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犍為生意轉讓

犍為生意轉讓

發布時間:2021-05-19 19:19:11

⑴ 犍為威爾頓庄園的房子多少錢1平米

你要買嗎?我有一套,威爾頓的房子,今年4月交的房,還未裝修,2房2廳一衛,建築面積87.19,實得面積98.62平方。現在我們全家在外省。暫時沒有回老家裝修入住的打算。要的話3500一平方轉讓給你。

⑵ 犍為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犍為的脆紹面和活脫粉
犍為縣城中心的翠坪廣場,地面開闊,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是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與廣場毗鄰的犍為西街和翠屏路小吃店鋪林立,這里的美食多多,口味獨特,大眾消費,實在是值得一嘗。現介紹兩種犍為名小吃——香脆的脆紹面和爽滑的活脫粉。
與眾不同的脆紹面
早餐,犍為人吃面的佔多數。犍為麵食最大的特點就是香、可口。其中,脆紹面和干紹面最有特色,吃起來最香。「我在犍為吃面從叫面到吃完一般不會超過10分鍾。吃在嘴裡的感覺太香了,幾下就吃完了,並且麵食很實惠。」當地一食客告訴記者。
要說犍為的面條和樂山的有什麼不同,這個關鍵就在於面條本身,犍為的面條扁平,比樂山的面薄,寬窄和樂山的差不多,因此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煮好,其口感味道都不錯,吃起來感覺非常順口。將煮好的面條挑入碗中,加上紹子,再加上紅油辣椒、味精、豆油等調料,挑轉扮勻後夾上一筷放入嘴中一嘗,面條很有筋道,紹子脆香不油膩,紹子的脆香味和著鮮辣味立即充盈了整個味覺。怎麼樣,看了過後你是不是也想來一碗了?當然,除了富有特色、頗受歡迎的脆紹面和干紹面外,各面館提供的牛肉麵、酸菜肉絲面等也很不錯。到犍為耍,有機會可要找機會嘗嘗這噴香、方便而實惠的麵食哦。
麻辣爽滑的活脫粉
犍為城夜景非常美麗,夜幕降臨,霓虹閃爍,廣場上及周邊街道熱鬧了起來,從晚上八、九點鍾到凌晨三、四點鍾都有食客,川流不息,生意很好。不少犍為人在晚飯後散步休憩、觀夜景的同時也不忘到小吃店裡吃上一碗活脫粉。
犍為活脫粉活脫爽滑,麻辣鮮香,深受當地人喜歡。粉條為店家自製,採用的原料為紅苕,從粉質上來說有點像成都的白家肥腸粉,但又沒有白家肥腸粉的油膩。活脫粉依據口味分肥腸粉、牛肉粉、脆紹粉、酸菜肉絲粉等。將在沸水裡煮好的粉條撈起,根據食客的愛好選擇加入肥腸、牛肉、脆紹或酸菜肉絲,再加入紅油辣椒、香蔥、香菜、芹菜、大頭菜末、青豌豆等配料,高湯濃郁的鮮香味道、芹菜的香味、辣椒的鮮辣味,香飄四溢勾起了人們的食慾。爽滑的粉條一吸而下,再細細咀嚼留在口中的大頭菜末、青豌豆,別有一番滋味。
溫馨提示:
1、犍為味道好的面館生意很好,以北街和翠坪廣場旁的幾家最出名。活脫粉以位於翠屏路的最為巴適,該店只賣夜市,從下午6點一直要賣到凌晨3點,在犍為城不同的街道還能找到該活脫粉的分店,味道也是一樣的好。
2、除了早上吃面的人多以外,晚上夜宵市場也特別旺。犍為西街夜宵有面、粉條、醪糟、鐵板燒、大排擋、兔頭、夜啤酒、湯圓等,夜宵從晚上六、七點鍾到凌晨三、四點鍾都在經營。
楊氏活脫粉
楊氏活脫粉(一號街店)
楊氏活脫粉(黃家超市)
楊氏活脫粉(分司街店)
犍為名小吃大全
1、桐子林口口上的大薄餅。
2、胡南院子街(老攤區)上的楊三薄餅——冷串串兒。
3、龍池的蒸肉餅子。
4、北街包娘娘的豆腐腦。
5、書田街的蛋烘糕。
6、翠屏山下的活脫粉。
7、小十字的四妹燒烤,一中外的岷江燒烤,新城小學外的燒烤和桐子林的周燒烤。
8、書田街上的涼面。
9、二中外的南鳥麻辣燙。
10、翠屏山下的大排擋、川南廠外的大排擋、北街的小師妹兔頭。
11、一中外的羅四宵夜的冒菜。
12、附小外的珍珠奶茶、鮮榨果汁、油炸系列。
13、文廟對門亮香居的干鍋兔。
14、書田街上的鄧記臭豆腐。
15、桐子林的重慶來鳳魚。
16、翠屏山下的鐵板燒。
17、好吃街小是小的米線、家常菜。
18、步行街中間口口上的羊肉湯。
19、小十字的啃骨頭。
20、書田街上的鍋魁,還有白天在新仁巷、晚上在小十字賣的鍋魁。
21、二中外的蘇三拉麵,北街包娘娘的肉絲面,桐子林到車站那條巷巷頭的辣子雞面。
22、希貴餅屋的蔥油餅、發糕、雞蛋糕。
23、農貿市場、步行街外的葉兒粑、泡粑。
24、書田街鍾鴨子、小十字畢鴨子的鴨子和腳板。
25、好吃街的黃雞肉。
26、新城小學外炸的抄手。
27、書田街正對的老地方的炒米線和炒飯。
28、老漁船上的黃辣丁。
29、東門口的金絲牛肉。
犍為小吃誘惑你
薄餅熱銷

