金獎章,白金獎章(天梯戰力達到4000、6000、10000)
49.造極(天梯進前100名)
50.個人技術流(天梯賽殺敵2000時KD比超過2)
Ⅱ 求人類對太陽的探索過程,越詳細越好,最好有時間,成果展望。
1. 水星
水星是被探索次數最少的內行星,迄今為止一共只有兩個探測器被送往水星。水星是被探索次數最少的內行星,迄今為止一共只有兩個探測器被送往水星。在1974年,美國宇航局向水星發射了「水手10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帶回了幾千張水星照片,並且幾乎完成了對水星一半地表地形的繪制。該探測器還會在環繞太陽一周之後再次臨近水星。迄今為止,「水手10號」已經向地球發回了超過28000張水星照片,並對水星45%的地表形態進行了繪制。「信使號」探測器在2011年造訪了這顆行星並進入了水星軌道,這是第一顆水星人造衛星。該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對水星地表形態的記錄與繪制、確定水星的天然磁場和確定水星兩極是否有冰的存在。
2. 金星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在過去的50年人類對其進行了無數的探索。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在過去的50年人類對其進行了無數的探索。不過,過去幾十年的探索結果發現,金星混亂的大氣層和地表超高的溫度讓科學家們明白金星並不是一個最理想的研究對象。這讓人們將之後的注意力大多投向了火星。
最先對金星進行探索的國家是前蘇聯。「蘇聯維尼拉1號」於1961年發射,但是該探測器因為過熱故障而失敗。1967年,「蘇聯維尼拉4號」成為第一個在地外行星大氣層進行探測的探測器;1970年,「蘇聯維尼拉7號」成為了第一個成功在地外行星著陸並成功向地球傳送回數據的探測器。「蘇聯維尼拉7號」在當時表面溫度達到475攝氏度的情況下向地球持續傳送數據達23分鍾,最終因為高溫而燒掉。1975年,「蘇聯維尼拉9號」成功向地球傳回了一張令人震驚的金星表面180度全景圖;在1981年,「蘇聯維尼拉13號」傳回了第一張彩色圖片。不過,最偉大的成就應該屬於「織女星1號」和「織女星2號」,它們在1985年在金星大氣層升起一個氣象氣球,這個氣象氣球在金星大氣層飛行了10000多公里,向地球傳回了關於金星大氣層的重要數據。有趣的是,這兩個探測器在到金星的途中都受到了哈雷彗星的影響。
不過,這並不代表美國在探索金星的比賽中就甘拜下風。1962年,美國的「水手2號」成為了第一個飛躍其他行星的探測器。而且在之後的20年間,「水手5號」到「水手10號」也對行星微弱的磁場和大氣層中的雲層進行了研究。1990年,美國「麥哲倫號」到達金星;2006年,「歐洲金星快車號」也達到了金星,它們都成功地成為了金星的衛星,並對金星表面進行繪圖和監測其大氣的變化。
3. 月球
月球是人類進行行星探索的一塊試驗田。月球是人類進行行星探索的一塊試驗田。因為其距離地球極近,這讓月球探測成為了最簡單、最便宜的外太空探索行動。在「阿波羅號」的成就之後,美國還向月球送出了許多探測器,它們還降落在月球上,為人類的再次光臨做鋪墊。
「游俠號」和「測量員號」探測器在20世紀60年代登陸月球,「游俠號」降落在月球表面,帶回了大量清晰的圖片。「測量員號」是一系列探測器,它們的作用是為「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登陸做准備。
在同一時期,蘇聯的「月球計劃」和「月球自動車計劃」也在月球上實現了登陸與樣本採集任務。1959年發射的「月球1號」是當時人類歷史上最靠近月球的飛船。近十幾年來,歐洲航天局,日本,印度和中國都成功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
4. 火星
除了我們自己所在地球,火星是人類探索最多的行星。
到目前為止,人類暫時還不能實現把宇航員送上火星。除了我們自己所在地球,火星是人類探索最多的行星。作為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它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到達,而且每兩年火星便會和地球擦肩而過,這是登陸火星的最佳機會。而且火星表面也沒有和金星一樣那麼糟糕和恐怖的環境,這也為探測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當然,火星表面缺少大氣層,這也讓登陸火星的任務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到目前為止,人類暫時還不能實現把宇航員送上火星。
