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腸易激綜合是怎麼回事
腸易激綜合征聽上去可能有些陌生,其實它是一種腸道功能發生障礙引發的疾病,有時被稱做「腸痙攣」、「特發性便秘」或「神經性腹瀉」等。得腸易激綜合征的病人腸道並沒有病變,只是對刺激非常敏感,腸道彷彿變成了一個摟不住火氣的老先生,只要遇到不如意,就敏感得上「火氣」,如腸蠕動次數馬上增多,甚至痙攣收縮,導致陣陣腹痛、腹瀉或便秘 。所指「不如意」包括受冷了,吃的食物油膩或吃撐了,處於恐懼、焦急、悲傷、郁悶的情緒之中等。 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律加快、生活壓力加劇,得這種病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腸易激綜合征在我國和世界各地都十分常見,而且無論男女老幼都有可能發生,但以中年女性最多見。 重要提示:不要認為得腸易激綜合征時腸道並沒有病變就不給予重視。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多年存在的慢性病 ,雖然不沒有生命威脅,但反復發作所帶來的不適與不便,會讓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質量受到影響。所以,得了腸易激綜合征要積極治療。 有心理障礙的人。在腸易激綜合征病人中大約有一半是心理障礙的人。 家族中有得過腸易激綜合征的人。一個家庭中輩輩都有腸易激綜合征病人的情況多見,出現父母得此病,兒女也得病的現象對某些食物不耐受的人。有些人不能吃谷類、牛奶、咖啡、辣椒、某些水果、酒類食物,吃了這些食物,立即會發病。 精神、情緒不好的人。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遇到失業、親人故去、人際關系緊張、離異、家庭糾紛等事件的刺激都可促發本病。 生活不規律的人。經常熬夜,飢一頓、飽一頓,吃飯、睡覺不規律的人容易得此病。 腸易激綜合征病人常見會有以下不舒服的感覺。 腹瀉或便秘可以表現為腹瀉,也可以表現為便秘 。腹瀉者大便多為糊狀,次數多,但量少,熟睡後不大便。 便秘者出現排便困難,只能排出堅硬乾燥的羊糞蛋樣的糞便。 腹脹、惡心、食慾減退,肚子「咕咕」叫,打嗝或放屁增多。 神經功能紊亂,心跳加快、疲乏、頭暈、出汗、多尿、胸悶等神經衰弱症狀。女性常有痛經,月經期間發病常較重。 醫生會通過一系列檢查,看病人是否存在其他器質性胃腸道的病變,只有在確定不存在其他胃腸道病變的情況下,結合病人的症狀,醫生才會做出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 醫生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主要使用以下一些類別的葯物。 調節胃腸功能的葯物。腸易激綜合征是腸道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所以醫生會使用一些調整胃腸功能的葯物,如得舒特(匹維溴銨)、斯巴敏(奧替溴銨)、舒麗啟能(布美曲汀)等。 調節精神狀態的葯物。對有抑鬱或焦慮等精神症狀的人,醫生有時會使用一些鎮靜、催眠葯物。 止瀉或緩瀉葯物。腸易激綜合征病人常會有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表現,針對這些表現醫生會使用止瀉葯、瀉葯等,如復方苯乙哌啶、福松等。 調節腸道菌群的葯物。醫生會選擇一些能夠調整腸道菌群的活菌制劑或益生元制劑,如麗珠腸樂、培菲康、金雙歧及乳果糖(杜秘克)等。 相關知識: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也可使用中葯,以舒肝理氣、健脾化濕、調理脾胃為主,常用的成葯有參苓白術丸、舒肝健胃丸等。 積極調整不良情緒,對病情不必過多憂慮,因為腸易激綜合征是可以治好的,而且保持良好心態對治好本病十分重要。必要時可接受心理醫生的幫助。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到起居有時、鬆弛有度。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進行適當的和有規律的運動,以強身健體。 搞清楚發病和吃哪種食物有關系,避免吃不能耐受的食物。少吃奶製品、大豆、扁豆、紅薯、洋蔥、葡萄乾、碳酸飲料等在腸道大量產氣的食物,避免加重腹痛和腹脹。腹瀉病人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少吃梨、葡萄等水果或果汁;便秘病人要多吃麩皮、芹菜、大蔥、韭菜等高纖維食物和花生、核桃等果仁類食品。