庄嚴宏大的祭孔大典,珍藏記憶的嘉陽小火車,全新推出的礦井博物館……千年古郡魅力依舊。然而,對於那些對犍為流連忘返的「貪」食一族而言,犍為的小吃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小店小碗小到家 「小」有名氣

小吃,小吃,吃的精華在於「小」,一家小店,一個小碗,卻色香味俱全,光看著,口水就流了出來。包大姐豆腐腦是一家小店,店裡桌子10餘張,每張設座位四個,從早到晚,這10張桌子幾乎座無虛席。提到豆腐腦,五通橋牛華鎮的論名氣屬第一,但犍為豆腐腦卻一樣別具風味。

豆腐腦

「油炸兒」拌著香菜,花生陪著炸豆,清香味中泛著油香味,油而不利,稠而不粘。入口時一股羅城牛肉特有的光滑,不費勁就到了嗓子,這時,湯汁里的豆腐順勢而入,大豆的甜與一點點的辣交織在一起,保准讓你嘴角翹起。這時,問老闆要一杯清茶,喝上一小口,在大口和上幾口豆腐腦,頓時,胃裡本來不安的食慾細胞被全部挑逗起來。接下來就是:「包大姐,再來一碗!」

豆腐腦店裡還有一絕,與豆腐腦一起被稱為「姐妹花」的活脫粉。至於這活脫粉名字的來歷,據當地常客稱是來源於10多年前一位顧客之口。該顧客是川北人,初到犍為就品嘗了這里的小碗粉,吃了第一口,他便叫到:「這粉真活脫!」其實,「活脫」大概就是滑的意思,據老闆稱,這粉雖滑但絕不軟,甚至可以拿來跳繩呢。活脫粉不僅滑,而且扮相美味道靚,尤其是要上點肉料加進去,感覺就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不同凡響。

活脫粉

在犍為,象這樣的小吃小店就有不下10家,家家都是小有名氣,有史可尋。種類涵蓋鍋貼、鐵板燒、串串香……每一種都別具風情,哪怕你在其他地方吃過,它也能讓你找到「初戀」般的味道。

薄餅夾餅希貴餅 「餅」出名堂

說到犍為小吃,就不得不提到「餅」,一般人想到餅,總是想到餅干、干餅,可這犍為餅和其他餅不一樣,不僅有干還有濕,不僅有甜也有辣,再加上酸酸鹹鹹可謂是五味俱全,這餅真是有名堂。