雖然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向火星發射了許多探測器,不過對火星探索最大的成就還是1965年美國獲取的。「水手4號」向地球傳回了火星的第一張近照。1974年,「水手9號」成為第一個地外行星的衛星,成功擊敗了俄羅斯的兩個探測器「火星2號」和「火星3號」,該任務向地球傳回了大量的關於這個紅色星球的數據,其中包括超過7000張火星地表照片。
蘇聯探測器在成功登陸火星之前經歷了多次失敗,終於「維京1號」和「維京1號」在1976年成功登陸,並拍攝了大量照片,見證了火星季節的更迭並對火星土壤進行了分析,甚至嘗試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痕跡。這些嘗試都為美國後來對火星的探索鋪平了道路,包括「火星探路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和最近的「好奇號」。
在同一時期,美國也向火星發射了一系列衛星。1997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對火星大氣層、地表和內部環境進行了研究,在其壽命期內,它向地球傳回的數據比之前所有探測器發回數據的總和還要多。該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顯示,火星曾經是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有河流、湖泊,甚至還有海洋。
未來美國宇航局對火星的探測計劃包括對火星大氣層的詳細研究和內部地表的研究。此外,歐洲航天局還會在下一個十年向火星發射一個探測器,印度也計劃在2013年向火星發射一個衛星。對於所有行星天文學家來說,一個簡單的前往火星的往返旅程依舊是一個夢想。他們希望有探測器可以帶回火星上面的樣本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不過這個目標的實現會非常復雜和昂貴。
5. 木星
因為木星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和其強烈的輻射環境讓對木星探索變得十分危險和昂貴,這讓很多航天機構根本負擔不起對它的探索任務。
第一個人類製造的木星探測器是在1973年發射的「先鋒10號」,13月後「先鋒11號」發射升空。這些探測器向地球傳回了大量關於太陽系中最大行星的畫面。「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在1979年出發,不僅拍攝到了大量木星的照片,還拍攝了許多關於木星衛星的照片。「
尤利西斯號」和「卡西尼號」探測器也在1992年與2000年與木星擦肩而過,不過它們的目的地並不是木星。而之後的「新地平線任務號」也在2006年到2007年之間在飛往冥王星的途中對木星進行了研究。「伽利略號」是專門針對木星的探測器,它在1995年進入木星軌道,並在之後對木星進行了長達7年的研究。它不僅向地球傳回了大量關於木星與其衛星系統的信息,它還向天文學家傳回了1994年蘇梅克-列維彗星撞擊木星的實況畫面。它還向木星發送了一顆探測器,進入了木星大氣層,該探測器在木星的大氣層中搜集了一個小時的數據。
其他著名的木星飛船,比如2011年發射的「朱諾號」,將會在2016年到達木星,之後將開始對木星的磁場與引力場進行研究。許多科學家還對木星的衛星有著極大的興趣,尤其是木衛二,它被認為很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不過,因為木星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和其強烈的輻射環境讓對木星探索變得十分危險和昂貴,這讓很多航天機構根本負擔不起對它的探索任務。
6. 土星
天文學家對擁有奇怪湖泊的土衛六和擁有奇怪間歇泉的土衛二有著極大的興趣。「先鋒11號」在1979年到達了土星,不過它僅僅發回了一些低畫質的土星光環照片。「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到了1980年和1982年才向人們送回清晰的土星照片,這才讓科學家對土星認識大大提升了一個台階。就像木星有「伽利略號」一樣,土星也有自己的專屬探測器:「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在2004年到達土星,並且向地球傳回了大量美麗的圖片,它還拍攝了土星美麗的光環和它復雜的衛星系統。2005年,「惠更斯號」在土衛六上降落,並且對其大氣層進行了分析,還對其表面奇怪的碳氫湖泊進行了研究。這是在太陽系外圍唯一一次成功的降落。天文學家對擁有奇怪湖泊的土衛六和擁有奇怪間歇泉的土衛二有著極大的興趣。
