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6全國人大會議成果

2016全國人大會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9 05:40:46

㈠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黨的會議
1、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代表大會5年召開一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六大」
2、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簡稱中央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解釋: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意思是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的第五次全體會議)

二、人大會議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開的第三次會)
2、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開的第22次會)

三、政協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解釋:政協全國委員會第十屆委員開的第三次會)

㈡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取得哪些成果

樓主,首先要更正你的措辭。你的這句話中有幾個很大的錯誤。

1、全國人大是五年為一屆,每年三月開會,因此最多一屆只召開五次會議,超過五次絕對不可能。應該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每隔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

2、不能說新的國家賠償法,現行的這部法律還沒有廢除和另外重新制訂,同時也沒有通過該法的修訂草案,因此目前只能說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

3、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我國法律草案和法律修訂草案都至少要經過立法機關三讀程序才能通過頒布,也就是說需要經過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後才可能會通過。現在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還只是進行了第二次審議,因此不可能就頒布。

回答完畢。

㈢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報告

周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
(周恩來)
各位代表!
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我代表國務院,向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從三屆人大以來,我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場大革命,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政治大革命。它摧毀了劉少奇、林彪兩個資產階級司令部,粉碎了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陰謀。目前正在全國普遍開展的批林批孔運動,是這場大革命的繼續和深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鞏固了我國無產階級專政,促進了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我國站在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一邊。它提供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新經驗,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中,各族人民廣泛開展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群眾運動,提高了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覺悟,上層建築領域的鬥批改取得了重大成就。老中青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密切了和群眾的聯系,大批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茁壯成長,以革命樣板戲為標志的無產階級文藝革命深入發展,教育衛生革命生氣勃勃,廣大幹部和工農兵學商堅持五七道路,上百萬赤腳醫生成長起來,近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農兵參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正在壯大。這一切新生事物的涌現,在上層建築領域加強了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更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我們超額完成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一九七五年也將勝利完成。我國農業連續十三年奪得豐收,一九七四年農業總產值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百分之五十一。這充分顯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優越性。全國解放以來,盡管我國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糧食增產一點四倍,棉花增產四點七倍。在我們這樣一個近八億人口的國家,保證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業總產值一九七四年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一點九倍,主要產品的產量都有大幅度增長,鋼增長一點二倍,原煤增長百分之九十一,石油增長六點五倍,發電量增長兩倍,化肥增長三點三倍,拖拉機增長五點二倍,棉紗增長百分之八十五,化學纖維增長三點三倍。在這十年中,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盪、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即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國內外反動派曾經斷言,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定會破壞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現在事實已經給了他們有力的回答。
我們同各國人民一道,在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霸權主義的斗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我們粉碎了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的包圍、封鎖、侵略和顛覆,加強了同各國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我國在聯合國長期被非法剝奪的席位得到恢復。同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增加到近百個,有經濟貿易關系和文化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一百五十多個。我們的斗爭得到各國人民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經過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的鍛煉,我國各族人民更加團結,我們的軍隊更加堅強,我們的偉大祖國更加鞏固。我們的一切勝利,都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
各位代表!
我們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再一次闡明了毛主席制定的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政策,進一步指明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方向。我國各族人民要在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政策,努力實現十大提出的各項戰斗任務,鞏固和發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成果,爭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勝利。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普及、深入、持久地開展批林批孔運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兩條路線的斗爭,是長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我們決不能因為批林批孔已經取得很大成績而有所鬆懈。我們要繼續深入批判林彪的修正主義路線,批判孔孟之道,遵循古為今用的原則,總結儒法斗爭和整個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並在斗爭中建設一支宏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用馬克思主義佔領整個上層建築領域。實現這個任務的關鍵,就是要刻苦攻讀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使廣大幹部和群眾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武裝起來。要通過批林批孔,進一步推動文藝革命、教育衛生革命,推動各條戰線的鬥批改,支持一切新生事物,更好地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加強各級革命委員會的建設。各級領導班子要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更加密切地聯系群眾。積極培養青年、婦女幹部和少數民族幹部,著重從工人、貧下中農中選拔優秀分子到領導崗位上來。精兵簡政,減少層次。新老幹部要互相學習,加強團結,要能上能下,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認真落實黨的各項政策,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落實到基層。要依靠廣大群眾,穩、准、狠以准為重點地打擊一小撮階級敵人。要按照團結——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的方針,採取民主的方法,認真解決好人民內部矛盾,把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我們要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貧下中農,團結其他勞動群眾和廣大知識分子,進一步發展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愛國民主黨派、愛國人士、愛國僑胞和港澳同胞的革命統一戰線。我們要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幹部和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共同奮斗。