犍為薄餅

首先要談的就是薄餅。犍為遠近聞名,「銀絲作心,錦緞為皮」。當然,這只是形容,也可以說是比喻。但拋開外觀不談,但從好不好來說,犍為薄餅的確名不虛傳。糖醋並舉,甜酸相融,香豆花生粉的香和蘿卜絲的脆同時入口,感覺難以一口咽下,又不願半途而廢,從嘴裡拿出,要人慾罷不能,吃了一個,嘴角還殘留醋味,卻又忍不住再來一個。打嗝時回味一下,彷彿已經下到胃裡,飽而不撐,意猶未盡。再加上幾毛錢的超低價格更是讓人趨之若鶩。

夾餅,又名(ka)餅。灰面烤出的餅子裡面夾入蒸好的肥腸、牛肉,伴上香菜、蔥花,和上花椒、胡椒、辣椒粉,味精、咸鹽等調味劑自然不能少,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一口咬下去,感覺細膩柔軟,牛肉、肥腸的味道被面餅中和,入口後不粘牙,不膩嘴。再咬一口,味道漸濃,喉嚨里還有熱浪湧起,香菜的清香此時發揮作用,一氣呵成,香味滲透全身。

夾餅蒸肉

希貴餅家源於1991年創建的犍為縣鳳凰食品廠,主要生產傳統名特糕點,產品豐富多樣,其中又以酥芙蓉、魚皮花生、灑琪瑪久負盛名,暢銷省內外。來犍旅遊的遊客,或者外出的犍為人,都把酥芙蓉、魚皮花生、灑琪瑪作為食用佳品。在製作魚皮花生過程中,選用的花生仁顆粒酥鬆、皮薄均勻,選用上等的糕粉、砂糖,採用獨特配方,經過製糖、裹坯、烘烤、上醬等工藝精心製作而成,讓它甜咸適度,香酥可口。在烘烤時,必須用微火,否則容易烤糊。在上醬時必須均勻塗抹,否則口感不均,影響產品質量。要讓酥芙蓉酥香爽口,入口化渣,顏色潔白,就要求原料配方比例要恰當,糯米坯、白砂糖、飴糖、熟豬油使用的比例要匹配。工藝流程要有條不紊,在製作過程中,要經過泡米、磨漿、煮餅、舂茸、晾乾、成坯、油炸、淋糖、裝盒成型等多道工序,酥芙蓉風味別具一格,入口化渣不粘牙,香、酥、泡、甜,使人有油而不膩、甜香可口之感。

希貴餅店特色糕點

從走出去的羅城牛肉,到紮根犍為的地道小吃,飲食文化被犍為人演繹得有聲有色。胡南院子街上的冷串串兒,書田街的蛋烘糕、涼面,二中外的南鳥麻辣燙,北街的小師妹兔頭、一中外的羅四宵夜的冒菜、小十字的啃骨頭和畢鴨子的鴨腳板,新仁巷的鍋魁,東門口的金絲牛肉……
犍為當地人背起來如數家珍,外地遊客更是用口水代替了言語。這個黃金周,就讓犍為小吃幫你鎖定旅遊指南。

豐富的小吃加上古犍文化的全新「開盤」,千年古郡越發多姿。

顧客贊不絕口

⑶ 四川有什麼葯材生意可做

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葯之庫」之美譽。據資料統計,全川中葯資源有5000餘種,其中植物葯4600餘種,動物葯320多種,礦物葯130餘種,約佔全中國中草葯品種的75%;其中著名地道葯材和主產葯材30餘種,如川芎、麥冬、黃連、川貝母、冬蟲夏草等不僅是中國出口較早且量大的品種,而且在中國國內的生產和銷售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川芎佔有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人工種植中葯材超過50萬畝,已建立川葯規范化種植示範基地38個;各種動植物葯的年允收量超過100萬噸,是中國最大的中葯材產地。主要野生和栽培(養殖)中葯材品種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