7. 天王星和海王星
光臨過孤獨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只有「旅行者2號」
「旅行者2號」對兩個星球的大氣層、光環系統和衛星系統進行了研究
到目前為止,光臨過孤獨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只有「旅行者2號」,它在1986年和1989年分別到達了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2號」對兩個星球的大氣層、光環系統和衛星系統進行了研究,並在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海王星的衛星「 海衛一」上有著噴發出大量氮氣的間歇泉。
美國科學家把天王星列為他們未來十年將會去探索的第三個候選者,即使美國宇航局大量削減了預算讓科學家對天王星的探索變得幾乎不可能。
8. 冥王星
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飛船造訪過冥王星。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飛船造訪過柯伊伯帶,冥王星和其他矮行星就存在於這個地帶。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任務號」正在飛向這個有點冰冷的地帶。在2015年,「新地平線任務號」飛船將光臨冥王星,並探索柯伊伯帶中的其他星體。
9. 彗星和小行星
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遺留下來的星體
「國際彗星探索者號」在1985年掃過一個名為「賈-秦彗星」的尾巴,成為了第一個和彗星親密接觸的人造物。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遺留下來的星體,這些星體攜帶著大量關於太陽系早期的信息。彗星是一些位於太陽系外圍由臟兮兮的冰塊所組成的球體,它們周期性地靠近太陽,那個時候它們就能被人類發現。小行星則是那些漂浮在太陽系中,跟土豆差不多大小的一些物體。
「國際彗星探索者號」在1985年掃過一個名為「賈-秦彗星」的尾巴,成為了第一個和彗星親密接觸的人造物,不過遺憾的是,它並沒有裝備攝像機。哈雷彗星在1986年光臨地球的時候帶來了大量關於其內部的信息。最成功的要數「歐洲喬托飛船」,它成功地拍攝到了彗核的照片。而近期,美國宇航局的「星塵與深度撞擊任務」則從彗星帶回來了一些樣品,並且向一顆彗星發射了子彈來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飛船將成為第一個進入彗星軌道並且登陸彗星表面的飛行器,在2014年,科學家將得到它發回來的詳細數據。
第一個專門研究小行星的探測器是「舒梅克號」,它在2001年成功登陸433愛神星表面。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是唯一一個帶回小行星樣本的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最近離開了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軌道,前往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未來的小行星探索計劃還包括日本「 隼鳥2號」和美國「OSIRIS-Rex號」等。
Ⅲ 張敬濤的所獲成就
張敬濤研究員多年來致力於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他根據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的理論,研究了強激光場中原子的閾上電離、高次諧波生成,周期量級激光脈沖中的位相相關效應,以及強激光場中電子的Kaptiza-Dirac (KD)效應等。這些工作成功解釋了一系列實驗觀測並預言了若干有待觀測的新現象:
A) 首次發現了光電子角分布噴射結構的產生和演化的機制並確立了光電子角分布隨光電子能量的變化規律[J. Phys. B 35, 4809 (2002)]。該研究從理論上確立並成功解釋了國際上多個著名實驗小組的實驗觀測,糾正了他們有關噴射結構的不正確解釋[Phys. Rev. Lett. 97, 193002 (2006) ];