社會主義革命是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我們必須堅持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方針,在革命統帥下,努力增加生產,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更加鞏固。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曾經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們要在一九七五年完成和超額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這樣就可以為在一九八○年以前實現上述的第一步設想打下更牢固的基礎。從國內國際的形勢看,今後的十年,是實現上述兩步設想的關鍵的十年。在這個時期內,我們不僅要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而且要向實現第二步設想的宏偉目標前進。國務院將按照這個目標制訂十年長遠規劃、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革命委員會,直到工礦企業和生產隊等基層單位,都要發動群眾,經過充分討論,制訂自己的計劃,爭取提前實現我們的宏偉目標。
為了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堅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繼續執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和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政策。按照農輕重的次序安排國民經濟計劃。在國家統一計劃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更好地執行鞍鋼憲法,深入開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
我們的各級領導同志,在抓經濟工作的時候,務必十分注意上層建築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抓緊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只有抓好革命,才能搞好生產。要深入批判修正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傾向,批判洋奴哲學、爬行主義、鋪張浪費等錯誤思想和作風。
毛主席指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這條路線,使我們戰勝了帝國主義的封鎖,頂住了社會帝國主義的壓力,任憑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風潮起伏,我國經濟始終扎實地蓬勃發展。我們要永遠堅持這條路線。
各位代表!
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仍然是天下大亂,而且越來越亂了。資本主義世界面臨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世界各種基本矛盾進一步激化。一方面是世界人民的革命傾向蓬勃發展,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一方面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越來越激烈。它們的爭奪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爭奪重點在歐洲。蘇聯社會帝國主義是聲東擊西。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是當代最大的國際壓迫者、剝削者和新的世界戰爭策源地。它們的激烈爭奪,總有一天要導致世界大戰。各國人民對此必須有所准備。世界上到處講緩和、講和平,恰恰證明,這個世界沒有緩和,更談不上什麼持久和平。目前,革命和戰爭的因素都在增長。不論是戰爭引起革命,還是革命制止戰爭,國際形勢總是朝著有利於人民的方向發展,世界的前途總是光明的。
我們要繼續執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著眼於人民,寄希望於人民,把對外工作做得更好。我們要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同社會主義國家,同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加強團結,互相支援。我們要聯合國際上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我們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一切國家建立和發展關系。
第三世界是反殖、反帝、反霸的主力軍。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屬於第三世界。我們要加強同亞、非、拉國家和人民的團結,堅決支持他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保護本國資源,發展民族經濟的斗爭。我們堅決支持朝鮮、越南、柬埔寨、寮國、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南部非洲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我們支持第二世界國家和人民反對超級大國控制、威脅和欺負的斗爭。我們支持西歐國家在這個斗爭中聯合起來。我們願意同日本政府和人民一起,在中日聯合聲明的基礎上,為增進兩國友好睦鄰關系而努力。
中美兩國之間存在著根本分歧。由於雙方的共同努力,三年來兩國關系有所改進,兩國人民的往來有了發展。只要中美上海公報的各項原則能夠認真執行,兩國關系就可以繼續得到改善。
蘇聯領導集團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同他們的原則爭論是要長期進行下去的。但是,我們歷來認為,這種爭論不應妨礙中蘇兩國正常的國家關系。蘇聯領導採取了一系列惡化兩國關系的步驟,對我國進行顛覆,直至挑起邊界武裝沖突。他們背棄中蘇兩國總理早在一九六九年就已經達成的諒解,拒絕簽訂包含有互不使用武力、互不侵犯內容的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沖突、雙方武裝力量在邊界爭議地區脫離接觸的協議,致使中蘇邊界談判至今沒有結果。他們連中蘇邊界存在著爭議地區都不承認,連雙方武裝力量在邊界爭議地區脫離接觸、防止武裝沖突這樣的事情都不幹,卻侈談什麼互不使用武力、互不侵犯的空洞條約,這除了為著欺騙蘇聯人民和世界輿論以外,還有什麼呢?我們奉勸蘇聯領導,還是老老實實坐下來談判,解決一點問題,不要再玩弄那些騙人的花招了。
毛主席教導我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我們要保持警惕,加強防禦,准備打仗。英雄的人民解放軍擔負著保衛祖國的光榮任務。全軍要堅決執行毛主席的建軍路線,加強軍隊建設,加強戰備。要認真辦好民兵。人民解放軍和廣大民兵要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隨時准備殲滅一切敢於入侵之敵。
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台灣同胞和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解放台灣、統一祖國的崇高目標而共同努力。
各位代表!
在國內外大好形勢下,我們首先要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爭取對人類作出較大的貢獻。
我們必須牢記毛主席的教導,抓大事,抓路線,堅持「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的基本原則。
我們必須堅決擁護黨的一元化領導。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各方面的工作,都必須置於各級黨委的統一領導之下。
我們必須發揚遵守紀律的光榮傳統,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基礎上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我們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堅定地相信和依靠群眾的大多數。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
我們必須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我們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大國主義。我們永遠不稱霸,永遠不做超級大國,永遠站在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一邊。
在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人民奮發圖強,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就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再用二十多年的時間,一定能夠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我們應當繼續努力,發揚成績,克服缺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乘勝前進。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新華社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日訊)
(《人民日報》1 9 7 5 0 1 2 1 第1 版)