【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縣、彭州市、崇州市
【川貝母】阿壩州、甘孜州;以卷葉貝母、暗紫貝母為主
【附子、川烏】江油市;以南瓜葉附子為主流品種
【黃連】洪雅縣、峨眉山市、大邑縣(味連)
【麥冬】綿陽市、三台縣(綿陽麥冬、川麥冬)
【天麻】平武縣大量栽培,野生資源廣布
【冬蟲夏草】康定縣、馬爾康縣
【紅花】簡陽市、平昌縣(川紅花)
【乾薑】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為縣、沐川縣主產
【川牛膝】天全縣(天全牛膝)、洪雅縣
【金銀花】南江縣、沐川縣(川銀花)
【丹參】中江縣(中江丹參)、平武縣(川丹參)
【補骨脂】西昌市、金堂縣
【鬱金(川鬱金)】雙流縣、犍為縣、崇州市(多栽種綠絲鬱金、黃絲鬱金)
【姜黃】犍為縣、崇州市、雙流縣
【莪術】犍為縣、崇州市、雙流縣
【天冬】內江市、古藺縣
【白芍】中江縣(中江白芍)、渠縣
【白芷】遂寧市(川白芷)
【黃柏】滎經縣、峨眉山市、洪雅縣、通江縣(川黃柏)
【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藺縣、三台縣(川朴)
【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
【半夏】南充市、西充縣主產,川東北地區多野生
【金錢草】四川多野生資源(四川大金錢草)
【澤瀉】彭山縣、都江堰市(川澤瀉)
【麝香】都江堰市、馬爾康縣(人工養殖,活體取麝)
【熊膽】都江堰市主產(人工養殖,活體引流)
【辛夷】北川縣主產,四川各地有栽培
【烏梅】大邑縣、達州市多栽培
【川續斷】主產涼山州
【羌活】甘孜州、阿壩州
【銀耳】通江縣(通江銀耳)
【川明參】蒼溪縣、金堂縣、巴中市
【柴胡】劍閣縣(竹葉柴胡多野生,習稱「劍柴」;北柴胡多栽培)
【桔梗】梓潼縣(川桔梗)
【花椒】漢源縣(川椒、紅椒)、茂汶縣
【大黃】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
【黨參】九寨溝縣(原南坪縣)
【菊花】蒼溪縣、儀隴縣、中江縣
【龍膽】涼山州野生資源豐富
【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壩州)
【枇杷葉】四川各地栽培
【佛手】犍為縣、沐川縣(川佛手)。

根據四川省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葯材分布狀況,川葯劃分為四大產區:
Ⅰ.四川盆地葯材生產區——本區位於四川盆地底部,熱量條件優於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主產川芎、麥冬、丹參、白芍、附子、川烏、鬱金、姜黃、莪術、澤瀉、川白芷、川明參、乾薑、佛手、無花果等1000—1500種。

Ⅱ.攀西地區葯材生產區——包括涼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乾熱河谷等地,水熱條件好,主產蘆薈、茯苓、補骨脂、紅大戟、穿山甲、川續斷、三七、黃芩、防風、砂仁、山奈等2400餘種。

Ⅲ.盆地周緣山地葯材生產區——本區葯用植物資源豐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中葯資源約1500—2000種,主產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黃柏、銀杏、黃連、金銀花、柴胡、辛夷、半夏、紅花等品種。

Ⅳ.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峽谷葯材生產區——該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壩州和甘孜州,環境幾乎無污染,盛產大量名貴中葯材,主產川貝母、麝香、紅豆杉、薯蕷、羌活、黨參、冬蟲夏草、黃芪、大黃、秦艽、、紅景天、雪蓮花、雪上一枝蒿等約1800種。

⑷ 請問在犍為租個門面要多少錢

犍為的黃金地段西街是比較貴的,雙門面一般一年租金都在10萬以上至少。而且西街專只有弄么大,門屬面是很難找的。
在書田街好的地段。靠近西街那段,30平米是1600左右,還有轉讓費一般是3-4萬。
要看你做什麼生意,選什麼地段

⑸ 現在在一個縣城裡做點什麼小生意比較有前景呢!