B) 首次發現電子的角分布服從標度定律[Phys. Rev. A 68, 043404 (2004)]。該定律將光電子的角分布與原子的結合能、激光強度、光電子的能量相聯系,使得實驗物理學家易於選擇實驗參數,使得理論物理學家確定等價角分布並和實驗比較;
C) 首次證實了Batelaan等人的實驗觀測,預言了電子譜存在邊帶現象和不同激光強度下電子譜的變化規律,確立了電子發生KD效應的臨界強度,並提出利用強激光場中的KD效應實現了電子束的相干控制如分流和反射等[Phys. Rev. Lett. 92, 233603 (2004)];
D) 成功展示了周期量級超短激光脈沖中原子電離的位相相關現象,並首次闡明了這些現象隨光電子能量、激光強度及脈寬等物理量產生和演化的規律。該研究解釋了若干最前沿的實驗觀測結果,並為超短脈沖對光電子的相干控制奠定了基礎[Phys. Rev. A 68, 013402 (2003);ibid. 69, 043409 (2004); ibid. 69, 053410(2004)];
E) 確立了周期量級超短激光脈沖中的標度定律[Opt. Exp. 15, 7621 (2007)],並用不同的方法給予驗證[Opt. Exp. 13, 8708 (2005)]。該定律將周期量級超短激光脈沖中特有的位相相關現象與原子的結合能、超短激光脈沖的脈寬和強度以及光電子的能量結合起來,為不同激光脈沖中位相相關的現象實驗觀測提供了重要參考;
F) 研究了強激光場中負離子的多光子離解現象,再現了實驗觀測到的光電子角分布的反常結構,闡明了光電子角分布隨激光強度和頻率的變化規律[Phys. Rev. A 74, 025402(2006);ibid 75, in press (2007)]。該研究用無參數的理論再現了國際上多參數處理的主要結果,並預言了更高激光強度下光電子角分布的多種反常結構;
Ⅳ 請你列舉中國近幾年來發展的成就來展現中國人的自信
我是軍迷,列舉一些軍事上的,望採納,謝謝
1、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05式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名列世界前三。它是我國陸軍重型壓制火炮。全重大約35噸,最大速度每小時行走60千米,最大射程53千米,最大行程550千米。
2、紅旗-9A(HQ-9A)防空導彈
HQ-9A反飛機,反導彈,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射高40千米,超過美製愛國者-3型的180千米的最大射程,成為獨立於美俄防空導彈的另一種先進防空導彈,名列世界前三。
3、紅箭-9(HJ -9)反坦克導彈
HJ -9是我軍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導彈,有效射程為100-5000米。它威力和命中精度都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可以打爛目前任何一種主戰坦克。我國已有紅箭-10反坦克導彈。
4、衛士-2D(WS-2D)遠程火箭炮
WS-2D口徑425毫米,射程400千米,增加末段制導裝置,明顯提高命中精度。火箭彈由過去只有高爆彈等少數種類,增加了布雷彈、雲爆彈、電磁脈沖彈、子母彈、燃燒彈、反裝甲目標的特種尋的彈。它也可以發射「自殺式小型無人機」攻擊敵方地面雷達。外國軍事專家公開承認:當前,美俄還沒有同類型火箭炮能同它競爭。其他國家不值一提。
5、衛士-3(WS-3)型遠程火箭炮
WS-3配備三個發射箱,每個箱內儲存兩枚火箭彈,口徑為400毫米,最大射程為450千米。火箭彈的長度為7。15米,質量在200千克以內,發射採用北斗衛星導航加慣性制導復合制導方式,偏差將只有大約50米,已經達到一般的戰術彈道導彈的精度。
6、神鷹-400(SY-400)制導火箭炮
Y-400像導彈發射一樣採用垂直發射方式,不需要調整打擊方向,縮短反應時間。火箭彈具備制導能力,命中精度接近導彈導彈性能。出口型號射程是200千米。我國陸軍使用型號最大射程可能超過400千米。SY-400射程、精度、威力,都占據世界第一。
7、09式輪式步兵戰車
09式輪式步兵戰車全重16噸,車組3人,運載軍人7人,發動機功率330千瓦,最大速度高達每小時100千米,最大行程800千米。它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名列世界前三。
8、99A2主戰坦克
99A2主戰坦克125毫米火炮發射動能穿甲彈,可穿透11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超過德國豹2和美國的M1A2的120毫米火炮的威力,所以99A2火力世界第一。發動機為1500馬力,最大速度為每小時80千米,因此機動性世界第一。火控和防護也是世界第一。獨有的激光主動防禦系統是世界一流。
