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西北造林成果

西北造林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6 20:31:04

❶ 我國近年來在東北植樹造林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中國在造林上取得的成果

❷ 近30年來,我國的植樹造林活動有哪些成就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

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2)西北造林成果擴展閱讀:

1、保持水土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裡植被覆蓋率低,哪裡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裡,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

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

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葯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❸ 中國在植樹造林方面的主要成就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

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3)西北造林成果擴展閱讀:

1、保持水土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裡植被覆蓋率低,哪裡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裡,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

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

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葯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❹ 西北植樹造林 的有關資料 不要長篇大論 ! 只要 一部分。

西部開發帶來文化發展機遇
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日前在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說,「我
要特別提醒大家,西部大開發帶來了文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他說,中央已經確定了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的開發建設即將全面展開。中國西部
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西部開發實現之日,就是民族全面騰飛之時。西部具有豐富的文化
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傳統文化發祥地,革命文化發源地,少數民族文化集萃
地。
孫家正認為,西部開發的實踐,將為文藝創作的繁榮提供豐富生動的源頭活水。文
化的氛圍、藝術的力量,能夠鼓舞人們建設錦綉河山的豪邁情懷,為西部大開發提供巨
大的精神動力。
孫家正希望文化工作者提出目標,將西部潛在的資源優勢變為現實的文化優勢,變
成文化產業優勢。

❺ 了解我國西北地區沙化現象 植樹造林狀況

專家指出恢復生態 晉西北風沙防治刻不容緩
從3月20日凌晨開始,屢屢遭受沙塵侵襲的山西省迎來今年入春以來強度、范圍最大的揚沙、浮塵天氣。肆虐的沙塵又一次敲響防風治沙、保持水土、恢復生態的警鍾。
山西省氣象台高級工程師苗愛梅介紹說,近20年來,山西省沙塵暴天氣過程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00年略有回升,共發生8次較大規模的沙塵暴;從去年到現在,山西地區受沙塵暴的影響也有減弱的跡象,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沙化嚴重、生態脆弱的晉西北地區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已刻不容緩。
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成為當地人們最大的敵人。由於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強勁季風,經大同、朔州地區把當地粒碎質輕的栗鈣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區。
山西省林業廳廳長曹振聲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的生態環境由於「欠賬」太多,濫砍、濫伐、濫牧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些年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山西省尚有400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綠化。從前年開始,山西省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作為國家首批試點的晉西北16個縣與省政府簽訂了退耕還林「責任狀」,一些地區的退耕還林、還草已初見成效。
近年來,山西省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在國家的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聘請專業隊集中治理,保證了造林成活率與保存率;二是採取了拍賣「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種方式,改變了以前只種不管的局面,激活了體制;三是保護現有植被,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草工作,停止毀林開墾過度放牧,讓牛羊下山改為圈養,有效保護了植被;四是大面積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較差的地區利用雨季進行飛播和人工散播。
幹了一輩子防沙造林工作的大同市林業專家、市林業局副局長唐志昌告訴記者,雁北、大同地區防沙造林經歷了三個時期:50年代種植了120萬畝小葉楊,本應在70年代成材,由於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現在都長成了「小老樹」,目前瀕臨死亡的有70萬畝;從80年代到90年代末,國家實施造林工程,大同造林工程納入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2000年,大同被列入環北京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范圍,全市11個縣區有7個納入整體規劃。目前,大同市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已制定出了總體規劃,主要是建設以環外長城與桑乾河為主的三縱四橫的「七條林帶」,全長700千米,寬度3-10千米,總控制面積336萬畝。同時構築沙化封閉區、還林還草養殖區、基本農田區、仁用杏經濟林區和旅遊景點區等「五區」。
地處晉西北丘陵山區、緊臨毛烏素沙漠的偏關縣,乾旱少雨,整天風沙彌漫。為改變這一狀況,全縣開始大力發展山丘林業,並且制訂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過拍賣「四荒」,穩權發證,20年不變,把林業的發展與群眾的利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給百姓吃了顆「定心丸」;在資金扶持上也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對經濟比較困難的農戶,林業部門無償提供部分苗木、籽種,實行以獎代助,對於栽植經濟林的大戶,縣里負責墊支苗木費,定期收回,實行以借代助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起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他們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雖然一些局部地區的沙化、水土流失問題已得到部分緩解,但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作為京津屏障,治理沙化仍然任重道遠。僅大同市應退耕還林的土地就有230萬畝,其中的80%已被不同程度地沙化,嚴重沙化的有30萬畝,作為屏障京津風沙水患的第一道防線,大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歷史欠賬、自然因素的制約,要想根本上遏制風沙的肆虐,山西作為全國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區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山西省已將風沙治理列為改善生態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堅持「糧下川、樹上山」,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建設山川秀美的綠色家園。

❻ 近幾十年來,我國植樹造林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重要成果就是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是我國於1978年開始建設的,位於西北、華北北部和 東北西部地區的一項舉世矚目、規模空前的生態建設工程,被譽為 「綠色萬里長城建設工程」。目前這一工程累計造林22×106公頃,相 當於全球人工造林面積的1/7。

❼ 近幾十年來,我國木材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近些年,我國植樹造林的主要成就是「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中國政府為改善生態環境,於1979年決定把這項工程列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項目。工程規劃期限為70年,分七期工程進行,目前正式啟動第四期工程建設。

總體規劃
在總體規劃中的三北地區,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積為133萬平方公里,大於全國耕地面積的總和。這里曾經是水草肥美的農、牧區,如今已是遍地黃沙,年風沙日達30~100天,下遊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乾旱、風沙和水土流失,帶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十年九旱、不旱則澇」制約著這一帶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設防護林工程對三北地區生態平衡的重建、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總體規劃要求;在保護好現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礎上,採取人工造林、飛機播種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營造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體、農田防護林、牧場防護林以及薪炭林和經濟林等,形成喬、灌、草植物相結合,林帶、林網、片林相結合,多種林、多種樹合理配置,農、林、牧協調發展的防護林體系。

❽ 西北地區是「造林」好還是「種草」好

因地制宜,西北地區降水少,氣候乾旱適宜種草。

閱讀全文

與西北造林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