現在有很多90後創業的,
年輕人想創業最關鍵的就是要選對行業,
互聯網行
業的發展就
很迅速,你可以做做這方面的生意,
詳情你
可以網
上搜——【國

老師】交流一下,希望他可以幫助到你。

⑹ 四川樂山犍為縣開KTV多少錢

這個地方開KTV一般20-30萬可以搞定,主要是門面裝修費用高,要裝就要裝好些,不過說實話,犍為開這個不如開酒吧,應該生意還要好,而且犍為的酒吧似乎很少,還算新新產業

⑺ 在犍為縣做什麼生意好

犍為縣現在的發展挺不錯,能做的項目也挺多的,市場很大,可以對犍為縣做一個市場需求調研,注意去觀察市場上的發展動態,看看都有一些什麼行業是未來會發展的比較好的,就可以去這種行業找項目,可以結合你的特長,資源,興趣愛好去選擇合適的項目,自己熟悉或者喜歡的東西,更容易做出成績來的。

⑻ 樂山市區有哪些經營樂山當地小吃的老字型大小飯店

在樂山中心城區,像 「游肥腸」這樣能把生意扛到今天的老字型大小,已經算不錯的了。樂山的許多老字型大小都興起與上世紀初期,只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公私合營,讓大部分樂山「老字型大小」停止了發展的腳步,逐漸勢微甚至面臨「關停並轉」的命運。時代變遷,峰迴路轉,市場經濟的大潮湧起和外來商業業態的進入,讓樂山老字型大小備感步履艱難。現在的顧客早已不再是圖「堆垛」,現代市場講究品牌效應、就餐氛圍、市場推廣,樂山的許多老字型大小在這股浪潮里漸漸「淡出江湖」。大浪淘沙,有的獲得了新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的仍在苦苦堅撐,似乎只為了告慰前人,不至於在人們的記憶中泯滅,有的則徹底從樂山人的生活中消失殆盡。

盡管現今的新生事物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字型大小歷史淵源和文化魅力越久彌香,擦去歷史的浮塵,金字招牌依舊閃閃發光。日前,從省商務廳傳來消息,在正在緊張進行的全國「中華老字型大小」評選活動中,樂山有7家老字型大小報名入選,「游記肥腸」、「全華醬油」、「德昌源豆腐乳」等3家作為樂山「老字型大小」的「代表作品」,已經進入全國最後的評選環節。

在同一些老樂山人聊起 「老字型大小」的話題時,一些曾經在樂山人心中占據重要位置的「老朋友」緩緩浮出了歷史的水面——

記憶與現實

永善公豆花

1943年,樂山土生土長的黎淵如在樂山較場壩搭了個棚子,一邊賣茶,一邊賣豆花。「永善公」取意於「永遠善良公正」。這里的豆花從推磨、燒漿到點制,都非常講究,豆花又嫩又綿,直至豆花吃完,鍋里都看不到一點殘渣。其豆花蘸水與眾不同,佐料多達12種,腌制的臘肉香腸也頗具特色。1963年,朱德總司令來樂山時,吃過永善公豆花後大呼過癮,一口氣喝了四五碗豆花水,並送黎淵如一盒「中華」香煙以表謝意。如今, 「永善公豆花」早已淡出江湖,老一輩樂山人只有為數不多的還記得這個名字。

劉宗秀素麵

樂山城剛解放時,劉宗秀和丈夫王學成在市區東大街擺起了面攤,生意看好,就租了一間鋪面在此長長期經營。劉宗秀解放前賣過湯元、醪糟,為人忠厚,講究貨真價實,不管客多客少,劉宗秀總是堅持自己配佐料,直至晚年。劉宗秀素麵用的是正宗宜賓芽菜、雙釀醬油、成都海椒、天廚味精為主要佐料,這些都是在當時叫得很響的品牌。上世紀50年代,川劇團的戲散了,觀眾大多喜歡來這里吃上一碗香噴噴的面。在那個年代,劉宗秀素麵就開始講究白圍腰、白袖套、白帽子,據說朱德總司令到樂山時,也不忘專門來到劉宗秀的面攤吃了一碗面。由於種種原因,劉宗秀素麵關門歇業,那香噴噴的滋味,至今仍讓不少樂山老人口齒留香。