9、WZ-10重型武裝直升機
WZ-10攜帶空對地導彈,還在世界上首先攜帶空對空導彈,可以摧毀地面的車輛和坦克和海上的快艇,還能攻擊空中飛行的直升機。中國專家公開表示WZ-10進入世界前三。
10、天燕-90(TY-90)直升機空對空導彈
TY-90長度1862毫米,直徑90毫米。重量20千克。有效射程6000米。最大過載20G。最大速度2。0馬赫。制導精度3米。TY-90是世界第一種直升機空對空導彈,性能先進,可以有效對付以AH-64、Mi-28、Ka-50、Ka-52、虎、A129等先進武裝直升機。
11、022型導彈艇
022型雙體艇長42。6米,寬12。2米,吃水1。5米,排水量220噸,最大速度可達38節,有乘員12人。它使用合成材料,具備隱身能力。電子系統包括362型空中和水面目標搜索雷達、導航雷達、HHOS300光電觀察設備。主要武器包括、1門AK-630高炮、1套8枚鷹擊-83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套防空導彈系統、12套攜帶型防空導彈。在世界各國導彈艇中,022型導彈艇絕對占據世界第一。
12、054A型導彈護衛艦
054A型導彈護衛艦滿載排水量4050噸,具有隱身能力,配備先進的電子設備,裝載32枚防空導彈,反艦能力、反潛能力比較強大。歐洲小國的所謂護衛艦實際上是驅逐艦。在世界真正的護衛艦中,054A能夠進入世界前三名。
13、071船塢登陸艦
071船塢登陸艦長210米,寬28米,吃水7米,最大速度22節,最大航程6000海里,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5萬噸。它可運送一個標配陸戰營800名隊員和20輛戰車,可容納4艘大型氣墊艇。起降平台上可停靠2架直-8直升機,每架直升機可運送30名陸戰隊員。主要艦載武器包括1門AK-176艦炮、4門AK-630高炮、4套726型多用途發射裝置和4挺機槍。它的火力和護衛艦相當,超過其它國家的船塢登陸艦。世界現在僅有美國「聖·安東尼奧」船塢登陸艦可以同它比較。071船塢登陸艦就算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世界第二。
14、043清級常規潛艇
043清級潛艇長87。27米,寬7。78米、水上吃水5。3米。水面排水量3200噸,水下排水量大約是4500噸。潛航深度300米。它採用柴電動力系統,加裝了AIP動力裝置,能夠大幅增加潛艇在水下持續航行的時間。最大噪音95分貝,達到世界先進降噪水平。主要武器有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反艦導彈、反潛導彈、長劍-10K巡航導彈。世界上現在僅有德國214和俄羅斯阿穆爾具有清級潛艇的性能。
15、095周級攻擊型核潛艇
095周級是我國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它採用更先進的靜音技術,裝備拖弋聲納、側舷聲納、圍殼航行聲納等先進探測系統,配備YJ-12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CY-3反潛導彈,還配備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潛射攻陸巡航導彈。美國在2011年發布中國軍力報告,稱多達5艘095型核攻擊潛艇將在2012年開始服役。世界上現在僅有美國弗吉尼亞和俄羅斯北德文斯克級可以超過它。
16、096唐級戰略核潛艇
096唐級戰略核潛艇是我國第三代戰略核潛艇。外軍推測,艦長150米,艦寬20米,最大排水量16000噸。動力裝置為兩座一體化壓水式核反應堆和兩座蒸氣渦輪機的噴水推進方式,最大航速達32節。潛深可以達到600米,取得世界第一。
武器強大,有潛射反潛導彈、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巡航導彈,有24枚324毫米聲被動制導的反雷魚魚雷,還有射程12000千米的24枚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
世界上現在僅有美國俄亥俄級和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可以超過它。
17、殲-11B(J-11B)重型戰斗機