『貳』 得腸易激綜合症了,誰有治癒的好方法
由於本徵的病因及臨床表
現因個體不同而存在較在差異,故治療時應遵守個體化原則,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出靈活的治療方案。現將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一)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幫助患者找出引起本徵的精神因素,對患者存在的心理矛盾和情緒紊亂進行疏導,從
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醫生應以同情和負責和態度向患者解釋其疾病的本質和預後,使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疑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一定意義上講,應用心
理療法治療本徵比葯物治療更為重要,尤其是對有嚴重精神症狀的本徵患者,更應進行系統的心理治療。Guthrie通過對102例本徵患者心理治療的研究發
現,心理治療在消除腹瀉和腹痛方
面有顯著療效。THomson則認為,即使葯物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心理治療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有人採取催眠療法治療本徵取得一定療效。如
Whorwell等用催眠療法成功治療50例病情嚴重的本徵患者,隨訪18個月,其中48例完全緩解。Prior等觀察到催眠期間直腸敏感性顯著下降,症
狀也隨之消失。
(二)飲食調節:一般以易消化、低脂、適量蛋白質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過冷、過熱、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限制某種或向種不耐受的飲食。
(三)葯物治療:本徵的葯物治療應慎重,避免濫用葯物。在部分患者,可能任何葯物都無效。
1、對精神緊張、失眠較嚴重的神經官能症患者可適當治療予安全2.5mg(每日3次)或5mg每晚口服,亦可選用早眠寧、魯米那鈉等;抑鬱症者,適當用些阿米脫林、鹽酸丙咪嗪等;並可用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谷維素20~50mg,每日3次。
2、以腹痛為主者,除常規使用阿托品、顛茄類外,可用鈣通過阻滯劑異搏停或硝苯吡啶10mg舌下含化或口服,每日3次,以減輕腹痛和排便次數。
3、以腹瀉為主者,可用抗膽鹼能拮抗劑溴化賽米托品(cimetropin bromide)50mg餐前;亦可用易蒙停(imodin)2mg,每日3次,腹瀉嚴重者可適當用小劑量磷酸可待因15mg,每日3次,或選用氯苯哌醯胺。
4、以便秘為主者:大便干硬時可服石蠟油20ml,每日3閃,或服
用蓖麻油10~20ml,每日3次,或番瀉葉5~10g泡水飲服;亦可用開塞露、甘油栓塞入肛內;對於便秘時間長,但大便不幹硬者,可用胃腸動力葯嗎叮啉(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或西沙必利10mg,每日服3次。
5、IBS患者如為粘液便,可用消炎痛25mg,每日服3次,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少粘液分泌。
6、菌群失調者可用促菌生2.5g,每日服2次,或雙岐桿菌乳劑,每次服50ml,或麗珠腸樂,成人口服每次1~2粒,早晚各服1次,兒童酌減,重症加倍。
(四)中醫葯治療:
1、脾胃虛弱型:症見餐後即瀉,大便時溏時瀉,夾有粘液,便次增多,腹痛隱隱,肛門墜脹,脘悶不舒,納差肢倦,面黃無華,知淡、苔白,脈細弱緩。治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方選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加減。
2、脾腎陽虛型;症見清晨泄瀉,便下清稀,完谷不化,便後腹痛不減,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脈沉細遲。治以溫補脾胃、固澀止瀉。方選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3、脾胃陰虛型:症見腹痛不甚,便秘難下,糞如羊矢,大便粘液,大便數日一解,少腹結塊,聚散無常,按之脹痛,消瘦,飢不欲食,口乾喜飲但飲不多,尿頻色黃,常伴失眠、焦慮、心悸等,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養陰潤便。方選麻仁丸、增液湯加減。