劉漢元乳湯抄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劉漢元麵食與劉宗秀素麵毗鄰,兩家生意「比翼雙飛」。劉漢元的拳頭產品是乳湯抄手,抄手皮薄、肉餡大,佐以豬骨熬成的濃湯,即所謂「乳湯」,味道濃郁,相當受群眾歡迎。劉漢元的精明之處在於,她的抄手肉餡雖然大,但肉並不多,主要是拌和得法,吃起來又好吃,又有賣相。而且,她用的豬油從來不用豬板油作原油,而是實膘肋條肉,油渣香脆可口,也不浪費。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劉漢元乳湯抄手也慢慢從樂山人眼中消失了。

周雞肉

周雞肉的創始人是周明和,他以自己的名字開了家「明和飯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算是樂山一流的飯店。周雞肉的特點是肉質嫩而脫骨,口感好,紅油多且鮮亮,看上去就讓人垂涎三尺。其汁水用多味中葯熬制而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他製作雞肉很講究,一般是用細麻繩將雞大腿纏緊,這樣煮好的肉不會萎縮,且雞腿肉呈花紋狀,擺在廚窗里成了一件工藝品。時至今日,人們仍可從中心城區湖泊所菜市外那一排腌鹵製品攤位中,找到「周雞肉」那熟悉的名字。

海匯源十全大補湯

1939年,日軍轟炸樂山不久,眉山人吳光學來樂山當學徒,出師後經營糖果糕點,字型大小取名「海匯源」。他去世後,其妻沿用「海匯源」老招牌,經營起「海匯源十全大補湯」,店子開在東大街川劇團斜對面。十全大補湯採用當歸、蓮米、紅棗、薏仁等十餘味中葯,配之豬肺、豬心、雞肉、肘子、豬蹄等熬制,其湯乳白鮮美。每天早上天未亮,很多老年人就要抄起雙手,冒著晨霧,來到海匯源,一碗大補湯下肚,潤肺,通氣,生血,好不愜意!如今,海匯源仍在經營,但十全大補湯已經「難尋芳蹤」,取而代之的成了銀絲面和燒麥。

寶華園燒麥、銀絲面

寶華園是樂山第一家燒麥店,它卻是賣銀絲面出名的。燒麥是北方食品,1930年由瀘縣人白玉延從外地引進,在樂山中心城區較場壩一帶經營,後因戰火幾度變遷,1942年遷到東大街,起名為寶華園。1960年寶華園公私合營成為國營企業,1986年承包經營,1994年企業轉製成為私營企業,2003年1月成功申報注冊「寶華園」商標。現在的寶華園繼續發揚了傳統的製作工藝,長期堅持手工製作,銀絲面用的是雞蛋加精面手工擀制而成,和面時不加水,佐以雞湯、蔥花,不用醬油,色、香、味、形俱全。燒麥形如石榴,皮薄餡鮮、油而不膩、鮮美醇香,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今年7月,寶華園燒麥和手工銀絲面被市商務、工商、衛生、質檢局評為「樂山名食」。

游記肥腸

譽滿嘉州的游記肥腸,相傳創始於清朝咸豐年間,為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的百年老店。1939年8月19日樂山大轟炸後,樂山較場壩成了「光壩壩」,一個叫游開文的樂山人在廢墟上掛出「游記肥腸湯」的招牌,以飲食生意維持生計。由於他燉的豬腸烹制考究,味鮮無異味,「游肥腸」由此樂山揚名。上世紀80年代後期,曾「失傳」一段時間的「游記肥腸」在樂山城區東大街重新露面,在原有基礎上開發了幾十個新品種,走上了規模化經營的道路,成為樂山遠近聞名的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

「李培德」菜刀

有樂山廚師的地方就有「李培德」菜刀。幾年前,一名樂山籍的大廚遠渡大西洋,前往美國開中餐店,臨走時他帶了兩件東西,一件是辣椒,另一件是「李培德」菜刀。今天,在樂山中心城區的雲頂酒樓、唐偉飯店、鄧強飯店、山灣賓館等大部分餐飲店,都普遍使用「李培德」菜刀,樂山廚子都以能使用「李培德」菜刀為幸事,這成為了樂山倖幸刀具廠廠長張桂華和廠里40名「鐵匠」的驕傲。