J-11B長21。935米,高5。935米,翼展14。948米。載彈量6000千克。最大速度每小時3000千米。作戰半徑1500米。最大航程4390千米。它用先進的平台裝載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先美歐的空空導彈、強大的對地、對海攻擊武器,綜合能力進入世界前三名。
18、殲-15(J-15)重型艦載戰斗機
J-15叫做「飛鯊」,航程超過3000千米。它具有突出空戰能力和對海攻擊能力。它有8個重載掛點,可以掛載各種大直徑武器,機身腹部前後的兩個掛點聯合使用還可以掛載單彈重量超過4噸的超重型武器。它可攜帶霹靂-9近程空空導彈、霹靂-12遠程空空導彈、鷹擊-83空對艦導彈、鷹擊-91超音速遠程反艦反輻射導彈、KD-88遠程空對地導彈、飛騰-2型反輻射導彈、雷石系列制導炸彈。同世界主要三種艦載機美國FA-18E、俄羅斯SU-33、法國陣風比較,依靠速度快、航程遠、空戰強、攻擊猛,進入世界艦載戰斗機前三名。
19、翔龍戰略偵察無人機
翔龍戰略偵察無人偵察機全長14。33米,翼展24。86米,機高5。413米,配備一台噴氣式發動機,最大載荷650千克,巡航高度為18000米-20000米,巡航速度每小時750千米,作戰半徑2500千米,續航時間10小時,航程7000千米,能在2萬米的高空長時間飛行,監視整個太平洋沿岸地區。我國成為在美國後面第二個研製出無人戰略偵察機的國家。
20、空警2000(KJ-2000)大型預警機
KJ-2000長46。59米,翼展50。5米,高14。76米,乘員7人,配有導航雷達、氣象雷達及機載計算機等先進電子設備。它裝備4台Д-30КП航空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90噸,最大載重48噸,巡航速度每小時800千米,最遠航程7500千米。中國軍事專家們公開宣布KJ-2000超過美國最先進的預警機。這就是說KJ-2000世界第一。
21、空潛200(KQ-200)大型反潛巡邏機
KQ-200使用我國運-9運輸機的機體。機鼻下方加裝一個「腮」形整流罩,配置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機尾有一條很長的「尾刺」,是用來探測水下潛艇的磁異偵測儀。KQ-200有很大的機艙,可以加裝更多的反潛設備,也可以掛載更多的反潛武器,反潛能力更強。KQ-200無論在平台設計、電子設備、偵察手段、反潛武器、先進程度,都超過P-3C,同日本新研製的P-1反潛巡邏機相等。
22、霹靂13(PL-13)空對空導彈
PL-13採用小體積大推力沖壓發動機,射程遠,速度極快,指標處於世界最先進地位。它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制導,戰斗部採用無線電近炸和觸發式兩種引信,在導彈接近目標時根據需要達到精確引爆,增加了對目標的殺傷概率。最大射程500千米。速度4-5倍音速。PL-13超越美國和俄羅斯同類武器,占據世界第一。
23、霹靂16(PL-16)反輻射導彈
PL-16是一種新型高速反輻射導彈,主要用於攻擊地面和艦載防空雷達,為大規模突襲行動開路。該型導彈發射重量360千克,射程約80千米(比AGM-88反輻射導彈要多30千米),最大射速每小時2280千米。PL-16超越美國和俄羅斯同類武器。
24、鷹擊12(YJ-12)超音速反艦導彈
YJ-12有空射、艦射、潛射三種,彈長大約9米,彈徑1。2米,彈重大約3噸。雷達反射截面小於等於0。2平方米。具有較強的假彈頭欺騙戰術,戰斗部重達1200千克,導彈巡航速度4。0馬赫,末端速度6。0馬赫;射程550-640千米。YJ-12領先西方整整一代。
25、海紅旗-9A(HHQ-9A)防空導彈
HHQ9A防空導彈對飛機最大射程120-150千米;對飛機最小射程20千米;對導彈最大射程:25千米;對導彈最小射程5-7千米;同時攻擊6個目標;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攔截高度20-25000米;最大速度每秒1300米。HHQ9A的性能應該在俄羅斯海軍使用的SA-N-6和美國海軍使用的標准-2ER中間。
26、長劍10(CJ-10)巡航導彈
CJ-10彈長8。3米,直徑0。68米,彈重2。5噸。巡航高度50-150米。最大巡航速度0。75馬赫。有效載荷500千克。制導方式復合制導。命中精度5-10米。CJ-10和美國戰斧、俄羅斯Kh-55巡航導彈占據世界前三名。
27、紅鳥-3號(HN-3)戰略巡航導彈
HN-3分為陸射型(HN-3A)、艦射潛射型(HN-3B)、空射型(HN-3C),射程在2000至3000千米,速度0。9馬赫,巡航高度10至8000米。全重1400千克。精度提高,圓概率誤差在2米左右。HN-3和美國戰斧、俄羅斯Kh-55巡航導彈占據世界前三名。
28、東風-21D(DF-21D)反艦彈道導彈