4、肝鬱氣滯型;症見腹痛便秘,欲便不暢,便下艱難,後重窘迫,脘腹脹悶,脅肋脹滿、竄痛、矢氣可緩,惱怒憂慮易發,喛氣呃逆,納差,苔薄,脈弦細。治以順氣行滯,降逆通便。方選六磨湯或柴胡疏肝飲加減。
5、肝脾不和型:常因惱怒或神緊張而發病或加重。症見腸鳴矢氣,腹痛即瀉、瀉下不多、瀉後痛緩,伴少腹拘急、胸肋脹滿、喛氣少食、便下粘液等。舌淡紅、苔薄白,肪弦細。治以抑肝扶脾、調和氣機。方選痛瀉要方合四逆散加減。
6、肝脾不和寒熱夾雜型:症見久瀉,便下粘膩或夾泡沫,或腹瀉便秘交作,便前腹痛、腹脹、腸鳴,便後減輕,須臾又作。苔白膩、脈細弦滑。治以泄木安土,平調寒熱。方選烏梅丸。
7、瘀阻腸絡型:症見泄瀉日久,大便粘滯,或干或溏,瀉後不盡,腹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面色灰滯。舌質暗紅或紫暗,脈弦細澀。治宜化瘀通絡,和營止痛。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減。
(五)理療針炙等:腹部按摩、熱敷、超短波等可減輕症狀,針炙可取足三里、關元、氣海、中脘、三陰交、胃俞、大腸俞。此外,氣功療法對本病亦有較好療效。
隨症用葯:腹痛甚者用元胡,或重用白芍(30~60g);痛欲大便者用妙防風、陳皮;痛有定外兼瘀血證者用失笑散。氣滯腹脹者選煨木香、陳皮、
枳殼、川楝、青皮;腹脹大便不爽者選蠶矢、大腹皮、枳殼、檳榔;虛寒腸鳴腹脹甚者用畢橙茄、小茴香;胸脘痞悶用枳殼。大便粘液多者選白頭翁、紅藤、敗醬
草、公英、蒼術、胡黃連、土茯苓;五更泄中,腎泄用補骨脂、肉豆蔻,脾泄用白芍、炒防風;一般腹瀉用炒白術、神曲,水淀用炒苡仁;虛瀉、久瀉、滑瀉不止者
選用煨訶子、煨肉果、五倍子、五味子、肉豆蔻、赤石脂、烏梅、石榴皮、禹余糖,甚者用罌粟殼,但須中病即止。腎陽虛甚者用附子、肉桂、仙靈脾,脾陽虛甚者
用炮姜、桂枝便秘一般選用栝樓仁、郁李仁、炎麻仁、檳榔,陽虛但秘者用內蓯蓉。久瀉傷陰選用沙參、石斛、雲苓,或生用白芍、烏梅;氣虛甚者用黃芪、黨參、
白術、炙甘草;肛門下墜氣虛下陷者用生黃芪、升麻、柴胡,肛門下墜里急後重者用木香、檳榔;肛門滯重排便不盡者用積實;腸有濕熱者用秦皮、黃連、厚朴;納差、消化不良者用雞內金、焦山楂、神曲等。
『叄』 腸易激綜合征的症狀是什麼
據東方網報道,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患者以20-40歲中青年居多,尤以女性多見。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市中醫院主任醫師徐偉祥在接受東方網采訪時介紹,腸易激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可發生於腹部的任何部位,腹痛可為脹痛、痙攣痛或鈍痛,程度各異。據了解,這種腹痛感在吃了冷的食品後會加重,並會出現腹瀉或便秘等症狀。以腹瀉為主的患者常出現粘液性腹瀉或水樣性腹瀉等症狀,幾乎每天都會腹瀉數次甚至十幾次,常有便後不盡感,在夜間症狀則不出現。部分患者還會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
要想對腸易激綜合征進行更為准確深入的預防和治療,我們需要首先了解引起腸易激綜合征的多種因素。據中國軍網報道,腸易激綜合征除了受胃腸動力、內臟高敏感度、腸道炎症、免疫功能改變與菌群失調影響外,還受中樞感覺異常和神經內分泌以及社會心理影響。因此,除了給予患者正規治療(解痙葯、止瀉葯/導瀉葯、促動力葯、調節腸道菌群等)外,還可根據患者HAD評分情況給予心理治療或加用調節情緒類葯物治療。使用調節情緒類葯物——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小劑量抑制劑如帕羅西汀,可顯著降低內臟敏感性,減少胃腸道症狀。也有研究指出,新型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西酞普蘭,可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情緒與腹痛、腹瀉症狀。
『肆』 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功能性腸病,基本是無器質性病變。主要特點是較長時間(幾個月、一年,甚至幾年)以來間歇性腹部不適或輕微腹痛,並伴有排便習慣改變,或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部分患者日見消瘦,體重減輕,雖經對症服葯,療效不穩定,病情時好時壞,反反復復,屢治屢犯。令人困惑的是,經醫院多次全面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腸易激綜合征恢復不留後遺症,也不會發生癌變,只是病程遷延,纏綿不斷,讓人心煩,生活質量受到影響。