「李培德」菜刀成長至今天,得力於樂山老名刀匠李培德。李培德專業制刀50多年,制刀手藝爐火純青。張桂華對此耳濡目染,20年間從僅有兩三個人的鐵匠鋪出發,發展成為今日紅火的刀具廠,在全省有113個固定經銷點。老字型大小能歷經風雨而不倒,依靠的是過硬產品質量。手工鍛造是一種古老的加工方法,一名學徒要熟練掌握全套技術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為了保證質量,「李培德」菜刀放棄了對產量的追求,採用定單生產,客戶上門取貨。在樂山, 「李培德」菜刀是樂山眾多老字型大小中為數寥寥能走上產業化道路的品牌。

德昌源豆腐乳

五通橋德昌源醬園廠創建於1862年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四川腐乳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老字型大小廠家。它最早是岷江河畔老龍壩上由楊江東開的江東園作坊,1908年轉讓給楊德昌,1918年由其子楊吉安經營。抗日戰爭時期,一批內遷的化學專家對該產品進行鑒定,發現該產品黴菌活力極高,蛋白質水解極強,氨基酸含量豐富,故在1938年正式命名為「中國五通橋毛霉」進行推廣,成為豆腐乳發酵標准用霉。解放後,幾家老作坊江通源、鼎和源、洪泰源合並成德昌源作坊,主產德昌源豆腐乳、醬油等,1962年申報注冊「橋牌」商標。改革開放以來,德昌源醬園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工廠規模日漸擴大,管理水平達到現代化企業的要求,產品銷往國內17個省、市,並多次榮獲國家級獎勵,成為蜀中最具特色的名產之一。

羅城牛肉

羅城牛肉屬於清真食品,是伊斯蘭教人的文化瑰寶。清真食品擅長牛羊肉加工,羅城牛肉就是其中的一員。羅城牛肉始創於1942年,創始人蘇德能利用祖傳的牛肉腌制方法在犍為羅城鐵山一帶專業加工銷售鹵牛肉、乾巴牛肉、羊雜湯。1951年因政府需要改為集體經營,1988年交由蘇尊躍承包經營,更名為犍為縣羅城牛肉回民加工廠。2002年,羅城牛肉的「羅誠牌」商標被國家商標局批准注冊。世事輪回,如今的羅城牛肉不但沒有被歷史湮沒,反而越做越強,由60年前的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的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成為樂山人饋贈外地親友的佳品。

蘇稽香油米花糖

上世紀初,蘇稽一帶的商戶採用糯米、白砂糖、鮮豬邊油為原料做成「豬汪國花」,產品口感酥脆,口味香甜,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喜愛。1944年3月,蘇稽一帶商戶合作生產統一銷售,將「豬汪國花」更名為「蘇稽香油米花糖」。1950年 供銷社成立,蘇稽糖果廠歸由供銷社管理,同年解放軍進軍涼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為軍需品。從「蘇稽」牌注冊至今,60多年過去了,米花糖遠近聞名並曾一度出口俄羅斯。1996年,小小的蘇稽米花糖榮獲國際金獎。2004年,蘇稽糖果廠改為 民營企業,與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謝光洪接過這桿大旗。在現在的許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蘇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裝更精美、品種更齊全了。

全華醬油

「全華」即保全中華之意。1929年,「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范旭東在南京創辦了全華醬油公司,抵制日本醬油在中國的傾銷,幾經努力成為暢銷南北的名牌產品,甚至遠銷南洋群島。1937年,南京被日寇佔領,全華公司考慮到樂山的水質好,將全華公司搬遷到岷江岸邊的樂山徐家土扁,生產經營異常活躍。1954年全華公司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合並川內10家釀造廠擴大了全華的綜合實力,1969年成為全民所有,更名為樂山市全華釀造廠,1999年被經貿部認證為中華老字型大小,2001年全華商標被認定為四川省著名商標。全華不僅有著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是全省僅存的從解放前使用至今的商標。

閱讀全文

與犍為生意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