DF-21D是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彈道導彈,射程達到3000千米。制導方式採取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末端主動雷達制導。我國超視距雷達能夠發現3000千米內的航母,並且引導DF-21D實施精確打擊。
29、東風-25(DF-25)中程彈道導彈
DF-25中程彈道導彈採用兩級固體火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導彈導彈,彈頭艙能夠攜帶三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為2500至3500千米。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圓周偏差率僅有20-40米。
30、東風-26(DF-26)遠程導彈導彈
DF-26採用二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巨大,導彈最大射程達到5000千米,應用多種先進的制導方式,能穿透對方導彈防禦系統,還大大提高打擊精度。在戰術導彈中,DF-26性能世界第一。
31、雙城-19(SC-19)反導攔截彈
中國中段反導試驗,使用SC-19攔截導彈。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的一段。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只有大推力陸基導彈才有能力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世界上現在僅有美國和中國能夠進行中段反導攔截能力。
32、動能-2(DN-2)反衛星武器
DN-2用來摧毀高軌道衛星(距地面約20000千米),殺傷方式為利用高速飛行的非爆炸彈頭具有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摧毀目標。DN-2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能夠摧毀全球定位系統(包括美國的GPS)的衛星的國家。
33、死光A超遠距高能激光武器
死光A重型激光武器至少領先世界15年。死光A殺傷力大,可摧毀30000多千米內的敵方目標,比如在2-3分鍾內摧毀一艘潛艇,還可以用衛星接力,只要地面激光武器將激光發射到衛星上,衛星就將光線折射到地面激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34、中子彈
中子彈是第三代核武器,是一種在氫彈基礎上發展、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威力為千噸級的小型氫彈。它雖然殺傷力量小,主要殺傷人員,但對電子系統的破壞非常巨大。世界上只有美、俄、中三國能夠製造中子彈。
35、東風-31A(DF-31A)洲際彈道導彈
DF-31A採用三級固體火箭,長13米,直徑2。25米,質量42噸,採取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三種平台,最大射程12000千米。戰斗部可以裝載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制導方式有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北斗衛星導航。圓周偏差率:井射型號100米,車載激動型號150米。DF-31A領先美國「民兵-III」洲際導彈一代,進入世界洲際導彈前三名不用質疑。
36、東風-41型(DF-41)洲際彈道導彈
DF-41長16。5米,彈徑2。78米,重量63。5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採用三軸液浮慣性陀螺+數字式空間計算機的制導方式,精度是100-200米,採取公路機動平台、鐵路機動平台、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戰斗部可以裝載一枚1200千克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6枚200千克3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10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