㈣ 2016年國家召開什麼重要會議時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關於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於2016年3月5日在京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慈善法草案將上大會審查和審議。

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一大到十七大會議的時間、地點、成果

歷屆全國人大歷次會議 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54年9月15日~28日)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55年7月5日~30日) 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1956年6月15日~30日) 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57年6月26日~7月15日) 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1958年2月1日~11日) 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59年4月18日~28日) 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60年3月30日~4月10日) 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62年3月27日~4月16日) 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64年12月21日~ 1965年1月4日) 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75年1月13日~17日) 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80年8月30日~9月10日) 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83年6月6日~21日) 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84年5月15日~31日) 六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85年3月27日~4月10日) 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86年3月25日~4月12日) 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87年3月25日~4月11日) 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88年3月25日~4月13日) 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93年3月15日~31日) 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94年3月10日~22日) 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1995年3月5日~18日) 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1996年3月5日~17日) 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1997年3月1日~15日) 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98年3月5日~19日) 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99年3月5日~16日) 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2000年3月5日~15日) 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2001年3月5日~15日) 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2002年3月5日~15日) 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2003年3月5日~18日) 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2004年3月5日~14日) 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2005年3月5日~14日)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2006年3月5日~14日)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2007年3月5日~16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2008年3月5日~18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2009年3月5日~13日)

㈥ 黨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召開時間

十五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十六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十七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

十八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職權:

(一)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二)聽取和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

(三)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

(四)修改黨的章程;

(五)選舉中央委員會;

(六)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領導機構:

1、中央委員會(黨中央);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全會閉會期間的黨中央)

2、中央政治局常務常委會(同上);中央書記處;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6)2016全國人大會議成果擴展閱讀

黨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歷史意義:

1、黨的十五大:提出21世紀前50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黨的十六大:總結過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經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勾畫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3、黨的十七大:全面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開放近30年的偉大進程、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首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概括;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

4、黨的十八大:回顧和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奮斗歷程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和總任務;開啟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美好未來的嶄新征程。

㈦ 2016全國人大會議閉幕表決通過哪些文件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高工作報告等9個決議草案。

㈧ 中共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主要成就有哪些

兩會
兩會是指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每年3月份「兩會」先後召開全體會議一次,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 "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也稱為兩會,通常召開的時間比全國「兩會」時間要早。
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人民代表大會簡介

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代表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以及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直接選出的代表組成。

在一九七五年憲法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以工農兵代表為主體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現行憲法則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委員長,

副委員長若幹人,

秘書長,

委員若幹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中,應當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它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常務委員會為止。

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

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並且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規定。(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又稱「新政協」,以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重慶談判,決定為組諸新政府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中國青年黨和社會賢達五個方面。同年11月,國民黨撕毀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單方面宣布召開「國民大會」,遂使政治協商會議即舊政協解體。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參加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開幕,參加會議的有23個單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參加會議的有46個單位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會議選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揭開了新中國歷史的第一頁。

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至此,作為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而載入史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及對外友好交往活動中繼續發揮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迄今為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過九屆全國委員會會議。毛澤東當選為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當選為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當選為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穎超當選為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先念當選為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瑞環當選為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主席,賈慶林當選為第十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中國共產黨、8個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本會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的准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

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設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和秘書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政協全國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常務委員會委員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組成。全國委員會主席主持常務委員會的工作。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組成主席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238人,常務委員299人,主席、副主席、秘書長26人。主席賈慶林,副主席王忠禹、廖 暉、劉延東、阿沛•阿旺晉美、帕巴拉•格列朗傑、李貴鮮、張思卿、丁光訓、霍英東、馬萬祺、白立忱、羅豪才、張克輝、周鐵農、郝建秀、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黃孟復、王選、張懷西、李 蒙、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

政協全國委員會設副秘書長若幹人,協助秘書長進行工作。設立辦公廳,在秘書長領導下進行工作。設立若干專門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構。十屆全國委員會設立了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港澳台僑委員會、外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等9個專門委員會。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自治州、設區的市、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凡有條件的地方,均可設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地方的地方委員會。地方各級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各級地方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和秘書長。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地方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不設秘書長。各級地方委員會的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政協全國委員會對地方委員會的關系和地方委員會對下一級地方委員會的關系是指導關系。

㈨ 2016年中國召開了哪些會議。

比較大的就是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
簡稱兩會

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閱讀全文

與2016全國人大會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