本病確切發生機制尚不清楚。飲食不當、食物生冷不潔、腸炎等可能只是其誘因。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專家認為腸易激綜合征與身心障礙有密切關系,也就是說精神心理因素具有主導作用。臨床表明,經常工作節奏過快、壓力過大、人際關系復雜、生活缺少規律、精神緊張的知識分子和中年女性等患病率較高。由於精神心理障礙,引起腸動力和感覺異常,導致排便習慣改變和腹部不適;腸道運動或過慢或過快等,是主要發病機制。一旦飲食不當或腸道感染,就可以促發腸易激的各種症狀。根據這一理論,有的患者服用抗焦慮葯、抗抑鬱葯、鎮靜劑,往往可以改善症狀,緩解病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患者的飲食調整也很必要。一般說,除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物外,還要盡量做到飲食有規律.既不暴飲暴食,又不必過於節食,更不能處於飢餓狀態。另外,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腸易激綜合征,都需適當補充食物纖維素,以加速食物的運轉,平日多吃谷類、玉米、蔬菜、瓜果。不過,對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要適當限制,酒類、咖啡、碳酸飲料也要盡量少用,因為產氣食物進入腸道後,易被腸道細菌分解而產生大量氣體,進而引起腸脹氣,使腸道擴張,導致腸蠕動緩慢或異常,出現便秘或不適。
『伍』 救命...令我差點自殺的腸易激綜合征
這個病心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擺正心態。上課上廁所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要堅定信心才能勝利。千萬不要硬憋,沒好處的。您也可以適當的吃點抗抑鬱葯,應該會有一定效果。
『陸』 治好腸易激者談談經驗謝謝
你好一般來說腸易激綜合征的話一般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但是如果你腹瀉比較明顯,你可以考慮用思密達,
『柒』 腸易激綜合征是什麼,怎麼治療
腸易激綜合症(IBS)是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國外文獻報告約占胃腸門診的20%~50%。本人自認為有這個症狀,正在研究如何治療。
『捌』 本人得了腸功能紊亂,也就是所謂的腸易激,一年下來瘦了15斤。
我也是腸易激,其實醫生說得很對,先調理腸胃,不調理好你吃再多再好也不會長胖,而且只能增加腸胃負擔,這個病需要比較長時間調理你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只要腸胃養好了長胖是早晚的事,吃什麼也都能吸收了!
『玖』 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內容簡介
《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集中了國內研究功能性胃腸病和胃腸動力性疾病的頂級專家,從普及與提高的角度出發,既全面介紹腸易激綜合征(IBS)的基礎知識和臨床問題,又反映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重點是臨床診斷和治療問題,強調實用性。
《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力求達到使讀者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IBS的診斷與治療,既可作為低年資消化內科醫師及研究人員的繼續教育讀物,又可供普通內科醫師及全科醫師日常臨床工作參考。
『拾』 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與胃腸功能改變有關的消化道疾病
通常表現為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等為主要症狀,但是又缺乏胃腸道結構或生化異常等器質性改變,常與胃腸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